从奴隶到将军 :1979年杨在葆等主演的剧情片

更新时间:2023-09-22 12:44

《从奴隶到将军》是一部由王炎执导,梁信编剧,杨在葆吴喜千冯淳超张金玲茅为蕙等主演的剧情。于1979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影片讲述了奴隶出身的罗霄为求生存和复仇,投身军旅,从马夫做起,逐渐升至副连长,并改名为肖罗,在多次战役中表现英勇,最终受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影响,决心投身革命的故事。

该影片获得1979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优秀故事片、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奖项。

剧情简介

1915年的一个寒冬,彝族地区的一位年轻奴隶娃子小箩筐(郑星 饰),为了挣脱命运的枷锁,踏上了投奔滇军的征途,年仅17岁的他从此踏入了军旅生涯的漫漫征途。在滇军的十年间,小箩筐凭借过人的勇气与智慧,在无数次的战斗中屡建奇功,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副连长,并更名为肖罗(杨在葆 饰)。这段时期,他深受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熏陶,心中燃烧起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而战的熊熊烈火。随着北伐战争的爆发,肖罗更是冲锋在前,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最终晋升为代理副团长。然而,命运弄人,他随后被派遣至剿共前线,面对昔日的同胞,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但在多次深入苏区的访问中,他亲眼见证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与立场。

在陈毅将军(冯淳超 饰)等革命先驱的策应下,肖罗终于下定决心,率部起义,加入了工农中国工农红军的行列,并更名为罗霄,寓意着在革命的新天地中重新崛起,迎接光明的未来。他迅速成长为红军的杰出将领,担任师长之职,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罗霄因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路线,曾一度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被降职为马夫,但他没有放弃,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执着。1934年,随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罗霄再次被重用,担任代理师长,带领部队在长征途中屡建奇功。到达陕北地区后,罗霄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抗日前线,在陈毅将军的领导下,他出任新四军挺进江北部队司令员,率领部队挥师北上,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然而,长期的战争生活也严重损害了罗霄的健康,在日寇无条件投降的前夕,他不幸瘫痪在床,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在板车上指挥战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革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直到1947年夏,在成功指挥完一次大规模战役后,罗霄将军在战车上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他光辉而又传奇的一生。陈毅将军闻讯后悲痛不已,挥毫写下“生死寻常事,奋斗与君同”的挽联,以表达对罗霄将军的深切哀悼和崇高敬意。

角色介绍

电视剧制作

人物原型

影片主角罗霄的原型是中国工农红军新四军高级将领、军事家罗炳辉

创作背景

王炎在创作热情高涨之际,遭遇“文化大革命”冲击,所以创作暂停,并遭受反革命集团迫害。随着“四人帮”覆灭,他的创作激情重燃。他与陆柱国携手创作电影剧本《转折》,正筹备之际,受上海电影制片厂之邀,转而执导梁信编剧的献礼影片《从奴隶到将军》,在拍摄间隙,王炎深入河南省陕西省农村,见证了“四人帮”粉碎后农村的显著变迁,深切感受到尽管历经磨难,农村仍充满希望与活力,人民对未来满怀憧憬。

选角

王炎导演邀杨在葆深谈角色塑造,他态度亲和,杨在葆坦诚相告,自感难以胜任将军角色罗霄,因自觉平凡无奇,难展大将风范。王导笑言,将军亦凡人,各有千秋,非刻板形象。他引用朱老总之言,倡导自然真实的共产党员形象,期望杨在葆能演绎一个质朴无华、忠诚可靠的罗霄。此番话解开了杨在葆的心结,让杨在葆对“将军”二字有了新悟,但实践尚需时日。初试镜时,杨在葆扮演滇军副连长罗霄,自以为形象贴切,英气逼人,试片后,王导直言不讳,指出杨在葆演绎的并非罗霄,更像是出身高贵的士官,缺乏角色的内在气质与经历磨砺的痕迹,此次尝试未能达标,杨在葆深受启发,意识到表演需深入角色灵魂,后来经过两次拍样片试戏,杨在葆的表演得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领导的首肯。

拍摄过程

为了精准呈现云南省、粤北、江西省苏区、延安市苏北的地域特色,拍摄过程聚焦于广东、江西与苏北的细致刻画。陕北延安的黄土风情自成一派,易于辨识;滇南则简化为索玛花的回忆片段,广东省地区,则着重通过建筑风格与居住环境的差异来展现。罗霄两次婚姻的对比尤为鲜明:首次在彝族村寨的土司大院,象征其奴隶身份;第二次则置于中等商人宅邸,既区别于日后江西的简朴,又反映其军阀时期的身份。而军阀苏长官、黄大阔之流则居住于广式建筑,融合花瓷砖、缠枝花格窗、广式红木家具及南国吊灯等元素,凸显广东地域风情,并与北伐军韶关市出发的背景相呼应。江西苏区强调封火墙、大樟树、红军广场等标志性景观,营造革命根据地的独特氛围。选择高坡广场作为拍摄地,俯瞰群山环抱的村落,配以参天大树,象征中国工农红军的坚不可摧。镜头流转间,从革命标语到列宁室、扩红站、红色小学,无不彰显苏区与白区的截然不同。苏北地区则通过简洁朴素的农村堂屋等场景,展现革命领导人的朴素作风与亲民形象。

色彩基调

《从奴隶到将军》的色彩基调设计精妙,初期以冷灰调为主,如阴天、灰军服与硝烟,营造沉重氛围。随着人物成长,色调渐趋温暖,象征着希望与蜕变。其间,巧妙穿插热色点缀,如花船、婚礼的红与江西省红土,丰富视觉层次,深化情感表达。拍摄上强调“彩片素拍”,注重色彩与内容的和谐。如苏区老俵服饰的黑白对比,展现地域特色;城市景象则通过对比手法,揭示社会两极分化:白区繁华背后的悲凉,苏区虽艰苦却充满生机。特别是场景设置中,商业区的衰败与苏区文化活动的对比,花船与卖身葬母的惨象并列,西餐厅的奢华与农村院落的简朴并置,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人物命运与社会背景。

幕后花絮

服装组起初觉得把新军装做旧有点可惜,但样片展现的生活气息艺术魅力让他们转变态度,服装组主动携带墨汁木炭现场加工,更动员解放军与群演共同参与,细致至每粒纽扣的时代感。面对苗族服装短缺,服装组彻夜赶制,确保场景地方特色。道具组把讨袁攻城用的旗帜,及最后盖在罗霄身上的军旗,一次又一次地开水泡,墨水浸,太阳晒,烟火熏。

造型团队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力求还原旧军队风貌,面对当下流行的发型与旧时差异,化妆师不仅动员主演,还成功说服群众演员与战士们,包括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同志,毅然剃去长发或分头,换上平头或光头,甚至重现了旧时的儿童“桃子头”。

音乐原声

资料来源

获得荣誉

资料来源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截止到2024年8月17日。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罗霄,彝族奴隶出身,于1915年逃脱桎梏,投身军旅,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起步,历经讨袁、北伐,屡创佳绩。革命洪流中,他由民主斗士自觉转型为共产主义战士,在长征、抗战、解放战争中英勇无畏,功勋显赫。跨越二十省,征战三十载,直至生命尽头,他都将自己奉献给了人民。罗霄将军的传奇一生,犹如一部浓缩的史诗电影,讲述着从奴隶到将军的壮丽蜕变。(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评)

剧本以罗炳辉将军为蓝本,融合多位老革命家的真实事迹,塑造了质朴而光辉的“中国式土将军”罗霄形象。通过纵贯叙述,展现罗霄从奴隶娃子到共产主义战士的传奇历程,涵盖婚姻悲剧、逃出生天、护国从军、起义投诚等关键节点,映射出三十二年间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作品旨在传承革命精神,激励后人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并有力反驳“四人帮”的污蔑。剧中人物性格鲜明,虽偶有情节处理保守、情感描写欠深之憾,但已摆脱“三突出”束缚,展现出创作团队的真诚与勇气。梁信自陈,若时至今日创作,定能更加丰满动人。全剧分两集呈现,虽有篇幅之感,却不影响其作为一部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地位。(公仲,徐润润,汪义生 评)

奴隶出身的将军罗霄,下肢瘫痪,却仍凝视战场,最终献身革命,其一生献给人民解放事业,令人动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之际观影,更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影片《从奴隶到将军》在宏大历史背景下,展现罗霄从奴隶到共产主义战士的悲壮旅程,他历经坎坷,终寻得马克思主义光明,投身革命,经受考验,成长为坚定的战士,影片深入刻画其内心世界,展现复杂人生轨迹,共鸣于“共同道路”的深刻主题。同时,配角如郑义等亦命运多舛,丰富剧情,触动人心,影片成功融合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通过三十二年历史风云,映照中国革命的壮阔进程,人物与时代紧密相连,共同编织出一部史诗般的传记故事片。(梁超然 评)

负面评价

影片虽获艺术成就,但仍存情感表达不足之憾。结尾高潮处,罗霄将军溘然长逝,本应触动人心,但周围人物表情僵硬,未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特别是索玛的台词未能加深情感深度。此外,陈老总的演说略显冗长,未能增强戏剧效果,反有画蛇添足之感,类似问题亦见于结婚、家庭场景等,情感渲染不足,削弱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梁超然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