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艮 :儒艮科儒艮属仅存的唯一物种

更新时间:2022-11-06 14:33

儒艮(学名:Dugong dugon),是海牛目儒艮科儒艮属已知存在的唯一物种,由于儒艮在哺乳时的动作像妇人哺乳,故有“美人鱼”之称。已知儒艮有2500万年的海洋生存史,是世界上较罕有的海洋哺乳动物,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沿岸和岛屿水域,曾在中国合浦县沿海和海南岛澄迈县沿海分布,2022年,在中国已功能性灭绝。

儒艮成体平均体长约2.7米,成体体重约250~400千克。体纺锤形,肥圆,后部侧扁。皮肤较光滑且较厚,全身长有稀疏而细软的短毛。尾鳍水平,略呈三角形,后缘中央有1个缺刻。

儒艮的种群数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很大,在澳大利亚种群数量最多,在毛里求斯马尔代夫柬埔寨老挝的部分地区,儒艮已经消失。2015年,儒艮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物种。2021年,儒艮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和命名

海牛目(Sirenia)经过数千万年的演化,已知有5个物种,海牛科(Trichechidae )有3个物种,分别为北美海牛(Trichechus manatus)、亚马逊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和西非海牛(Trichechus senegalensis),儒艮科(Dugongidae)有2个物种,分别为儒艮和巨海牛(Hydrodamalis gigas),其中巨海牛曾生活在北太平洋和白令海,由于过度捕猎已于1768年灭绝。儒艮与陆地上的亚洲象可能有共同祖先,后来从陆地进入海洋,仍然保持吃草的习惯。已知儒艮有2500万年的海洋生存史,是世界上较罕有的海洋哺乳动物。

儒艮的名字由马来语直接音译而来,由于它在哺乳时的动作像妇人哺乳,故有“美人鱼”之称。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体型

儒艮最大体长约3.3米,成体平均体长约2.7米,新生儒艮体长约1~1.5米;成体体重约250~400千克,新生儒艮体重约20千克。体纺锤形,身体肥圆,身体后部侧扁。皮肤较光滑,且较厚,约15毫米,全身长有稀疏而细软的短毛,长3~5毫米。成体背面灰色,腹面稍浅;幼体呈淡奶油色;许多年老个体的皮肤有大面积无色素区域,并有许多疤痕。

头部

儒艮头部较小,略呈圆形,前端较钝,向下方倾斜,横宽超过纵高,无明显的颈部。嘴吻弯向腹面,其前端扁平,称为吻盘,吻部四周布满3~5毫米的触毛,上唇略呈马蹄形。鼻孔近似圆形,两孔左右并列,位于吻端背面,可以在潜水时露出水面呼吸;潜入水中时,活瓣关闭,鼻道肌肉收缩来封闭鼻道,防止水的浸入,平均每15分钟换一次气。眼小,直径19~27毫米,位于鼻孔后方。无耳廓,耳孔很小,位于眼的后方,听觉灵敏。

躯干

儒艮的肺很大,位于腹腔背壁,顺着背脊方向,其形态位置和内部结构能帮助儒艮在水中保持平衡。前肢退化为胸鳍,鳍肢短,位于体前部,约为成体体长的15%,梢端圆,无指甲,是幼体主要的推进力来源;后肢退化,无脊鳍;尾鳍水平,略呈三角形,后缘中央有1个缺刻,是成体的主要推进力来源。雌儒艮有2个乳房,位于鳍肢后方的腋下;雄性无阴囊,睾丸在腹腔内,生殖器呈圆柱状,藏于腹壁内;雄性的生殖孔接近脐,雌性的生殖孔位于远后方,很接近肛门。

骨骼

儒艮头骨大而坚实,扁而长,从背面看,整个头骨略呈梨形;无鼻骨。前颌骨显著扩大并急剧下弯,雄性的前颌骨比雌性的厚实。顶骨合并,无间顶骨。

儒艮幼体具2对很小的乳门齿,被吸收但不萌出;雄性的乳门齿在獠牙萌出时消失,雌性的乳门齿被部分吸收,可存留约30年。雌雄儒艮均发育形成后上门齿(獠牙),但只有雄性和少数老年雌性萌出;雄性门齿巨大,约在12~15龄时萌出,长可达15厘米,大约有1/3露出吻外;雌性门齿短小而不发达,隐藏在颅骨和肌肉间,不露出。儒艮的乳门齿和乳犬齿都是痕迹状的,只有獠牙和臼齿是有功能的齿。臼齿随年龄增长依次长出,它们有齿髓腔,终生继续生长。

儒艮脊柱由55~57个脊椎骨组成,其中颈椎7个、胸椎18个、腰椎5个、尾椎25~27个,没有荐椎。肋骨坚实,共18对。胸骨是一块垂直而略隆起的扁骨,并不发达。肩带只有肩胛骨,肩骨呈不规则的扇形。无锁骨。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儒艮的分布超过37个国家,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沿岸和岛屿水域,其分布不连续,从非洲东南部向北至红海波斯湾,沿西印度至斯里兰卡,遍布印度尼西亚和西太平洋岛屿,北至琉球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中部沿岸。

中国分布

儒艮曾分布于中国的近海区,为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沿岸、广东雷州半岛西部、海南省岛西部水域,尤其在合浦县沿海和海南岛澄迈县沿海分布较为密集,在中国近海的分布北限为台湾岛南部。2022年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地理隔离

儒艮的分布区域有地理隔离现象,一般将其划分为5个种群,分布在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岛水域的儒艮,同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北岸、马鲁古群岛菲律宾水域的儒艮无地理联系。根据西加里曼丹西北部沿岸无分布的情况推论,广西、广东省西部和海南岛西部沿海栖息的儒艮,同台湾省南部的儒艮在地理分布上无连续性,即分布在北部湾的儒艮和分布在马来西亚、苏门答腊水域的儒艮为同一种群,分布在台湾省的儒艮和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北岸、马鲁古群岛、菲律宾水域的儒艮为同一种群。

栖息环境

儒艮仅在海水环境中生存,常栖息于沿岸海草丛生的浅水海域,一般距离海岸20米左右,有时也随海潮进入河口区域,摄食完后又随海潮回到海里,较少游向外海。儒艮栖息与水温、海流和其主要食物海草的栖息有密切联系,它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不耐低温,当气温变冷时,它会迁到水温稳定的深海区。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儒艮为草食性哺乳动物,幼年期以母乳为食,独立生活后以海草、海藻等多汁水生植物为食,且食量较大,成体每天摄食40~50千克,相当于其体重的5%~10%。其进食的海草种类较多,共达12种,但主要采食高氮(蛋白质)、高可溶性糖类(淀粉)、低纤维含量的海草种群,如二药藻(Halodule uninervis)和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这两种是儒艮最常进食的海草,其中二药藻的氮和淀粉含量最高、纤维含量较低,是儒艮进食海草中最有营养价值的种类。海草丰富时,较少进食海藻。除此之外,儒艮偶尔也会吃其他食物,如贝类、海鞘等。

儒艮对海草的选择主要有两种学说:“能量最大化策略”和“营养平衡最优化策略”。前者是指儒艮偏向于选择具有较高含氮量的海草;后者是指儒艮偏爱摄食有较高有机碳含量的海草根状茎,因此海草根状茎的营养组成与结构比海草叶片的营养组成与结构更能左右儒艮对海草的选择。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学说认为儒艮爱吃喜盐草是因为它生长速度快,而不是因为它的营养含量高。

儒艮取食时用吻或鳍将食物聚集起来,将整株植物连根拔起,不能连根拔起时则吃叶,也会食海草的茎。取食后,会在成片的海草中留下没有海草的沟壑及粪便。儒艮的采食多在黎明,但若有船舶干扰则会在夜间采食。海草的生长呈季节性变化,所以儒艮的采食也随季节变化而略有差异,7~10月二药藻枯萎时,儒艮以喜盐草为食,其他时候二者皆食。饱食后会下沉静卧于30~40米水深的海底。

交流行为

儒艮的色觉感受力差,交流靠听觉和视觉,它能产生1~8千赫兹低频率的人类听觉能力水平下的声音,并具有接收能力,它利用声音进行个体间的通信交流,不同类型的声音信号对应不同的行为。2019年3月,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泰国立邦岛附近海域开展了水下声学观测,将获取的野生儒艮发声信号划分为4种类型:chirp、trill、bark和whistle。其中chirp信号是儒艮发出数量最多的信号,是其水下声信号的基本构成,具有测距功能;bark信号与攻击行为有关,但因儒艮很少会受到挑衅,所以bark信号的数量最少;至于另外两种声音信号没有其对应的功能介绍。

其他行为

儒艮的天敌主要有鲨鱼、鲸鱼或别的食肉性鱼类。儒艮生性温和,从不主动攻击人类和其它海洋生物,它们除了逃避外,不具备任何御敌能力。在海上观察到的儒艮大多为1头或2头的小群,在北部湾通常形成约6头的小群,最多形成约30头的群,世界上出现最多规模的群有几百头。。儒艮大多是在海草床区域内移动,并由潮汐决定,但在它们活动范围的南部,会季节性地迁徙到温暖的水域,每天15~40公里的短距离移动和600公里的长距离移动都有记录。

生长繁殖

繁殖

雌性儒艮性成熟的年龄在9龄或9龄以上,雄性9~15龄性成熟。繁殖季节集中在6~9月,但亦可全年繁殖。发情雌性儒艮会通过声音来吸引雄性儒艮,经常有多头雄性追逐1头雌性,雄性间会以争斗的形式夺取交配权,交配时雌性会摆动、扭曲身体或雀跃、潜水,雄性会靠近雌性,并用吻鼻触摸雌性的胸部和腹部,然后它们会平行游动,腹部相对,此时雄性生殖器清晰可见,交配后它们会游离对方。儒艮的交配行为可能因地点而异,如在昆士兰州和西澳大利亚观察到交配群,而在帕劳群岛和西澳大利亚鲨鱼湾南湾观察到单独的配对个体。雌性在10~17龄时怀第一胎。妊娠期约13个月,每胎产1仔,多数情况下在浅水地生产。

生长

幼仔的哺乳期约18个月,3个月后开始捕食固体食物,幼仔较脆弱,皮肤很薄,经常被鲨鱼捕食。雌性儒艮前后2次产仔的时间间隔约3~7年。雌性儒艮哺乳时,水平浮于水中,鳍肢向侧面伸出,幼仔与雌性儒艮倾斜成一定角度,哺乳期雌性儒艮进食量较大,是平时的几倍。儒艮的寿命较长,有60~70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儒艮的种群数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很大。澳大利亚儒艮的种群数量最多,1994年估计种群数量有8.5万头。波斯湾是继澳大利亚海域之外最大的种群,1989~2016年估计种群数量为5800~7300头。1989年估计红海内儒艮的种群数量约为4000只,其中有约2000只出现在沙特阿拉伯水域。在日本,19世纪最初的种群数量为280~420头,1917年因过度捕捞种群数量不到100头,2019年冲绳县水域已知的最后一头儒艮死亡,当地孤立的儒艮种群局部灭绝。在毛里求斯马尔代夫柬埔寨老挝的部分地区,儒艮已经消失。

在中国,1997年11月,在合浦沙田儒艮保护区内发现3头儒艮;2004年以后仍有记录,2022年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致危因素

过度捕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因捕杀导致儒艮种群数量下降的现象,如1958~1976年,中国共捕杀儒艮274头,是儒艮资源减少的最大威胁;坦桑尼亚日本等国家均有儒艮被大量捕杀的记录。

栖息地破坏。海草床和儒艮是相互影响的整体,是全球退化速度最快的生态系统之一,每年以7%的速度退化,在合浦县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7个较大的草场,1994年总面积为410公顷,2000年仅为364公顷,几年内草场面积减少80公顷,且海草遭到严重破坏,长势较差,海草储量已难以维持成规模的儒艮种群。影响海草生存环境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挖泥沙、海上油田开采、工厂排污、海水养殖、渔船拖网作业、噪声和油类污染等。

繁殖速度慢。儒艮妊娠期、哺乳期均较长,且一胎一仔,繁殖速度较慢,也是导致其濒危的原因之一。

保护措施

成立自然保护区。1968年在坦桑尼亚海岸建立6个儒艮自然保护区,1997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沿海建立了16个儒艮保护区。1977年中国禁止捕获儒艮,1992年成立合浦县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2015年,除了在儒艮活动范围内的立法保护外,几乎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除澳大利亚外,大部分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几乎只停留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未付诸实际行动。

恢复生境。2008年,中国北海市海草床加入全球海草监测网;此外,自2011年起,北海海草床与海南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环境状况被纳入中国生态与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的业务性监测,并在每年的《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向公众通报。

保护级别

1988年12月10日,儒艮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此外,儒艮也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濒危等级: 濒危(E)。

2015年,儒艮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物种。

2019年,儒艮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Ⅰ。

2021年,儒艮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2年12月,儒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物种对比

儒艮和海牛目较相似,对比如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