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增俊 :冯增俊

更新时间:2024-09-21 08:55

冯增俊 1952年11月12日生,海南琼海市人。先后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基本资料

1987年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外教所、教科所工作,1992年起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起任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起任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高校首批“千百十”省级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并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奖,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术委员及兼职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嘉应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兼职教授;以及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及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第四-六届广东省社科联委员、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会理事长、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广东省政府珠三角及东西两翼发展规划专家组专家、广东省教育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中心城决策咨询专家组成员以及曾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高级学位校外考试委员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专家组成员等。

长期从事现代教育理论、比较教育学以及教育现代化、教育人类学、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研究。承担及主持全国及省各种重要课题二十余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著作30多本。其中个人专著有《教育人类学》《现代高等教育模式论》《现代研究生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走向纪元的粤港澳台教育》等,主编丛书10种近100部,获各种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奖二十余项。

曾多次被邀到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赫尔辛基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及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系访学讲学。

人生经历

学习

1975.9-1978.7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读书

1983--198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学专业进修。

1985.9-1987.7 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攻读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导师金一鸣教授。

1991年到香港中文大学进修访学半年,

1993年到香港大学访学2个月;

1997年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系访学2个月。

1997-200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学位论文,获比较教育学科教育学博士学位,导师顾明远教授。

2003年获台湾“中华发展基金会”资助到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访学2个月。

工作

1、1970.7-1975.8 在广东省琼海市阳江公社插队下乡劳动,历任民兵营长、大队革委会副主任等。

2、1978.7-1985.8 在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教研室任教, 曾任教研室副主任。

3、1987.7- 1988.7 在华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任教,讲师。

4、1988.7- 1999.12.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任教, 1991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

5、1992年—1999年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6、2000.1—2007年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任教授, 兼任所长;

7、2004.11 — 被中山大学聘为“百人计划优秀人才”,2005年到中山大学报到,任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8、1989年开始指导硕士生,至今已指导硕士生110余人;

9、2001年1月受聘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招收博士研究生,2003年华南师范大学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成功并招生,2006年被中山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并招生,现共招收博士生近30人(澳门博士生4人),近20人获得博士学位。

承担及主要参与课题

1、“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研究”,国务院学位办“7.5”重点课题,获一等奖

2、“现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经验”,广东省高教局“7.5”规划项目负责人

3、“西方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广东省高教局、高教学会“7.5”项目负责人

4、“当代西方学校德育评介”,广东省高校“7.5”青年重点项目负责人

5、“广东省教育战略发展宏观背景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局重点课题三个负责人之一

6、“学位制度比较与我国学位总体设计”,全国社科“8.5”重点课题,三大主课题负责人。

7、“韩、台、港、新加坡、珠江三角洲教育发展经验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国家教委“7.5”规划课题。

8、“当代中外教育实践比较研究”,全国社科“8.5”重点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

9、“当代外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研究”,广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1990年)

10、“东南亚国家学校德育研究”,广东省高教局“85”重点课题

11、“珠江三角洲教育实践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研究”,广东省省委宣传部重点课题三个负责人之一(1992年)

12、珠江三角洲、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教育经验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资助课题(1993年)

13、“亚太地区国家教育现代化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局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1990年)

14、“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研究”,广东省人民政府“85”重点资助项目负责人

15、“亚太教育发展经验与广东教育杂志社改革”,省重点学科课题(1992年)负责人

16、“珠江三角洲、台湾、香港、澳门教育发展综合比较研究”,全国教育科学“9.5”规划教委重点课题负责人

17、“面向21世纪粤港澳台教育发展的综合比较研究”,广东省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18、“港澳台与内地高中教育性质比较研究”,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项目主要参加者之一

19、“广东教育现代化综合研究”,广东省政府“9.5”重点资助项目负责人。

20、“中国教育现代化思潮研究”,广东省“9.5”规划重点项目负责人。

21、“21世纪中外基础教育发展综合比较研究”,全国教育科学“10.5”规划项目负责人

22、“广东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广东省哲学社科“10.5”规划项目负责人

23、“中小学综合英语教育实验研究”,广东教育科学“10.5”规划教育厅重点项目负责人

24、“东南亚国家教育决策模式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国家一般项目分课题负责人

25、“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港澳台教育与民族教育卷”,全国教科“10.5”重点项目之一负责人

26、“美国小学道德教育课程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点项目2002-2003年负责人

27、“教育人类学教程”,教育部“10.5”国家级教材重点项目负责人

28、“东方文化传统国家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形成的比较研究”,广东省高校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2000年)

29、“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重点规划项目负责人(2000年)

30、“教育行为的文化背景与青少年发展”,国际课题主要参加者(1990年)

31、“南山‘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项目负责人(2005年)

32、“中外教育现代化的不同模式比较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 33、“小学英语双语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DDB030264)

34、“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

35、“教育人类学教程”,教育部“11.5”国家级教材重点项目负责人

36、“当代比较教育学”,教育部课程研究所“11.5”规划重点教材项目负责人

37、“当代教育学”,教育部课程研究所“11.5”规划重点教材项目负责人

38、“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山大学“211”重点建设项目

39、“南山区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圳市南山区重点课题(2008年)

40、“东莞麻涌镇综合英语教学实验及教师培养研究”,东莞市麻涌镇教办(2009)

41、“广东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咨询项目(2009)

42、“九年一贯制双语教学研究(深圳市龙岗区福安学校)”,龙岗区教育局(2010)

主要作品

1、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独撰,32万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001年

2、冯增俊著:《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独撰,38万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冯增俊著:《现代高等教育模式论》(独撰、15万)广东高教出版社1993年版

4、冯增俊著:《现代研究生教育研究》(独撰、20万)广东高教出版社1993年版

5、冯增俊著:《比较教育学》(独撰、26万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6、冯增俊著:《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独撰,32万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7、冯增俊著:《走向新纪元的粤港澳台教育》(独撰,40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8、冯增俊主编:《战后东盟教育研究》(36万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9、冯增俊主编:《澳门教育概论》(总40万字,写16万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

10、冯增俊副主编:《港澳台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总36万字,写16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1、冯增俊主编:《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亚洲四小龙”、珠江三角洲教育经验的时代启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2、冯增俊等著:《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冯增俊主编:《当代国际教育发展》(高校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冯增俊副主编:《世纪之交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50万字)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

15、冯增俊主编:《教育创新与建构中国现代教育体系》(45万字)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

16、冯增俊主编:《新世纪学校模式》(40万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冯增俊主编:《WTO与中国教育》(40万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冯增俊主编:《双语教育与综合英语》(26万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冯增俊选编:《教育人类学(译文集)》主译,海南人民出版社88年

20、冯增俊等译:《人格心理学》(译19万字)(总35万字)作家出版社1986年

21、冯增俊等译:《人际心理与社交技巧》(主译,7万)-科普出版社1991年二版

22、冯增俊等著:《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5万)-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23、冯增俊等主编:《改革大潮中的珠江三角洲教育》(2万)广东高教出版社1993年版

24、冯增俊主编:《世界教育大事典(东南亚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25、冯增俊主编:《中国教育大系(20世纪中国教育—20世纪港澳台教育卷)》 (230万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6、冯增俊等著:《当代小学课程发展》,(35万,写10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7、冯增俊等著:《国际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著著作

《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写一章8万字。 《当代教育学》(国家级重点教材,写一章2万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科尔伯格”(3万字),载《外国教育家评传(第四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创办现代化农村职中─新会市荷塘职中办学模式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师范教育的世纪探索--广东顺德师范学校百年办学实践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教育科学的新进展》(5万)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卷》(8万)高教社2003年

《港澳人士捐资兴学实践与思想研究》(写一篇)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主编丛书

现主编丛书13种:

1、《新世纪国际基础教育丛书》(共12本),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2005年

2、《当代美国教育丛书》(共10本),中山大学出版社等2003年起

3、《亚洲“四小龙”教育研究丛书》(4本),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研究丛书》(10本),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起

5、《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丛书》(10本)兰州大学出版社等2002年起

6、《当代中小学课程发展丛书》(5本),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起

7、《粤港澳台教育论坛书系》(已出版4本),广东经济出版社

8、《国际合作综合英语教学实验书系》(28本),中山大学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9、《教育现代化研究丛书》(10本),中山大学出版社等

10、《中山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丛书》(10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11、《广东教育现代化研究丛书》(10本)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2、《广东现代化名校办学模式丛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起

13、《广东省名校长教育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起

例如——

1、主编

《新世纪国际基础教育丛书》(共12本),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2005年:

英国基础教育------- 祝怀新

美国基础教育------- 杨慧敏 著

法国基础教育------- 陈 元 著

日本基础教育------- 王智新、潘立 著

俄罗斯基础教育------- 高金岭

德国基础教育------- 张可创李其龙

泰国基础教育------- 李志厚、冯增俊 著

新加坡基础教育----- 王学风 著

马来西亚基础教育----庄兆声 著

瑞典基础教育------- 方彤 著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牛道生 著

印度基础教育--------赵中建 等著

2、主编《当代美国教育丛书》(共10本),中山大学出版社等2003年起,如

《美国中小学模式重建》 卢海弘 著

《当代美国教育问题透视》 郑 文 著

《当代美国中小学课程》 柯 森 主编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绩效责任制》 邱白莉 著

《当代美国现代教育技术》 颜 辉 著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