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泰平原 :地处井冈山东麓的平原

更新时间:2024-09-21 00:35

吉泰平原地处井冈山市东麓,为吉水县县城、吉安县市区吉安县、至泰和县城一带的赣江冲积平原。吉泰平原,河网纵横,水利资源丰富,因而养殖业发达。

吉泰平原为赣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河谷冲积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地势平坦。

吉泰平原四周有群山环抱,平原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河网纵横。

简介

吉泰平原地处井冈山东麓,为吉水县城、吉安市区、吉安县至泰和县城一带的赣江冲积平原。吉泰平原,河网纵横,水利资源丰富,因而养殖业发达。吉泰平原成为赣中粮仓,鱼米之乡。

农耕文明

自唐、五代十国至宋、明、清,吉安市的丘陵,山地垦殖面积不断扩大,“自邑以及郊,自郊以及野,峻岩重谷,昔人足迹所未至者,今皆为膏腴之壤。”(曾安止禾谱》序)就是说,在宋代,吉泰平原就已成为赣中粮仓。赵顼元丰五年(1082年),时任泰和县县令的 黄庭坚曾深入山区,考察民情,作诗10余首,有“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句;宋绍兴年间(1131一1162年)诗人张孝祥进入清江、新淦境内,见“沃址百里,黄云际天”,感叹“他处未有也”,并赋诗:“野水弥漫欲涨川,稻云烘日更连天……黄犊眠处高树荫,白鸡啼时远炊烟。”

农耕文化发达的标志之一是赵煦时,泰和人曾安止撰写了农学专著《禾谱》。仅从残存书稿来看,就已记录当时吉泰平原栽种的50多个水稻品种。苏轼贬往岭南,过泰和,得见此书,惜其只记农作物而未记农器具:“过庐陵郡宣德郎曾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所缺,未谱农器也。”于是东坡先生将他在湖北武昌见过的农器具秧马描绘一番,并作《秧马歌》附《禾谱》之末。到南宋时,曾安止侄孙曾之谨“追述东坡区作歌之志”,撰《农器谱》与《禾谱》配套,并寄给当时大诗人 陆游,陆游赋诗感叹农艺农事不为世人所重。曾氏祖孙能在那个重功名仕途的年代总结农业科学,并因此与当时文坛大家建立友谊,是吉安县农耕文化的骄傲!还有麻、桑、茶、果的栽种,代有珍品,时有贡品。

文化底蕴

渼陂古村

陂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宝库的明珠、赣文化的奇葩、庐陵文化的典范。近千年来,黄河文明在 吉泰平原承继、发展和创新— 从折射古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肇基于斯喜紫瑶左峙芗城侧横本地名山钟灵秀,发祥有自看渼水南来王江北绕中流砥柱汇渊源”对联,到古村画龙点睛之作永慕堂、洪庆堂、求志堂、节寿堂、孝友堂等明清建筑的争奇斗艳;从经营粮食、药材、木材、布匹等享有“小南京”美誉的“天不夜”、“月常明”的明代古街,到规模、形制、内容等都在江南乡村首屈一指的万寿宫;从体现经商不忘业儒、序塾相望的养源书院、敬德书院、明新书院和文昌阁,到“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的家训……岁月的侵蚀、世间的沧桑更使数以百计的明清古居、祠堂、书院、义仓、牌坊、楼阁、店铺、码头、街道等绚丽多彩;百余条(部)的家训、格言、警句、匾联、宗谱和族谱更加发人深省。

江畔古村

江畔古村,位于吉泰平原的泰和县沿溪镇,肇始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历经千年。古村是一个错落有致、有山有水的美丽村庄。村中保存有连片的100多栋明清赣派建筑风格祠堂、书院、当房和民居,村周有古樟、古驿道、古渡、古堤、古码头、古戏台、古碾房、古庙和古庵遗址,还有被列为文物保护的古桥、古塔。江畔村背山靠水,古人根据特有的山势、水系和环境,造就有江畔独有的风水文化,比如有"耕牛卧潭"、"七星古塘"、"文塔临溪"、"笔架樟"、"桑梓树"和"临水居"等风貌。

江畔古村依山环水,北面青山为屏,山势从东面赣江边向西逶迤延伸至西,村后山间依形就势开辟出层层梯田。江畔村临江而建,东傍赣江,在赣江"沙洲上"可能体验沙滩风光,也可以体验古浮潭波光粼粼的情景和古花石潭的自然景观。

历史故事

罗霄之战:陈霸先北伐成功,代梁而做了南陈的开国皇帝。广州市刺史萧勃心有不顺,也进驻南康区要与陈霸先讨个说法,其时,欧阳頠受萧勃差遣,出于维护南梁正统,率兵又经武功山出赣江,与陈霸先的主将周文育在吉泰平原撕杀争夺,反被周文育所擒。陈霸先大度,念及旧日之好,晓以大义,欧阳頠则为陈效力。周文育借欧阳頠归顺,在赣江上与欧阳頠设宴饮酒,酒令鼓乐,用计破了傅泰的营垒,萧勃只有望风而逃,反为部将所杀。欧阳頠后被陈委以大任,仍看管南方一带山林。其“有声南土”,人一到,南方就相安无事。

参考资料

赣中吉泰平原杨树造林技术.中国知网.2018-05-30

60岁的老客户用十多年的时间为你讲述柯恩品质.搜狐.2018-05-30

泰和江畔古村:赣江边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江西网.2018-07-25

南北朝的罗霄之战.江山文学网.2018-05-3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