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 :西晋大臣、将领

更新时间:2023-07-04 14:43

周处(236年-297年)字子隐,义兴郡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南)人。为晋朝大臣、将领,东吴鄱阳知府周之子。

周处年少时,为祸乡里,周处与南山猛虎、水中有蛟龙,并称“三害”。其后杀虎斩蛟,改过自新,励志好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典故,其功业更胜乃父。吴亡后,周处仕西晋,拜新平太守,转广汉市太守,安定一方。迁任御史中丞,不避宠戚,刚正不阿,得罪权贵,元康七年出任建威将军,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周处自知必败无疑便奋勇杀敌,战死沙场。

周处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平西将军、清流亭侯,并赐予他“孝”的谥号。千余年来,他倍享哀荣,在南宋、元、清三次被加封为王,得到后世极高的评价。房玄龄在《晋书·周处传》中称赞周处“克己厉精,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亡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人物生平

浪子回头

周处,字子隐,义兴郡阳羡县人。父亲周鲂,吴国鄱阳太守。周处出生于官宦家庭,但年幼家父离世,自幼未受良好的教育。周处从小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肆欲。周处被州里乡邻认为是祸害,且与南山中白额虎,义兴郡水中蛟龙相提并论,统称为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猛虎斩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听从人言,便进入深山中射杀老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搏斗中蛟龙时不时浮出水面又下潜,在水中游了许久,经过三日三夜,乡里人看周处几日未回,误以为他也葬身龙潭。

当周处真杀了蛟龙走出水中时,却听得知乡里因自己葬身龙潭而互相举杯庆祝时,才明白大家如此厌恶自己。于是周处便想悔改的心意,去吴郡拜寻陆机和陆云两兄弟,但只见陆云,陆机未在。他便如实将情况告于陆云,并表示自己想改过自新,望能拜师以摆脱恶名,有所成就,可只怕自己年纪已大,光阴虚度使得以后不会有所成就。陆云听后告知他古人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为贵,何况你前途尚可还有希望,只是就怕周处不肯树立大志向;若周处树立大志向,又何必担心其名不会远扬。周处由此顿悟,牢记教训,奋发图强,最终开辟仕途;一年后,州府交相征召他。及出仕,他就任东观左丞,于孙皓末年做到了无难都督

入仕晋朝

西晋咸宁六年(280年),晋武帝灭亡吴国。征东大将军王浑登上建业宫饮酒,对周处等吴国旧臣讲他们是亡吴故人,应该是有忧虑的。周处对言汉亡而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之忧伤哪里只是一个人的。原为魏臣的王浑听后感到惭愧。

周处出仕西晋后,任命为新平(陕西彬县)知府。对戎狄安抚讲和,使叛乱的羌族归附,得到雍地人的赞美。后来转任广汉市太守,郡内有许多久而未判决的案子,甚有三十年还未判决者。周处评考曲直,对旧案一概都有判决或遣返。后来其家母年老而离官回乡,不久后周处出任楚郡内史,未赴职便又被征拜为散骑常侍。周处认为古遗风可辞大官而不便辞去小官,遂出任楚郡。该郡此前因经历丧乱而逃难的人和原住民居住在一起,使得习俗不规范,周处就用礼教德义劝化他们,又收敛那些露在野外没人认领的尸骸白骨以安葬。他直到任期满后才应朝廷征召,远近都称赞他。

战死沙场

在多地任命后,周处终于被调任御史中丞,监察所有百官,不论宠臣还是宗亲。梁王司马违法,周处照处不误。

晋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西北一带的氐人、羌族在氐人首领齐万年的率领下,起兵反晋。朝廷任命宗室梁王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加封为西戎校尉,派他和将领夏侯骏前去镇压。与周处结怨的大臣以周处是吴国名将之后,忠烈、果敢、刚毅,极力举荐周处随去西征,想要置于他死地。朝廷接受了其推荐。伏波将军孙秀等大臣知道周处此去凶多吉少,劝他以家有老母,加以推辞。周处说:“忠孝之道,怎么能够两全?今天是我献身国家的时机,万死不辞。”周处心知司马肜定心怀不轨,仍毫不畏惧,悲愤上路。 

周处自知身处险境,他认为自己必被司马肜陷害,但为尽人臣之节应不推辞君意,便抱必死之心决命西征。中书令陈凖为周处讲话,上书说夏侯骏、司马肜都是皇亲国戚,平日里养尊处优而并不会打仗,若其令周处为先锋则必败无疑,朝廷不听。反叛首领齐万年分析局势,亦认为若让周处当主帅则无法获胜,但周处受制于人,则必可将其擒获。 晋朝元康七年(公元297年)正月,齐万年屯兵七万于梁山(位于今乾县),司马肜、夏侯骏逼使周处以五千兵力发动攻击。周处分析战局后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如是自己孤兵战斗必然会失败,这样的话他自己不仅会战死,而且也会为朝廷平添耻辱。司马肜不顾,执意逼迫周处前进。

于是周处只好出战,与齐万年军战于六陌(位于今陕西乾县)。周处军的士兵连饭都没吃就被推上战场,且因没有后援而士气低落,周处自知必败无疑便奋勇杀敌,所杀的敌兵无数,终于弦绝矢尽而罢。友军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皆不救援,旁人劝周处撤退,他却按著剑道这是他效忠死节、以身殉国之日,遂力战至死。于是全力作战而覆没,周处壮烈殉国。

战死犹荣

周处死于晋朝元康七年(297年),周处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平西将军,赏赐周家田产钱财,并赡养他的老母亲。后来西晋经过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很快就灭亡了。

当时潘岳奉诏作《关中诗》道:“周处殉军令,滋润黄铖斧。其人吊已亡,贞节能称举。”又西戎校尉阎也上诗说:“周处全臣节,美名不能已。身虽遭覆没,载名为良史。”到后来司马睿当晋王时,打算为周处加封谥号太常贺循议论道:“周处德行清廉方正,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定人心建立美政;入朝主管百僚,贞节不屈不挠;而出征以身为国,临危献出生命,这都是忠臣贤士盛美的德业,也是英烈勇士高远的节操。按照谥法“固守仁德而不行邪僻”叫做孝。于是便谥号为孝。

周处有三个儿子:周、周靖、周札。周靖早死,周玘、周札都知名于世。

人物作品

周处在历史学、文学等方面也有建树,著有《默语》30篇及 《吴书》,惜已散失。其中还有《风土记》周处撰,此书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是迄今为止我国较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节等等习俗,也是宜兴市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地方风物的书。

历史评价

齐万年(?-299年)晋朝时期氐人首领,评价周处能文能武,是大将之材。

陈淮西晋时期曾任命为中书令光禄大夫太尉。认为周处是一个忠直勇敢,果断刚强的人。

 贺循(260年-319年)字彦先。两晋时期名臣。评价周处“履德清方”“才量高出”,认为周处历职四郡,行安定百姓之政;进入中央面对同僚,他做到了贞节不挠的臣节;在有战事时全身以赴,见到危急不加推辞而承令。如此忠贤茂才,忠烈有远志的志士,依旧应授以美谥。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唐朝时期名相、政治家、史学家。等在《晋书》中记周处是名将之后且性格忠烈,能改过自新,在平乱战事上表现果敢刚毅;然足以勇敢使其除掉祸害,忠直使他断掉了性命。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在自己文章中提到周处就将冯妇与他并列。他认为两人皆是“老而自克”的人。

苏轼(1037年-1101年),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谈到周处等人用“奇伟”来评价他们。讲他们“皆出于群盗”但在后来弃恶修善,如此不生祸害为贤者。

蔡东藩(1877年7月23日~1945年3月5日),本名蔡郕,字椿寿,号东藩,中国近现代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评周处:知过非难改过难,一行传吏便胪欢。如何正直招人忌,枉使沙场暴骨寒。

家族成员

人物纪念

周处及其家族墓,位于宜兴市宜城镇周墓墩。1953年和1976年南京博物院发掘了其中的6座墓,其出土带饰精美且为罕见的铝制工艺品,引发当时学者争相分析研究。

周墓墩后有周王庙,原称“英烈庙”,也称“周孝候庙”,奉祀周处。庙始建于元康九年(299),后屡屡建,其内有碑19石,其中唐刻《平西将军周府君碑》,碑文前署“晋平原吏陆机撰,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后署“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十一月十五日承奉守义兴县令陈从谏重树此碑”等字,当是古碑残后,后人据残碑旧迹恣意补凑成文。庙内石刻还有宋嘉定十七年(1224)立“周孝公像”等“周侯古祠”为荆溪十景之一。周王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经成为宜兴碑刻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相关文物

周处斩蛟·田真哭荆花钱,该花钱圆形方孔,直径56毫米。正面为周处斩蛟图,表现一位身强力壮的武士手持利剑,正在与一条张牙舞爪、兴风作浪的恶蛟搏斗。背面为田氏哭莉图,描绘庭院内三人立于紫荆树下,二人正准备锯树,另有一人在旁作劝阻状。堪称花钱中之精美品。

相关文化

周处虽出生于官宦家庭,但从小家父就去世了,以致周处流落市井,未受良好的教育。周处尚未成年就臂力过人,喜欢骑马打猎,终日游乐纵情,非但不知谋生,反而横行乡里,为患一方,乡人将其与虎、蛟并列为“三害”。周处先射虎斩蛟,后改过自新,其功业更胜于家父,从此留下“周处除三害”的典故,该典故出被唐朝房玄龄写入《晋书·周处传》中。刘宋文学家刘义庆,将其编撰入《世说新语·自新》。明朝黄伯羽改编为《蛟虎记》传奇,广为流传,京剧中仍保留有《除三害》的剧目。曾经小学课本中也有《除三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