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 :中国古代哲学基本概念

更新时间:2024-04-04 20:13

太一,“太”为最先最高,“一”是唯一无对和混一未分。中原地区古代“ 太”又写作“大”或“泰”,而一”或写作“乙”,故在“太一”一词又或作大一、太乙、泰一、泰壹。其较早出自《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太一主要有三种含义:作为哲学上的概念,它是“道”的别称,又指太极、元气;作为天文学上的概念,它指星官名,即天罡星;在神话学上,作为祭祀崇拜的对象,它解释为天神,即太一星神。

太一作为神话学概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宗教时期,太一在神权意识与祭祀礼仪中成为诸神之首。太一在星象学上指星宿名,即北极星,因其位于天球北极点上,为天球旋转的轴心,又称中宫。在哲学上,往往用太一来表示天地万物本原的最初未分的统一体。先秦道家文献论述中,用太一指代“道”,意为创生宇宙万物的根源,在此意义上“太一”也被解释为太极。西汉末年的经学家对儒家思想进行注释和发挥,在纬书中又把太一解释为天地未分时之混沌元气。

中国现当代学者李小光在所著《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说,在天文与宗教神话的相互作用之下使得“太一”一词,遂不可能逃避宗教神话与天文内涵的交织、纠缠作用。同时,“太一”也因为具有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义理内涵更强化了在宗教与天文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太一”常是哲学、宗教、天文三重语义交互作用中一起出现在古代的舞台。

定义出处

太一,中原地区古代“ 太”又写作“大”或“泰”,而一”或作“乙”。“太”为最先最高,“一”是唯一无对和混一未分。在先秦的指称中,“太一”一词,又或作大一、太乙、泰一、泰壹。太一有三种含义:作为哲学上的概念,它是“道”的别称,又指太极、元气;作为天文学上的概念,它指星官名,即天罡星;在神话学上,作为祭祀崇拜的对象,它解释为天神,即太一星神。

哲学上

至高无上谓之太,绝对不二谓之一,古代哲学往往用太一来表示天地万物本原的最初未分的统一体。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对太一又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为“道”。郭店楚简出土前最早谈及太一的是《庄子·天下》篇,书中将“太一”等同于老子哲学中最高范畴“道”。之后的《吕氏春秋·大乐》说:“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淮南子·要略》在解释《原道训》旨义时说:“原道者,卢牟(规模)六合,混沌万物,象太一之容。”两书中也将太一作为道的代称。在道家后学对“道”加以客观实体化的风潮中,“太一”一词时而取代了“道”,成为创生宇宙万物的根源。

一种解释为“太极”。《吕氏春秋·大乐》又说“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就此而言,则“太一”又和《周易·系辞》中“太极”意义相同,唐朝经学家李鼎祚在《周易集解》引三国吴虞翻称太极即是太一。这里的“太一”解释为至大至极,极至而无以加,是指天地未分前的原始统一体。

一种解释为“元气”,主要出自儒家纬书。汉朝时期,出现了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和发挥的“经学”。西汉中叶以后,又出现所谓“纬”,即对经的一种注释和发挥。“太一”在纬书中又称“太乙”。原文来自春秋纬《说题辞》:“群阳精也,合为太乙,分为殊名。故立字一大为天。”就是说,天这个字是“一”字加个“大”字。又说:“元,精气以为天,浑沌无形体。”照这个说法,“太乙”是一种混沌未分的气。古人认为这种混沌之气是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如汉代经学家王肃注《孔子家语·礼运》,说“太一者元气也。”唐代名儒孔颖达注疏《礼记·礼运》时持相同观点,说“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一句中“大一”即“太一”,是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

天文学上

太一在星象学上指星宿名,又称太乙、天一、天极,即北极星。现代天文学称为小熊座β星,据天文学史研究者们的考证推算在公元前1097年即西周初期它最靠近北极,是当时的“北极星”,两晋以后小熊星座α星代替β星成为“北极星”。由于北极星可以指示农时,所以又称“北辰”。因其位于天球北极点上,为天球旋转的轴心,又称中宫中原地区古代天文学者认为中宫是天的中心。由于天文测算的需要,中国古代对北极星颇多尊崇,春秋时期,《论语·为政》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譬喻。

神话学上

太一作为神话学概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宗教时期。由于“太一”一词的基本语义逐渐凸显,且其哲学意涵也日渐丰富和崇高,这使得“太一”的意涵逐渐神学化和实体化,在战国时代有将太一作为星神的,到中后期的楚地,出现了以太一为主神,为最高神格的用法。这时的太一图像,是由太一和天一组成的“太一锋”,是一种“一星在后,三星在前”的星象结构图。在后的一星即太一一星,相当于主神;在前的是天一三星,即天一、地一和太一(此处的太一指天一和地一的合体,是次一级的太一)。

到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初,太一最终取代了“上帝”一词,在神权意识与祭祀礼仪中成为诸神之首。根据《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记载,东皇太一被视为天上的皇帝。在此背景下,太一在祭祀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至上神格。《东皇太一》中的太一是一个食吃好色的人格化主神,他为百神之上的最高神,喜欢吃鱼、喝桂酒、椒浆,喜欢欣赏舞乐曲,喜欢女巫的美色。

西汉开始,刘彻接纳了方士谬忌奏疏,将太一引入宫中奉祀,太一神取代了五方上帝的地位,被认为是天神中最尊贵者,是天地之情的明者,道德之伦的通者,以及万物之精神的根源。汉武帝将太一神作为国家祀典的最高神祇来祭祀,到汉武帝后期,确立起了以北极为原型、国家祭祀所承认的太一“天帝”地位。及至刘骜时期,将太一神与昊天上帝合二为一,连称皇天上帝太一。到东汉之后,太一神地位下降,成为星神之一,与山川等神灵共祀。唐宋时,太一神信仰又一度上升,尤其是宋朝,出现皇帝亲幸、亲祀太一宫达17次以上,太一信仰有复活的趋势。此后辽、金、元、明时期,太一信仰零星出现,到清代完全脱离信仰范畴。此外,太一也被视为岁神。

相关著作

《庄子》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是庄子的著作汇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东汉末年的高诱注《吕氏春秋》说庄子著书52篇。后晋代郭象(一说为向秀)作《庄子注》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庄子》注本。这33篇是郭象对汉传52篇中的选注,删去了其中的部分“巧杂”篇目。在宋以前,学者们相信《庄子》33篇都是庄子作品。宋以后,历代学者对外、杂篇的疑问愈来愈多,明、清以来,学者们渐渐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内7篇是庄子自著,外、杂篇则是庄子后学所作,外、杂篇中的内容,是对内篇的解释和发挥,内篇早于外、杂篇。书中言及“太一”或“大一”者共有5处,分别是:《天下》云“主之以太一”,“至大无外,谓之太一”,《列御寇》云“太一形虚”,《徐无鬼》云“知大一,知大阴······大一通之”。这里的“太一”即老子的道。

《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是一篇先秦时期道家遗文,是荆门市一座战国中期(一般认为是公元前300年前后)楚墓——郭店一号墓于1993年10月出土的竹简之一。这篇遗文共有14枚简,其中7枚完整,7枚残缺。文中曰: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内为补字)。该文论述的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宇宙生成思想,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以生天、地黄,再生神明、阴阳、四时等。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国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前后。《吕氏春秋》分12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再加上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吕氏春秋》兼收儒、道、墨、名、法、兵、农、阴阳各家学说之所长,展现了先秦时期哲学、政治、法律、军事、教育、养生等多个方面的学术思想,后人认为《吕氏春秋》为“杂家”之始。在《吕氏春秋·大乐》中说音乐的本源是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太一,称这样合于道的音乐为大乐,说道极为精微,不可描摹它的形状,不可给它命名,勉强给它命名,就叫它“太一”。

《淮南子》

《淮南子》原名《鸿烈》,又名《淮南王书》《淮南鸿烈》。其成书于西汉,是由英布刘安及其宾客撰写的哲学和学术著作,《汉书·艺文志》称其为杂家。《淮南子》原有内21篇,中8篇,外33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目前只有内篇得以流传下来。《淮南子》有21卷本和28卷本两个版本,目前流传最久的是21卷本,即北宋本,由许慎高诱两家注本相掺而成,约13余万字。《淮南子》是战国至汉代初期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以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为主体,融入了各家学派观点,对先秦百家之学进行大规模地融合与反思。《淮南子·诠言训》中,称天地的初始状态为一团混沌,而太一就是天地万物本原的最初未分的统一体。

《史记》

《史记》,又名《史记》《太史公记》《太史记》,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司马迁以传说中的黄帝为起点,一直写到刘彻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讲述了中国约3000年的历史,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一共有130篇,共计52万6千5百余字。司马迁作此书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全书历时约14年才得以完成。在《史记》中,太一具有多重含义:《史记·夏本纪第二》中说终南山又称太一山;《史记·孝武本纪第十二》《史记·封禅书第六》中称太一为天神,北极星之神,是天神中最尊贵者;《史记·礼书第一》中太一指天地本源;《史记·乐书第二》中太一指北极星。

相关概念

古罗马哲学家普罗提诺 (Plotinus,约公元205年—270年),也提出了“太一”(the one)的概念。普罗提诺专注于柏拉图思想的研读,并在批判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普罗提诺哲学。他被后世称为“新柏拉图主义者”,黑格尔认为也可以称他为“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普罗提诺的思想归属于古希腊哲学范畴,然而在哲学史和思想史的连续性方面,普罗提诺是中世纪哲学开端式的人物,其著作为《九章集》。

普罗提诺提出的“太一”哲学概念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涉及形而上学、美学和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太一”是普罗提诺哲学的领导者,是辩证法的最高要求。普罗提诺认为“太一”是整个宇宙的本原,是美善的根源,也是现象界的来源。“太一”不是任何特定的事物,甚至不能用语言来准确表述,但它是存在的根源和生成的动力。“太一”是万物的原理和生成法则,但又不是任何一种具体事物。它是生成一切的力量,是整个宇宙的源泉。万物的存在是太一的流溢和涌现,但太一本身不受限于任何一种形态或特征。普罗提诺将知识、美和善等概念置于“太一”的视域之下,认为它们都源于太一的流溢和涌现。人类追求美和善,实际上是在追求与“太一”的合一和回归。

普罗提诺的“太一”概念与道家哲学中的“道”有着相似之处,都是超越性的存在,是万物的根源。普罗提诺将“太一”与理智界和灵魂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宇宙生成和生长的哲学体系。同时,他的太一论也影响了中世纪的神学思想。

相关争议

出现时间

关于太一一词出现的时间,目前存在争议。学者谭宝刚在所著《“太一”考论》中说,考察典籍可知,“太一”出现的时间在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学者李小光在所著《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中考证,“太一”或“大一”应起源于上古宗教。

三种含义先后

关于太一三种含义出现的先后目前存在争议。学者谭宝刚在所著《“太一”考论》中论述,太一是老子开创的哲学概念,其最初的意义为:物体形之大者和时间之最初者,为万物之终极起源。首论“太一”思想的《太一生水》赋予了“太一”至上性和绝对性,“太一”因此而被后世附会为神名,后又因神名面附会为星名。

学者李小光在所著《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中提出,与客观对象相比,人类的认识总是必然的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说先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太一星、神,到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宇宙起源的思考中,太一才具有了哲学含义。

评价

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在所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评价:纬书中对“太一”的阐述,有宗教迷信,有哲学思想,也有一些占星术,是一个大杂烩。

中国现当代学者葛兆光在所著《众妙之门》中评价:北极、太一、道与太极,这四个概念在语义上的互通是由于它们都出自古人对天文现象的观察、想象、体验与模拟,这一文化现象使中国古代的科学、宗教、哲学乃至巫术领域有了一个和谐秩序与内在逻辑。

中国现当代学者李小光在所著《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中评价:在天文与宗教神话的相互作用之下使得“太一”一词,遂不可能逃避宗教神话与天文内涵的交织、纠缠作用。同时,“太一”也因为具有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义理内涵更强化了在宗教与天文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太一”常是哲学、宗教、天文三重语义交互作用中一起出现在古代的舞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