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伏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1 13:22

经2015年10月9日甘肃民政厅批复同意,安伏乡撤乡改镇,安伏镇实行镇管村体制,行政区域不变,政府驻地不变。安伏镇经省道304线泾甘公路贯穿全境,是一个半山半川区乡,也是远近闻名的“花椒之乡”。葫芦河流贯穿乡东部边缘及东南部,形成一条峡谷,谷深而窄,两岸悬崖峭壁,出峡后为安伏河谷盆地,是花椒、苹果等林果适生区。这里产业特色鲜明,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地理环境

安伏乡位于秦安县城偏北部,耕地面积62975亩,果椒园面积48092亩。属黄土梁沟壑地形,海拔在1300-1800米之间,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10.3摄氏度,年降雨量为486.9毫米,无霜期160-170天。

行政区划

经济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紧紧围绕“改善基础条件,做强特色产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安伏”的发展思路,以产业开发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立足乡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调整结构,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以苹果花椒为主的林果支柱产业,积极扶持发展蔬菜、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新建成了安伏堡子坪日光温室基地、安川养鸡小区、陈河兔养殖基地、水泉豆腐加工基地,全乡基本上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目前,安伏、安川、杨寺、龚川、沟门、剪湾等十个村基本实现了果椒园化,全乡果椒园面积4.8万亩,其中花椒2.2万亩,年产优质花椒160万斤,产值1280万元,苹果2.6万亩,产量4800万斤,产值4800万元,农民人均167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62%。在莲叶公路旁建成了占地面积达2000亩的工业园区,目前已进驻以长城果汁厂果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主的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1个,现以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工业生产和果品加工储藏为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三清三改四治一提高”为切入点,通过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典型示范,分类实施,建成了大坪、杨寺和水泉等新农村。

果椒产业发展富了安伏,莲叶公路开通活了安伏,工业园区建成兴了安伏,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强了安伏。

第二产业

安伏工业园区是全县五大工业园区之一,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以果品收购、储藏、包装、加工、销售为特色的工业体系,总占地面积2000亩,目前已入驻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1个。于2008年建成投产的天水长城果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80亩,年加工果汁3万吨,产品远销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年生产总值8000万元。

安伏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果品储藏企业项目4个,总储藏量达21500吨,总投资4500万元以上。其中天水方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贮藏总量5000吨的冷藏果库一座;秦安县绿康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2953㎡果品流水线加工车间和4410㎡恒温保鲜库,总贮藏量5000吨;秦安县向阳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00万元,气调库贮藏量为5000吨;秦安县隆源果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拥有5000吨果品保鲜冷库2座,3000㎡的果品综合加工厂一个,年贮藏加工各类鲜果20000余吨。

文化

特产美食

花椒

安伏素有“花椒之乡”之称,是全县的果椒大乡。为了促进林果经济规模化、产业化、良性化发展,先后组建成立了高山绿色果业、诚信花椒、食品加工等专业合作社,在果椒种植、包装加工、贮藏销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伏诚信花椒专业合作社总投资220万元,以花椒的包装加工和贮藏运销为主,年外运花椒200万斤,年成交额达4000万元,收益300万元。

安伏乡杨寺村是全县的花椒基地,椒园面积达到850亩,户均4.7亩,花椒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5%以上。他们专门成立花椒协会,并建立了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采摘劳务服务和促销服务等4个服务党小组,为椒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销服务小组配合村委会筹资建起了花椒专业市场,方便了本乡及周边3乡镇12村群众的花椒销售,吸引新疆、重庆市浙江省等10多个省市的客商前来购运。同时,成立了花椒包装销售公司,对花椒进行加工包装,提高了销售效益。

小曲

安伏坐落于秦安县城北部,其安伏村、安川村、伏洼村等村“伏”、“安”人家姓氏较多,具秦安县志记载,“人文始祖”伏羲故居于今伏洼村,素有“羲黄故里”之称,但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这一历史之称转嫁到今天水。

安伏“小曲”(俗称“花调”),,俗称“老调”,采用方音的方式演唱,表演形式或为一人自弹中三弦琴自唱;或为二人分持三弦与摔子(铜质碰铃)对唱;或多人分持三弦、摔子、四片瓦等轮唱。唱腔属曲牌连缀体式,分为:“大调”和“小调”,常用的曲牌有[越调]、[越尾]、[穿字越调]、[四六越调]、[十里亭]、[满江红]等40多个。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

安伏小曲历史上的演唱活动已知以清末民初最为广泛和活跃,是当地民众娱乐消遣和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与手段。

安伏小曲最初形成于安伏镇,后来发展到秦安县、郭嘉、叶堡等乡镇,在兴国县、郭嘉、叶堡等乡镇广泛传唱,后又流传到王窑、西川等乡镇和周边部分县区的乡村。

安伏小曲是当地民众表达爱憎和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与手段。其独特的演唱形式和演唱内容,蕴含着民众的审美情趣、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表现了当地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殊追求,具有作为人类学、民俗学和美学等研究素材的独特价值。

安伏小曲属于曲牌体的唱曲形式,每逢春节或农闲时节,人们在街头巷尾、庭院炕头或田间地头,以演唱小曲消遣取乐。

安伏地名同期声

【导视】:

这一片处于四面山围里的河谷川地,从何时起,它开始起名叫小坑川?

【同期声】字幕:原山城县志办主任、副编审王文杰

“这就是安伏(伏家)川。古称小坑川。当地老百姓称小川。在(川)西南大约一公里的地方,就是显亲川。据《括地志》记载,秦安县,汉县,在显亲县北二里。它的具体位置正就是今天的安伏(伏家)川。”

【导视】:

围绕着小坑川这片神奇的河谷川地,关于伏羲女娲,都有哪些传说?

【同期声】字幕:伏家川民间伏羲文化研究者伏天永

“传说伏羲氏生在大地莲花台。莲花台古名叫酸刺洼,今名伏家洼。(现在),伏家川以伏姓人居多。据说伏姓人家都是伏羲氏的后代。”

【导视】:

面临着被遗忘、被破坏的尴尬处境,对伏家川这片充满伏羲女娲传说和神奇色彩的河川谷地,后人应该持何种态度面对?

【同期声】字幕:原山城县志办主任、副编审王文杰

【主持人】: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成纪大地》节目。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带您走进一片神奇的河谷,走进一个满载着伏羲女娲活动传说的川地。去领略伏家川葫芦河谷地那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独特风景……

【字幕推出标题】:

风穿河谷而过

第一节

【主持人】:

伏家川在重庆市以北三十里处,被四面的山形所包拢,地理形状类似一口大铁锅的底。

据《旧唐书》记载,伏家川在西汉,曾经设县治为小坑川。据说,是伏羲氏最初兴起并活动的中心地带。汉设县治小坑川,就是为了纪念伏羲氏。所以,伏家川又叫小坑川。

【同期声】字幕:原山城县志办主任、副编审王文杰

“这就是安伏(伏家)川。古称小坑川。当地老百姓称小川。在(川)西南大约一公里的地方,就是显亲川。据《括地志》记载,秦安县,汉县,在显亲县北二里。它的具体位

【同期声】字幕:伏家川民间伏羲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伏天永置正就是今天的安伏(伏家)川。”

【同期声】字幕:伏家川民间伏羲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伏天永

“伏家川原名小坑川。包括杨寺、沟门、安川、伏家川、龚川这几个川。就构成了小坑川的这个地理。”

【配音】:

葫芦河水自北向南,从伏家川中心地带横贯川道而过。

以河为界,伏家川川道河谷地带,就被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这里气候温和,谷底开阔。向阳临水,适宜于定居和农作。有刘家故堆、杨家寺、崖背里、阳洼坪等仰韶文化的大量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和大地湾遗址陶器很相似。说明这里的先民与大地湾先民之间,曾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东西两岸,那些远远近近,四散而居的村落们,就像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一样,隔河守望,亘古千年保持着永恒不变的守望姿态。同时,这些远远近近的村庄的每个地方,大都至今流传着与伏羲女娲相关的众多传说。

据《水经注》记载:

“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

据考证,瓦亭水就是现在的呀呀葫芦河水。石宕水现在叫大祥沟水。此水由伏家川西北边山坡上的伏家洼村流出。

在伏家洼村的堡子梁,至今,有一处地方名叫庙湾。据说,庙湾岛处曾经有座庙宇。当地人叫女娲祠。据当地人讲,在大修梯田的时候,曾经在此处发现过瓦当、软陶泥片、土洞口等遗物遗址。

据此推断,伏洼村的庙湾梁很可能就是《水经注》中所记载的女娲祠所在地。

在位于伏家川伏洼村的莲峰寺里,据当地人讲,里面曾经塑有手捧太阳和月亮的男女神像。据说他(她)们就是伏羲和女娲氏。

莲峰寺现在已经成为山城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伏家川的庙嘴山、莲花台、瑶池、华胥沟、风台等地名,都与伏羲女娲的传说相关。在这些地方,不同程度地都挖出过装着大小人头骨的陶罐,以及石斧等器皿。

在伏家川,至今还有汉成纪的古城墙残留遗址。但破坏情况较为严重。

【同期声】字幕:原山城县志办主任、副编审王文杰

“这就是汉成纪城遗留下的一点残垣城墙。据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二零零七年我们来的时候,这个城墙遗址看起来很清晰。现在没有保护,没有重视,已经被回填得看不清楚了。”

这些遗址,是研究伏羲和女娲氏,乃至伏家川古人类生活踪迹时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但它们的消失却是转瞬即逝的。

【同期声】字幕:原山城县志办主任、副编审王文杰

“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的遗物来看,今天的安伏川(伏家川),的确是伏羲氏女娲氏活动的地方。它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掩没,(使)人(们)对安伏川(伏家川)的重要地位都很不重视。这个地方作为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活动的场所,它在我们研究伏羲文化和女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所以,我们建议重庆市领导和文化、文物部门,对安伏(伏家川)这个地方,要加以保护,认真研究和挖掘,(这将)对我们研究伏羲女娲文化有很大的借鉴。”

【配音】:

伏家川民间一直很重视对老祖先伏羲、女娲氏的传承和探究。近年来,还成立了专门的民间伏羲文化研究会,对伏羲女娲的传说以及活动踪迹,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伏天永就是当地民间伏羲女娲研究者的典型代表。

根据二十多年来,对伏家川地况、地貌以及当地传说的探寻和研究,伏天永甚至形成了一套颇有说服力的理论。他认为,伏羲氏就是出生在伏家川的莲花台。伏羲氏是根据家乡的地形图,探寻八卦、制定出天文历书的。

【同期声】字幕:伏家川民间伏羲文化研究者伏天永

“这里是伏家川,又名小坑川。传说伏羲在伏家川的这个中心绘成了八卦图。东面是沧龙。就是中华民族称的东方龙。它的头伸在锦带峡,尾巴展在玉钟峡;西方是盘龙,也叫亢龙。它(的)头展在锦带峡,尾巴伸在玉钟峡。前面的这个宁晋泊,就是咱们称的这个子午线,又名阴阳线。”

“传说伏羲氏生在大地莲花台。莲花台古名叫酸刺洼,今名伏家洼。传说伏羲氏生了五个女儿,四个儿子。大儿子分在伏家峡村,二儿子分在了伏家湾村,三儿子留在了伏家洼村,四儿子分在了伏家川村。(现在),伏家川以伏姓人居多。据说伏姓人家都是伏羲的后代。”

【配音】

据说,唐贞观年间,在伏家川,还建有玉钟寺。寺内有伏羲女娲像。等等。

如今,伏家川重修了玉钟寺。

以示后人对于伏羲女娲的尊崇和纪念。

【同期声】字母:伏家川民间伏羲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伏三录

“伏家川大殿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由于伏川人民对伏羲的纪念,所以在伏家川广大群众和多方人士的支持下,我们重新建起了伏羲大殿,表示对我们老祖先伏羲的纪念。”

【配音】:

除地名以外,伏家川还是重庆市老调——即山城小曲的主要发祥地。因此,从很早起,但凡是出生在伏家川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像模像样地随便就哼唱几句小曲。

【此处插入部分小曲演唱实况。】

【同期声】字幕:伏家川小曲传唱者伏军平

“据说,现在的山城小曲,也是山城老调,是原来伏羲女娲在宫廷内应用的一种宫廷乐。所以,伏家川一直以来流传着唱山城老调的这个习惯。从我太爷到我,已经四辈,我们家族永远流传着唱小曲的这个习惯。”

在饮食方面,伏家川至今还流行着一种形状像莲花、有八个瓣的八爪馍。据说这种馍是为了纪念伏羲氏出生在莲花台而产生的。

第二节

【主持人】:

闻名遐迩的山城景观锦带峡和玉钟峡,分别位于伏家川的南北两端。是伏家川葫芦河谷地的重要地段和南北进出口。也是横贯伏家川南北部的唯一通道。

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站点。

纵观地势,位置非常险要。

【配音】:

位于伏家川最南面的是玉钟峡。

它是伏家川南端的出口处。是外界进入伏家川的南大门。

玉钟峡里,据传说有一口能够自鸣的玉钟。据说是玉皇大帝为了让人们早起下地干活而专施给汉成纪县民的一口提醒钟。此钟每天一到五更天,就会自动发出三声清脆悠扬的鸣响。熟睡的人们听到钟声,就知道天快亮了,于是不约而同起身下地,开始劳作。

为了防止玉钟被盗,玉皇大帝特意派遣天狗来玉钟峡守护。神鸡和神蛇也被派相随助阵。

于是,钟鸣和鸡叫成为玉钟峡的奇景之一。

传说,有一位来自峨眉山化缘的道人,曾经云游到玉钟峡。他在偶然间,突然就发现了玉钟的奥妙。随后,他就开始念咒施法。在杀死了天狗和神蛇之后,终于将玉钟启盗。但老道还没有来得及掌握将玉钟变小的秘诀。仓惶之间,他只能将大玉钟负在背上腾空而走。眼看四川省近在眼前了,但玉钟却越来越重。这时,神鸡也赶来了。在老道和神鸡的打斗中,神鸡一声长鸣,玉钟就从老道背上滑落,最终落在了距离四川不远处的汉中市

关于玉钟峡,伏家川民间伏羲文化研究者伏天永认为,玉钟是伏羲研究天文历法时的计时器

【同期声】伏家川民间伏羲文化研究者伏天永

“这个地方,我们当地人叫玉钟,又叫钟窝,又名‘滴水檐’。据传说,伏羲在这个地方是以滴水而计时间的。”

【配音】:

关于伏家川的玉钟峡,明代《山城志》曾经记载云:

“迤东北部为玉钟峡。其峡有石如玉,如钟。相传玉已为人窃去。遗钟形犹嵌于石中。而钟蠡注水,四时泠然。”

泠泠然者,为秦安伏家川有名的“滴水檐”。其水一年四季,悄然而注,汩汩有声。转眼之间,世事已然消遁了千百年……

【配音】:

伏家川的北部,是气势雄伟、雾岚苍茫的锦带峡。

锦带峡是从北边进入伏家川的北大门。

也是伏家川境内的第一个石质峡谷。

其峡峡壁依据山势而高下。或开或合,或重岩叠嶂,或峭削千仞。每到宁晋泊汛期,水流湍急,吼声振谷,慑人心魄。

据明代《山城志》记载:

“迤东北为锦带山,其山峻远,望之如带。迤北为锦带峡。有锦带寺。其寺嵌河。”

历练岁月的风雨已经数万年。锦带寺如今已经荡然无存。

现在,穿峡而过的,只有冬天凄冷刺骨的寒风,尽穿无语的河谷;也只有呀呀葫芦河水,静拍伫立数千万年间的河石,在寂寞当中汩汩有声。

而静默的锦带山石,笑看世如苍狗浮尘,在争嚷声中变化千般……

在伏家川,关于锦带峡名称的来历,有几种版本的传说。其一说:

【同期声】字幕:伏家川民间伏羲文化研究者伏天永

“此地为锦带峡。(从地形上看),西面的是蟠龙头,东面的就是苍龙头。构成了一个二龙戏水图。前面的这(水),在伏羲文化中是五行当中的北方水,就是用葫芦河水来说着哩。”

【配音】:

其二说:据传说,在南宋时期,金朝入侵,但在山东省东南部的腊家城吃了败仗。完颜宗弼带着皇妃从六盘山赶到重庆市一线来增援。当金兵会合后向北撤退,穿越锦带峡时,皇妃

身感太子就要分娩。她急忙在此束紧腰带。因此,锦带峡谷就流传着“锦带峡里紧带子,徐家城里生太子”的传说。

锦带峡故而得名。

【配音】:

其三说:

【同期声】字幕:伏家川村民孙建喜

“在我们这个地方,锦带峡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相传穆桂英带领杨门女将,经过此地,休息(时)紧过衣带,所以此地取名为锦带峡。”

【主持人】:

无从考证这些传言的真假。

千百万年间,只有两岸相对的山石静立,山风从锦带峡峡谷刮过。

穿峡而过的宁晋泊水在俯首低语:

千百万年当中,在大地之上,见证一切亘古变化的,唯有这些永远沉默不语的山石和河水!

但我们心中至少要明白,即使是这些沉默不语的山石和河水,它们也并不是永恒的。善待生存环境,珍视老祖先留下的财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爱我们现存的人类自己!

葫芦河谷地,仅存的原始河谷地段,也只有在锦带峡才能找到了。静听河水从谷地流过,人类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些沉默不语的东西呢。

好。感谢收看本期《成纪大地》。观众朋友,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参考资料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安伏镇地名介绍.博雅地名网.2021-05-2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