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 :中华上古人文祖神

更新时间:2023-03-01 10:05

伏羲,又可写作伏牺、伏希、伏戏、戏、包羲、疱羲、包牺、宓牺、炮牺等,姓氏为“有熊氏”“风姓”。据传他创制了八卦、文字,制定了婚姻规则,且传授先民渔业、牧业和狩猎技术,发明琴、瑟,制定历法,立政制定官职等,引领中华先民从野蛮走向文明,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源头,被尊为华族人文始祖之一,同时也是三皇之首。

伏羲在典籍中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中国战国中期的《庄子》《左传》《战国策》等古籍,但当时的记载相对简单。伏羲的身世、地位、功绩等方面的信息,在秦汉之际迅速得到扩充,人物形象逐渐变得丰满。据传伏羲是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雷神的足迹后怀孕生下他。汉代时,伏羲曾被视为造化万源的创世神,但到了三国,盘古传说开始兴起,盘古被视为开天辟地的创世神,取代了伏羲的位置,导致其神格地位下降。关于伏羲氏统治区域,学者们根据各类典籍中的记载进行推测,认为今天的豫东和鲁西一带的淮阳菏泽地区是他活跃的区域。

伏羲常与女娲一起被描绘成两尾相交的“人首蛇(龙)身”,这体现了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时的“双性同体”神崇拜痕迹,同时也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对蛇(龙)图腾的崇拜,而蛇与龙联系密切,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龙就是从蛇演变而来。而伏羲创制的八卦在后世演变成了易学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间巫术占等神秘文化的重要源泉。而伏羲不仅被汉族视为始祖,也得到了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认可,他们自认是伏羲氏族的后代或支系。

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兴起,伏羲也被纳入两教的神祇系统,在佛教中成为掌管太阳的菩萨,在道教中则演变成了“天皇”“后天皇”“八卦天神”等。而在唐朝,伏羲被纳入了正统史观司马贞特地辑补了《史记·三皇本纪》。伏羲也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影响,孔子创立的道统谱系将尧、舜视为起源,而宋代朱熹则将儒家道统谱系追溯到伏羲、神农和黄帝

在现今出土的文物中可见到伏羲的艺术形象。在魏晋南北朝以及更早的时期,伏羲的形象通常表现为人首蛇(或龙)身,且常与女娲一起,以对联神的形式出现,装束呈现出时代和地域特征,如汉代的伏羲图像多穿儒衣或袍服,头戴时下流行的冠,通常手持规,或持日,或持芝草等,而在新疆地区出土的伏羲文物中,则可以看到他已被改造成西域民族形象。但从宋代开始,伏羲的图像开始没有图腾崇拜特征,不再是人首蛇身,且从对偶神演变成独立神,开始强调他作为中华民族始祖所做出的贡献。伏羲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在历代皆有官方、民间皆有祭祀。现在,天水市伏羲庙和河南省淮阳区太昊陵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公祭伏羲大典,以纪念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基本概况

人物定位

伏羲,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之首,其形象的显著特征是人首蛇身或龙身。根据中国神话,伏羲对中华民族做出了以下重要贡献:一是创制八卦;二是引领民众从野蛮走向文明;三是创制文字;四是制订婚姻规则;五是传授渔业、牧业和狩猎技术;六是创造计数方法;七是发明音乐。此外,伏羲还有“尝百草制九针”,“初置元日”,“立周天历度” ,“聚天下之铜,以为棘币,而钱币自此始矣”,以及“立浑仪,测北极高下,量日影短长,定南北东西,观星间广狭”等发明和创造。

名号

在古文献中,伏羲又曾写作伏牺、伏希、伏戏、虙戏、包羲、疱羲、皇羲、包牺、宓牺、炮牺、太皞伏羲氏等。

关于“伏羲”二字的含义,早在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中就有解释。根据该书的记载,说是上古时期,没有三纲六纪,人们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于是伏羲仰头观察天文现象,俯察地上的法度,依靠确定夫妻关系来定阴阳五行,这才确立了人伦道德。同时又画下八卦图来治理天下,百姓都顺伏教化,所以称之为伏羲。

班固将“伏”字解释为服、臣服。而近代一些学者则提出不同的解释,认为“伏”字是象形字,表示人带着猎犬趴在地上等待猎物,将“伏羲”解释为狩猎,推测伏羲是畜牧时代的代表人物。还有学者认为,“伏”指“孵化”,将“伏羲”解释为生殖。此外,一些早期的汉唐学者将“庖牺”解释为“获取牺牲”,意指渔猎时代,或将“伏牺”解释成服化牛马,指向畜牧时代。然而,考虑到伏羲时代尚无文字,“伏羲”二字或许只是用于口头传承的记音符号,可能没有特定的含义。

历史演变

先秦时期

伏羲在典籍中出现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期,散见于《庄子》《管子》《左传》《战国策》等典籍。如《庄子·缮性》中记载:“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管子·封禅 》曰:“虑牺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其中,对伏羲事迹记载最为全面的先秦典籍是 《周易·系辞传下》。按其记载,在远古时代的包牺氏君临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根据地理以及飞禽走兽的活动变化状态,概括出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还教人们织网捕鱼、打猎等。

后世所见的伏羲,常与女娲一起,以两尾相交的对偶神形象出现。但在先秦的典籍中,似乎没有伏羲女娲关系的确切文字记载。不过,在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箱及五弦琴上,绘有头尾颠倒,躯体缠绕的人面枳首蛇,学者郭德维认为这两个人面双头蛇是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此外,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楚帛书,该帛书绘有图像和附有说明文,有学者认为整个帛书表现的是一个由天、地、人、神所组成的宇宙,其中,创世者伏羲夫妇命令四季之神开天辟地,从而形成了“殊有日月,四神相代,乃步以为岁,是惟四时”的宇宙秩序。由此,大致可以总结出:至迟在战国时期,伏羲与女娲已形成对偶神的关系,拥有崇高的地位。

秦汉

关于伏羲的地位、身世、形象以及事迹等方面的记载,在秦汉之际得到大幅度扩容。

地位

三皇之首

在汉代许多方士术家与儒生编造的各种纬书中,伏羲逐渐演变为三皇之首。

“三皇”一词,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但《吕氏春秋》中并没有说明三皇是怎样的三个人。汉初,开始明确提及三皇之名。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今皇帝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方上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氏,有地皇,有人皇氏;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显然,这里的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

到了东汉,纬书如《春秋纬》的《命历序》《保乾图》,以及《遁甲开山图》等,开始把三皇改为天皇、地皇和人皇。而且,这时的三皇,仍是天神。但在《尚书大传》中,则将人间历史上的三皇附会于天神的三皇。据《风俗通义义》引《尚书大传》的记载:“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而此时的表述中,三皇中的第一皇是燧人氏。但到了《礼纬含文嘉》及《春秋纬·运斗枢》和《春秋纬·元命苞》,开始将伏羲列为三皇之首。据《风俗通义·皇霸》所引《春秋纬·运斗枢》载:“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

东方天帝

按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九]·孟春纪》载:“按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昊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即伏羲和太(太昊)联系到一起,又被称为太皞伏羲氏,为东方天帝、木德之帝。

身世

关于伏羲的身世,传说是伏羲的母亲华胥,脚踏了天神的脚印,感应而有孕,生下了伏羲。此说最早见于汉代的纬书中,据《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汉代纬书《诗纬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牺。”根据袁柯的研究,雷泽由雷神管辖,大迹则自然是雷神之迹,所以伏羲也被视为雷神的后裔。此外,雷泽在今天的菏泽市

形象

伏羲的形象,多被描述为人首蛇身。而典籍中关于伏羲蛇身的明文记载,也是在汉代时期出现。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选择蛇身作为伏羲的形象特征,这可能与古人对蛇的图腾崇拜有关。按《山海经》《淮南子》《汉书》等典籍的记载,古代以蛇为图腾的氏族不少。

伏羲的形象也常与龙有关,如汉代纬书《春秋合诚图》记载:“伏牺龙身牛首、渠肩、大腋、山准、日角、大目、珠衡、骏亮、翁、龙唇、龟齿。”《春秋纬·元命苞 》亦载:“伏牺大目、山准、龙颜。” 在阴阳五行的体系中,雷神属于东方,汉代人按四相方位神的观点,又有意识地将龙视为雷神的象征。龙、蛇又常常混淆在一起,最早的龙就是有角的蛇。

而伏羲与女娲二名并称,在典籍中则始见于汉代的《淮南子·览冥篇》:“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何则?至虚无纯一,而不喋苛事也。”而在南宋罗泌的《路史后纪》中引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才则明确提到:“女娲,伏希(羲)之妹。”

对于伏羲和女娲为何会演变为对偶神,学者们的观点亦不相同。郭沫若认为,随着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所以女娲这位最初的至高神被降格为伏羲之妻,成为从属神的地位;森山树三郎则认为,中原地区汉族不太喜欢独立神,总是习惯把原来独立的神与其他神相配,形成对偶神;杨利慧则从文化史的角度出发,认为形成对偶的主要原因在于伏羲和女娲的双重属性,同时具有部落始祖和文化英雄的神格。

功绩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将人类的许多文明成就都归之于伏羲的名下外,而到了汉代,部分纬书更进一步,甚至赋予了伏羲创造 “天” 的神异功能,赋予其创世神的地位。如《易纬·乾坤凿度》卷上便云:“黄帝曰:‘太古百皇,辟基文,理微萌,始有熊氏,知生化、晤兹天心,念虞思慷及𢠭(bā),虑万源无成,既然物出,始俾太易者也。太易始著,太极成,太极成,乾坤行。”汉代郑玄注认为“有熊氏”就是伏羲。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黄帝曾经回忆说,在远古的时候,百皇开辟宇宙,拓破洪,其中的大神有熊氏,以非凡的智慧和能量,造化万源,建立了天地。

魏晋南北朝

到了三国,盘古传说开始出现,伏羲的神格地位开始降低。盘古传说,最早见于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在该书中,盘古是创世神:“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随着盘古这位新的创世神崭露头角,在汉代时被视为开天辟地创世神的伏羲的地位逐渐被取代。因此,在后来的各种记载和传说中,都先叙述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接着才是三皇的故事。

而在晋朝皇普谧的《帝王世纪》中,伏羲又多了一个姓氏:“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牺。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燧人氏后,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百王为先。” 此外,在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伏羲的形象被描述成:“伏羲,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须垂委地。”

唐宋

直到唐朝,典籍中才开始出现伏羲女娲为夫妇的文字记载。如卢仝的《与马异结交诗》载:“女娲本是伏羲妇。”不过,夫妇说的文字记载虽晚,但近代一些考古发现,如前文所述的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箱及五弦琴上的人面枳首蛇、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上的图像和说明文,以及汉代一些画像石中,伏羲与女娲两尾相交,这说明伏羲、女娲为夫妇的说法应是很早就已出现。

相关传说

出生

古文献记载,伏羲的母亲是在雷泽履雷神之迹而感生伏羲。而河南淮阳地区也流传过一则关于伏羲身世的传说:很久以前,西北有一个国家叫做华胥,那里有一条雷河,发源于雷泽。雷泽中住着雷神,但雷神常常发怒,而一旦发怒,就带一巨鼓上天敲打,从而导致雷雨滂沱,河水泛滥成灾,人畜大量死亡。当时有一位叫华胥的姑娘,为了拯救众人,历尽千辛来到了雷泽,她踩下一个足印引起雷神的注意。随后,她成功走进雷神的宫中。姑娘问:“诸神都在天上,你何以在地下作孽?”雷神回答说:“我可以上天,但请你陪伴。”姑娘答应了,两人一同到了天上。从此地上风调雨顺。后来,华胥生下一男孩,她十分想念父母,于是就把男孩放在葫芦里,让河水把葫芦漂走。华胥的父母在下游捕鱼时,发现了葫芦,认出葫芦里的男孩就是他们的外孙,并给他取名伏羲(即葫芦)。伏羲人首蛇身,长大后随外公捕鱼、耕田,还掌握了攀爬建木(树名)上天的本领。

兄妹婚

传说伏羲与女娲结为夫妻。远古时代祝融与共工大战,共工战败,怒撞不周山,将顶天柱撞断,引发洪水。洪水导致生灵涂炭,伏羲和女娲躲在葫芦中幸免于难。洪水过后,仅剩伏羲女娲两人,为了人类得以延续,兄妹俩只好成婚,但两人又害羞,于是二人以滚磨盘的方式,来征得上天的同意。如果磨盘能够重叠在一起,就是天作之合。于是,两人各推一扇磨盘,从山上推下,两扇磨盘滚到山下时正好合在一起,是天意之合。因此他们就结为夫妻,从此繁衍了人类。

此外关于兄妹结婚的传说还有“烟雾说”。天宝末年李冗的《独异志》中记录了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故事:宇宙初开之时,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他们居住在昆仑山下,而当时的天下还没有人民。兄妹二人商议结为夫妻,但又感到羞耻。于是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上昆仑山,二人点起火堆,发誓说:“如果上天让我们兄妹二人结为夫妻,那么就让烟合在一起;如果不让,就让烟散开。”烟缓缓升起后合在了一起,于是兄妹二人结为夫妻,二人结草为扇,遮挡各自的面容。

造网罟

“造网”是伏羲传说中的发明之一。根据《周易·系辞传下》的记载,包牺氏统治天下时,他创造网罟,用于农田和捕鱼,从而改善了农渔业的生产效率。唐司马贞在《史记·补皇本纪》中也指出:“结网罟以教细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供庖厨,故曰庖牺。而晋葛洪在《抱朴子·对俗篇》则进一步附会:“太昊师蜘蛛而结网。”网罟的发明,提高了先民的狩猎效率,增加了猎物的数量,同时也催生了人类的畜牧业,使得人们开始圈养动物,并加以繁殖放牧,原始的畜牧业开始萌生。

人工取火

传说中,是遂人氏教会先民钻木取火,但也有传说是伏羲发明了钻木取火。《太平御览》卷八六九中引用了《河图挺佐辅》,载:“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火的发现对原始人类向文明社会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创制八卦

关于伏羲创制八卦的记载,始见于《周易·系辞传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自此以后,学者们多认定此说。直至近世,一些学者开始对伏羲创造八卦的说法提出怀疑。他们认为,《周易》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应源自商代的龟卜,认为八卦与伏羲无关。

造字

较常见的说法是认为中国文字的创造者是仓颉。但在一些古代文献的记载中,除了伏羲创制八卦的传说外,还有关于他创造书契的中国神话。如《拾遗记》载伏羲时:“……未有书契,规天为图,矩地取法。”《路史·后纪一》载:“太昊伏羲氏……作为龙书,以立制号而同文……肇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制定历法

传说伏羲为了帮助人们确定农时,便依据四相八卦的原理,制定了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而《周髀算经》中也记载:“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春秋内事》也写道:“伏牺氏以木德王天下,天下之人未有室宅,未有水火之和,于是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以爻应气凡二十四节气,消息祸福,以制吉凶。”

制嫁娶之礼

传说中,伏羲是制定婚姻制度的人。按班固白虎通义》记载,上古时期,没有三纲六纪,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却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因此,伏羲仰望天空,观察大地法则,“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从而确立了婚姻制度。但也有传说认为女娲也是制定婚姻制度的人。认为女娲是婚姻制度制定者的说法见于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立政制、定官职

传说中,伏羲为使先民的生活安宁有序,制定了法治、祭祀、官职和礼乐制度。如扬雄《法言·问道》载:“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牺,而成乎尧。”郑玄六艺论》亦载:“羲皇始序,制作法度。”随着人类从部落社会进化为氏族社会,为了维护氏族秩序和社会稳定,法律体系逐渐建立。同样,在不断扩展的疆土上,氏族首领们开始分工,划分领土为不同的部门,并设立官职以管理事务。这一过程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进程,也应是人类历史智慧的累积,但神话传说将这些功绩归于伏羲。

创制礼乐

在古文献中,可见多则记载伏羲制作乐器、创作音乐的传说。如《孝经》正义引用了《世本》载:“伏羲造琴瑟。”而谯周在《古史考》中也写到:“伏羲,作琴瑟以为乐。”此外,据传伏羲还创制了音乐。如《楚辞·大招》王逸注:“伏戏氏作瑟,造《驾辩》之曲。”

伏羲的女儿

据传伏羲的女儿叫洛神。她在渡南洛河时不幸溺死,就成了洛水女神。曹植在《洛神赋》中写道:“河洛之神,名曰宓妃。”李善在注释中提到:“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

传说中,宓妃在溺死后被黄河之神河伯河伯迎娶为妻。然而,在另一个传说中,宓妃又与后羿有一段恋情,而且还被河伯发现。于是,河伯化身为白龙游弋在水中,掀起巨浪与后羿交战,结果被后羿射瞎了一只眼。河伯哭诉给天帝,请求杀害后羿,但天帝未予答应。

但又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宓妃实际上是伏羲的妻子而非女儿。清代学者屈复在《楚辞新注》中写道:“宓妃当是伏羲之妃,非女也。” 游国恩也支持这一观点。

文化内涵

图腾崇拜的遗存

在古文献中,伏羲的形象多为“人首蛇身”或“人面龙身”。之所以出现这种形象,应与伏羲在原始氏族社会时,被视为祖先图腾崇拜有关。图腾崇拜是人类集体意识或情感的一种表现,通常涉及对特定图腾物象征意义的情感投射。以龙、蛇作为氏族所崇拜的一种图腾,往往是源于对龙、蛇所象征的强大生命力和繁殖力的联想。

从母性崇拜到父权崇拜

伏羲最初是独立的神祇,但后来与女神女娲结合,共同成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这种演变,并非是巧合与偶然。不论中外,在各国的传说中,人类最初的始祖神通常是女性神祇。但随着社会逐渐演变为以男性为主的父权社会,才逐渐由女神崇拜逐渐演化男神崇拜。但是,这一过程不是突然实现的,这中间会有一段过渡阶段,在此期间会出现 “双性同体”神。而伏羲女娲的图像模式中,常见的两尾相交或连体的形式,正是这一过渡期的痕迹。

中华人文始祖

按典籍中关于伏羲的记载内容,可知他创造了八卦图、发明了书写文字、制作渔网和捕鱼工具、掌握了火的利用、制定了历法、规定了婚姻嫁娶制度、创立了礼仪和音乐等等,其贡献几乎覆盖了远古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伏羲的“人首蛇身”传说,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化和现当代民俗学材料中,蛇与龙有着密切的联系,龙被认为是由蛇发展演变而来,而龙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代称。此外,伏羲不仅被汉族视为始祖,也被中国很多少数民族认可,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关于伏羲和女娲的传说故事,不少少数民族自认他们是伏羲氏族的后裔或支系。

伏羲创制的八卦是《周易》等经典的基础,形成了易学思想,成为独具华族特色的理解世界的一套方式。八卦和易学思想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间巫术占筮等神秘文化的重要根源。以往提到华夏民族的初祖时,过于强调炎黄,而忽略伏羲的历史地位。所以,学术界已有人提出用时代更早、更具广泛性、民族代表性的“华夏”取代晚起的 “炎黄 ”,或者以伏羲、黄帝之简称“羲黄”,以代替“炎黄”,称中华民族为 “羲皇子孙 ”,以更准确地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影响

史学

中国神话的发展史上,“历史化”现象突出。中国神话人物,很多源自于对祖先的崇拜,而祖先又逐渐被演变为氏族的保护神 ,进而又演变成为该地区的最高主宰天神。后来,随着理性思维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对许多神话进行改写,对其进行“历史化”,纳入隶书系统。钟敬文曾说:“伏羲原是一个部落的主神,照理他的神话,应该相当丰富。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古文献上的记录,却数量不多,而且相当零碎。这大概是由于从战国时起他就被历史化了,加以儒家的‘不语怪’精神,也在发生作用。”而伏羲是在唐朝,被纳入正统史观,为此,司马贞还特地辑补了《史记·三皇本纪》。

儒家

儒家思想史上,曾有过一场“道统”之争。所谓“道统”,是指儒家承继之正宗。孔子创立的道统谱系,是以尧舜为首,唐代的韩愈继承了这一观点,并以孟子继承者自居。但是到了宋代的朱熹,他把儒家道统谱系追溯到伏羲、神农、黄帝,并将孔伋、孟子视为道统的重要传承者,即儒家的道统谱系变成了:伏羲—神农—黄帝—尧一舜一禹一汤一文武(周文王姬发)一周公一孔子一颜曾(颜回曾子)一子思一孟子一周子一程张(程子、张子)一朱子。此后,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学,从而使这一谱系成为后世儒家普遍采用的谱系。

宗教

自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后,也将伏羲纳入佛教的神仙体系之中。因此在某些汉传佛教经典中,伏羲常被借用转化而成为如来佛祖麾下掌管“日”的菩萨。如《须弥四域经》《十二游经》和《造天地经》等佛教经书都将伏羲纳入佛教神祇系统。

《须弥四域经》亦称《佛说须弥图经》,尽管此经原典已不可见,但东晋道安在《二教论·服法非老第九》中引用了《须弥四域经》,其中提到了伏羲:“宝应声菩萨名曰伏羲,宝吉祥菩萨名曰女娲。”《须弥四域经》和《造天地经》中都有关于伏羲和女娲创造日月的叙述。此外,在敦煌第285窟的壁画上,也有伏羲、女娲作为东方日神 、太阴星君的形象。

除了佛教以外,道教也将伏羲纳入其神仙体系中,在一些道教经典中可以找到伏羲的形象。起初,伏羲在道教的经典中继承史籍中的三皇之首地位。随着道教神仙谱系的建立和完善,伏羲的地位逐渐下降,最终,伏羲被列为下三皇中的“天皇氏”。按《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的记载,道教的神仙体系从太上老君开始,依次有盘古真人、初天皇、初人皇氏、五帝(五人)、中天皇、中地皇、中人皇、五龙氏、神人氏(盘古),接着才是伏羲氏。

此外,元代杜道坚的《玄经原旨发挥》将伏羲列为"后三皇"。同时,在道教经典中,伏羲仍保留有画八卦的创造文明功能,被列为“八卦天神”之一。在道教的经典中,伏羲或被列为“下三皇”中的“天皇”或“后天皇”,或运用其画八卦的传说,被打造成“八卦天神”,其地位远不如道教中其他尊神。

后世纪念

古代

先秦两汉时期,是伏羲与女娲信仰的兴盛期。在这个时期的许多墓葬的壁画、陪葬品中都会出现他们的形象,借以表达当时人们的始祖崇拜,以及对阴阳相交、繁育子孙的愿望。而伏羲作为三皇之一,历史上曾享受官方祭祀。唐朝以前的三皇祭祀,由于缺乏文献记载,所以无从考察。但唐代以后的官方祭祀是有明文记载的。唐朝廷在祭祀前代帝王的祀典中加入了对三皇的祭祀。李隆基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在长安建三皇庙,天宝六年( 747年)则进一步完善了祭祀仪式,为三皇祭祀确立了规范。

北宋朝廷则将伏羲的祭祀由三皇祭祀中独立出来,另在河南陈州的太昊陵庙专祀伏羲,祭祀规格也从唐代的少牢升级为太牢,并设置守陵户。金朝虽然不在京师举办三皇祭,但各地祭祀三皇时,都由学士院特制祝文,发布到各地,作为法定的祭祀文章。但到了元代,三皇祭祀却改由医师主办,配以十大名医从祀。即此时期,三皇转变为医药之祖。明代时期,河南省陈州被朝廷指定为全国唯一的伏羲祭祀地点。进入清代以后,三皇祭祀逐渐转衰。尽管在京师仍按明制祭祀三皇,但只是在太医院中设有祭祀三皇的景惠殿。

现代

现在祭祀伏羲的活动主要有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和太昊陵朝祖进香祭典。

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

天水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又名“伏羲庙”,俗称人聂氏宗祠、人祖庙,是一座专门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宗庙建筑群,现存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经后期不断修缮和扩建,总占地面积36400平方米,是目前中原地区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也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被人们尊称为“中华第一庙”。现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现在,天水伏羲庙每年都会参考清代的祭祀规格,举办祭祀伏羲的活动,祭祀日期为正月十五日至正月十七日,一次祭祀持续三天,分为迎礼、大典和送礼的三个重要环节。

太昊陵朝祖进香祭典

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有一处太昊伏羲氏陵庙,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20万平方米。相传,伏羲去世后,人们将他埋葬在淮阳,后来人们为他修建陵墓,就是太昊陵。祭祀太昊陵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李世民在公元630年下诏保护太昊陵,明代对太昊陵进行了修缮。太昊陵以伏羲八卦数理兴建,分为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堂、一祠、一园、七观、十六门。

太昊伏羲陵是祭祀“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太昊伏羲氏的陵庙,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太昊陵都会举办盛大的朝祖进香祭典,同时举办庙会,历时一个月,其中二月初十至二月二十的十天,以及二月十四至二月十六的三天最为隆重和热闹。

相关庙宇

根据《中国伏羲祠庙志》一书的数据统计,中国目前共有82座伏羲祠庙。其中,甘肃7处、陕西省4处、山西省11处、河南16处、河北省3处、山东省20处、安徽2处、江苏省5处、湖北1处、湖南省3处、广东省1处、广西壮族自治区5处、四川省2处、台湾2处,遍布14个省级行政区。除了上述的甘肃天水伏羲庙淮阳区太昊伏羲氏陵庙,以下几处也是历史悠久的祭祀伏羲的祠庙:

染山伏羲庙

染山伏羲庙,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池头集村北的染山之上。庙始建年代不详,但据考证至迟建于五代十国之前。金朝至明代期间有重修,尤其在明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清代时期,染山伏羲庙既奉祀伏羲、神农、黄帝三皇,也奉祀伏羲、女娲“二皇”,情形独特。民国时期,伏羲庙为多神合祀场所,前殿供奉人文始祖伏羲,山神、土地分列两旁;二殿、三殿供奉人母娘娘(女娲)、王母娘娘祝融、财神、阎王爷华佗等神祇。20世纪50年代,伏羲庙的主体建筑被拆除,木料用于炼钢铁。20世纪60年代初,其他建筑也被拆除,大部分古树被砍伐。现在,大殿、三殿石头基址还在,寝殿(供奉人祖奶奶)尚存,但已经相当破旧。此外,庙内还有20余棵老柏树。2008年,该庙被列入滕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在旧址重建了伏羲庙。

微山县两城伏羲庙

两城伏羲庙,又称人祖庙,俗称爷娘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乡刘庄村西。庙始建时间不详,但据考证至晚建于北魏唐朝以后均有建修,北宋时重修过,元朝初年,宏元冲素大师赵道坚及其弟子孔志纯相继整修伏羲庙,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再次重修,明代重修两次。民国时庙内多住和尚。1950年后,庙内设大庙小学,除主殿外,庙宇内的附属建筑,如三圣堂、钟鼓楼、女娲庙和关帝殿等,逐渐被拆除。1992年,伏羲庙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政府拨款进行了建修,现存的大殿即为后来维修。伏羲殿后是1995年在原地重建的女娲大殿,供奉着女娲像。现存唯一的古建筑就是伏羲大殿,主体框架是宋代基础,整体建筑为元代风格。

相关争议

少数民族起源说

学者芮逸夫的观点是,在华夏族的神话传说中,最初并没有伏羲这个角色。而在战国末期的传说中,出现了一个与烹饪相关的神祇,被称为“庖牺”。但是,苗族却存在一对叫“伏羲”和“女娲”的始祖神。据传,苗族的某些族裔就是由伏羲和女娲兄妹在洪水之后结合而繁衍出来的。由于古代的“庖”和“伏”的发音类似,“庖牺”和“伏羲”两者发音相近,后来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苗族的伏羲故事便与华夏族的庖牺故事关联在一起,伏羲和女娲兄妹结为夫妻繁衍人类的传说也就渐渐融入了汉族的古史传说之中。此外,刘尧汉、杨和森与刘小幸等彝族民族学研究者以为,伏羲源自彝族的虎图腾及葫芦崇拜。

与太昊的混淆重叠

在先秦典籍中,太昊和伏羲原本是不一样的神祇。但后来伏羲与太昊合二为一,合称“太昊伏羲氏”。如唐代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太皞庖羲氏,风姓。”即把伏羲和太昊(太皞)视为同一人。

但是,清代学者崔述主张他们是两位不同的神祇,并指出“伏羲、太昊相混始于《汉书·律历志》”。而袁柯则认为太昊与伏羲的混淆,始于战国末至西汉年间成书的《世本》。究其原因,崔述认为是因为刘歆等人相信了五行五方上帝之说,以为太昊为春皇,应该在炎帝之前, 因此误将太昊与本列于炎帝之前的伏羲合二为一了。

伏羲与太昊的合二为一,造成了一定的混淆。为解决这个问题,汉唐时期的学者们将太昊和伏羲视为“世号”和“身号”的区别,“世号”为部落的名号,“身号”则是个人私名。关于伏羲和太昊究竟是一人还是两人的问题,学术界至今仍存在争议和分歧。

太昊与伏羲的混淆重叠,又牵扯到了伏羲氏的活动地域的认定问题。《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汉代纬书《诗纬含神雾》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羲。”而雷泽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而《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太昊之虚。”于是,后世有人把陈,即今河南省淮阳视为伏羲氏活动区域。

又按《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杜预注:“四国,伏羲之后。……任,今任城区也;宿,东平无盐县;颛臾在泰山南、武阳县东北;须句在东平须昌县西北。”而任城县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南,无盐县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武阳即今山东省平邑县,须句即今山东省东平县。

总结起来,太昊伏羲氏原始部落,活跃于今豫东和鲁西一带的淮阳菏泽市

伏羲与女娲的关系

关于伏羲与女娲的关系,除了前文提及的兄妹说、夫妇说以外,在各类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两人还存在以下几种描述:(1)伏羲与女娲不存在任何关系;(2)伏羲与女娲之间是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3)伏羲与女娲是伙伴关系;(4) 伏羲女娲是从属关系;(5)伏羲女娲是姐弟关系等。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卷》中就收录了女娲和伏羲是姐弟的民间传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西卷》收录了女娲创造了伏羲的故事,而在《淮南子》高诱注本中,则记载了女娲是伏羲的辅佐者。

艺术形象

绘画、雕塑形象

魏晋南北朝以及更早的时期,伏羲的形象通常表现为人首蛇(或龙)身,且常与女娲一同出现,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对蛇图腾的崇拜。这些形象可在当时的画像石、墓室壁画等艺术品中找到。在这些作品中,伏羲与女娲的装束呈现出时代和地域特征。如汉代的伏羲多穿儒衣或袍服,这与当时汉代儒生的日常着装相符。他通常戴冠,冠式多变,有东汉时流行的梁冠,也有“山”字形冠,也有形如汉代的武士冠或其他冠式。除此之外,北京三台子、江苏双沟等画像中的伏羲,则不戴冠,似梳髻或戴巾帻。从隋唐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则可以看到伏羲女娲已经被改造成深目高鼻、卷络腮、胡服对襟的西域民族形象。此外,这些图像中的伏羲通常手持物品,或持规,或持日,或持芝草等。

但从宋代开始,出现了没有图腾崇拜特征的人形伏羲像,不再是人首蛇身,也不再经常与女娲一起出现,从对偶神演变成独立神,开始强调伏羲作为华族的始祖所做出的贡献。如南宋马麟创作的水墨画《伏羲图》。在这幅画中,伏羲以坐姿呈现,披发长须,赤足,身着兽皮长袍,画面的左下部呈现出八卦图,突显了他创制八卦图的成就,展现了古朴庄重的始祖形象。而在明清时期流行的伏羲图像中,伏羲通常被描绘为双目圆睁,两耳垂轮,外张,肩披树叶,体毛浓密,头上有双角,一手持八卦,一手拿笔,以异于常人的相貌和创制八卦的动作,强调了他作为始祖的形象,当代祭祀伏羲的祠庙中也多参照此形象造像。此外,也有少量的伏羲帝王形象。例如,在山西新的稷益庙三圣殿的东壁壁画中,绘有伏羲、神农和轩辕。伏羲以帝王的装扮出现,在画面的正中央,展现了他的崇高地位。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