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镇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3-09-22 19:31

巴彦淖尔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南部,地处浑善达克沙漠北段,东邻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东南接正蓝旗扎格斯太苏木,南靠正镶白旗乌兰察布市苏木,西与苏尼特右旗赛汗乌力吉苏木相邻,北与满都拉镇接壤。巴彦淖尔镇总面积6096.26平方千米,距离苏尼特左旗政府113千米。该镇成立于1946年8月,当时称为一至三联合苏木。2006年3月,巴彦淖尔市、德力格罕、白日乌拉3苏木合并为巴彦淖尔镇。截至2019年末,巴彦淖尔镇户籍人口为6821人。截至2020年6月,巴彦淖尔镇下辖14个嘎查,镇人民政府驻巴音嘎音苏莫。巴彦淖尔镇畜牧业以饲养牛、马、骆驼、羊为主,2011年,巴彦淖尔镇牧民人均纯收入6120元。

乡镇简介

巴彦淖尔镇位于苏尼特左旗南部浑善达克沙地,东邻阿巴嘎旗,南与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西与苏尼特右旗交界,北接满都拉图镇。土地总面积为6108.8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形属于沙漠地带,沙地为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坪坝区面积为44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3.7%,在沙区居住的牧户有1170户,占牧户总数的78%。地下水位高,湖泊多,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全镇辖14个嘎查,总户数为1773户,总人口为5948人,其中牧业户1558户、牧业人口5392人。

满都拉图镇是巴彦淖尔镇政治经济学、文化中心,镇里居住着巴彦淖尔镇1/3的人口,分新、旧两址,相距7公里。锡赛公路经过镇区、东达锡林浩特市,西至集二铁路赛汗塔拉镇,交通方便。

巴彦淖尔镇大搞草原基本建设,砖木结构的棚圈,水、草、机、料、棚五配套的草库伦以及打草基地相继建成,畜牧业正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巴彦淖尔镇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有铁、铜、金、褐煤矿、石油等二十余种矿物,现已探明的矿种有10余种。个别矿种储量丰富,品位极高,为巴彦淖尔镇发展煤电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提供了基本原材料,已成为振兴巴彦淖尔镇经济的重要支柱。

巴彦淖尔镇自然资源丰富,石油、煤炭、金、水晶、石、铁、钨、石膏芒硝、原碱、食盐、云母等三十几种矿产储量较大。

巴彦淖尔镇是一方富饶的热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巴彦淖尔镇腹部呈东西走向穿过,北部为乌拉特草原,是富饶的天然牧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288口岸位于乌拉特草原的乌拉特中旗境内,是连接蒙古国俄罗斯独立国家联合体等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草原上盛产牛、马、驼、羊,其中二狼山白绒山羊和戈壁红驼、白驼,是国内外少有的珍奇畜种。

草原资源

巴彦淖尔镇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北部,面积0.4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占90%以上,大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型,植被多为草木科、大百合科植物为主的优良牧草,如多节植物蒿、盐地碱蓬蒙古韭冰草等。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适于骆驼的生长;这里的羊因常年吃碱葱等优质牧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优良品种—苏尼特羊肉。这种羊肉质鲜美,肥瘦相间,历来是宫廷供肉。北京市的“东来顺涮羊肉创牌子选用的就是苏尼特羊肉。目前,巴彦淖尔镇骆驼总数20000峰,其中有草原上少见的珍品—白驼。草原人珍爱白驼,把它视为吉祥物。

动植物资源

甘草、麻黄银柴胡等药用植物达百种以上。名贵藻类植物发菜”以产量多,质量好,闻名遐迩。报春花山丹、干厥菜等几十种野生植物,既是野生观赏花卉,又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植物资源。这里野生动物颇多,珍稀动物天鹅、大鸨羚羊常在这里出没,黄羊、东方狍、羚羊、旱、猞猁狐属、狼、灰鹤鸿雁苍鹰野鸭百灵科、野兔、猫子等更是常见不鲜。

水产资源

南部沙滩有一万多亩淡水湖泊,适于发展养鱼业。哈那哈达阿日善、格根图阿日善、哈登胡少阿日善等温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洗浴或饮用均有明显的医疗效果。特别是哈那哈达阿日善,四季涌流,群丘环绕,芳草萋萋,是建立疗养院的理想之地。

旅游资源

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巴彦淖尔市,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造就了巴彦淖尔人民勤劳勇敢、朴实豪放、团结向上、海纳百川的个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巴彦淖尔镇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开发出乌拉特草原风情游,乌梁素海观鸟游,巴彦淖尔市农业生态游,乌拉山森林探秘游,黄河枢纽工程观光游,古长城、阴山岩画怀古游,荒漠草原边关探险游等旅游产品。形成了湖光山色旅游线、西部大漠风情旅游线、牧区边关民族风情旅游线、河套田原风光旅游线。沿着四条线路您将会领略乌兰布和沙漠的浩瀚飘渺;倾听母亲河脉搏的跳动;饱览乌拉特草原的辽阔与广袤;体验河套田原的优美恬静;感概黄河水利枢纽的壮观雄伟;品味草原高尔夫运动的高贵典雅;感受藏传佛教的庄严与凝重;惊叹阴山岩画的质朴与生动。以乌梁素海、阿拉奔草原、乌拉山森林公园布和沙漠、阿贵庙为主的黄河大漠风情 沿中蒙边境一线,涉及甘其毛道边境中蒙跨国旅游区(千人僧人庙遗址、蛤蟆石、成吉思汗套马杆洞和发财洞)、乌后旗恐龙化石区、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生态旅游区、希热庙宗教旅游区、乌盖佛教文化旅游区、小九寨沟旅游区、小庙沟地质旅游区、小佘太历史文化观光区等旅游景区。以后旗、杭后工业园区及河套平原田园风光为主的工农业旅游观光。主要景点有隆胜星月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镜湖休闲度假旅游区、河套酒文化博物馆、维信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后旗青山镇马奴庄园、青山镇工业园区、杭后大顺城工业园区。

经济建设

2007年牧业年度全镇牲畜总头数达320059头只,其中:牛32302头(占全旗牛总头数的54.2%)、马1460匹、驼682峰、绵羊171478只、山羊116279只。现有畜棚993座(其中标准化暖棚360座),畜圈1306处,围栏草场2264处693.4万亩,青贮饲料点391处3911亩,筒井1622眼,塑料管井576眼,机井32眼;牧民拥有大车51辆、小汽车614辆、摩托车778台、四轮拖拉机229台、通网电牧户69户、风力发电机901台、太阳能发电机106台、汽柴油发电机143台,电视机1074台、卫星接收器912台。镇党委政府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下属农牧业服务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司法所、国土资源管理所、畜牧兽医站、草原监理站等服务机构;核定总编制67人,其中:行政编制33人、事业编制34人;在职全体干部职工62人,其中: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32人、农牧业服务中心12人、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6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2人、司法所3人、国土资源管理所1人、畜牧兽医站3人、草原监理站3人,全体干部职工中行政干部(公务员)31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工勤人员4人)31人。

民情风俗

春节

草原上的蒙古族很讲究过春节,每到春节来临时,牧民们都要隆重地庆祝一番。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小年夜开始,到正月(查于萨日)达到高潮。

祭火

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户”(贫户)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贵族)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火,有的牧户把系有五色彩绸的五小捆芦苇插在门外树上,将劈成细条的蒙古栎放在燃旺的火撑于上方的四条腿上,户主穿好礼服跪在正门处的垫子上,把用油网包好的羊胸骨奉献给圣火。妇女们则将美酒、黄油洒进圣火,并按顺序站立,叩头;富裕的牧户则搞大型祭火,祭祀时用整羊,并将左邻右舍请来喝茶吃酒。有的将圣火点燃后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许迁场,不许在圣火上烤脚。目前,传统的祭火活动在新一代牧民已很少举行了,但是在草原旅游点和庆祝的喜庆日子,人们还是点一堆簧火助兴。

祝寿 是春节期间牧民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祝寿的对象为正当“本年”的长者。祝寿开始时,先为85、73高龄者祝寿,时间一般在腊月25或26日,腊月27到除夕的几天里,则为61、49的本年者祝寿。给长者祝寿时,晚辈除要行礼祝贺外,还要赠送寿礼以示尊敬。祝寿礼的轻重多寡,一般视祝寿对象的年龄大小而定。

除夕

除夕 是草原上春节的高潮、附近的牧民们都要相互喝茶,然后人们扶老携幼聚集在年长者的家里,进行除夕“乃日”(宴会)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接着牧人们要到邀请自己的每家去作客,有时因户多宴会往往通宵达旦。

除夕时,牧民家家都要摆放“花盘”即将点心、奶食、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圆柱体也有方形的,每层一种,很有规则。这一习俗,不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袭着这传统。

拜年

拜年 是草原上春节最隆重的活动,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

家庭拜年后,是牧民之间互拜,形式基本同家庭拜年相似。互拜时,先到年长者的家里,随着互拜的进行,人们自动结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对出色的歇手,户主会棒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颂祝辞。草原上的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庆的时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