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适 :中国革命先烈

更新时间:2024-09-20 21:22

张宗适(1906~1928)渭南市(今临渭区)人。少年时赴湖北武昌,入董必武、张国恩和陈潭秋等创办的武汉中学读书,受董必武和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影响。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6年,领导团赤水市特支积极组织农民武装,袭扰镇嵩军驻赤水的部队,配合西安市人民的反围城斗争。1927年初任共青团渭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分管组织,公开身份为渭南县东关小学教员兼教务主任。

因积劳成疾,肺病加重,于1928年8月逝世。

人物生平

张宗适(1906~1928),陕西省渭南(今临渭区)人。张宗适少年时赴湖北武昌,入董必武、张国恩和陈潭秋等创办的武汉中学读书,受到董必武、陈潭秋等人的革命思想影响。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中学毕业从武昌回到家乡,在王尚德创办的赤水职业学校任教,成为青年团在陕西建立的第一个基本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特别支部的负责人之一。他向学生宣传革命理论,协助建立和指导青年团华县支部、高塘支部,并组织开展了促成国民会议运动、声援“五”运动等一系列群众斗争。还和雷光显等人建立乡村教育研究社、平民夜校,培养了一批农运骨干。

1925年4月,接替王尚德任共青团赤水特别支部书记,组织、建立陕西省省第一个农民协会--渭南东张村农协。他在《西安市评论》撰文,指出东张村农协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农民觉悟的先锋”。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领导团赤水市特支积极组织农民武装,袭扰镇嵩军驻赤水的部队,配合西安人民的反围城斗争。

1926年,领导团赤水特支积极组织农民武装,袭扰镇嵩军驻赤水的部队,配合西安人民的反围城斗争。

1927年初任共青团渭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分管组织,公开身份为临渭区东关小学教员兼教务主任。同年夏,冯玉祥追随蒋介石“清党”反共,陕西革命形势迅速逆转。张没有被反革命派的凶焰吓倒,担任共青团渭南县委书记、中共渭南县委青运委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候补委员,更加积极地为革命日夜奔波。

1928年2月28日,渭南私立乐育小学校董刘铭初、校长田宝丰带领地痞流氓捣毁中共渭南市中区区委所在地宣化观高级小学,并将该校师生强行赶出校门。张与中共县委书记萧明连夜主持召开渭南党团县委联席会议,决定用武力反击敌人的挑衅。2月29日,党团员带领渭南中学、东关小学、宣化观小学的二三百名学生和附近农协会员四五百人,手持棍棒锄头,冲进乐育小学,打死中国国民党渭南县清党委员会委员薛明璋及刘铭初,砍伤田宝丰。这是渭南民众反抗国民党反革命派的一次演练,是渭华起义的导火线。

宣化事件后,渭南县政府查封了渭南市中学和东关小学,到处搜捕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张和萧明等转移到渭南东原一带。1928年4月6日,张参加了新成立的渭华起义领导机关--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召开的扩大会议。按照会议决定,他往来于赤水、渭南之间,为起义做了大量宣传准备工作。因积劳成疾,肺病加重,于1928年8月逝世。

1927年春,张宗适回到渭南县城,担任共青团渭南地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公开身份是县东关小学教员兼教务主任。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他担任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委员、渭南团县委书记、中共渭南县委青运委员之职。在革命低潮时,坚持开展斗争,组织领导渭南宣化事件,揭开了渭华起义的序幕。事件后,中国国民党县政府派出军警和地方武装,查封了渭南中学和东关小学等党的活动据点,并到处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了保存实力,坚持与敌斗争,张宗适和县委书记肖明率领党、团县委其他同志,携带文件,迁移到渭南东原,继续指导全县人民的革命斗争。不久,张宗适作为渭南团县委负责人出席了陕东特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委关于举行渭华起义的决议,制定并通过了起义的纲领和行动计划。会后,他与党团县委领导人一起研究具体行动方案,广泛发动群众,积极进行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逝世事件

几年来,张宗适奔波于赤水、渭南、东原各地,组织召开许多会议,同群众谈话,通宵伏案,起草文件、传单、标语……他咳嗽、咯血、积劳成疾,身体渐渐垮下来。在起义前的陕东特委会上,大家劝慰他要注意身体!他只是淡然一笑。继续四处奔走,帮助指导建立赤卫队,筹集起义经费,他终于累倒了。这时,渭华起义准备工作正在加紧。张宗适躺在炕上,听取赤水区委同志的汇报,做出各种指示……

渭华起义失败后,他隐蔽在舅父家一个阴冷潮湿的红薯窖里,缺医少食,1928年6月的一天逝世。

参考资料

【革命人物】张宗适.红色基因传承网.2024-07-11

张宗适.中华英烈网.2015-06-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