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曾敫 :张曾敫

更新时间:2024-09-20 16:39

张曾到任后,五年没有调动,盗贼屏迹,政清民拥。时,张曾敫刚到四川省,又调任山西省巡抚,二年,改调浙江巡抚。六月,安徽新任巡抚冯煦密电张曾敫,约他搜捕革命党人。

仕途经历

张曾敫(1843~1921)字抑仲,号筱帆,晚年号道声良骏。族系西门张,梁庄村人。曾敫早孤,依靠亲戚商城(属河南省)周氏支援,得以攻读诗书。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入翰林院,曾随张之洞游,并与其幕僚张佩纶等相友善。李鸿章对曾敫亦很器重。

此时,清朝镇压了西捻,南北数省恢复平静,四海求治。张曾敫身居闲职,几经谋求,外放湖南永顺府知府永顺县府辖永顺、龙山、保靖县桑植县数县及古丈坪厅等地,是苗族聚集地。张曾敫到任后,五年没有调动,盗贼屏迹,政清民拥。乡亲父老说:“百多年无此官!”

张之洞调湖广总督任,为回避私人关系,改调张曾敫任肇庆府知府,三年任满,调广州市,治行尤异。得清廷褒奖,福建省盐法道使。福建盐税与关税并征,历任税官达不到规定数额,请免关税。奏折到部,辄被扣压。张曾敫设法补救,终得清廷允额,就地提为按察使,入京朝见。没上任,又擢福建布政使。以病请求免职。居通州三年,朝廷特别召见对策,授四川省按察使。总督边宝全贪而愎,常与张曾敫不合。一年福建水灾,张曾敫请求赈济,边宝全不允,曾敫力争,结果清廷允准赈济灾民,督抚意见更深,总督奏知清廷,调张曾敖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任职。此间,义和团起事,清廷向外国入侵者赔款,加紧向各省索要银两,广西自顾不暇,无钱上缴,张曾敫到任不及二年,库存银超过六十万两。提督苏元春任广西边防督办,镇压起义不利,张曾敫汇报上闻,苏元春被解除兵权。起义军声势渐小。不久贾元春依附权势又恢复本位。张曾敫调四川省,起义军复蔓延,并扩大到云南省贵州省山西省境内。时,张曾敫刚到四川,又调任山西巡抚,二年,改调浙江巡抚。

杀害秋瑾

张曾敫为人刚介,却精于权术,对下属要求极苛,重视澄清吏治。先后劾罢墨吏几百人,裁革用费巨万,而对僚属有恩礼,故所到之处,虽严厉,亦有贤才愿为之效力。

张曾敫在山西任上,剿平口外“马贼”,镇压河东地区的义和团。到浙江省后,嘉湖统领吴家政和一些盐民计划暴动,清廷派张曾敫作主处理,张曾敫把吴家政骗到船上,解除了吴的兵权。

光绪三十三年(1907)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徐锡麟,为培养革命人材,在绍兴市创办大通师范学堂,计划起义。l906年徐捐资入官,任安徽武备学堂副总办兼巡警学堂总督。与陶成章、秋瑾等约定于1907年七月中旬,在安徽和浙江同时起义。五月二十六,日,巡警学堂学生毕业,安徽巡抚于库里·恩铭阅操。徐锡麟突然采取行动,向思铭连发七枪,将恩铭击毙。清代政府惊慌不安,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六月,安徽新任巡抚冯煦密电张曾敫,约他搜捕革命党人。绍兴富绅胡道南向绍兴知府贵福密报:大通师范学堂校长秋瑾在学校密藏军火,打算响应革命。贵福换上便服,连夜上省城告密。张曾敫得到消息,派巡防营统领李益智,往绍兴市逮捕秋瑾。李益智到绍兴后,同贵福率兵包围大通师范。当场打死学生二人,伤七人,逮捕了秋瑾和教员程毅及六名学生。

秋瑾案涉推翻清王朝,关系重大,清廷极为重视。张曾敫奉命电饬绍兴知府贵福,会同山阴、会稽郡两县,对秋瑾和学生进行严刑拷问。1907年7月15日清晨,以身带凶器罪名,把秋瑾杀害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被害,引起社会舆论对张曾敫强烈谴责。清廷调他重回山西省,再任巡抚。张曾敫连上三本乞退,寓京城四年。辛亥革命起,张曾敖移涞水县光绪灵柩葬于清西陵后,张曾敫常对西陵哭泣。不久,到天津市隐居,杜门谢客。民国十年(1921)正月初二卒。葬于南皮城北徐庄村。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