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龙桥 :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桥

更新时间:2024-09-21 11:35

接龙桥位于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拦河上,只有80余米长,5米多宽,因为它的历史传奇闻名于鄂湘渝边区,是来凤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章坑村有同名接龙桥。

传说

接龙桥的修建有一个传说:拦河两岸两座山,南叫“玉龙”,北称“翔凤”,是龙与凤的化身,只是被拦河“拦”断龙脉,因此土家苗族屡遭劫难。据说只要修一座石桥跨越拦河,接通“龙脉”,就会迎来“龙凤呈祥”的好日子。为了谋求幸福,爱新觉罗·颙琰13年(1809年),土家苗族人纷纷捐钱捐 粮,请来能工巧匠,修起大小两个石拱,并在石桥上精雕一条石龙,凿上三个大字——接龙桥。1934年4月,贺龙率领红三军从湖南甘壁寨进入来凤县境内,拦河两岸人民欣喜若狂,纷纷走上接龙桥,盼红军接贺龙,从此接龙桥便被赋予崭新含义,成了人民心向革命的象征。

古时开江(新宁)县衙按官制营造,坐北朝南。根据勘舆,认为座北一方的祖山自沙坝场方向蜿蜒而来,龙脉很远,但临近北门时却被双河阻断。为培植风水,接龙进城,明代时期修造了大石拱桥,特取名“接龙桥”。在今天看来,为“接龙”而耗资修桥,显得不可理解,似乎是缺乏科学意识的行政决策。但该地是交通要冲,为方便人们进城出城而修桥,却又是十分必要而合理的了。事实上,巴蜀民间自古以来的许多生态文化价值取向,都往往是通过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形式而得以实现的。比如“神树”和“龙山”崇拜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比如寄禹生殖崇拜的蛇图腾对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再比如“抛洒五谷遭雷打”的宗教信条对于爱惜粮食的教育等,无不如此。这种形式以其至高无上的神圣性而发挥效力,是旧时代很多行政措施所无法代替的。

建筑结构

古朴而优雅,桥呈半圆形右拱,桥头两端是巨大的青石板砌成的百板路,连着夯峡溪两岸的苗寨。桥下的溪水清澈欢快,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接龙桥是这里苗民进行“接龙”活动的天然场所,到“接龙”那一 天,桥两侧和石板路两旁都插上了彩旗,接龙队伍由苗老师摇着铜铃在前领行,充当“龙女”的主人身着盛装、头戴插花银帽走在人群中间,随后是锣鼓、长号、唢呐队伍,浩浩荡荡从桥上走过。这种充满着浓厚的苗家乡土气息的场面,常常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澄海上华上坑村有一块石碑,碑上题“接龙桥”三字。传说这块碑与宋帝呙有关。南宋末年,赵昺君臣被元兵所追赶,来到上华上坑村,那时刚好天降大雨,他慌忙躲入竹林中避雨。那竹子仿佛通了灵性似的,竹叶全都收拢起来,成了一片竹叶棚,使君臣一行不致于淋湿。当下帝龙心大悦。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君臣继续赶路。可是,前面有一条大河阻住了去路,又找不见船只,不知如何是好。宋帝呙长叹:“难道此是绝路么?”话未说完,天上降下一道彩虹横架河上。帝呙十分高兴,赶忙过河,并立碑,赐桥名为“天义桥”。元兵赶到,把碑给砸了。后来,百姓又在桥边竖了一块石碑,上面书着“接龙桥”3个大字,位于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拦河上,只有80余米长(?),5米多宽,因为它的历史传奇闻名于鄂湘渝边区,是来凤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轶事

天下所有的石拱桥上下桥都有石台阶,这台阶的作用除了方便通告外,主要还是使桥拱石受力占均匀而起到平衡作用。而接龙桥却是世上少有的只有半边台阶的石拱桥。接龙桥始建于赵光义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是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据说,是一位名叫怀丙的和尚捐修的。怀丙和尚(生于公元936年前后),河北正定县人。史料记载他因家境贫寒,从小出家当了和尚。他足智多谋,对桥梁的修建和改造有很深的造诣。修复赵州桥和从黄河中打捞起铁牛便是他的成名之举。赵州桥位于赵县,是唐朝著名工匠李春建造的一座单孔石拱桥。到宋代时,由于年久失修,桥身歪斜,拱石间的换榫大多生锈松动,到公元956年时,更成了一座危桥。赵州县令不得不令封桥。而赵州地处往返京城的交通要道,封桥在当时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怀丙知道此事后,来到石桥边实地察看,找出了引起石桥一歪斜移动的根本原因。经过精密计算,提出了加宽桥基,在大拱两边各增加两个小拱的固桥方案。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和巧妙施工,赵州桥由单孔石桥变成了五孔石桥。不仅得到加固而且更加漂亮了。山西蒲州黄河渡口上有一座浮桥横贯黄河。浮桥的八条碗口粗的铁链分别系在岸边的八口大铁牛身上。北宋乾德六年(公元968年)黄河发大水,浮桥被大水冲断,铁牛被断桥带入黄河中,县令悬重赏征求能将铁牛找捞上来之能人。于是有人推荐修复了赵州桥的怀丙和尚。怀尚来到现场一看,即胸有成竹。他命人将两条装满沙子的大木船停在铁牛水处。两船之间横上一根大圆木,将圆木用粗麻绳和水下的铁牛拴好,然后将两条船上的沙子移走。他利用船的浮力顺利地将铁牛找捞了起来。怀丙和尚一生修桥无数,最令他得意的却是修建灵渠上的 接龙桥。兴安县在宋乾德年间原名德昌县,为避御讳,改名兴安县,即“兴盛安宁”之意。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怀丙和尚云游广西,来到灵渠,灵渠两岸独特的风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渠水穿城而过,水街傍水而出,篷船依水而行,真有“浆脚挥波易,篷船买酒便”的感觉。特别是站在北门朝南看,渠西面的莲花池、三叠泉,还有文昌阁和望楼。渠东面是商贾云集的繁华闹市、三叠泉、九井坊,青砖灰瓦,古色古香。但是,从渠的西面到渠东,除了渡船外,就得绕道万里桥了,非常的不便。怀丙决定在北门闹市区捐造一座石拱桥,除了便民外,主要还是表达他对秦凿渠的眷念之情。据说,怀丙修接龙桥方法很特别。他不用传统的修桥方法,将渠水阻断,而是将桥的重心放在渠的西面,挖一个大坑,从坑内伸出三根粗大的拱形铁条,搭向渠东。然后向坑内浇灌铁汁,将铁条固定。石桥的拱石先凿好深槽,一块接一块地从渠西叠向渠东。八八六十四块拱石,分三路整齐地镶嵌在铁条 上。在早上的雾气朦胧中看桥,整座桥就像一只龙身隐没于身后三台岭中,张开大口将下颏轻搭在渠东岸的龙头,悠然地任人抚摸。当然,怀丙修接龙桥为什么在桥东修有九级石阶上桥,而桥西不留石阶,成了接龙桥的千古之谜,引起了后人无数的猜测。最普遍的说法是怀丙和尚怕别人偷窥他的造桥秘密而特地命人用土将桥西填平,与后面的三台岭连成一体的。那么,接龙桥的桥名又是怎样来的呢?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怀丙和尚起的名,另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御赐。当年桥修好后,怀丙和尚站在桥头向东眺望,又见远处状元峰巍然耸立,正对着此桥峰旁九龙峡口内隐约可见数条巨龙蜿蜒朝莲花池奔来,似有“九龙遥戏宝莲珠”之意。怀丙和尚见状,脱口而曰:“此地异象,我又用异法筑桥,就叫‘接龙桥’吧。”

另一说法是当年怀丙和尚建好桥后,县令请他为桥起个名,因桥是背靠身后的三台岭而修建的,怀丙给他起名“借龙桥”。七百余年后的公元1735年,清朝乾隆皇登基,史料记载他曾六次巡幸江南。乾隆皇对古灵渠心仪已久,既然到了江南,岂有不到灵渠一游之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他第一次巡幸江南,就 微服私访到了兴安。他见此桥依山势而筑,仅有半边石阶,是他所到过的地方从末有过的石拱桥,便问当时的县令此桥何名。县令颤声答曰“供”。乾隆皇误听为“接龙”,心想我刚到兴安便有桥来接我这真龙天子,龙颜大悦!高兴之余,便命人重赏县令。说此桥不可无亭无匾。除拨给白银建亭外,还亲笔御书“接龙桥”。接龙桥给古灵渠增添了无限的光彩,老百姓也将接龙桥视为“福桥”“灵渠”。遇有求财求福求禄,甚至求子求长寿的,都到桥边恭恭敬敬地烧午祈桥。而每逢五月端午划龙船,这里就成了百姓们迎接龙头的“圣地”。数百年来从未间断过。位于来凤县翔凤镇拦河上的接龙桥,只有80余米长,5米多宽,因为它的历史传奇闻名于鄂湘渝边区,是来凤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与接龙桥

1934年4月,贺龙率领红三军从湖南甘壁寨进入来凤境内,领导来凤人民打土豪劣绅。10月,为了策应中央主力红军突围长征,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一部在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挺进途中,再次进入来凤。在驻防期间,贺龙在百福司镇附近的老潭湾召开群众大会,号召青年起来革命,参加红军。会后,当地土家、苗族汉族等40多人参加了红军。拦河两岸人民欣喜若狂,纷纷走上接龙桥,盼红军接贺龙,从此接龙桥便被赋予崭新含义,成了迎接红军和贺老总的桥,成了人民心向革命的象征。1935年,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调集重兵驻扎来凤县,妄图堵截消灭红二、六军团。敌三十八旅旅长潘善斋在城南布防,猛见“接龙桥”三字,又见石龙栩栩如生,似欲飞腾霄汉,联想到群众时时讲“接龙”、谈“接龙”,顿感心惊胆战,便命令匪兵砸了石龙,凿了“接”字,换成“截”龙桥,在桥上筑堡、布防线。但来凤人民没有被敌人的淫威吓倒,他们不仅把“接龙桥”叫得更响,而且不顾生命危险,为红军送信带路,支援粮食,更有数以千计的贫苦农民,跨过接龙桥参加了红军。在来凤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红军终于在1936年6月打到来凤境内,并在本县的刺猪槽和离来凤十几里的宣恩板栗园歼敌两个师,然后开始了万里长征。14年后,饱受磨难的接龙桥终于又一次接来了当年的红军——人民解放军,“截”龙桥被“接龙桥”代替。化大革命时期,有人把接龙桥几个字铲了,桥被更名了。文化大革命后,贺龙的女儿到接龙桥视察,“接龙桥”几个字才被重新雕上。现在的接龙桥桥栏杆刚刚粉刷一新,桥身加固了,桥面扩宽了,两拱连接处修建了花园。桥里边加宽处耸立着两米多高一块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汉生的“继承先烈志,振兴湘鄂边”题词。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来往行人不少,桥下燕子和一些不知名的鸟儿飞来飞去,上百只鸭子在河中戏水觅食。隔河两岸的玉龙山和翔凤山上,是忙碌着的土家、苗族人民的身影……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