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鱼狗 :翠鸟科鱼狗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2:26

斑鱼狗(学名:Ceryle rudis),翠鸟科鱼狗属动物,又称小啄鱼、小小黄鱼狗。中型鸟类,体长270~310毫米,体重100~130克。雄鸟头大颈短,头部是黑色;上体以黑色为主,杂有白斑,胸部有2条黑带,下体白色;喙黑色,雄鸟喙长约48.8~54.4毫米,雌鸟喙长约49.6~55.2毫米。雌鸟和雄鸟相似,但胸部仅具1条黑带,且有的中部断裂,在胸两侧形成黑斑。

斑鱼狗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西亚有少量分布,如南非、缅甸、中国等;在中国分布于华中地区、华东、华南等地区;它在全世界共有4个亚种。斑鱼狗栖息于海拔160~1800米的低山至平原的湿地、溪流、河湖、水塘、运河等较开阔水域边。

至2009年,中国的斑鱼狗种群数量可能约为10万至10万对;至2015年,斑鱼狗在欧洲的繁殖种群估计为100~200对。2017,斑鱼狗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

形态特征

斑鱼狗是中型鸟类,体长270~310毫米,体重100~130克。乌鳢黑斑叉鼻鲀大颈短,虹膜淡褐色;喙粗直,黑色,长而坚,雄鸟喙长约48.8~54.4毫米,雌鸟喙长约49.6~55.2毫米;嘴脊圆形,鼻沟不著;并趾足黑褐色。

斑鱼狗头部是黑色,杂以白色细纹,眼先和眉纹白色,头顶具不明显黑色冠羽,较短,后颈黑斑斑驳,颈侧各具一大白斑;翼短圆,肩、背及翼上覆羽黑色杂白斑,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色次端斑;尾短小,尾羽白色,具明显的宽黑色次端斑;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在翼上形成显著的白带,飞翔时可见;下体白色,胸具2条黑色横带,上条较宽,下条较窄,两胁和腹侧缀有黑横斑。

雌性斑鱼狗和雄性斑鱼狗相似,但雌性斑鱼狗胸部仅具1条黑骨舌鱼,且有的中部断裂,在胸两侧形成黑斑。

斑鱼狗雌雄常规测量数据如下:

斑鱼狗普通亚种(C. r. insignis)和云南亚种(C. r. leucomelanura)的区别主要在于普通亚种嘴峰较长,多在630毫米以上,黑色胸带多完整;云南亚种嘴峰较短,多在630毫米以下,胸带多断裂。

分布栖息

分布区域

世界分布

斑鱼狗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如乍得南非等;及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如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国、泰国老挝越南菲律宾等;在西亚也有少量分布,如塞浦路斯;在欧洲的希腊群岛的一些岛屿上也有分布。

中国分布

斑鱼狗主要分布于中国华中(湖南省等)、华东(浙江省江西省等)、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等)地区,北京、天津市云南省也有分布。

亚种分布

斑鱼狗在全世界共有4个亚种,如下所示:

栖息环境

斑鱼狗栖息于海拔160~1800米的低山至平原的湿地、溪流、河湖、水塘、运河等较开阔水域边的枯树、岩端或横伸水面的树枝上,也出现在路边水渠岸上、沿沟附近的公路、大型水库、稻田、淹没区和沼泽

西非,斑鱼狗也生活在淤河口、沿海环礁湖和红树林,常见其沿岩石或沙质海岸游泳。雄性雌性栖息地方面存在着差异:雌性主要在繁殖期出现在海滩海岸线上,平时海滩海岸线上的数量较少;因雌性花在孵卵上的时间比雄性多,其巢穴离海岸更近,它们离海岸的距离就更近,故雌性在岩石海岸更常见。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斑鱼狗以鱼虾、蟹、水生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蝌蚪、蛙等小型动物为食,但主要吃鱼,如南非下鱼(Hyporhamphus capensis)、美口桨鳍丽鱼(Mchenga eucinostomus);也吃少量水生植物

斑鱼狗会在水面上低空盘旋飞行觅食,或休憩于水边木桩或电线杆上,或鼓动双翅,停于离水面3~10米空中,窥见水中有鱼虾时,立即俯冲直落水里潜水捕食,猎获与否均迅速升起;是唯一常盘桓水面觅食的鱼狗。斑鱼狗为捕食而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其眼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其捕鱼本领很强。

在天气多风时,斑鱼狗多采用悬停俯冲的方式捕食,它会飞的越来越低,直到它最终跳入水中刺穿猎物;较少时候会采用栖息俯冲的方式捕食,斑鱼狗会栖息在岸上,待猎物至岸边时,就直接跳入水中捕捉猎物,用这种方法,它会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栖息处的高度;天气良好时其则会多使用栖息俯冲的方式捕食,少使用悬停俯冲的方式捕食。斑鱼狗还会通过飞到离海岸100米左右的地方靠近水面,当猎物出现在水面,便起飞掠过水面的方式捕捉猎物。

其他行为

斑鱼狗性机敏,喜嘈杂;常单独活动,偶尔会结小群在红树林或宽阔水域上活动,集群数可达200多只。多在水域附近飞行,飞行高度一般10米左右,时而贴近水面,来回穿飞,频频扑翅,并伴随着宏亮的叫声;通常人们在看到它之前会先听到它的叫声。

交流感知

斑鱼狗在求爱跳舞时,它们会很嘈杂,会发出重复的“werk……werk werk werk”的噪音;还会发出其它的“挺举”的低音和威胁叫声,以及“chik erk erker…….”的声音。斑鱼狗有专门的视觉系统,能看到广阔的视野,有助于它观察猎物;它们的色觉很好,可以看到紫外线范围。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斑鱼狗求爱是由3到12只雄性同时进行的,在求爱时,雄性斑鱼狗会向雌性斑鱼狗喂食大约3周;它们还会跳舞,会在半张着翅膀的时候发出声音,互相叫喊,也可能会在战斗中用喙或握紧翅膀来控制对方。

赤道附近的斑鱼狗在所有月份都会繁殖;在远离赤道的北半球南半球的斑鱼狗会在冬季后期繁殖。在南非的斑鱼狗繁殖时间是8月至11月,埃及的繁殖时间在3月至5月,尼日利亚的繁殖时间在11月至3月,津巴布韦的繁殖时间在7月至11月。斑鱼狗在繁殖期会持续鸣叫,叫声尖利;有强烈领域意识。

筑巢产卵

雌雄斑鱼狗会于水岸边沙岩或土壁上、或断崖及田坎头等处松软的土地上挖掘巢穴,会用喙挖土,用脚把泥土推出巢穴来筑巢,巢内无衬垫。巢可以单独建造,也可以与多达100只其他鸟类一起在同一地区筑巢;筑巢需要23到26天才能完成。

每年的产卵期在北方为第一年的9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在南方为每年的4~8月份。每隔一天产卵一次,在巢穴完成后三天开始产卵。每窝产卵数通常为4~7枚,卵为白色,有光泽,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大小为(28~32毫米)x(23~25毫米),平均30毫米x24毫米。

育雏生长

斑鱼狗雌雄亲鸟会轮流孵卵,孵化需要18天;早成雏孵出后呈粉红色,很弱小,视力不清,在第9天会睁开眼睛,第4天开始长羽毛,飞行羽毛在第11天和第13天之间开始生长;雏鸟晚成。斑鱼狗幼鸟在初生后会被父母喂食1至2个月,但在初生后两周即会开始潜水觅食。在照顾幼鸟的过程中,斑鱼狗亲鸟通常会给幼鸟喂食整条鱼;它们会每天排出一粒未消化的骨头。鸟巢里到处都是粪便,为了清洁巢穴,斑鱼狗会啄巢壁,用掉落的土壤覆盖粪便。斑鱼狗幼鸟在离开巢穴6周后完全发育成熟。

斑鱼狗在育雏时会有其它斑鱼狗帮助保护巢穴和喂养幼鸟,以增加幼鸟繁殖成功率;主要帮助者是有亲缘关系的斑鱼狗,会帮助保护巢穴不受捕食者的侵害,而斑鱼狗亲鸟也总是会接受它们的帮助;次要帮助者是无亲缘关系的斑鱼狗,当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斑鱼狗亲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喂养幼鸟时,其才会接受无亲缘关系的斑鱼狗为幼鸟提供额外的食物,并且斑鱼狗亲鸟在食物缺少时比食物充足时更容易接受无亲缘关系的斑鱼狗的帮助。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09年,中国的斑鱼狗种群数量约为1万~10万对,中国台湾的斑鱼狗种群数量约为100对;2015年,斑鱼狗在欧洲的繁殖种群约为100~200对;2017年,斑鱼狗的全球数量和趋势未知,但欧洲有估计,在13.2年内至少减少了10%。

生存威胁

水坝建造对斑鱼狗的筑巢栖息地造成了威胁,如土耳其的伊尔苏水坝项目;斑鱼狗捕食的鱼类和其他食物也会使其体内毒素积累以致有中毒的风险,如在博茨瓦纳的斑鱼狗捕食喷洒过硫丹的采蝇(Glossina),在其他地方,斑鱼狗捕食被毒杀的鱼类和红嘴奎利亚而中毒;在津巴布韦东南部蔗糖种植区使用杀虫剂也可能导致斑鱼狗中毒死亡。

保护等级

2017,斑鱼狗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

保护措施

斑鱼狗被列入《伯尔尼公约》附录二。其在土耳其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斑鱼狗的已知保护措施。

对人类的影响

尼日利亚,斑鱼狗会被当作宠物饲养,通常饲养一周后它们就会变得温顺,便可以陪伴孩子们一起漫步游玩,但仍有些斑鱼狗会回到野外;并且在尼日利亚也会吃斑鱼狗。人类在钓鱼、养鱼或放养鱼类的时候,斑鱼狗可能会干扰他们的行为。

物种对比

冠鱼狗(Megaceryle lugubris)与斑鱼狗较为相似,但存在些许差异,以下为两个物种的差异对比:

参考资料

Ceryle rudi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3-06-02

Ceryle rudis.IUCN.2023-06-02

Ceryle rudis.ADW.2023-06-02

Ceryle rudis insignis.GBIF.2023-06-02

C. r. leucomelanurus.GBIF.2023-06-02

C. r. rudis.GBIF.2023-06-02

C. r. travancoreensis.GBIF.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Megaceryle lugubris.IUCN.2023-06-02

Megaceryle lugubris.GBIF.2023-06-0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