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 :古罗斯国的军事活动家

更新时间:2023-11-09 10:54

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972年)古罗斯军事活动家,基辅大公(约945年~972年在位)。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是伊戈尔大公之子,母亲是普斯科夫的奥丽加;从族系来看,他无疑是属于瓦良格人。

时代背景

对于公元10世纪的拜占庭人而言,罗斯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对手。早在818年的利奥五世统治时期,罗斯人就开始对帝国沿海地区发起侵袭。为了防止罗斯人的入侵,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北部沿海设置了多个小军区,并扩充了海军规模。

不过,罗斯人的攻势并未因此受到遏制。他们甚至还在860年、907年和941年,三度兵临君士坦丁堡战役城下。虽然拜占庭海军数次凭借希腊火的技术优势击败了对手,但骁勇善战的罗斯人仍然给拜占庭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元944年,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一世与基辅大公伊戈尔签订了和平条约,暂时消除了双方的敌对状态。

此后,双方之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一部分渴求财富的罗斯人来到拜占庭,作为佣兵帮助帝国作战。拜占庭文化也开始对罗斯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伊戈尔的遗孀奥丽加则成为首个皈依东正教的罗斯统治者。为了强化与拜占庭帝国的联系,奥丽加还亲自访问君士坦丁堡,接受了普世牧首的洗礼。奥丽加的皈依也推动了罗斯人的基督教化进程。

然而令奥丽加始料未及的是,她最心爱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始终拒绝成为一名基督徒、仍然按照多神教徒的方式生活。后者虽然对拜占庭文化和基督教十分抵触,但对拜占庭帝国的威望心生敬仰,决心使基辅罗斯成为与拜占庭并驾齐驱的强大国家。

早期事迹

编年史对于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的早年生活没有任何记载;他可能曾被父亲安排到诺夫哥罗德当王公。945年,伊戈尔在索贡巡行中被德列夫利安人所杀。斯维亚托斯拉夫继承了大公公位,而由母亲奥丽加摄政。大约在957年前,罗斯国家的权力完全集中于奥丽加一人手中。

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成年后,开始为扩张基辅罗斯的势力而连年作战。他几乎终生都在与邻近部落的战争和对巴尔干地区的远征中度过,因此直到969年奥丽加去世前,罗斯国内的一切事务实际均由奥丽加执掌。经过长期的征讨,斯维亚托斯拉夫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包含许多民族的政治联合体,其疆域自伏尔加河延伸至多瑙河。当然,由于生产力和文化的明显落后,这个联合体实在没有多少经济基础。

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最成功的对外战争之一是彻底打败了哈扎尔人。许多年来,属于突厥系统的哈扎尔人都是东欧最强大的民族,并且控制了其周围不少弱小民族(其中有些实际上只能称为部落)。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决定消灭这个妨碍他在东欧扩张的最大障碍。从964年开始,他向属斯拉夫人系统的维亚季奇人(一般认为与现代的白俄罗斯人有关)发动一系列军事行动,迫使这个民族放弃与哈扎尔人的同盟关系,臣服于基辅大公。大约在10世纪60年代末,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向哈扎尔人本身发动进攻,最后消灭了他们的汗国。

在打败哈扎尔人之后,除了不时侵扰的宿敌佩切涅格人之外,斯维亚托斯拉夫在邻近地区已无对手。他在965年打败了伏尔加河保加尔人(伏尔加保加利亚),从而控制了大部分伏尔加河流域地区。向南方的打击也同时展开:斯维亚托斯拉夫在内高加索地区主动出击,摧毁了一个哈扎尔人的据点,并击败了其他一些突厥部落。

凭借这些功绩,斯维亚托斯拉夫也成为最伟大的罗斯征服者,并赢得了“勇者”的头衔。

与拜占庭帝国的斗争

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的活动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的注意。在惊恐地看着这股新兴力量迅猛发展时,拜占庭人也希望利用斯维亚托斯拉夫来反对他们的宿敌保加利亚人。为消除保加利亚人的威胁,尼基弗鲁斯二世在967年向斯维亚托斯拉夫缴纳重金,请他进攻保加利亚。

968年,拜占庭主动建议与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联合打击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其中自然也有希望保加利亚人与罗斯人两败俱伤的含义;但斯维亚托斯拉夫把这当作他进入巴尔干地区的最好跳板,毫不犹豫地侵入保加利亚,并很快攻占了位于多瑙河河口的城市普列斯拉夫(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首都)。

有一段时间,看起来他几乎要囊括整个保加利亚,把这个国家变成基辅罗斯的一部分。保加利亚国王彼得大帝退位了,其继承人鲍里斯二世似乎打算向斯维亚托斯拉夫屈服。拜占庭人开始察觉到自己的重大失策。为避免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彻底控制巴尔干地区(这里是拜占庭帝国的要害),他们开始实施各种手段。968年拜占庭人又改与保加利亚结盟,成功唆使突厥部落佩切涅格人进攻基辅,将奥丽加和斯维亚托斯拉夫的三个年幼的儿子围困在城内。斯维亚托斯拉夫被迫回师罗斯,击败了佩臣涅格人。

斯维亚托斯拉夫对拜占庭人出尔反尔的举动大为恼火,决心讨伐拜占庭帝国。不幸的是,斯维亚托斯拉夫的母亲奥丽加于969年逝世。他只得暂时搁置远征拜占庭的计划,筹办母亲的丧事。当然,这场战争并没有让他等待太久。

在奥丽加逝世仅仅几个月后,拜占庭帝国内部也突生变故。由于对自己被解除军职感到不满,拜占庭名将约翰·齐米斯泽斯便与皇后狄奥法诺勾结,谋杀了自己的舅舅尼基弗鲁斯二世皇帝。

在拜占庭的历史中,兄弟墙-父子相残的戏码并不少见。但约翰的谋逆之举,仍然令君士坦丁堡战役市民大为震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波利尤克图斯,虽然义愤填地将约翰怒斥一番,但也深知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道理。便向约翰提出了顺利加冕的三个要求:处置凶手-将财富分给穷人-放逐皇后狄奥法诺。

约翰对此欣然接受,满足了普世牧首的所有条件并进行了忏悔。最终,在969年12月加冕,如愿掌握了帝国的最高统治权。

虽然约翰一世因弑君而留有恶名,但他却有着出众的人格魅力,让那些熟悉自己的人们都十分喜欢。时年44岁的约翰,出身于亚美尼亚贵族家庭。虽然个头矮小症,但在马术、弓术、投掷标枪等作战技艺方面都出类拔萃。他曾经驾驭4匹马并排奔跑,并如履平地般依次跃过所有的马背。他射箭的精准度,甚至被人称赞是超过了荷马笔下的传奇英雄奥德修斯。此外,约翰还是一位深受女性欢迎的情场老手,并以乐善好施著称。

不过,约翰一世最为后世称道的还是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从956年起,约翰就长期在东部边境与阿拉伯人作战,数次击败有“王朝之剑”美称的阿拉伯名将塞弗道拉(赛弗·道莱)。在尼基弗鲁斯二世统治时期,约翰就已成为帝国最杰出的将领。

难能可贵的是,约翰一世有着出色的战略眼光。与四面出击、疲于奔命的舅舅不同,他巧妙地收缩了帝国的战线,充分使用外交手段调和国际关系。使帝国避免了多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总之,约翰一世是比尼基弗鲁斯二世更为可怕的对手。他不仅具备与后者同样杰出的军事才能,更具备后者所欠缺的政治才能。

在稳定内政后,约翰一世开始消除自己全力进行东部战事的后顾之忧。他与神罗皇帝奥托一世和斯维亚托斯拉夫议和。当约翰一世同意将自己的侄女狄奥法诺嫁给奥托一世之子后,奥托便高兴地缔结了和约。然而,斯维亚托斯拉夫却将这当作拜占庭示弱的表现。因此向约翰一世索取巨额贡金,并以进攻君士坦丁堡战役相威胁。

约翰意识到与罗斯人之间的冲突已经无法避免。于是他迅速改变策略,将战略重心放在西线,组织部队准备与斯维亚托斯拉夫决战。为此,约翰一世在970年建立了一支以前萨珊波斯同类部队为模板的超重装骑兵部队——不朽者。这支部队共有4000人,其装备、战术、技巧与最精锐的拜占庭超重装骑兵并无区别。不过在气势上更胜一筹。他们会在战斗时皆身披金甲,成为拜占庭历史上外观最为拉风炫目的部队。

随后,约翰一世还任命自己的小舅子巴尔达斯·斯科莱鲁斯和宦官彼得,带领1.2万人防卫色雷斯边境。以应对罗斯人可能的袭击。

公元970年初,斯维亚托斯拉夫在征服保加利亚东部地区后,派遣一支30000余人的罗斯-保加利亚-佩臣涅格联军向拜占庭军队发起了进攻。

面对人数占优,士气正旺的对手,巴尔达斯·斯科莱鲁斯命令士兵们坚守不出。等到骄纵轻敌的对手开始四处劫掠,斯科莱鲁斯才开始突然下手。他将部下军队分为三部分,自己率领4000人引诱敌军,让剩下的8000人埋伏在敌军的进军路线上伺机进攻。

这年3月,双方在阿卡迪奥波利斯附近展开激战。斯科莱鲁斯首先对联军侧翼的佩臣涅格人发起进攻,并诈败引诱后者追击。以轻装部队为主的佩臣涅格人和保加利亚人,便对拜占庭军队紧追不舍,将罗斯人的重装步兵远远甩在后方。

当敌军进入伏击圈时,斯科莱鲁斯便吹响号角,与伏兵部队一转攻势。这位猛将在激战中还亲手杀死了佩臣涅格人的首领,导致敌军迅速崩溃。

最终,拜占庭军队仅以阵亡数十人的代价,取得了杀敌数千的可观战果。斯维亚托斯拉夫与拜占庭的第一次正面交战(留莱布尔尬兹之战)便以失败告终。

虽然初战失利,但斯维亚托斯拉夫对此并不在意。毕竟阵亡的都是仆从军,罗斯本部军队几乎没有损失。他也坚信自己的军事才能足以击败拜占庭人。于是,在971年集结了60000大军(包括战兵和辅兵),准备用御驾亲征来一雪前耻。

除了数量优势之外,罗斯步兵也是拜占庭人十分忌惮的力量。身着重甲且善使战斧的他们,堪称罗斯军队的中坚力量。在单兵作战能力上,没有任何拜占庭步兵能与他们抗衡。组织有序的严实方阵和可以防护全身的重型盾牌,也使罗斯重步兵成为当时东南欧地区的最强步兵。罗斯标枪手同样令人生畏,他们投掷的标枪可以击穿拜占庭重骑兵的甲。好在罗斯人虽然配备了马匹,但只将其作为运输工具使用,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骑兵部队。这给了后来的拜占庭军队以下手机会。

相较之下,拜占庭军队的优势则是水兵和骑兵。罗斯的船只吃水浅、速度快,但也防护性能较差。拜占庭海军的船只则更适于运载士兵和进行水面作战。希腊火这一海战利器,也令他们如虎添翼。拜占庭的重装骑兵尼基弗鲁斯二世时代已经得以复兴。约翰一世新建的“不朽者”超重装骑兵军团,则进一步增强了骑兵力量。这两大优势也将成为约翰一世获胜的重要法宝。

为了反击罗斯大军,约翰一世也进行了充分准备。他调集了包括不朽者禁卫团在内的4万大军(包括辅兵),禁卫军总帅巴尔达斯·斯科莱鲁斯和皇宫大总管巴西尔·利卡潘努斯也随军出征。他还组织了一支300艘船的舰队进入多瑙河,以配合陆军攻势。

为了赢得更大的战果,约翰一世制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他亲自率领拜占庭陆军主力,从保加利亚山区暗中迂回至敌军后方。在收复保加利亚首都普列斯拉夫后,再前往敌军主力所在地决战。进入多瑙河的舰队则大张旗鼓地沿多瑙河进军,做出主动进攻的姿态以麻痹敌军。

然而,这一计划却遭到了诸多拜占庭将领的反对。毕竟保加利亚山区是一片令拜占庭军队屡屡折戟的不幸之地。他们甚至还以尼基弗鲁斯一世在普利斯卡兵败身死的例子,劝说约翰一世不要重蹈覆辙。

不过,约翰一世仍然力排众议,执行了这一计划。他深知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与悍勇的罗斯人进行消耗战将使己方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上述计划若能成功,将使己方掌握战略主动。收复普列斯拉夫,也可争取保加利亚人的支持。

于是,拜占庭军队于971年春季正式开拔。约翰一马当先,率领1.3万骑兵和1.5万步兵进入山区。皇宫大总管则率领运送物资和攻城器械的1万余人,缓慢地跟在大部队的后方。

正如约翰一世所料,斯维亚托斯拉夫虽然获得了拜占庭出兵的情报,但自恃兵力占优、根本没有想到拜占庭军队会选择他们最畏惧的山区进军。因此,当拜占庭主力部队排成战斗阵型出现于普列斯拉夫城下时,驻守此地的罗斯人都大惊失色。

不过,罗斯人也迅速在城下的开阔地带摆成防御阵型,与拜占庭军队展开激战。眼看拜占庭步兵无法突破敌军防线,约翰一世便将不朽者超重装骑兵投入战场。这支生力军成功冲破了罗斯人的左派,引发了罗斯全军的崩溃。随后,拜占庭军队乘胜击杀了8500余人,并将残部逐入城内。随后,约翰一世消灭了城中的罗斯残部,在971年4月收复了普列斯拉夫。被俘虏的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二世也重获自由。

攻占普列斯拉夫之后,约翰一世将它改名为约翰诺波利斯,并向罗斯军队主力所在地多罗斯托伦进发。与此同时,多瑙河上的拜占庭舰队也控制了水道,封锁了罗斯军队的退路。斯维亚托斯拉夫这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只得下令全军列阵,与拜占庭人一决死战。

如同普列斯拉夫城外的战斗一样,罗斯步兵又一次成功抵挡了拜占庭步兵的攻势。约翰一世的重装骑兵则在标枪和箭矢的掩护下再次突破了罗斯军队的防线,迫使后者撤回多罗斯托伦要塞内坚守。

尽管拜占庭军队在城下获胜,但斯维亚托斯拉夫手中还握有大量军队。罗斯重步兵强大的战斗力也给约翰一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强行攻城,拜占庭军队将可能遭受更多无谓损失。因为重装骑兵在巷战中作用甚微,而拜占庭步兵也难以战胜更为凶悍的罗斯人。于是,出于保护珍贵兵员的考虑,约翰一世决定进行长期围城。毕竟,一座要塞根本无法长期供养数万军队。

斯维亚托斯拉夫当然也不愿坐以待毙。他先后从水陆两方进行了多次突围,但均以失败告终。多瑙河水域已经被拜占庭舰队封锁,罗斯人的船只也根本无法与装备希腊火的拜占庭船只抗衡。小规模的突围行动则恰好给了拜占庭军队以各个击破的机会。虽然罗斯人也曾数次夺取拜占庭的运输队,但这点物资显然是杯水车薪。

围城三个月后,眼看城内的粮食就要耗尽,斯维亚托斯拉夫便组织全军进行了最后一次突围。倾巢而出的罗斯精锐,一度逼退了拜占庭中军。但不朽者超重装骑兵再次力挽狂澜,顶住了罗斯人的猛攻。趁战线相持不下之际,约翰一世命斯科莱鲁斯率领骑兵预备队迂回至罗斯人后方,实行了一次成功的背刺。这才令拜占庭军队反败为胜。按照拜占庭一方的夸张说法,斯维亚托斯拉夫在这次突围行动中的伤亡高达1.5万人,有2万多面盾牌和数量相当的剑被拜占庭军队缴获。

这次惨重的失败,也使斯维亚托斯拉夫彻底丧失战意,但拜占庭方面也一直无法消灭罗斯人的军队。在与约翰一世和谈时,斯维亚托斯拉夫承诺将不再进犯拜占庭和保加利亚,并放弃此前征服的保加利亚领土,多罗斯托隆围城战以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失败告终。相应地,约翰一世则向罗斯人发放粮食,允许他们返回基辅。斯维亚托斯拉夫的战兵仅剩2.2万人,辅兵损失不详。这场历时4个月的战争,以约翰一世的完胜告终。斯维亚托斯拉夫战前“兵临君堡”的理想也化为泡影。

双方会面时,是希腊人第一次见到这位异族王公的模样。拜占庭历史学家对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的异教徒形象多有描述。

当罗斯人撤离后,约翰将多罗斯托伦更名为狄奥多洛波利斯,以纪念圣徒“领军者”狄奥多里在围城战期间现身帮助拜占庭军队的神迹。

一切完备后,约翰一世率军返回君士坦丁堡战役庆祝胜利。他还强迫鲍里斯二世退位,将大部分保加利亚领土并入拜占庭帝国。这次成功的军事行动,也使拜占庭帝国的边境自7世纪初之后再度扩张至多瑙河下游地区。

阵亡

在返回基辅的途中,很可能是由于拜占庭人的故意通风报信,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于第聂伯河沿岸被他的宿敌佩切涅格人伏击。在经过激烈战斗之后,罗斯的武士队被消灭,斯维亚托斯拉夫阵亡(972年)。据往年记事记载,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的头颅被佩切涅格人的汗按游牧民族的习惯割下来作成了杯子。

宗教信仰

尽管其母奥丽加皈依了基督教,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是不折不扣的异教徒。他的“后宫”和拜占庭文献中关于其穿着的记载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奥丽加去世后,斯维亚托斯拉夫尊重她的意见,没有为她举行有异教徒特点的传统葬仪。

身后事

斯维亚托斯拉夫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又为争夺大公之位而爆发了数年内战,进一步削弱了基辅罗斯的国力。当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幼子弗拉基米尔州(弗拉基米尔一世)于978年成为基辅大公后,便吸收了父亲的教训。基辅大公国不再对拜占庭用兵,转而与拜占庭结成同盟,同时接受了东正教,完成了基督教化进程。

然而,多罗斯托隆围城战的惨痛失败,却在12世纪的编年史《往年纪事》里被写成了大胜。1万罗斯人以一当十,痛击10万拜占庭军队。在后世史家的笔下,斯维亚托斯拉夫也实现了向拜占庭人收取贡赋的愿望。

后代

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普列季斯拉娃所生

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叶斯菲丽所生

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玛露莎所生

前任:

伊戈尔·科尼(大公)

奥丽加(摄政)

继任:

亚罗波尔克一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