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河 :位于俄罗斯的欧洲最长河流

更新时间:2023-11-15 17:11

伏尔加河(英语:Volga River,俄语:волга),是位于俄罗斯的河流,欧洲第一长河。发源于加里宁州奥斯塔什科夫区,自北向南注入里海,全长3688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540亿立方米。

从源头瓦尔代丘陵至奥卡河口处,为伏尔加河上游,从奥卡河口至卡马河口为中游,卡马河口以下为下游;其河网密布,支流多达200多条,主要有奥卡河卡马河等。伏尔加河的流域整体位于东欧平原中部,流域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形以平原、丘陵、低地为主;流经地区为温带,包括湿润大陆性气候、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河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三角洲地区有127种鱼类、260种鸟类、430种植物群、850种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大量昆虫,其中包括魣属、白尾鹰、达尔马提亚鹈等特色物种。

伏尔加河通常被视为俄罗斯母亲河,出现在俄罗斯的众多文化作品中。早在9000年前,该河流域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公元10世纪,沿岸“克里姆林”建造完成。至今该流域已形成了贸易运输、工业多样化协同发展的格局,干、支流上可通航水道长约17000余千米,航运条件优越,拥有雷宾斯克、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等大城市,港口和跨区域贸易往来也推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命名

伏尔加河俄语名称(Волга)源自斯拉夫语的潮湿、湿润(vòlga)。历史上,伏尔加河有多个名字。古希腊人称它为“Ra”(因伏尔加人被称为Ranha或Ranga,后该名字被简化),这一名称也因出现在二世纪希腊地理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的作品中而为大众所知。后来,匈奴人入侵该区域,河流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改为突厥语“Itil” 。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英文名称“volga"最早来源于萨米人,他们是东欧北部的第一批定居者。伏尔加河在萨米语中为“Volonga”,这个单词和”水“有关(存疑,一说为和“光”有关)。在萨米语的语法规则中,“nga”可以代表河流流经的不同地区名称,而“vol”则与河流的发源湖泊的争议性讨论有关。

斯拉夫人、波罗的海人、芬兰人都曾用本民族语言给伏尔加河命名,河流名称的更迭也是流域历史开发的见证。

位置境域

伏尔加河发源于俄罗斯加里宁州奥斯塔什科夫区、瓦尔代丘陵东南的湖泊间,先后流经俄罗斯境内的雷宾斯克、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最后注入里海。经纬位置在北纬61°55′~ 45°35′,东经32°05' -60°22',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

历史成因

伏尔加河主要流经东欧平原,该地最初为东欧地台。历经上文德、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和海西运动的陆台隆升作用,板块边界大致形成,基本地质结构也得以确定。但该地域气候整体不稳定,潮湿和干旱交替发生的状况始终存在。从更新世时期开始,大冰川作用开始显著。更新世早期,奥卡冰川到达莫斯科(约55°N)和彼尔姆(约58°N)地区。更新世中期,第聂伯河冰川的最大冰川向南扩散,到达顿河和第聂伯河的山谷地区。更新世晚期,瓦尔代冰川达到56°20'N地区。每个冰川期都由冰川前进和退缩阶段组成,后者产生了冰川沉积物,这些冰川的中心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新泽姆利亚地区。从第聂伯河冰川期开始,冰盖逐渐减少甚至几近消失。在地台南部的冰川外围,土壤积累,厚度约为几十米。

伏尔加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瓦尔代丘陵,是一块位于圣彼得堡莫斯科之间的多湖泊、森林稠密的高地。该地区在地质变化和冰川作用发展过程中,逐渐发育出多处沼泽、泉眼。据考证发现,18世纪初,有人在其中一个泉眼上建造了一座原木坝,这也是俄罗斯人最早确认伏尔加河成因来源的证据。

流域水系与特征

水系组成

干流情况

伏尔加河年径流量为2540亿立方米,河流总落差256米,平均坡降0.007。伏尔加河发源于俄罗斯加里宁州奥斯塔什科夫区、瓦尔代丘陵东南的湖泊间,河流干流自源头向东北流至雷宾斯克后转向东南,至古比雪夫折向南,流至伏尔加格勒后,向东南注入里海流域面积为138万平方千米。河流干流由三部分组成:从源头至奥卡河口为河流上游,从奥卡河口至卡马河口为中游,卡马河口以下为下游。

主要支流

河流支流众多,河网密布,共200多条支流,主要支流为奥卡河卡马河。伏尔加河的河网密度为0.15-0.36千米/平方千米,但存在分布差异,在北纬50°以南地区无支流汇入。

奥卡河

奥卡河(Oka River)是伏尔加河右岸最大和水量最多的支流,发源于中俄罗斯丘陵,地处奥廖尔以南,河源海拔226米,在高尔基城附近注入伏尔加河。奥卡河全长1478千米,流域面积24.5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230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流量20000立方米每秒。奥卡河上游含沙量为0.5千克/立方米,中游卡卢加附近含沙量为0.28千克/立方米,下游为0.1-0.06千克/立方米。奥卡河大部分悬移质输沙量发生在春季,春季中游输沙量约占年输沙量97%。

卡马河

卡马河(Kama River)发源于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喀尔普什基诺村附近,是伏尔加河左岸最大的支流,河长2032千米,流域面积52.17万平方千米。卡马河流域冬季大量积雪,因而春汛水量很大,汛期会持续约1个半月至2个月。卡马河平均封冻期为5-5个半月,即从11月末到次年4月中。卡马河在喀山以南与伏尔加河干流汇合,使伏尔加河水量猛增一倍,河面展宽到3千米左右。

卡马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融雪,融雪占年径流量的比重为57%,地下水占25%,雨水补给仅占18%。卡马河河口年平均流量为3760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深2270毫米。卡马河径流的季节分配相当稳定,各季中春季流量最大,其次为秋季。

主要湖泊

伏尔加河流域位于东欧平原中部, 该地域处于古代冰川区域。分布有面积不大的大量湖泊,最大的有白湖和谢利格尔湖。伏尔加河流域上游多集中湖泊群,中游则可见到单个的湖泊。伏尔加格勒以下无数流和古河道中也遍布着河漫滩湖泊,里海低地上则分布着萨尔帕咸水湖群。

埃利通湖

埃利通湖(Elton Lake)是一个无排水盐湖,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地区的一处洼地处。该湖处在海平面以下15米处,长18千米,宽13千米,面积为1640平方千米。湖主要由融水补给,湖面在春天可以下降到一米半,夏天湖面几乎干涸,甚至流入湖的七条矿泉也无法提高水位。

埃利通湖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圣洁和治愈之所,传说天神腾格里汗不时来到该处以延长青春。此外,埃利通湖的水和泥浆富含健康元素,可以治疗疾病。该地第一个泥浆和浴疗度假村于1910年在湖岸开放,几十年后,一个同名的疗养院开始在附近运营。该湖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生物圈保护区,并被评为欧洲最大矿物湖。在湖区周围的草原上,可见到金雕、鹤、赛加羚羊、獾、帕拉斯猫和其他野生动物。

水文特征

径流量

伏尔加河年径流量为2540亿立方米,其中最大数值发生在春季。据统计春季径流平均占年径流量的54%-64%,夏季和秋季伏尔加河下游的径流占年径流的20%~25%,10月-11月稍有增加。冬季(12~3月)占年径流量的10%~15%。伏尔加河的径流量也随着主要支流的注入而稳定增长。例如在捷秋希附近(卡马河口以下)可达到2300亿立方米,相当于它注入里海的年平均径流量2540亿立方米的90%。

汛期和补给

伏尔加河以春汛为主。每年4月-5月,气温上升,伏尔加河及其支流的冰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大,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洪水,危及河流沿岸居民生活。同时,适当的气温和湿度,也促进了整个地区带来了新鲜绿色植物的生长。

积雪在伏尔加河流域河水补给中起着主要作用。据统计在年径流量中,雪水补给占其年径流量的60%,地下水补给占30%,雨水补给占10%。

含沙量

伏尔加河含沙量在一年内有很大变化,并与年水量有关。河流具有一定规模的输沙量。例如河流的平均含沙量在杜博夫卡附近约为0.105千克每立方米。河流输沙量每年约2700万吨,入海水解矿物质可达4000万-5000万吨。

结冰期

伏尔加河的冻结是自上游至下游的,解冻的方向则相反。封冻期变动在140日(上游)到100-90日(下游)之间。河流从11月末到12月中封冻,至4月初到4月中解冻。

水能资源

伏尔加河流域各河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计电量约1200万千瓦。据统计,伏尔加河和支流卡马河上已建成11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35. 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9亿千瓦时,占可开发电量的70%。

其他地理特征

气候

伏尔加河流域气候整体具有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河流上中游和下游右岸为森林气候,下游左岸为草原气候和半荒漠气候,里海低地为荒漠气候。伏尔加河所处的东欧平原以纬向环流为主,但因北极地中海气团互相侵袭,也会出现经向环流的情况。

夏季,伏尔加河流域西部7月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大,流域东部大陆性气候特征较强,受来自大西洋气团影响较弱,降水相对较少;秋冬季,降水量较少,但降雨天数却增加, 空气相对湿度大, 平均约为80%-85%,常是阴天。伏尔加河流域西部,受大西洋气团侵袭,西南风盛行;流域东部森林地带冬季各月平均气温比西部地区低得多,而夏季气温则较高。

地质

地质构造

伏尔加河所在的东欧地台地质雏形形成于早太古代时期,在早元古代结束时,之前的构造整体受到粉碎,特别是在陆台西部地区发生了花岗石入侵和强大的火成岩火山活动。该地最古老的地壳已形成超35亿年,以各种厚度的片麻岩、花岗岩和晶体片岩以及带有铁片岩沉积物的绿石带为代表,这些沉积物都经历了多相变质。

下元古代地层在东欧陆台发育相对较差,这一时期形成了线性折叠区和等距盆地。在太古代复合体上方的波罗的海地区,序列沉积缺乏一致性,以元基岩为代表,这些序列这些本质上为火山序列,多玄武岩发育。

下元古代之后,该地先后发育出多个不同的地层序列。乌拉尔造山运动期间,隆起的陆台基地扩展形成裂谷区,小出现了一系列红色的大陆浅海和潟湖斑驳沉积物。该时期构成的地层下部为粗粒的陆地红色沉积物,以砾岩砾石、各种颗粒砂岩、金砾岩和金砾岩为代表。在地层序列的上部出现了更细的岩石层,主要是褐石砂岩、金砾岩、白云石石灰岩泥灰岩。乌拉尔造山运动晚期,出现了聚砂岩、金矿石和少量的白云石和泥岩

矿产资源

伏尔加河流域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当地已建成包括地质钻探、石油天然气开采提取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开发程度较高。干流所处的东欧平原矿产资源丰富,分布有天然气、钾盐、铜、铬、褐煤矿、铅、锌、汞、等多种资源,石油、煤、铁资源丰富。

地形地貌

伏尔加河流域主要流经东欧平原,该平原横跨约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约170米,平原的最高点位于瓦尔代山。流域整体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北部和西部略为隆起。此外,流域内还有海拔低于200米的低地,约占65%,丘陵占35%。丘陵高度多为200-250米,300米左右的较少。河流流经伏尔加格勒以下地区的半荒漠和荒漠地带,干流水分被蒸发,没有支流汇入,流量降低。河流下游流速缓慢,河道弯曲,多沙洲和浅滩,两岸多牛轭湖和废河道。河流在三角洲地区分成80条汊河注入里海。三角洲区域既是一个湿地网,又是含碳泥浆等有机物质的沉积地。

土壤

在伏尔加河左岸55度纬线处分布有大面积腐殖质含量高、透气性好的黑土地。伏尔加河沿岸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黑土带,栗土带、碱土复区带。靠北的土壤质量较好,适宜种植一切作物,越往南,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作物种植难度大,甚至出现了荒漠化的情况。

生物多样性

动物

伏尔加河河流三角洲生物种类丰富,是鸭子、天鹅、白尾鹰等鸟类的栖息地。许多候鸟包括大白鹭和达尔马提亚鹈鹕也在伏尔加三角洲的湿地繁殖,鸟类数量达260余种。

伏尔加河流域共有127种鱼类、850种水生无脊椎动物。三角洲以其浅水区是许多鱼类的家园,分布有包括魣属、鲤鱼、军刀鱼、鲈鱼等鱼类。其中鲟鱼种类丰富,产量较大,有包括鳃鳗、𩾌𩷕白鱼、鱼在内的多个品种。

植物

伏尔加河流域自北向南分布有五种植被区域,分别主要分布有泰加林、温带阔叶林、森林草原、温带草原和沙漠草原(或半沙漠)。

据统计,该流域共有430种植物群。在珍稀植物物种方面,伏尔加河流经的伏尔加格勒地区分布有珍稀物种独行菜独行菜属 coronopifolium)、百合科贝母属 ruthenica、叉子圆柏(Juniperus sabina)等。

自然保护地

扎维多沃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莫斯科特维尔州境内、伏尔加河上游平原上的扎维多沃国家森林公园(Zavidovo National Park)占地12.5万顷,主要由森林、草场和水域组成,伏尔加河流经此地,风景优美,扎维多沃国家森林公园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地球上生态最清洁的地方之一”。森林公园内动植物种类丰富,有90个居民区,2万人在此居住,该地曾承办过国际会议。

萨马拉河湾国家森林公园

萨马拉河湾国家森林公园(Samarskaya Luka National Park)建于1984年4月28日,面积131.9万公顷,公园几乎一半被森林覆盖,是联邦级特别自然区保护区。2006年,随着中伏尔加生物圈保护区计划的展开,萨马拉河湾国家森林公园也成为保护该地区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中心。

自然灾害

近300多年来,伏尔加河流域曾发生过20次灾害性春洪(期间河流水位比多年平均水位高出11-13米),其中以1909年、1908年和1926年最为严重。据记载在1908年发生的水患,受灾地区遍及伏尔加河上中游,受灾人口超过5万,大面积的农田被洪水淹没。为了抗御洪水灾害,伏尔加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共计807座,总库容1900.8亿立方米,有效库容906亿立方米。

人类活动

早期历史

早在9000年前(约为中石器时代早期),伏尔加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出现。早期居民曾自制工具(如骨箭头),在附近地域开展狩猎和一系列原始生产活动。

公元前9世纪晚期,一部分斯基泰人迁入“伏尔加-乌拉尔”草原。这一种群在伏尔加河流域开展并延续了草原游牧传统,在该流域扩张建立政权、修筑由牛群拉动的特色建筑,还同该流域的其他部族群体(如萨尔马特人、马萨格泰人、萨迦人等)交往融合,形成了欧亚草原上的斯基泰文化。

“克里姆林”

伏尔加河沿岸的初步开发始于特色建筑“克里姆林”的修建。10世纪,位于乌格利奇古城内的“克里姆林”建成,这种建筑是沿岸人民根据伏尔加河自然环境优势,而设计的定居场所。人们用土、木、石块、硼堡、塔楼等围起来,建造出“城市”,即“城堡”(一种土、木、石头结构的“家”)。这种建立在山冈之上的建筑“克里姆林”具有优越地理位置和高度,可及时发现伏尔加河上商队的到来或者敌人的入侵。俄罗斯的许多大城市都是在旧时“克里姆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里姆林”也最开始也是伏尔加河沿岸地区发展商贸活动的依托。现在,原先修建的“克里姆林”大部分已经被毁。15世纪,在乌格里奇掌权的安德烈大公把木结构的“克里姆林”再度翻新,并在其中建造了官殿教堂和寺院。围绕“克里姆林”也建起了集市、街区,例如沿岸城市乌格利奇就是这样逐渐发展为有规模城镇的。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伏尔加河沿岸城市约瑟夫·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发生地。1941年冬,企图攻占苏联德军和驻扎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部队在城市内的工厂等地区展开激烈战斗,战争以德国军队的失败告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德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该战役通常被认为是二战东线的转折点。

历史文化遗产破坏

伏尔加河流域的历史文化遗产第一次遭受超大规模人为破坏,是在1932—1937年莫斯科一伏尔加运河的修建工程中。后来,在筹备伊万科沃水库期间,一些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圣西里尔和圣美多德教堂)也沉入水下。此外,因国家政策不支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淹没区的祭祀文物一般通过爆破或拆卸方式清除,卸下的砖石等建筑材料被尽可能用于建造水利枢纽房屋和设施。由于缺少档案材料证据,伊万科沃水库修建时清除的教堂总数仍未知,但清楚的是,在科尔契瓦城共拆除和转移了30处石筑房屋和4座教堂,这些教堂在淹没前均被炸毁并拆成砖石。

交通运输

伏尔加河流域内干流和支流上可通航水道长约17000余千米。伏尔加河与顿河构成的伏尔加河-顿河水道的总长度为1045公里,保证深度为4米,平均导航周期为200天。水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伏尔加河段、伏尔加-顿河运河和顿河段。从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开始,人们就开始使用河流之间的便捷运输,至今已使用了几个世纪。

1949年至1952年间,无数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投入运营,包括13个运河船闸、3个泵站、13个水坝和堤坝、7个溢洪道和闸门、22个导航通道、2个舱壁闸、8个铁路和公路桥梁、渡口、车站、码头和海峡侧高速公路等先后建成。在该水道运营的最初几年,主要运输来自北部的木材,以及来自南部的煤炭、面包和建筑材料。如今,随着与里海黑海地中海国家的外贸联系的发展,其运载的船队和货物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吨位船只开始运载谷物、金属、木材、肥料、石油和石油产品

经济活动

在16世纪,伏尔加河就已成为一个经贸竞逐的地方。在伏尔加河入海处的阿斯特拉罕,俄罗斯人与士耳其人、鞑靼人、波斯人等进行军事争夺,并建立起城堡。这里河湾港口纵横,茂盛的芦苇、野草,也便于隐蔽和防守。同时,此地也成为盗匪和纤夫的世界。彼得大帝执政时,这些港口成为俄罗斯和东方国家之间贸易的主要转运港口,中国织造的丝绸就曾经在这一带出现过。在德国联邦国防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后,曾试图夺取阿斯特拉罕,以控制水道。

近年来,依托伏尔加河的全球化经贸活动进一步开展。2019年,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出席土库曼斯坦首届里海经济论坛时表示,俄将于近年内投资2000亿俄罗斯卢布(约合32亿美元)开发俄里海区域和伏尔加河流域。建设港口基础设施、扩大贸易量、吸引投资者等联合行动,将提升伏尔加河、里海周边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和工业

伏尔加河主要流经伏尔加联邦区,该区依靠传统的石化和机械制造业,在汽车和飞机制造、制药、建筑、能源和运输行业取得了发展。目前已形成港口运输、工业生产、技术创新和观光休闲的四个主要经济轴心。

伏尔加河沿岸的北部森林地带主要以养殖业为主;伏尔加河中游地区耕地面积庞大,是俄罗斯的粮食主产区之。该地域主要农作物是小麦,也种植黑麦、燕麦、大麦、甜菜、向日葵等作物。伏尔加河沿岸南部地区(巴什科尔托斯坦、萨拉托夫和奥伦堡)养羊业发达。在巴什科尔托斯坦,以发展传统经济行业养马和养蜂为主。

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

16世纪后半叶,土耳其苏丹塞利姆二世为与伊朗作战,意图将部队从顿河运送至伏尔加河,故命令俄国在两河之间开凿运河。17世纪末,水利建设重启。彼得一世意图借助运河建造俄罗斯统一的航运网,即服务于贸易和军事活动的展开。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全俄电气化计划》,并将其作为布尔什维克的“第二个党纲”。1927年,随着在“萨马拉河湾”建造水电站的提出,“大伏尔加计划”正式形成,计划的内容围绕水库建设展开,包括对伏尔加河进行综合治理,在伏尔加河中下游和主要支流卡马河和奥卡河上建造一系列水库,并用深3.5-5米的可通航船只的运河将白海波罗的海黑海里海连接起来。为实现这一计划,国家倾注了大量资金,几乎调动了所有技术力量,历经半个多世纪,该计划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部完成。

后来,当地政府又在伏尔加格勒市以北的伏尔加河段上建设了规模最大的伏尔加格勒水电站。水电站总库容31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82亿立方米,面积3165平方千米,是一座季调节水库。总装机容量256.3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11亿千瓦时。水电站功能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和灌溉等综合经济效益。至今,伏尔加河、卡马河干支流处建有多座梯级水利枢纽和水库,其中年均径流量超1000立方米的就有4座,水库面积从250平方千米到6450平方千米不等。位于中伏尔加的古比雪夫水利枢纽年均发电量为105千瓦时,仅次于伏尔加格勒水电站

据统计,伏尔加河流域共修建有包括伏尔加格勒水电站在内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807座,总库容1900.9亿立方米。

航运和桥梁

伏尔加-波罗的海水道

伏尔加-波罗的海水道(Volga-Baltic Waterway)全长1100千米。这个航运系统有七个现代自动控制锁,货船吃水深度可达3.5米,拥有5000吨的容量,流经北德维纳河苏霍纳河,最终可通往白海

莫斯科运河

伏尔加河的伊万科夫斯科耶水库与莫斯科运河(莫斯科 Canal)相连,其间的莫斯科运河全长137千米,最初为运输古拉格囚犯所建。运河有11个水闸,穿过莫斯科北部的村庄、森林和农田。如今,这条运河为莫斯科市提供了通往白海北部的通道,同时也流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附近的波罗的海与黑海、里海南部。

萨拉托夫大桥

萨拉托夫大桥(Saratov Bridge)全长12976米,桥梁本身5832米,另建有两条通道,右岸1776米,左岸5375米,桥梁整体采用非切割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2009年11月30日,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决定正式在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开通一座横跨伏尔加河的新桥。为纪念这一事件和俄罗斯-阿塞拜疆的友谊,这座新桥被后被称为总统桥。这座桥不仅服务于国家之间的运输往来,而且还解决了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内的重要运输问题。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耕地减少

伏尔加河流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淹没了大量高产农田,从1937-1980年,在169.68万公顷被淹没土地中,有33.2%为打草场和牧场,农业饲料资源故而受损最大。当局原计划通过土地转型、新地开垦、人工灌溉等措施弥补被淹河滩地的损失,但无论从面积上还是从肥力上,这些措施皆于事尤补,这也成为苏联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资源污染

伏尔加河流域存在大量人类和动物排泄物的污染问题。这些未经处理的废物可以携带致病微生物和病原体进入水中,对伏尔加河的渔业资源带来威胁,食用这些带有病原体的海产品也会使人生病。

环境保护

据权威环保部门统计,为改善流域内的水质、清理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俄罗斯联邦政府曾在伏尔加河流域开展以下几项保护行动:如控制畜禽粪便从饲养场和牧场流出、遵循肥料施用指南并且控制农田径流、限制牛群接近溪流和水源、改善化粪池系统等。一系列保护行动还包括通过研究金属在鱼类体内的积累、剖析鱼类慢性中毒的主要病理表现、评估水中有毒元素增加的生态毒理学后果、讨论并比较临界水污染水平等措施,以改善流域水污染、渔业资源受到影响的状况。

风景名胜

自然景观

莲花谷

莲花本是一种多生长在亚洲的植物。然而,这种粉红色水花也可以在俄罗斯的许多地方找到,从伏尔加河到远东就有多个“莲花谷”(Lotus Valley)。在阿斯特拉罕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种稀有的里海莲花,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三角洲和里海沿岸。科学家认为,这种植物可能是由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候鸟带到那里的,它们的肠道可能含有莲子,这些莲子在释放到水体中时能够发芽。

伏尔加三角洲的卡尔梅克共和国,也有一整片莲花田。此处的荷花也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内涵,“佛花”成为这个佛教地区的商标。

扎恩河瀑布

伏尔加河的支流扎恩河沿岸地区扎恩河瀑布景观(Waterfalls and dolmens on the Zhane river)主要由瀑布和石头群组成。沿着扎恩河河床,分布有三座石门和无数巨大的石头。这些巨石建于公元前3千年左右。其中最大的石头为瓷砖结构,立面上有符文标记。在它周围,无数石头铺设出一个平台。除巨石外,该地还有一个大墓地,保存有两座石墓,周围还可以看到散落的几个石墓板。在此地的树木丛中,还可以看到几百个来自7-15世纪的低矮土丘。瀑布由几个瀑布组成,这些瀑布通常在泥石板之间流动。

人文景观

伏尔加格勒红场

在伏尔加河沿岸城市伏尔加格勒建有伏尔加格勒红场(Volgograd Red Square)。每年的2月1日和2日,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纪念日,市民们会聚集到伏尔加格勒红场参加纪念活动。届时红场边高层居民楼的临街一侧,张贴着斯大林、格奥尔基·朱可夫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的巨幅画像。

喀山圣母教堂

喀山圣母教堂(The Church of Our Lady of Kazan Icon)是按照十七世纪建筑的风格建造的,教堂的主体是一个立方形,两个高门廊通向游廊,此外还有两个带有额外祭坛的侧祭坛。教堂的一层(底层)为财产金库的存放处,教堂中央有喀山圣母“主权”圣像。喀山圣母教堂曾是一座皇家教堂,只有沙皇家人和沙皇亲近的人可来祈祷。十八世纪末,喀山圣母教堂成为科洛缅斯科耶教区的教堂,全年举办祈祷仪式。教堂的景色还被印在了俄罗斯一千卢布面值的纸币上。

相关文化

绘画作品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世纪70年代,在美术学院学习的伊里亚·列宾和同学们到涅瓦河上作画,他们乘着船在涅瓦河上一路前行。当船经过涅瓦河滨的豪华别墅区时,列宾第一次看到在远处河岸边工作的纤夫,他们的处境同那些贵族们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列宾随即记录下了烈日下伏尔加河畔拉纤的11个工人慢慢移动、筋疲力尽的工作场景。列宾于在1871至1873年间创作了该画,现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美术馆中。

文学作品

戏剧《大雷雨》

1895年,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了戏剧《大雷雨》(The Thunderstorm)。该剧以作者的一次伏尔加河旅行为灵感,展示了沿岸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部剧中的故事发生在伏尔加河畔的虚构城市——卡利诺夫,卡利诺夫也是沿岸诸多城市的缩影。该剧反映了两个不同世代的冲突和不同的秩序观念。

诗歌《伏尔加河上》

俄国诗人尼古拉·涅克拉索夫借伏尔加河上的一诗一景,讽刺了腐朽俄国统治阶级,刻画出了普通劳动民众的苦难。此诗最初发表于1861年的《现代人》杂志上。涅克拉索夫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和自己革命斗争中的经验,写作了一系列长诗,《伏尔加河上》即为重要的一章。诗歌虽然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但仍然具有社会意义。作品反映出纤夫对非人生活的愤恨和改变痛苦生活的愿望。诗人说:“假若你不逆来顺受地忍耐,你的命运还能比现在更坏?”这一名句传达出对积极斗争,战胜苦难,获得幸福的思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