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人 :欧洲三大蛮族之一

更新时间:2023-05-29 22:35

斯拉夫人(Slavs﹣славянин)是欧洲最大的一个民族集团,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操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诸语言,起源至晚可上溯至公元前一千年或稍早时期,现主要分布在欧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少数居住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太平洋地区,中国新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总人口约有3.6亿(2016年),大多信奉东正教,部分信奉天主教,少数信奉新教和伊斯兰教。

关于斯拉夫人的起源,现今国际学术界尚且缺乏共识和直接证据,但多认同学者尼德尔利(捷克)等所提“波罗的海﹣第聂伯河﹣外喀尔巴阡山﹣维斯瓦河河说”,推定古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巴尔特人一样是绳纹式文化农牧部落的后裔,原住地大约在维斯瓦河中上游及其以东地区,即现今的波兰东部和乌克兰北部、白俄罗斯南部一带,古斯拉夫人也正是在这里从大的印欧语系中分离出来,渐次形成了独立的古斯拉夫人种集团。有文献记载的斯拉夫人,最早出现在公元一世纪罗马学者老普利尼的《自然史》一书中,其时称“维涅德人”(一译“维内狄人”“维勒底人”);后经长达数个世纪的民族迁徙与分化融合,约在公元九世纪明确出现了西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三大集团。公元七世纪上半叶,生活在潘诺尼亚和原一带的西部斯拉夫人率先走向联合,创立起第一个西斯拉夫国家,称萨莫公国(萨莫国家);继之出现的第一个南斯拉夫国家,系由生活在米齐亚地区(今属保加利亚)的南部斯拉夫人联合一支保加尔人(古突厥人后裔)创立,称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稍晚一些时候,广布在东欧平原第聂伯河流域、伏尔加河上游和远及顿河大片地区的东部斯拉夫人也逐步走向联合,最终创立起第一个早期东斯拉夫国家,称基辅罗斯;直至公元第一千纪前后,多数斯拉夫人届已完成早期国家组织的创立,并直接跨过奴隶制社会而转入相对独立的国家文明发展阶段。

公元十一世纪以后,因受拜占庭帝国衰落、基督教东西大分裂、十字军国家、德意志人殖民化扩张等因素复合冲击,西斯拉夫人和东斯拉夫人出现进一步分化融合,继而形成了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斯拉夫民族,即属西斯拉夫人的波兰人、捷克人、卢日支人、斯洛伐克人;属南斯拉夫人的斯洛文尼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克罗地亚人和保加利亚人。公元十四世纪以后,生活在古罗斯地区的东斯拉夫人在多重历史因素影响下,也逐步摆脱金帐汗国统治形成了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东斯拉夫民族,即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而后又经种种内部变乱冲突和与日耳曼人、蒙古族、拜占庭人、土耳其人等的长期斗争,斯拉夫诸民族最终皆自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总体维护了自身的民族和语言属性,形成了现今完全独立的十二个斯拉夫国家(政治实体);但因地缘战略、宗教文化、民族结构等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素,至今斯拉夫世界内部依然冲突不断、关系多不稳定,文化和政治共同体的内在联系日显脆弱。

作为欧洲最大的民族集团,斯拉夫文化同样源远流长;早在青铜时代的特希涅茨文化时期,斯拉夫人即已掌握铸铜、冶陶与绘画等技艺,有了火葬与土葬两种不同的丧葬文化;传至稍晚出现的卢日支文化和黑林文化时期,他们又从凯尔特人那里掌握了冶铁技术,继而很快便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领域,跨入到了颇为发达的铁器时代;公元六世纪以后,斯拉夫文化开始与多神教发生联系,“斯拉夫神话”即于此间诞生,直至公元九世纪前后逐步转向基督文化;斯拉夫人从多神教向基督教转轨时期,又恰逢欧洲正值第一次基督教大分裂前后,继而斯拉夫诸国在拜占庭文化和拉丁文化的不同影响下,由此产生了政教与文化的分野;约在公元十二世纪后的发展进程中,西斯拉夫人和一些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的文化、政治生活被带入了欧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西欧国家诸如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等的复杂影响,而东斯拉夫人和其他一些南斯拉夫人则在诸多历史因素作用下,走上了封建君主专制的道路;但斯拉夫人大多都吸收了来自罗马和拜占廷帝国的文化元素,也继承了诸多古代兄弟民族的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嗣后又经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一系列流变,最终构成了现今包括东斯拉夫文化、西斯拉夫文化和南斯拉夫文化在内的斯拉夫诸民族文化体系。

族群定名

有文献记载的斯拉夫人,最早出现在公元一世纪罗马学者老普利尼的《自然史》一书中,其时称“维涅德人”(一译“维内狄人”“维勒底人”);稍晚成书的《日耳曼尼亚志》也采此说,称“维涅德人”届时栖息在易北河沿岸日耳曼部落的北部,至今德国尚有称斯拉夫人系“维德”者;公元二世纪的古地理学家托勒密,则记述斯拉夫人称“斯特拉宛人”“苏奥文人”;延至公元四至六世纪,受到欧洲种族大迁徙的冲击,届已出现氏族部落联盟的斯拉夫人,而后渐次分化出三大支系,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种族称谓:生活在德涅斯特河﹣维斯瓦河(一译“维斯拉河”)﹣奥得河流域的西支斯拉夫人,生活在多瑙河与中欧南部的南支斯拉夫人,均已开始使用“斯克拉文人”一名来统一代指“斯拉夫人”;定居黑海﹣亚速海沿岸、第聂伯河与德涅斯特河一带的东支斯拉夫人则称安迪人(一译“安特人”)。此后一个时期,因斯拉夫人尚未创立文字,且生活区远离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但南部斯拉夫人却同拜占廷人联系密切,故斯拉夫人遂多以拜占廷人所称的“斯克拉文人”之名见诸史料,直至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学者阿布·马利克·阿尔·阿赫特尔等人首次提到“斯拉夫人”(cakaлнбa)的称谓。

但就“斯拉夫人”(Slavs)一词的词源,国际学术界尚且缺乏共识,目前主要有三种认识:一说称“斯拉夫人的称呼可能引申自神灵,富有某种宗教意义”,此说指出斯拉夫语中的“Jaroslav、Svjatoslav、Vlaceslav”等词均包含“slav”,而这与古斯拉夫人所信奉的Jarilo、Svjatovit、Vlas等神祇首部写法高度类似,似乎意在寻求得到神灵的庇护;二说称“斯拉夫本就是古斯拉夫人的自我定义”,此说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指出,“Slavs”是源自“slovo”的派生词,意指“说同一语言的人”“能相互理解的人”,继而区别于他们眼中那些“沉默的人”,譬如德意志人的祖先日耳曼人;三说称“斯拉夫人的称呼源自早期斯拉夫人的生存环境”,此说认为“Slavic”系词根“skloak”的变形词,而“skloak”则与拉丁语中意指沼泽的“cloaca”同义,这也与考古发现的早期斯拉夫人栖息环境相吻合,但当前比较通行的属第二种说法。

族群起源

关于斯拉夫人的起源,古今学界同样众说纷纭,至今尚且莫衷一是,当下流行的主要有“多瑙河起源说、波罗的海沿岸起源说、维斯瓦河﹣奥得河流域起源说、奥得河第聂伯河流域起源说、喀尔巴阡山脉说、普里皮亚季﹣波利西亚起源说、亚洲起源说”等等。

现代学界多认同学者尼德尔利(捷克)等所提“波罗的海﹣第聂伯河﹣外喀尔巴阡山﹣维斯瓦河﹣普里皮亚季河说”,推定古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巴尔特人一样是绳纹式文化农牧部落的后裔,原住地大约在维斯瓦河中上游及其以东地区,即现今的波兰东部和乌克兰北部、白俄罗斯南部一带,古斯拉夫人也正是在这里从大的印欧语系中分离出来,渐次形成了独立的古斯拉夫人种集团。

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生活在青铜时代的古斯拉夫人从黑海北岸和喀尔巴阡山麓迁出,开始涉足欧洲中部、北部与东部地区,独立或参与创造了一系列的古欧洲文化:公元前十五至公元前十二世纪,盛行于维斯瓦河与第聂伯河中游之间的特希涅茨文化;公元前十三至公元前四世纪,发端于奥得河和维斯瓦河上游地区而后传至中欧广大地区(多瑙河上游﹣沃伦州,波罗的海沿岸﹣喀尔巴阡山麓)的卢日支文化;公元前八至公元前六世纪(一说公元前十至公元前七世纪),流行在第聂伯河中游地区的黑林文化;公元前七至公元前三世纪,流行在东欧平原第聂伯河、德涅斯特河南布格河流域的西徐亚文化;公元前六至公元前二世纪,流行在现今波兰境内的北方沿海地区文化。自公元前十世纪始,流行于普里皮亚特河与第聂伯河中游的扎鲁比涅茨文化;公元前七至公元一世纪,活跃的山麓居民文化和米洛格拉德文化也与斯拉夫人有着密切联系,至此古斯拉夫人届已步入发达的铁器时代,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一些部落群甚至走出了狭小的居留地,进入到了占据一定领土的早期氏族村社阶段。

发展变迁

早期迁徙

古罗马、古希腊史料和现代考古证实,公元一至二世纪时,斯拉夫人的足迹即已西达奥得河,东涉第聂伯河,南抵喀尔巴阡山脉,北至波罗的海沿岸;发展至公元二世纪末,原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日耳曼部族(哥特人,格皮德人)出现南迁,其间一度途径斯拉夫人生活区,使得当时完整的斯拉夫人领地遭到破坏,继而刺激和促进了斯拉夫人的后续分化与支系形成。此间除归附哥特人南下迁徙到黑海北岸的一些斯拉夫人外,其他斯拉夫人余部也因受冲击而发生离散迁徙,一支斯拉夫部落(东部斯拉夫人)从第聂伯河流域中部开始向北顿涅茨河和谢姆河上游移动;另一支斯拉夫部落(西部斯拉夫人)则大致从易北河和奥得河流域向西南迁徙,后由东北方向侵入并逐步蔓延至捷克多地,继而完成了对占领区内部分萨尔马泰人和捷克境内克勒特人的斯拉夫化。

学界推测至迟在公元四世纪时,伴随着欧洲民族大迁徙浪潮的发展,斯拉夫人便已占领自波罗的海岸至喀尔巴阡山北部支脉一带地区,西面与日耳曼人、克勒特人相接壤,南面、东南面与萨尔马泰人相毗邻,但其部落的东部边界尚且无法勘定。而在公元一至四世纪时,古斯拉夫人即已组成氏族部落联盟,开展领地自卫和发动对外侵袭;出现在第聂伯河中游、捷斯纳河以北及东北地带的晚期扎鲁比涅茨文化,出现在基辅以南至第聂伯河下游、北顿涅茨河上游至德涅斯特河流域的车尔尼亚霍沃文化,即为古斯拉夫人在此活动的标志性象征。

分支建国

公元三世纪中叶,南下的斯拉夫人随同哥特人对古罗马帝国发动战争,在黑海北岸参与建立了强大一时的哥特人部落联盟,但这一联盟约在一个世纪后便因匈奴人的西征而最终走向覆灭;其后摆脱哥特人束缚的南部斯拉夫人,因主要生活区并未遭到匈奴人的侵袭遂又继续留居下来;直至公元五世纪中期时,南部斯拉夫人才以盟友抑或被征服者的身份加入匈奴西征,进抵至多瑙河流域的达契亚(今罗马尼亚)和潘诺尼亚一带,与拜占庭帝国东陲发生接触。

公元五世纪末,匈奴帝国没落瓦解后,追随匈奴人的斯拉夫部落由此分化成两支,一支称“安迪人”向南经多瑙河下游进犯拜占庭帝国所属巴尔干半岛,一支则称“斯拉克文人”自北部和西北部南下侵入拜占庭帝国诸省,正式开始在欧洲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至公元六世纪时,受到人口增长、社会分化、外族人侵、氏族贵族贪欲等因素影响,斯拉夫人逐步成了欧洲大迁徙的主力,在历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迁徙后最终占据了欧洲大陆将近一半的土地。约公元六世纪中期,出现在黑海和亚速海北岸的阿瓦尔人与拜占庭帝国结盟,越过多瑙河河口击败东部斯拉夫人,西进至潘诺尼亚一带建立起阿瓦尔汗国;转至公元七世纪上叶,阿瓦尔人与拜占庭帝国决裂之际,生活在潘诺尼亚和原一带的西部斯拉夫人因不甘遭受奴役而走向联合,最终在反抗阿瓦尔人的斗争中建立了第一个西部斯拉夫国家——萨莫公国(萨莫国家)。

公元六世纪末,一些稍早与阿瓦尔人结盟南下的斯拉夫人,时年则已侵入拜占庭帝国腹地,占据了巴尔干半岛四分之三的领地并定居下来;西迁的斯拉夫人也已深入到北意大利平原地区,与邻近的伦巴第大区人和巴伐利亚州人发生冲突。转至公元七世纪以后,生活在米齐亚地区(今保加利亚北部)的南部斯拉夫人,出于斗争需要而结成“斯拉夫七部落联盟”,后与迁徙至此的一支保加尔人(古突厥人后裔)部落进行联合,定都普利斯卡组建起强盛一时的“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其国延绵长达三百余年。但同一时期的安迪人,则因遭到阿瓦尔人的远征打击而失去了踪迹,嗣后其名字再未见诸任何史料。

发展至公元七世纪中叶,再度强大起来的拜占庭帝国发动“反对斯克拉维尼亚”战争,生活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部分南部斯拉夫人随即被征服,开始加入到拜占庭帝国对阿拉伯人发动的军事行动中,并由此引发了斯拉夫人向小亚细亚半岛地区的大规模迁徙;在随后长达数个世纪的持续混战中,靠近拜占庭帝国的其他一些南部斯拉夫人也逐渐被拜占庭人征服,继而开始改操希腊语和接受拜占庭文化。

公元八至九世纪时,同步扩张的法兰克王国(又称“查理曼帝国”)与阿瓦尔汗国爆发冲突,阿瓦尔汗国兵败亡国后,巴尔干半岛平原与河谷地区的多数斯拉夫人并入了法兰克王国;稍晚一些时候,聚集在拉什卡地区(今塞尔维亚境内)南部斯拉夫人的一支,则在这一时期建立起了第一个塞尔维亚国家;而早期创立“萨莫公国”的西部斯拉夫人也再度联合起来,摆脱法兰克王国统治后定都维列格勒组建起“大摩拉维亚国国”,疆域一时囊括了现今的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波兰的西里西亚和后属匈牙利的潘诺尼亚;阿尔卑斯山区的斯拉夫人,则在参与摧毁阿瓦尔汗国打通向东迁徙的道路后,也于巴拉顿湖一带平原创建起了以布拉托天主教堂为中心的公国。同一时期,自喀尔巴阡山麓向东迁徙的斯拉夫人,同样业已广布在东欧平原第聂伯河流域、伏尔加河上游和远及顿河的大片地区,出现了以基辅为南方中心、以诺夫哥罗德为北方中心的多个大部落联盟,直至公元九世纪下半叶最终创立起第一个早期东斯拉夫国家——基辅罗斯

延至公元九世纪末,来自多瑙河地区的马扎尔人(匈牙利人)进抵巴尔干半岛后,他们很快便攻占了大摩拉维亚国斯洛伐克和潘诺尼亚地区,同时侵入阿尔卑斯山麓的德意志人领地,继而切断了南部与西部斯拉夫人领地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统辖有相当数量南部斯拉夫人的匈牙利阿尔帕德大公王朝;斯拉夫人也就此完全分化出“西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三大集团,各自进入到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

国家文明

公元第一千纪后期,在部族分化融合、国家征伐混战、文化交流碰撞等因素复合影响下,斯拉夫社会又发生了一系列复杂变化;先是公元六世纪至八世纪时,其原始氏族制度在自身生产力发展和参与欧洲混战中逐步瓦解,继而诞生了最早一批的古斯拉夫国家;后是自公元九世纪始,基督教的传入和在斯拉夫社会各阶层中的广泛传播,则进一步促进了古斯拉夫国家的封建化进程与国家文明的出现,是时诞生于大摩拉维亚地区的格拉果尔字母、诞生于保加利亚西里尔(西里尔)字母即为其典型代表。这一时期的斯拉夫人,因受到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帝国、阿瓦尔汗国匈牙利阿尔帕德王朝、神圣罗马(罗马﹣德意志帝国)和瓦里亚格人的多重政治、军事、教派斗争影响,保加利亚王国克罗地亚王国、塞尔维亚王朝、古罗斯等斯拉夫诸国在参与发动对外战争的同时,相互之间也经常因领地、贸易和宗教(教会管辖权与宗教仪式语言)等问题攻伐不断;譬如基辅罗斯斯维亚托斯拉夫在位时期(962年-972年),即曾北征维亚提契人和北高加索、东犯巴西尔二世人和可萨帝国、南侵保加利亚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使得斯拉夫人占据的疆域版图持续发生着诸多变化。

公元十世纪后期,聚居在今波兰西部瓦尔塔河流域的西部斯拉夫人,在部落首领梅什科带领下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强盛时期的波兰大公国统治版图一时囊括了波兰全境和摩拉维亚、斯洛伐克地区。同一时期,拜占庭帝国则在巴尔干半岛发起了新一轮的占领行动,此前攻占保加利亚王国的古基辅罗斯人(东部斯拉夫人)兵败北撤后,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多数地区复又归入拜占庭统治,他们中间的一些斯拉夫人也由此被赋予了东正教的印记;延至公元十一世纪,拜占庭帝国日趋衰落之际,由斯拉夫人建立的克罗地亚王国、杜克利亚公国开始变得强大起来,但之后二者皆因皈依天主教而最终成为了罗马教廷的附属国;这一时期,同时强大起来的还有神圣罗马帝国(即罗德﹣德意志帝国)和在西欧基督世界占据统治地位的罗马教廷,而其随后发动的“十字军国家”和德意志人的殖民化扩张,则进一步催化了斯拉夫人种集团的再度分化与变迁:斯洛文尼亚等地的西斯拉夫人领地在德意志人介入后出现退缩,拉巴河地区的多数斯拉夫人和波罗的海沿岸的斯拉夫人则最终被德意志人歼灭或吞噬,波兰和捷克地区的斯拉夫人也因德意志人侵入西里西亚而被隔离开来,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多数斯拉夫人、潘诺尼亚地区的一些斯拉夫人亦分别被希腊人、匈牙利人所同化,继而使得公元第一千纪前后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斯拉夫民族,即属西斯拉夫人的波兰人、捷克人、卢日支人、斯洛伐克人;属南斯拉夫人的斯洛文尼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克罗地亚人和保加利亚人。

公元十三世纪时,届已崩解成众多封建公国的古罗斯(基辅罗斯)被蒙古族征服(1240年),东斯拉夫人由此进入到了钦察汗国(即钦察汗国)统治时期,同时一些生活在波兰、匈牙利境内的斯拉夫人也曾因此遭到冲击;而数十年后,立陶宛人、波兰人和匈牙利人自古罗斯西部发起的占领行动,则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东斯拉夫人的内部交流与互通,继而促使他们在经历一个时期的民族融合后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东斯拉夫民族,即现今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

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早年来自亚细亚地区的土耳其人(奥斯曼利亚人)快速崛起,后于1354年侵入巴尔干半岛定都埃迪尔内创立起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统治除黑山人以外的多数南斯拉夫人长达数个世纪,马其顿、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南斯拉夫国家悉数被奥斯曼帝国吞并,部分南斯拉夫人也因此最终皈依了土耳其人所推行的伊斯兰教,同时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和收缩也导致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黑山人等的大规模变迁。

自公元十六世纪始,统一了东北罗斯的莫斯科大公国逐步发展起来,俄罗斯人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脉、北高加索乃至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广大地区;生活在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联盟境内的乌克兰人,势力范围也同时到达了黑海沿岸的草原和北高加索地区;但同样生活在联盟境内的白俄罗斯人势力范围则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就这一时期的斯拉夫人而言,主要受到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莫斯科大公国、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联盟(后改称波兰)的统治,且其内部尤以波兰人、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的矛盾最为激烈,而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等南斯拉夫人的斗争焦点则主要在于反抗奥斯曼帝国。同一时期,斯洛文尼亚各地还爆发了旨在反抗贵族封建主压迫的农民大起义,虽然这些行动皆因遭到当权者的镇压而最终宣告失败,但也为日后斯洛文尼亚民族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近代发展

进入公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多数斯拉夫人的生活区依旧战火频仍;届时俄罗斯人在沙皇扩张政策的推动下,向西已经吞并原属波兰共和国的东乌克兰地区,向东则越过乌拉尔山几乎占据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进行殖民,继而形成了以莫斯科大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统一集权国家,史称“俄罗斯帝国”;这一时期的欧洲中北部,止兵息戈的俄罗斯人与诸多波兰人、乌克兰人逐步走向联合,并与结盟共同应对北欧一带强盛的瑞典;这一时期的欧洲中南部,黑山人、塞尔维亚人、俄罗斯人也与奥斯曼帝国开启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战争冲突,继而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斯拉夫人口迁徙和宗教版图变化。

公元十八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和中东欧地区宗派斗争的不断加剧,先是统辖诸多斯拉夫人的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与以俄罗斯人为主体的俄罗斯帝国等结成同盟,沉重打击了包括波兰人、白俄罗斯人等在内普鲁士王国;而后上述三国又握手言和,联手制造了瓜分波兰的一系列事件,最终使得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等悉数归入俄罗斯帝国,波兰人则一分为二归入普鲁士王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兰人才各自建立起独立的国家组织,即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第二共和国。

转至公元十九世纪,受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刺激与影响,斯拉夫人广布的欧洲大陆开始全面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后随着奥匈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和扩张,日耳曼人、匈牙利人(马扎尔人)、土耳其人与俄罗斯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波黑人、克罗地亚人、黑山人等斯拉夫人围绕巴尔干半岛再度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地区冲突,其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波黑战争)、塞尔维亚、黑山等地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战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波黑、黑山等地的斯拉夫人皆自赢得了国家独立,但不久便在英国和奥匈帝国的干涉下再度遭到瓜分或殖民;截至1878年,世界上尚且只有三个自由的斯拉夫国家,即俄罗斯帝国塞尔维亚和黑山

公元二十世纪前后,一些不堪民族压迫和生活困顿的斯拉夫人发生迁徙,目的地主要是迁往欧洲一些国家(如法国)或侨居美国加拿大等地。而这一时期,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军事结盟、各帝国在巴尔干的激烈冲突,最终引发了波及整个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的斯拉夫国家都曾或直接或间接地卷入其中,这同时也促使斯拉夫人的民族运动一时达到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俄罗斯人届已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基辅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战后的国际会议则划定了保加利亚的新国界,确定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多民族斯拉夫国家地位,波兰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也相继创立了新的民族国家组织,随后出现的苏联(简称苏联)则将东斯拉夫人再度统一了起来。

发展至二十世纪中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斯拉夫诸国首次团结起来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道参与了反抗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在一定时期内巩固了斯拉夫世界各民族间的内部联系;二战结束后,因应政治与经济社会变革的需要,在东欧与欧洲东南部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斯拉夫国家,形成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各斯拉夫民族国家组织,即波兰人建立的波兰,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人建立的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建立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东斯拉夫人则延续和发展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南斯拉夫政治联盟几乎同时走向解体。

人口分布

学术界通常推定,斯拉夫人最早大致分布在维斯瓦河中上游及其以东的地区,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截至公元四世纪时,他们已经出现在西起维斯杜纳河,东至原苏联欧洲版图,北抵波罗的海沿岸,南达喀尔巴阡山脉的辽阔幅员上,还有一些甚至抵达了黑海沿岸一带;自公元六世纪始,斯拉夫人逐步蔓延到了中欧、东欧和东南欧的广大地区,而后又经与周边部族长期的分化融合,最终出现了东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三大支系,其中东斯拉夫人系斯拉夫集团中人数最多的一支。

现代的斯拉夫人主要包括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西斯拉夫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东斯拉夫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波黑人、马其顿人、斯洛文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和黑山人(南斯拉夫人);他们大多分布在欧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的相关主体民族国家,少数居住在横跨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远东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其它国家,二十世纪以后出现了人口规模的较快增长,时下总人口约有3.6亿(2016年),是欧洲最大的一个民族集团。

与此同时,各斯拉夫主体民族因所处地域和历史演变的不同,一些民族内部又往往有地域性的支系群体划分,譬如俄罗斯人中间,便有北方俄罗斯人、南方俄罗斯人和中部俄罗斯人(主要指伏尔加河流域及其与奥卡河之间的俄罗斯人)、白海沿岸的波莫尔人、梁赞北部的梅肖尔人、散布多地的哥萨克人、后贝加尔湖地区的谢麦伊人和哈萨克斯坦布赫塔尔姆河的卡缅希克人等的不同支系;同属东斯拉夫人的乌克兰人中间,也有北部地区的利特文人和波列舒克人、西南山区的古楚尔人、博伊克人、伦克人等支系的划分;再譬如斯洛文尼亚人中间,则有稳定传承了本民族特质的别洛克兰人、富有地中海特质的斯洛文尼亚人、一度深受德、奥影响的斯洛文尼亚人和隶属于塞尔维亚人后裔的斯洛文尼亚人等四大支系。

社会形态

最古的斯拉夫人,社会组织形态是原始氏族部落,他们主要生活在欧洲大陆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大多从事原始渔猎和原始农耕活动,但狩猎和捕鱼处于次要地位,他们饲养的家畜包括猪、牛和羊,后期饲养野蜂业也比较发达。公元前第一千纪时期,古斯拉夫人对铁器的运用逐步替代了青铜工具,继而出现了占有统治地位的铁质生产工具,譬如后来斯拉夫人放弃木制耕具而改用的铁犁,便促进了当时劳动效率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但仍停留在原始村社发展阶段。

公元一至二世纪的古罗马文献载称,斯拉夫人届时已有固定的住所,他们身材高大健壮、肤色白里透黑、头发呈淡褐色,作战手持盾牌且喜欢步行,但衣着很少且仅遮盖重要的隐私部位。延至公元四至六世纪时,斯拉夫人社会中出现了军事组织性质的部落联盟,他们多由血缘相近或地域毗邻且有利害关系的部落构成,部落会议在原始民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部落共同利益会在部落首领会议上以民主的方式进行讨论,而非受到某一个人的控制;这一时期,农业已经成为斯拉夫人的主要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还有畜牧业、渔业、养蜂业,冶金、皮革、木工、制陶等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住房条件仍然比较简陋,多系沿山林水泽构筑的半地窖式土屋,外观近似正方形。“扎德鲁加”也是当年出现在斯拉夫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它主要建立在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父权制大家庭中,包括同父所生的数代子孙及其妻室儿女等数十人,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剩余产品,男女族长拥有很大权力。

公元六至八世纪中期,随着斯拉夫人与外界交流和受到周边大环境影响的增多,在自身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生了农业和土地制度的一系列变化,早期即已出现的内部经济不平等和社会贫富分化现象也呈现出扩大化,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发展与阶级的形成,最终诱发了斯拉夫人原始氏族村社体系的解体和向封建社会的过度;但斯拉夫人古老的民主制传统,却对后世的拜占庭帝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七至十二世纪时期,斯拉夫各民族相继跨过奴隶制社会步入到封建社会发展阶段,出现了第一批兼有旧社会结构和封建主义特点的斯拉夫国家组织,每个国家组织均由一位国王和一位统率军队的王子领导,大多臣服或依附于周边的强大帝国(不含基辅罗斯);但在这一时期,他们统一的原始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古斯拉夫语言体系也走向了瓦解。

之后的发展进程中,西斯拉夫人和一些南斯拉夫人(斯洛文尼亚人和一些沿海的克罗地亚人)的文化、政治生活被纳入了整个欧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欧国家诸如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等哲学、政治和经济变革的复杂影响,而东斯拉夫人和其它一些南斯拉夫人则在诸多历史因素的复合影响下走上了封建君主专制的道路,倾向于阻碍城市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延长农奴制;但斯拉夫人大多都吸收了来自罗马和拜占廷帝国的文化传统,也继承了被他们同化的古代各民族的丰富文化物质遗产,并最终在同日耳曼人、拜占廷人、马扎尔人、蒙古族、土耳其人等进行了数个世纪的斗争后,保持了自身独立的语言和民族属性;延至公元十九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绝大多数斯拉夫人都已各自建立起独立的国家组织,并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诸多斯拉夫民族

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

学界推定,已知的斯拉夫人信仰始于公元六世纪,截至公元十世纪末前的几个世纪里,古斯拉夫人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便是多神教,他们往往与祖宗崇拜(祖灵观念)、自然崇拜、物神崇拜和图腾崇拜等密切相关,而祭祀祖宗则是斯拉夫人最古老的宗教仪式,每逢有难,古斯拉夫人就会祈祷祖先保佑,常用的祭品有薄饼、肉、蜂蜜、格瓦斯自制饮料)等;后经不断演化才最终出现了抽象的神灵体系,即通常所称的“斯拉夫神话”,他们包括与农业祭祀相关的天神斯瓦洛戈,在万神殿斯拉夫诸神中处于至高无上地位的雷神贝伦,以及树精水怪、野神、电神、太阳神、各色维拉等,而这些神祇也与人类社会一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所有的神祇都统属于号称天神的最高之神斯瓦洛戈,太阳神达基鲍格和火神斯瓦洛奇都是他的儿子;古斯拉夫人同时也崇拜月亮,甚至超越了对太阳的崇拜,他们往往称“月亮”为“父亲”和“祖父”,以求得丰收与健康的降临;但在原始宗教时期,斯拉夫人中间并没有形成特殊的僧侣阶级。

古斯拉夫人还普遍接受“森林之灵”的概念,认为这类神灵是相当古老的“动物之主”,可以庇佑猎人捕捉到足够数量的猎物,同时他们也是饲养家畜的保护神。同样古老的信仰还有,古斯拉夫人相信某些森林精灵会在人们建造房屋时潜入屋内,继而在构筑房屋的四梁八柱里驻扎下来,且这些精灵也有好有坏。尽管有善神和恶神之分,但古斯拉夫人认为善神更强大,恶神只能在善神允许下行动,善神能够创造健康、幸福和胜利,而恶神则会制造疾病、不幸和失败;每逢冬季来临,恶神便会占得上风,故而需要以祭物和誓约来供奉抚慰众神。例行祭祀仪式时,森林是通常的祭拜之地,祭祀之火多在山顶或其他高地被点燃,祭品则摆放在树下礼祭众神;每逢冬至,人们都会向大地之神和水之神献上丰盛的祭品;而复活节时,每当烧毁司掌冬季的莫拉纳女神像后,司掌春季的韦斯纳女神像便会继之登场;延至夏至时,祭品又要同时献给太阳神达基鲍格和火神斯瓦洛奇。

现代宗教

公元四世纪时,多神教在众多新兴教派的挤压下,即已呈现出日渐式微的发展态势,而在古罗马皇帝朱利安(331年-363年)复兴原始宗教的尝试最终破产后,强势崛起的基督教便迅速席卷了整个古罗马帝国,直至公元400年时届已成为正式的国教;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即是从侵入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开始的。

公元八至十二世纪,在欧亚各国政教军事斗争交织、早期斯拉夫国家寻求政权巩固、圣像破坏运动诱发基督教大分裂的时代背景下,斯拉夫诸国相继完成了改宗基督教的历史进程:最早一批改宗基督教的斯拉夫国家是卡林西亚公国(今斯洛文尼亚),届时(公元745年)出于抵御阿瓦尔汗国进攻的考量,卡林西亚公国遂寻求日耳曼巴伐利亚人的支持,后在法兰克王国的统治下最终皈依了基督教(天主教派);同一时期接触到基督教的斯拉夫国家还有古罗斯。转至公元九世纪,在欧洲各帝国激烈的政教军事交锋中,多数克罗地亚地区均改宗了法兰克王国推崇的基督教(天主教派),而沿亚得里亚海的滨海地区则皈依了拜占庭帝国所推崇的基督教(东正教派);随后大摩拉维亚国在法兰克王国的压力下也皈依了天主教派,保加利亚王国则受拜占庭帝国影响改宗了东正教派;但塞尔维亚人的受洗相对颇为曲折,先是克罗地亚王国达尔马提亚地区的塞尔维亚人皈依了东正教派,后是扎果热塞尔维亚人受克罗地亚王国影响改宗了天主教派,继之出现的统一了达尔马提亚地区的杜克利亚公国,则又在塞尔维亚人皈依东正教派和天主教派问题上出现反复,直至公元十二世纪公国解体才最终统一于东正教派。公元十世纪时,波兰大公国王公贵族在接受捷克神职人员的施洗后,同样开启了国家基督化的历程;同一时期,深受基督教长期渗透的基辅罗斯,在尝试改革本土原始宗教最终失败后,经与拜占庭帝国谈判也走上了“罗斯受洗”的道路,东正教由此成为基辅罗斯的国教。

斯拉夫人受洗后,基督教世界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即是基督教在对斯拉夫人传统信仰的多神教挤压渗透过程中,其自身也被动吸收了一些多神教的内容成分以利传播;其二便是在波黑建立国家组织后,拜占庭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围绕宗教地缘战略而发生的一系列缠斗,直至十三世纪才以塞尔维亚大主教区的最终独立而收场,继而这也促进了两大教派在巴尔干半岛管辖权的明晰化;其三则是出于争夺最高宗教权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需要,而衍生出的拜占庭危亡之际倒向罗马教廷寻求发动新的十字军国家,以及莫斯科大公国趁机夺取本国首席主教(牧首)任命权的一系列动作,在1453年拜占庭帝国因遭受土耳其进攻最终走向灭亡后,东正教遂出现了莫斯科大主教和君士坦丁堡战役大教长同时享有教派最高领导权的局面。

公元十五世纪时,随着土耳其人的二次崛起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奥斯曼帝国治下斯拉夫人的宗教信仰出现了一定波动,一些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和波黑人便是此间改宗了伊斯兰教;而生活在立陶宛大公国大公国和波兰联盟境内的一些斯拉夫人,届时则因受佛罗伦萨教会合并会议影响而从信奉东正教转向了天主教,他们中间就包括后发展出来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但其它多数斯拉夫国家仍是沿着宗教改革与反改革斗争的轨道前进了几个世纪;公元十六世纪时,率先爆发在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促使天主教派发生分裂,继而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意志的基督教新教派,波兰、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斯拉夫国家均曾卷入其中,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路德宗、归正宗、安立甘宗”等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新教派,同时也有一些原本信仰天主教的斯拉夫人最终皈依了新教派。

公元十七世纪前后,在罗马教廷发起的反宗教改革浪潮中,一些原本信奉东正教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受到冲击,继而在立陶宛封建主的压制下或是直接皈依了天主教,抑或是改宗了希腊-天主教派(即“东仪天主教”),直至1686年俄波“永久合约”签署后,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即“东乌克兰”)和基辅地区的斯拉夫人又重新转向了东正教;同时经历了“尼康改革”的俄罗斯也终结了东正教一统天下的历史,正式步入多宗教发展时期。公元十九至二十世纪时期,随着南斯拉夫王国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发展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瓦解,南斯拉夫人在信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问题上出现了一定反复,至今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斯拉夫国家仍是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三者兼具;在同一时期的苏联,东正教的发展也经历了较大波折,尤其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因新成立的苏联政府长期奉行无神论政策,其联盟内部的东正教一度遭到重创甚至被边缘化。延至当代,重新赢得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国家支持的东正教,复又在斯拉夫世界掀起了新一轮的复兴浪潮,迄今世界上多数斯拉夫人普遍信仰的即是东正教,但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仍多信仰天主教,也有少数斯拉夫人信奉基督新教或伊斯兰教。

语言文字

斯拉夫语言

“斯拉夫语”属印欧语系,与同一语系中的波罗的语关系最近;约自公元前两千纪至公元前一千纪时,古代斯拉夫语(共同斯拉夫语)逐步从印欧语系中剥离出来,而后自成一个语族。作为古斯拉夫人长期共同使用的语言,随着他们不断的民族迁徙和周边部族的交往融合,传至公元前一千纪末至公元后一千纪晚期时,共同斯拉夫语的统一性届已渐次遭到破坏;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后二世纪时期,统一的共同斯拉夫语首次发生分化,出现了东部方言区和西部方言区;而后的东部方言区发生二次分化,在戈楞河以东至德涅斯特河发源地(东喀尔巴阡山)一带形成了东部次方言,在戈楞河与布格河的中间地带则形成了中部次方言,如此又历经数百年持续演化便最终导致了共同斯拉夫语的解体,继而代之出现了三个新的支系,即由东部次方言发展而来的东支斯拉夫语(古俄语),由中部次方言发展而来的南支斯拉夫语,由西部方言发展而来的西支斯拉夫语。此间同时发生的便是“音标‘j’前的辅音软化和闭音节的消失”等一系列变化,使得后世产生的各斯拉夫语言表现出了诸多的不同。

较之共同斯拉夫语,现代斯拉夫诸语言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构成而言,捷克语(古称“波希米亚语”)中有了一些日耳曼语、凯尔特语和突厥语的成分,斯洛伐克语吸收了一些匈牙利语和突厥语的成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乌克兰语中同样也有突厥语的成分,保加利亚语中则出现了诸多土耳其语的成分;二是就语音而言,东支斯拉夫语沿袭了共同斯拉夫语时期词重音不固定的特性,至今俄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中词的重音仍不固定;但属西支斯拉夫语的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中词的重音已经固定在起始音节上,波兰语中词的重音固定在了倒数第二音节上;在南支斯拉夫语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则有乐重音的表示;三是就词形而言,大多斯拉夫语的名词和代词都有格的变化,但不包括南支的保加利亚语和马其顿语;就语法而言,共同斯拉夫语原有的双数范畴现已大多消失,仅在斯洛文尼亚语和卢日支语中尚有体现;同样在多数斯拉夫诸语言中,“过去时态”的表达业已仅存一种,但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卢萨特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尚有“一般过去时、完成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的不同。

直至公元十四世纪时,东支斯拉夫语还只是一种东斯拉夫人所共同使用的方言,之后才渐次出现了独立的俄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同样其它各语支也都在各自所处的地缘战略和宗教文化环境中经历了漫长的分化融合,最终南支斯拉夫语中出现了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斯洛文尼亚语,西支斯拉夫语则酝酿出了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波兰语、卡舒布语和上卢日支语、下卢日支语,但属西支的斯洛伐克语与属南支的斯洛文尼亚语却有着诸多相似;同时也有一些早期的斯拉夫语在民族融合中走向了消亡,譬如中世纪时定居易北河流域斯拉夫人所创造的“波拉巴语”(一译“波拉比亚语”)即是一例。

现今的斯拉夫语,作为欧洲亚洲斯拉夫人共同使用的语言,届已在白俄罗斯、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马其顿、黑山、波兰、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乌克兰取得法定国家语言地位,其中俄语也是联合国的法定工作语言之一。而追溯其法定语言史,则较早出现在公元九世纪的“斯拉夫﹣保加利亚帝国”,届时斯拉夫语已经作为国家法定语言在保加利亚流行起来;后来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语也最终替代了早年通行的拉丁语成了波兰的法定语言;但俄语在乌克兰地区的流行,则始于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脱离波兰统治前夕的十八世纪时期;现今的塞尔维亚语,则已是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的共同语言,其主要使用人群多集中在半岛中部和西部地区。

在斯拉夫世界,与上述斯拉夫诸语言共存的还有一种颇为古老的古教会斯拉夫语,又称“教堂斯拉夫语”;它的基础是南部马其顿方言,同时也吸收了一些其它斯拉夫语的成分,并深受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影响,在语音和形态上都与后期的共同斯拉夫语相接近,一度曾是各斯拉夫人的跨民族语言;古斯拉夫语作为最古老的斯拉夫书面语言,起初它的使用范围主要局限在宗教活动中,但后来与各斯拉夫语言的接触促使其产生了诸多变异,继而又对各斯拉夫民族标准语的形成了深远影响,至今仍为东正教礼拜仪式所使用。

斯拉夫文字

现今斯拉夫语族多通行西里尔(西里尔)字母书写系统,而最早的斯拉夫文字则创制于公元863年的,系由当年的拜占庭传教士西里尔、梅福季兄弟发明,届时主要旨在对抗罗马罗马教廷,促进东正教在大摩拉维亚的传播。早期书写斯拉夫文字的字母有两套,一套称“格拉哥里字母”,它是以希腊草书为蓝本创制而成的,共计有40个字母;一套称“基里尔字母”,它以希腊楷书为蓝本,在借鉴25个希腊多角体字母的基础上,兼及采马其顿方言创制而成,共计有43个字母;上述两套字母虽形体不同,但读音却是基本相一致的。

“格拉哥里字母”后来传至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继而出现了两种不同时期的字体,早期出现的称“保加利亚字体”,曾与“西里尔字母”书写体系长期并存,对保加利亚文字与文学的发展产生有重要影响,一直沿用至十二世纪末时被废;晚期出现的称“克罗地亚字体”,自十四世纪形成后一度颇为盛行,延至十八世纪末时同样被废;但与此不同的是,自九世纪斯洛文尼亚人接受“格拉哥里字母”后,便长期保留了利用其传播基督教天主教)和书写宗教书籍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约在公元十世纪时,随着基督教在欧洲大陆的持续传播,译成斯拉夫文的宗教书籍也自保加利亚传入基辅罗斯,“基里尔字母”由此开始在基辅罗斯发展起来,并最终形成了基辅罗斯的统一字母系统。十六世纪以后,在“基里尔字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俄文声望日隆,后又对南斯拉夫人的文字书写产生了诸多影响;俄罗斯现代标准语的形成发轫于亚历山大·普希金创作时期,后又经历代语言大师的长期加工于1956年最终定型,即使用“基里尔字母”变体的现代俄罗斯文。

虽然历史上因受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影响,使得斯拉夫文字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错综复杂的过程,但现今所有斯拉夫诸国均已创制出属于本民族的标准语言文字,它们包括归属于斯拉夫文字体系的俄罗斯文、乌克兰文、、塞尔维亚文和,归属于拉丁文字体系的斯洛文尼亚语和卢日支文,同时它们又都最终统一于腓尼基字母系统;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现今世界范围内约有2.5亿人以基里尔字母作为本民族的文字基础,届已成为继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之后的第三种欧盟官方使用的字母系统。

民族文化

斯拉夫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在既有原始氏族文化和多神教文化的基础上,深度融合吸收西欧文化、拜占庭文化和各兄弟民族文化发展起来的,而后又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系列流变,最终构成了包括东斯拉夫文化、西斯拉夫文化和南斯拉夫文化在内的斯拉夫诸民族文化体系。

寝食

在旧时的俄罗斯人、捷克人和一些波兰人中间,一种称“伊司都巴”的沐浴方式比较流行,斯拉夫基督徒寒冷时节的洗礼也是在这种可供洗浴的暖室内进行的,近世这一沐浴方式又传到了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那里。古代斯拉夫人也有着不少的化妆用具,譬如梳子、剪刀、剃刀、拔发钳和象牙,铁铜制成的挖耳勺、金属材质的镜子等等。

古斯拉夫人的饮食,大约主要摄入的是蔬食,肉类、鱼类、牛奶等也间有摄入,但尤以“黍”的食用为多,斯拉夫人会将其做成糕饼或羹汤来吃,转入农业文明国家以后主食才改为“黑麦”;考古学也从侧面证实,新石器时代黍类作物届已自中国西传至欧洲大陆,在距今约3460年﹣3360年前即已传入喀尔巴阡盆地一带,而后又在约距今3440年﹣3280年前传入欧洲中部(德国和波兰南部以及捷克等地);与此同时,古斯拉夫人的粮食作物还包括大麦、小麦、裸麦等谷物,蔬菜一类的则有芸苔菜、大蒜和大葱,水果一类主要有苹果、李子、梨子和樱桃等;斯拉夫人较早掌握的还有奶油的制作和食用,以及妇女们用“格瓦斯”发酵制成的面包,吃罂粟子也是他们传承已久的重要嗜好之一,至今仍可在东欧产出的面包和糕点中见到。

斯拉夫人同时又是热情好客的,他们吃饭的工具包括汤匙和小刀,饮具包括早期所使用的头盖骨和后来出现的杯子,受欢迎的饮料则有蜂蜜水、大麦酒和后来接触到的葡萄酒,十五世纪的捷克境内即已出现了啤酒酿造工艺,至今经久不衰;菌类在过去的社会生活中,除易北河一带的斯拉夫人将其作为食物外,其他斯拉夫人则更多的是把它作为烹调料来使用的,此间通常用于烹调的还包括胡椒盐、茴香和蜂蜜,他们吃的肉食多是串在铁杆上熏烤,或是放入金属容器中煮食的,每逢新生儿举行首次剃发礼和之后举行结婚礼、葬礼时,斯拉夫人大都会隆重的宴请宾客。

延至当代,随着宗教对斯拉夫人世俗生活的持续渗透,佩带十字架或带有圣像和基督教祝词的装饰物也成了流行在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中的一种时尚,不少斯拉夫人的家里还摆有圣像、十字架、乳香炉和蜡烛架等祈祷用具,东正教徒一日三餐进食前面对圣像划十字的习惯也一直沿袭至今。

节日

古斯拉夫人有过“沐浴节”的传统,即在每年六月二十三日的晚上,除将一位少女投入河中向太阳神达基鲍格献祭外,所有斯拉夫人都要跳入河中例行沐浴,故此这天遂被称为“沐浴节”。同时基于对“火”的崇拜,古斯拉夫人还有办“篝火仪式”的传统,届时他们把点燃“活火”来作为对抗疫病流行的手段,而“活火”通常是以干木材(如“椴树”)摩擦生火,同时会伴有沉默的特殊仪式,东斯拉夫人也经常令牲畜穿越两团篝火以示驱邪;南斯拉夫王国地区则普遍有在家灶中烧圣诞节劈柴的习惯,这与东斯拉夫人圣约翰节时烧稻草人的习俗相类似,至今东斯拉夫人在圣诞节、伊万·库帕拉节、狂欢节、天使报喜节、尤利节和伊里亚星期五时都有点燃篝火的传承。

改宗基督教以后,斯拉夫人的节日遂变得愈来愈多,“圣诞节(基督生日)、主受洗节、主变容节、主进圣城节、耶稣升天节、圣三位一体节、十字架节、圣母诞生日、圣母进堂日、圣母领报日、献圣婴日和圣母安息日”等十二大节日,是现今所有斯拉夫基督徒共同遵从的节日,他们在每一个节期都会参与基督教会组织的盛大纪念活动,其间晚祷和晨祷的时间也比平时都要长,而且节前要吃斋,节后还有连续几天的纪念活动。除却上述重大的宗教节日外,各不同教派尚有自行设立的一些中、小型节日,以纪念基督教最有意义的事件或最受尊敬的宗教人物,信徒们也要参与。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斯拉夫人将他们的习俗也融入了节庆活动,譬如皈依基督教后的一些东斯拉夫和南斯拉夫人,他们举行庆祝圣诞节仪式的同时,还保留着旧时藏小馅饼的传统做法,希冀籍此庇佑来年能够五谷丰登;但其间不同的是,在公元十八至二十世纪初期,因斯拉夫诸国届时所用历法不同,多数东斯拉夫和南斯拉夫国家是依儒略历每年12月25日来庆祝圣诞节的,而早先已经改用格列历的西斯拉夫国家和塞尔维亚,则是按照格列历每年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的。在复活节期间,东斯拉夫人也保留了多神教时期用柳枝抽打小孩的特殊传统,至今仍有沿袭。

婚育

古代斯拉夫人婚配,有一夫一妻制,也有一夫多妻制,且其婚俗也因地域和氏族部落的不同而互有差异;譬如波利安人结婚时,新郎并不会前去接亲,而是引导新娘自行前来,第二天早晨再发给嫁妆;而德列夫里安人则不举行婚礼,其主要靠诱拐外出取水的少女成婚,这一“抢亲”的习俗延至二十世纪仍有残存;再譬如拉迪米奇人、维亚提契人、塞维里安人,他们也不在家中举行婚礼,而是通过在村落中玩游戏结识女伴,后在游戏结束时将女伴拐走,且这些往往都是一夫多妻制的;传统诱拐或抢亲的习俗,在二十世纪的巴尔干半岛俄罗斯的一些斯拉夫人中亦有延续,但届时已演化为亲族们把住通往新娘住处的路口,且将新娘藏匿起以避免抢夺;同时,在一些部落也有下“聘礼”娶亲的风俗。

春季和秋季是古斯拉夫人常选的结婚季,在他们中间举行的婚礼仪式上,除有常见的乐舞活动和必备的结婚饼食外,还有新娘戴面具出嫁和向新人撒“喜食”的传统,用来撒散的食物一般包括荞麦、玉镯黍、豌豆、酵母花、米类等,此举主要意在表达祝福。而苹果公司则往往是馈赠新人礼物的首选,缘由便是苹果被视为拥有调动情欲的功效;同时赠送的还有一对公鸡和一对母鸡,此即斯拉夫人意识中多子多孙的象征。新婚仪礼上,还有新娘为新郎脱鞋以示柔顺的传统,传称此举乃系“夫权”的象征。

乌克兰南斯拉夫王国和蒙特尼格罗等地的一些斯拉夫部落,过去曾长期保有让渡新娘“初夜权”的古老传统,具体则交由前来庆贺的某位客人或是特请的客人执行,这也与中世纪其他一些民族“初夜权”的让渡相类似。斯拉夫人中还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印欧民族的风俗,譬如父亲有权与未成年儿子的未婚妻同房,或被允许在儿子久出不归的情况下与他的妻子同房。而在另外一些的斯拉夫人中间,贞操则往往被视为衡量女性德行的重要标准,甚至有丈夫死后妻子自愿自焚殉葬的习俗,而这些女性常常会受到时人的异常尊重。

旧时在育儿方面,斯拉夫人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譬如在新生儿取名问题上,因斯拉夫人旧时长期信仰原始宗教,故人们常化用或直接用雷神“佩龙”的尊讳为子女取名,男孩常称“佩龙”,女孩则称“佩龙娜、佩龙卡或佩龙尼察”等等;现代的斯拉夫人取名,在姓中则有不少是以“斯基”结尾的,这一称呼也与宗教信仰有着历史的渊源;同样在斯拉夫人姓名中常见的还有男“夫”女“娃”的称谓;在旧时波罗的海的一些斯拉夫人中间,他们一旦觉得人丁过多,便会直接杀死新生儿,以免负担过重;同时男婴出生后的首次剃头礼,也常被他们视为一项特别的宗教仪式。

丧葬

古代斯拉夫人治丧,主要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形式,但也有一些地方实行双重埋葬。就火葬而言,古代斯拉夫人会将逝者的尸体架在柴火堆上或是放在木板上抑或是放在船上,即行火化之后便会收拢逝者的骨灰骨殖等装敛埋入墓冢,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陪葬品随同逝者一并加以埋葬;就土葬而言,逝者入葬的姿态往往是面东而卧或着面东而坐的,此举主要旨在令逝者能够始终面朝日出;而双重埋葬,则是待逝者下葬三年、五年或七年后,再将其全部或部分尸骨挖出清洗干净,用布包裹起来带回家中摆置在挂有神像的“神圣的屋角”处暂放。不同斯拉夫人的埋葬仪礼也各有差异,有些是直接将逝者的骨灰骨殖埋入墓冢遮盖,有些则是先将其骨灰骨殖装敛起来而后再堆土起丘,譬如已知最早的特希涅茨文化时期的斯拉夫人,以及后出现的克里维奇人、拉迪米奇人、维亚提契人和塞维里安人等的葬仪,即是先行在逝者的近旁举行一种叫做“脱里那”的祭礼,而后再将届已完成火化的骨灰骨殖装敛入瓮进行埋葬。

斯拉夫人迷信死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故而会在入土时随葬一些诸如铁器、珠宝首饰、锻造(打铁)工具和其它手工艺品,同时也会杀掉逝者生前所有的鸡犬牛马等家畜进行殉葬,甚至还有杀掉逝者妻室、儿女、奴隶一并陪葬的,或是妻子主动在丈夫葬礼上自行殉葬;延至二十世纪时,在俄罗斯人、波兰人、斯洛文尼亚人、保加利亚人等斯拉夫人中尚有为逝者备置随葬品的习俗。下葬环节完结后,接着便是举行追祭逝者的宴席,其间则会进行战斗和角斗的武艺表演,这一遗俗传至二十世纪尚在东正教徒中有所沿袭。现今的斯拉夫人,早已完成移风易俗,妇女不再是丈夫的附属品,逝者也皆是葬入教堂墓地安息;基督教的信仰、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业已成为斯拉夫人的共有认同与遵守。

历法

斯拉夫人的历法,最初是建立在“年、白天、黑夜、早晨、晚上、昼夜、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概念基础上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古斯拉夫人意识中的主要时间体系,且其对年复一年和昼夜更替的认识往往与多神教信仰有关,早期的斯拉夫人并不认为时间是有长度的,直至一些代表时间的概念被抽象化以后,他们才逐步有了时间段的观念。

皈依基督教引发了斯拉夫人历法制度的变革,届时改宗基督教的斯拉夫诸国纷纷袭用了儒略历(旧历)纪年法,即由古希腊皇帝儒略·恺撒创制和奥古斯都修订的以回归年为基本单位的历法,至此斯拉夫社会也开始有了全年12个月的时间概念。但东斯拉夫人则有所不同,他们最早采用的是创世纪年法,即以公元前5508年为元年的纪年法,直至1699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改革时期,方才废除了世俗的创世纪年法,统一改用儒略历纪年法。

公元1582年,西斯拉夫皈依天主教的波兰人响应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号召,率先在斯拉夫诸国中改用了格列高利历(新历),即现今国际通用的公历;延至公元1776年,塞尔维亚在民族复兴运动中也废除了儒略历,转而接受格列高利历纪年法;进入公元二十世纪后,保加利亚、原苏联、原南斯拉夫等斯拉夫诸国也相继改用了格列高利历,一直沿用至今。

文化科学

教育

斯拉夫人的教育起步较晚,最初的教育机构皆系宗教学校或修道院。公元九世纪时,随着斯拉夫文字的出现和传播,在保加利亚西南部的奥赫里德地区(今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交界区),才由西里尔的门徒克利门特创办起斯拉夫社会早期的学校,届时培养的约3500名学生,主要从事教育和传教;同一时间,梅福季的门徒纳乌姆则在保加利亚的普雷斯拉夫传教授业,继而他们分别开创了知名的“奥赫里德学派”和“普雷斯拉夫学派”,奠定了斯拉夫社会的教育和文化基础。

此后一个时期,出于基督教的传播需要,东西方教会遂开始不断在斯拉夫诸国创办宗教学校,注重培养不同层次的宗教人士和信徒;早期开办的宗教学校主要有三种:一是教区学校,等同于小学,面向本教区教徒开放,由教区神父担任教师,主要教授一些读写知识;二是修道院和牧师会学校,等同于中学,设有神学、语言、算术、几何、逻辑学等课程,主要旨在培养神父和修士;三是大学,等同最高学府,通常设有神学系、法律系、医学系、艺术系等。

发展至十一世纪中叶,基辅罗斯也出现了早期的教育机构——基辅洞穴修道院,同时也是当年罗斯最大的图书馆,直至十三世纪初的历任罗斯主教皆是毕业于此;而后出于政治和商业的需要,教会学校也渐渐开始培养世俗人才。但在十四世纪中叶,这一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率先受到西欧文化影响的西斯拉夫国家,于1348年创办了今在捷克境内的布拉格大学(又称“查理大学”),于1364年创办了今在波兰境内的的克拉科夫大学(今称“雅盖隆大学”),但此时的东斯拉夫和南斯拉夫诸国尚且仅有教区学校和修道院学校,届时处在奥斯曼帝国治下的马其顿文化更是遭受了诸多摧残,同样处在奥斯曼帝国治下的波斯尼亚地区也多只能接受小学或中学教育,后世斯拉夫诸国的文化教育差距也正由此拉开。

十五世纪时期,受拉丁文化影响的达尔马提亚地区,便也开始派遣人员赴帕多瓦大学匈牙利布达大学求学,截至十六世纪的达尔马提亚地区,届已出现约二百名的克罗地亚人文主义学者;同一时期,塞尔维亚教会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创办了印刷所出版宗教文献,组织教会人士撰写编年史,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圣像画家,继而促进了塞尔维亚文化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随后受到巴罗克文化影响的其它巴尔干半岛,譬如杜布罗夫尼克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等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也相继发展起来,涌现出了物理学家鲁杰尔·博什科维奇、诗人季沃·贡杜利奇等一批优秀学者,至今仍可见到杜布罗夫尼克旧城各历史阶段扩建时出台的规划文件和相关法令。

延至十七世纪后期,在现今的莫斯科才创办起一所综合性的教会学校,即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校,开授古代语言(希腊语、拉丁语)、神学、算术、地理、天文学、古斯拉夫语法等课程,用以教育国民和培养人才,但教育权利仍为教会所垄断,直至十八世纪世俗学校体系才逐步在俄罗斯帝国建立起来,其间替代教会斯拉夫语出现的世俗俄语,则进一步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时至今日,俄罗斯东正教会领导体系内,仍保有多所东正教大学和神职中学、教区中学等教会学校。

教育同样落后的还有保加利亚和原南斯拉夫王国地区,直至十九世纪初期时,届时的保加利亚尚未开办一所世俗学校,但在最后一次俄土战争(1877年-1878年)爆发前夕,保加利亚境内的世俗小学即已激增至1500余所,而后又相继出现了索非亚大学、普洛夫迪夫大学和大特尔诺沃大学等54所高等学府。二十世纪上半叶,南斯拉夫王国建立后,也在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扫盲和文化普及工作,现今早已甩掉了欧洲教育最落后国家的帽子,发展成为拥有贝尔格莱德大学萨格勒布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的国家和地区。

文学

原始宗教时期,斯拉夫人的文学遗产主要是口头创作,它们包括俗语、谜语、神话、劳动歌曲、诗歌、传说和轶事等;斯拉夫文字诞生后,斯拉夫人的口头文学遂渐次被书面文学所取代,但斯拉夫诸国的发展情况又不尽相同。

最早有文字记述的斯拉夫文学,发轫于公元九世纪的大摩拉维亚国时期,斯拉夫文字的创始人西里尔创作了斯拉夫人的第一首诗歌——《马太福音的前言》;而后率先继承其衣钵的便是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文学,虽然当时的文学作品尚且多以反映宗教文化为主,但仍对后世斯拉夫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深远影响,继而也使得保加利亚迅速成了斯拉夫世界的早期文化中心,诞生了神学专著《天》、自然百科全书《六昼夜》,以及代表中世纪保加利亚文学最高成就之一的论战性文章《论字母》。

公元十世纪以后,来自西欧的骑士文学传入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斯拉夫社会,也开始了其对南斯拉夫人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时期,斯拉夫文字转道保加利亚传出后,罗斯诺夫哥罗德则出现了已知基辅罗斯时期最早的文学著作《神职训诫》;十二世纪时,基辅罗斯又相继出现了俄罗斯历史上最早的编年史著作——《往年纪事》和俄国文学史上的的标志性著作——《伊戈尔远征记》,届时基辅罗斯的书写载体尚且是羊皮纸或桦树皮;此后直至十七世纪时期,俄国文坛长期比较平静,后在亚历山大·普希金创作时期方才达到新的高峰。

公元十五世纪时,处在奥斯曼帝国治下的保加利亚学术中心转入隐秘的修道院,修士学者弗拉迪斯拉夫·格拉马蒂克即是在里拉修道院完成了他的文学名著——《里拉纪事》;稍晚在索非亚(保加利亚首都)著书立说的还有修士学者佩约和马特伊,其创作体裁始终贯穿着反抗奥斯曼帝国压迫的爱国主义思想,延至十八世纪奥斯曼帝国衰微之际,保加利亚文学在民族复兴运动中日臻成熟,修士帕伊西·希伦达尔斯基于1762年著成的历史巨著《斯拉夫﹣保加利亚史》,嗣后成为了保加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同一时期,自西欧传入的巴罗克文学,则因自身本就基础薄弱而未能对南斯拉夫地区产生较大影响,但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该地区戏剧、音乐、歌剧、报刊和图书馆的出现。

公元十八至十九世纪,在斯洛伐克创造统一书面语的思潮推动下,以天主教神父A.伯诺拉克为代表的西斯拉夫人,也在文字与文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尝试,著成《关于斯洛伐克字母的批判性语言学讨论》(1787)、《斯洛伐克语语法》(1797)、《年轻人雷内,事件与经历》(1783、1785)等诸多开创性作品;J.霍利所著《斯拉夫》(1839)、J.科拉尔所著《荣誉之女》(1824)、PJ.沙法里克所著《怀抱斯拉夫竖琴的塔特拉缪斯》(1814)等文学作品,则揭开了西斯拉夫古典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创作的历史。

公元十九世纪以后,在斯拉夫诸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家建设发展浪潮的持续推动下,波兰已经有了颇为发达的文学创作,保加利亚也诞生了《轭下》《爱国者》《被遗忘的史诗》《工人文学阵线》等一批富有代表性的无产阶级文学著作,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则催生了一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文学流派,它们包括克罗地亚无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丹科和武科耶维奇,塞尔维亚工人作家和诗人的代表人物科·阿布拉舍维奇,斯洛文尼亚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弗·普雷舍伦和现代派代表人物伊·参卡尔,原南斯拉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里纳河上的桥》作者伊沃·安得里奇等,均为斯拉夫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

建筑

较早期的斯拉夫人居所,建筑样式是一半居地下、一半居地上的圆木木架结构窑洞和小茅草屋,但也有一些修筑用来避难的古城堡;现代斯拉夫建筑艺术的兴起和发展,约始自与拜占庭和基督教发生联系后的几个世纪里。

公元九世纪时期,较早受到拜占庭式建筑艺术影响的是保加利亚,届时保加利亚的旧都普利斯卡城中即已出现拜占庭和罗马风格的元素,而后建成的保加利亚新都普雷斯拉夫城中上述元素便愈发凸显。与保加利亚一样,基辅罗斯也是较早受到拜占庭和基督文明影响的国家之一,由希腊和罗斯工匠共同设计建造,以拜占庭首都圣索菲亚大教堂为样板,修筑于1037年的基辅圣索菲亚大教堂即是拜占庭都市风格的典型代表;稍晚建成的诺夫哥罗德圣索菲亚大教堂,采用六圆顶和不规则石块砌筑的方式,壁柱正面凸起且穹顶饰有假连拱的建筑物,则被视为融合了罗马式和拜占庭式建筑艺术的早一批俄罗斯风格建筑;延至十四世纪时,以俄国为代表的斯拉夫人在承袭拜占庭教堂十字形布局的基础上,对穹顶造型的设计进一步夸张演化,继而形成了富有古斯拉夫层次变幻的多头式圆葱头型穹顶教堂宫殿风格,现今的俄罗斯总统府克里姆林宫即形成于这一时期。十七世纪以后,届已囊括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俄罗斯帝国又吸收了法式宫殿、古典主义建筑、巴罗克建筑等多流派建筑艺术,几经流变而最终奠定了当代东斯拉夫诸国的建筑艺术基础。

南斯拉夫诸国的建筑艺术,相较东斯拉夫地区而言又多有不同,因由拜占庭与西欧诸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复杂政教冲突,使得宗信东正教的波黑教堂风格却更多体现了罗曼式建筑特质;十三世纪同样卷入冲突中心的塞尔维亚建筑艺术,则呈现出罗马式风格与拜占庭风格融合发展的态势,并出现了蕴含斯拉夫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的“拉什卡流派”,至今仍可在黑山科托尔见到塞尔维亚时期的诸多罗马﹣拜占庭式、哥特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而集建筑、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中世纪建筑——斯图戴尼察修道院则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七世纪以后的南部斯拉夫多地,受到罗马天主教重新崛起的影响与冲击,达尔马提亚和斯洛文尼亚等地的一些城市中,又出现了带有巴罗克文化艺术元素的一些宗教和纪念性建筑。

与上述地区皆不相同的西斯拉夫,则先是在公元十世纪至十一世纪时期,出现了外观圆形或半圆形的拉道达式石砌建筑,而后又在十二世纪过渡到了罗马式风格;直至公元十三至十五世纪时期,源自法国哥特式建筑艺术传入后,才逐步在捷克波兰的一些城市出现了由法国人设计或按哥特式建筑新建和改扩建的城池、宫殿、教堂、修道院等建筑物,譬如克拉科夫的瓦维尔宫即是波兰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布拉格的赫拉德恰尼宫和卡尔什坦因城堡则是哥特式建筑在捷克兴盛发展的重要标志。

绘画

斯拉夫人的绘画史颇为久远,早在公元前的特希涅茨文化时期,尚处父系氏族社会的斯拉夫人即已绘制出带有棱角的图画,且能制作出带有绳纹饰样的陶器;继之出现的卢日支文化时期,颇具名气的则是刻绘在尸灰瓮上的人面像;传至公元后的布拉格文化时期,饰有各色图样的“布拉格型手塑陶器”依然尚在延续。原始宗教时期,妇女佩戴的铁质和衿针上即已雕刻或铸造有花纹,装饰图案中也出现了与祭祀(圆形,十字形,万字形“卐”)、水和雨(波浪式与网状花纹)、闪电等有关的镂刻符号,造型艺术上则有矗立在庙宇中心的一些大型神像,届时七世纪的首饰制品中即已显露出来自拜占庭的艺术元素。

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以后,进一步受到拜占庭和拉丁文化的深入影响,绘画雕刻艺术出现了较大发展。约公元九世纪刻成的《马达尔骑士》露天浮雕,即是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绘画雕刻繁荣时期的产物;而后的第二保加利亚王国时期,届时的首都大特尔诺沃已经成为当时的艺术中心,蜚声一时的特尔诺沃画派有着自然真实、色彩精美、线条流畅、颇具生活情趣的画风,其所绘制的博雅那教堂壁画则代表了中古保加利亚艺术的不俗成就;同时出色的还有这一时期绘成的诸多细密画,至今尚有传世收藏;此后长达近五个世纪的时期内,保加利亚绘画艺术发展持续低迷,直至十九世纪前后才逐步走向复兴,涌现出了萨莫科夫画派代表人物赫里斯托·德米特罗夫、捷克籍民族绘画代表人物伊万·梅尔克维奇卡、现代人民艺术家季米特洛夫·马伊斯托拉等一批知名画家。

与之毗邻的塞尔维亚,最古的壁画艺术也可追溯至十一世纪时期,尼曼雅王朝治下的塞尔维亚绘画艺术在中世纪步入高峰,出现在斯图德尼察教堂的壁画作品画面宏大、布局精致,其上色面积之广和绘画雕刻之精湛远超同时代的欧洲作品;近现代的塞尔维亚绘画艺术,业已摆脱中世纪传统绘画雕刻的梏发展起来,涌现出了近代绘画奠基者康斯坦丁·达尼尔、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人物乔尔杰·克尔斯蒂奇等一批优秀艺术家,并沿着后期印象派立体主义的道路在民族绘画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其他南斯拉夫王国国家,也在绘画雕刻艺术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斯·斯托扬诺维奇、弗·拉达乌什、伊·特尔沙尔等均系其代表性人物。

基辅罗斯历史上第一批画家均系圣像画家,湿绘法的壁画和马赛克画是十至十一世纪基辅罗斯流行的绘画手法,届时已在圣像画领域具有颇高造诣;发展至十四至十五世纪时期,莫斯科大公国的绘画艺术达到鼎盛,圣像画业已形成气候、出现画派,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在克里姆林宫报喜大教堂中所绘的《圣三位一体图》,以艺术的手法再现了《圣经》中关于三位一体的神灵形象,至今仍被视为俄罗斯东正教的骄傲。莫斯科大公国时期,俄国绘画完成了从中世纪宗教艺术向世俗艺术的转折,继之出现了现今俄罗斯绘画艺术上的奇葩——人物肖像画艺术。

中世纪时期,波兰的绘画雕刻艺术主要受到来自拜占庭和莫斯科的影响,间有一些来自立陶宛的熏陶,譬如建成于十二世纪的格涅茨诺教堂青铜浮雕,传称便是由立陶宛人完成的;届时波兰的浮雕作品主要应用在陵墓和教堂上,壁画家则有不少是东斯拉夫人和立陶人;文艺复兴时期,波兰的架上绘画、肖像画和细密画得到发展,并逐步向现实主义演进,出现了以克拉科夫画派为代表的诸多近北欧风格流派,在历经十八世纪的三次瓜分事件后渐次转向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民族绘画。

中世纪时期,捷克斯洛伐克是在捷克公国框架下一体发展的,其绘画雕刻艺术的发端同样与宗教有着密切关联,捷克较早一批的成熟作品便有出自教堂的长卷式壁画,而后在卢森堡王朝时代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出现了既有插画也有木板画的局面,并开始显露出褪去宗教气息向写实发展的倾向;后在巴罗克文化的影响下,捷克绘画雕刻艺术迎来第二个发展高峰,出现了十八世纪富有影响力的雕刻家布洛考夫、布拉乌恩和画家瓦·雷涅尔、比·布拉德里等代表性人物;进入十九世纪以后,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催生下,捷克民族绘画艺术逐步兴起形成流派,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入现实主义创作。

手工业

自公元前十三世纪始,尚处父系氏族社会特希涅茨文化时期的斯拉夫人,届已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和陶器烧制技术;而后的公元前第一千纪时期,他们又从凯尔特人那里掌握了铁器的冶炼技术,继而出现了一些较为发达的早期手工业中心,如犁铧一类的金属制品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在与凯尔特人相杂居的伊戈隆尼亚(克拉科夫附近)等地,则出现了公元四世纪所使用的数十处制陶窑场;在与色雷斯人毗邻的一些部落中,相较前者手工业则更为先进,但尚未出现独立的生产部门,仍处在原始氏族生产阶段。

延至公元五至十世纪,东、西、南三支斯拉夫人均已达到较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分化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和威列格勒、斯塔尔格勒等一些商业中心,届时已经有了采矿业、冶铁业、凿石业、首饰业、畜牧业、纺织业、皮革和木材加工业等手工业门类,同时对外商业贸易也得到较大发展,开始与、拜占庭、阿拉伯帝国诸国、日耳曼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等发生贸易联系,直至各自创立国家组织走上独立发展轨道。

现代发展

政治

新千年前夕,斯拉夫世界发生了苏联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后又几经流变最终形成了时下各自独立的十二个斯拉夫国家(政治实体),即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斯洛文尼亚波兰共和国、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北马其顿共和国、波黑和黑塞哥维那;但因受到地缘战略、宗教文化、民族结构等错综复杂的历史影响,至今斯拉夫世界内部依然冲突不断、关系多不稳定,2014年爆发的克里米亚危机和2022年爆发的2022俄乌冲突,再度引发了俄罗斯与乌克兰、波兰之间的政治对立,乃至是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盟内部斯拉夫诸国的政治波折;同时长期难解的科索沃问题,在近年来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也再度出现紧张,进一步增加了塞尔维亚、北马其顿、波黑、黑山和俄罗斯等斯拉夫多国关系的复杂性,最终也致使斯拉夫人的共同联系变得愈加脆弱起来,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迄今国际学术界还尚在持续跟进探究中。

经济

因受自身历史和自然禀赋等的影响,现今斯拉夫各国经济发展多不平衡,支柱产业门类也皆不尽相同。据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1%,主要产业有石油天然气工业、冶金行业、航空工业、军事工业白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约为758.3亿美元,同比下降4.7%,主要产业有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农业和畜牧业;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550亿美元,同比下降29.1%,主要产业有农业、冶金工业、造船工业、航空工业和IT产业;北马其顿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37.5亿美元,同比增长2.1%,主要产业有农业综合产业、矿石开采、冶金和木材加工;波黑国内生产总值为245.3亿美元,同比增长5.0%,主要产业有农牧业、能源业、旅游业、林业、木材加工业和金属加工业;波兰国内生产总值为6981亿美元,同比增长4.9%,主要产业有采矿业、钢铁业、汽车制造和农牧业;捷克国内生产总值为290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主要产业有机械、化工和冶金业;克罗地亚国内生产总值为718.4亿美元,同比增长6.3%,主要产业有旅游业、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业和造船业;塞尔维亚国内生产总值为643.4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主要产业有冶金业、汽车制造业、服务业、农牧业;斯洛伐克国内生产总值为1169.2亿美元,同比增长1.7%,主要产业有汽车产业和电子工业;保加利亚国内生产总值为90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主要产业有机械制造业、旅游业、纺织服装业、化学工业;2022年黑山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8%,主要产业有旅游业和制铝工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