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景公 :春秋时代晋国国君

更新时间:2023-05-25 06:01

晋景公(?~公元前581年),姬姓,名据,别名獳,是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国君,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

晋成公七年(公元前600年),晋景公即位。晋景公即位之初就面临着与楚国争霸的问题。晋国先后在柳棼之战和颖北之战中击败楚军,但是在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的之战中,因将帅不和、政令不行等问题,大败于楚。邲之战后,晋国呈衰落之势。在击败赤狄,灭掉潞国,向周天子献上狄人俘虏后,东晋于晋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89年)的之战中击败齐国,晋国国势再兴。为争夺霸主地位,晋国与鲁、宋、郑、卫、曹等国结虫牢之盟,并联吴抗楚,使得楚国两面受敌。晋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82年),楚国与晋国签订合约。晋景公除对外征伐外,对内任用贤能,从善如流,扩张军力,迁都新绛,清除赵氏卿族势力。晋景公十九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病重,册立太子州蒲为君,即晋厉公。不久后,晋景公在如厕时跌入厕坑中而亡。

晋景公在邲之战后,能够采取措施扭转晋国衰败的颓势,受到赞誉。当代史学家方朝晖赞扬了晋景公的成就,认为晋景公之所以在邲之战后能够反败为胜,是因为他沉着冷静,既不自乱方寸、大肆对内问罪,也没有急于雪耻而盲目出兵。晋景公知人善用,有容人之量。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晋成公、晋景公使东晋的政治越来越严苛,到了晋厉公就更加刻薄,大夫们害怕被诛杀,祸乱就兴起了。

人物生平

争郑会狄

晋成公七年(公元前600年),晋成公去世,儿子姬据继位,即晋景公。楚庄王派兵攻打郑国,晋景公派卿大夫郤缺救援郑国。晋军与郑军联合,在柳之战中打败湘军

晋景公元年(公元前599年),滕国归顺于晋国,郑国归顺于楚国。于是,晋景公派人率诸侯军攻打郑国。郑国讲和,归顺于晋国,诸侯军才罢兵。楚庄王听闻后,再次派兵攻打郑国,晋景公派上军元帅士会率军救援郑国,与楚军交战于颖北,楚军败走。晋景公留下了一部分诸侯军队戍守郑国。

晋景公二年(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再次派兵攻打郑国,到达栎地。郑国大臣子良认为,晋国和楚国都不讲仁德,只知道用武力征服别国。既然晋国和楚国都不讲信用,郑国也不用讲信用,谁来攻打就归顺于谁。于是,郑国又归顺了楚国。

晋国卿大夫郤缺想和狄人各部落处好关系。晋国大夫们提议召狄人到晋国来相会,郤缺却认为,应该以德服人,亲自去狄地才能得到狄人的信服。于是郤缺前去狄地函与狄人会面。狄人憎恨赤狄奴役他们,这次相会后,狄人就归顺了晋国。

邲之战

郑国虽然归顺了楚国,却没有断绝与晋国的来往。不久后,郑国国君又请求归顺于晋国。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派兵攻克了郑国首都郑襄公脱去上衣,赤裸肩背,牵着羊迎接楚庄王进城。郑国再一次归顺于楚国,为表诚意,郑国大臣子良被派到楚国做人质。六月,晋国出兵救郑。晋军来到黄河边时,听说郑国已经归顺于楚国,中军元帅荀林父想撤军回去。他认为,救郑国已经来不及了,再进军只会让士兵非常疲劳。等楚军撤出郑国后,再兴兵讨伐郑国也为时不晚。上军元帅士会赞同撤军,他认为,楚国有德行,有威慑力,政令符合道义,事务顺畅,规则合理,礼仪完备。晋国不应该与楚国做对。中军副将先却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晋国之所以称霸诸侯,就是因为军队勇猛,群臣做任何事都会尽力而为。遇到强敌就不尽力周旋,晋国就会失去霸主地位。于是,先縠带领自己的部属渡过了黄河。司马韩阙对荀林父说,做为元帅,却不能让部下令行禁止。如果先縠带领的部队陷于敌阵,元帅的罪过就大了。不如继续进军,万一失败了,罪过可以由大家一起分担。于是晋军全部渡过黄河。

楚庄王听说晋军已经渡过黄河,想立即撤军回师。宠臣伍参却认为应该迎战,他的理由是,晋景公执政时间不长,其命令没有威慑力。副将先縠倔强固执,不肯听令。元帅没有了权威,士兵不知道该听谁的命令。这一仗晋军必输无疑。于是楚庄王传令给孙叔敖,让他驻扎在管地等待晋军。

晋军驻扎在敖山和鄗山之间。郑国派卿大夫皇戌出使晋军,声称郑国顺从楚国只是为了自保,并不是要背叛晋国。楚军长久在外已经疲累,而且屡次胜利非常骄傲,防备松懈。皇戌建议晋军去攻打楚军,郑军可做为后应,楚军必然不是对手。先縠认为应该答应郑国的要求,尽快出兵打败楚国,降服郑国。下军副将栾书并不认同皇戌的话,他认为楚国并不像皇戌所说的那样骄傲、疲累、不加防备。郑国之所以劝晋军出击,不过是坐山观虎斗,最终郑国会归顺于胜利者。不可听信郑国的话。大夫赵括、赵同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打败楚国,收服郑国的机会。下军元帅赵朔和大夫荀首深表赞同。此时,楚国少宰来到晋军中,声明楚国只是为了教导郑国,并不想得罪晋国。楚国又派使者向晋国求和,晋国同意了,双方结盟指日可待。

在等待结盟的时间里,楚军与晋军互相挑衅。晋国人魏锜、赵都因为想做大夫却未能如愿,心中怀恨,想让晋军吃败仗,因此假意以召楚人前来会盟为借口,一起前往楚军军营。上军副将郤克士会认为这一对心有怨气的人去了楚军军营,一定会激怒楚军。楚军可能会趁势进攻晋军,晋军应该做好防备。先縠不同意设防。士会与上军大夫巩朔、韩穿在敖山附近设下七处伏兵,中军大夫赵婴齐派人在河边备下船只。

赵鞅在夜里来到楚军阵前,在军门外席地而坐,派部下冲进楚军军阵中。楚庄王乘车追击赵鞅。晋国人怕赵鞅、魏锜激怒楚军,就派战车去迎接他们。楚军望见飞扬的尘土,担心楚庄王有危险,决定先发制人,于是战车疾驰,士兵奔跑,掩杀晋军。晋军中军元帅荀林父措手不及,下令渡河后退。晋国中军、下军抢着上船,上军却没有渡河。楚庄王派人率领机动部队战车四十辆,作为左方阵,迎战晋军上军。士会认为楚军士气正旺,如果集中兵力对付晋绥军上军,上军必然全军覆灭。因此决定收兵撤离,保全实力。于是,士会亲自殿后,上军成功撤军。

楚国大夫熊负羁活捉了晋国大夫荀首的儿子智罃。荀首射死楚国大将连尹襄老,将他的尸体放在战车上,又射中楚国公子穀臣,俘虏了他。连尹襄老和穀臣被带回了晋国。到了黄昏,楚军进驻邲地,晋国的残兵败将溃不成军。连夜渡河撤退,通宵都是渡河的呼喊声。

晋军回到国内后,荀林父请求死罪,晋景公也准备处死他。大夫士贞子劝谏说,不能处死荀林父。当年晋军在城濮之战获胜后,晋文公还是担心楚国令尹子玉还会反击。等到楚国杀掉了子玉,晋文公才高兴起来。这犹如东晋又获得一次胜利,而楚国又失败了一次。楚国也因此经历了两代国君都不能强盛起来。现在如果杀掉荀林父,楚国等于又胜利了一次,恐怕晋国也不会长久强盛了。荀林父侍奉国君,竭尽忠诚,即使失败了还想着补救过失。他是国家的卫士,不能杀死他。于是,晋景公恢复了荀林父的官职。

晋国中衰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的先縠、宋国大将华俶、卫国执政者孔达曹国代表一起在清丘结盟,共同盟誓,要资助有困难的国家,讨伐有二心的国家。

晋景公四年(公元前596年),因为莒国归顺于晋国,不肯侍奉齐国,因此齐国攻打莒国。秋季,赤狄知道晋国在邲之战中失败,趁机攻打晋国,一直打到清地。晋景公追究邲之战和赤狄之战失败的责任,归罪于先縠,因此处死了他,并且灭了先縠的全族。清丘盟会时,晋国因为卫国救援陈国,派人前来问罪。晋国使者不肯离开卫国,声称如果找不出卫国的主使之人,就会派兵进攻卫国。孔达认为自己是执政大臣,愿意为此而死。因此孔达自缢而死,晋国也免除了对卫国的惩罚。

晋景公五年(公元前595年),晋景公因为邲之战的失利而怪罪郑国,准备攻打郑国。荀林父建议晋景公昭告诸侯,向他们展示一下晋军的实力,威慑一下郑国。郑国人害怕了,郑襄公为此专门去了楚国,商量如何对付晋国。后来晋国讨伐郑国,楚庄王率军在黄河边上击败了晋军。

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楚国攻打宋国。晋国派大夫解扬去宋国,让宋国不要投降楚国。并欺骗宋国说,晋军的援军已经倾国出动,就快要到了。楚国将宋国围困了九个月,最后宋国归顺于楚国。

平定赤狄

晋景公的姐姐是赤狄潞国国君婴儿的夫人。国相舒执政时,把她杀了,又伤了潞国国君的眼睛。晋景公准备讨伐酆舒,大夫们都认为不可行,因为酆舒有三项出众的才能。建议等酆舒下台换人后,再去讨伐潞国。大夫伯宗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狄人有五条罪状,不祭祀、嗜酒、废弃贤臣仲章而夺取黎国的土地、杀了晋景公的姐姐、伤了潞国国君的眼睛。才能出众却没有美德,罪孽更深。他的后任或许行德政,巩固国运。不讨伐有罪的人,反而要讨伐他的后任,不合理。晋景公听了他的话。派荀林父进攻赤狄,最后在曲梁打败了赤狄。不久后,灭亡了潞国。酆舒逃到卫国,卫国人把他押送到晋国,晋国人杀死了他。

秦桓公趁晋国攻打赤狄时,攻打晋国,驻扎在辅氏。晋景公在稷地举行军事演习,继续征讨不肯臣服的狄人,强占了狄人的土地,立了黎国国君后才回晋国。到达洛地时,晋国将军魏颗在辅氏打败秦国军队,俘虏了秦国的大力士杜回

晋景公将狄人奴隶一千户赏赐给荀林父,以表彰他灭狄之功。将瓜衍县城赏赐给大夫士贞子,以表彰他劝说自己不杀荀林父之功。晋景公还派赵同周代进献俘虏的狄人。

晋景公七年(公元前593年),士会率军灭亡了赤狄甲氏、留吁、铎辰。随后晋景公向周朝献上俘虏的狄人。晋景公请示了周天子,把冕赐给士会,命他率领中军,并担任太傅。于是,晋国的盗贼都害怕得逃奔到秦国去了。

敬周伐齐

晋景公七年(公元前593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参与夺权的王孙苏逃亡到晋国,晋国将王孙苏送回周王室,让他复位。晋景公让士会调节周王室的纠纷。周定王对士会以礼相待。士会回到晋国后,为表示对周王室的尊重,也在晋国讲求礼仪。

晋景公八年(公元前592年),晋景公派郤克齐国召请齐顷公参加盟会。齐顷公让母亲萧桐叔子躲在帷幕后,郤克觐见时,萧同叔子忍不住笑出了声。郤克大怒,发誓要报此侮辱。郤克回到晋国后,要求攻打齐国,晋景公不答应。郤克请求带领自己族人去,晋景公仍然不同意。齐顷公派大夫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参加会盟。行到敛盂时,高固听说郤克受辱怨恨齐国,怕此去有祸,因此逃回了齐国。诸侯们在断道相会,商议讨伐不顺从晋国的国家。在卷楚结盟时,因齐国国君没有参会,晋国拒绝齐国参加。晋国人在野王抓住了晏弱,在原地抓住了蔡朝,在温地抓住了南郭偃。晋国大臣苗贲皇出使他国时,经过野王,见到晏弱。回到晋国后,苗贲皇建议晋景公放了三位齐国臣子,他的理由是,过去诸侯事奉晋国先君很尽心。因为晋国的臣子们不讲信用,所以诸侯都想背弃晋国。齐顷公恐怕会被慢待,不肯出行,所以才派四位大夫来。高固到了敛盂,因害怕被抓而逃回去。其余三位大夫却不因害怕风险而断绝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因此甘愿冒险前来,应该好好安抚这三位大夫。晋国人因此放松了对三位齐国大夫的看管,晏弱逃回了齐国。年底,士会告老退休,郤克执掌晋国政权。

晋景公九年(公元前591年),晋景公、卫太子臧率军攻打齐国,到达阳谷。齐顷公在缯地与晋景公会面,齐国归顺于晋国,齐国公子强作为人质住在晋国。晋军撤军回国。这一年,楚庄王去世,楚军不再发兵参战。鲁国借助晋国军队攻伐齐国。

晋景公十年(公元前590年),晋景公派瑕嘉调解周天子和戎人的冲突,调解成功后,周王卿士单襄公到晋国拜谢。鲁国听说齐国准备联合楚军来攻打自己,于是在赤棘与晋国结盟。

鞌之战

晋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攻打鲁国,夺取隆城。鲁国司马臧宣叔和卫国卿大夫孙良夫一起到晋国求援,通过郤克请求晋景公派兵,晋景公答应派出七百辆战车。郤克认为,七百辆战车太少,应该派出八百辆战车,晋景公同意了。于是,晋国出兵救援鲁国、卫国。臧宣叔迎接晋军,并为他们做向导。鲁国正卿季文子率军与晋军会和。

晋、鲁、卫三国联军在莘地追上齐军。到达靡山下时,齐顷公派人请战。郤克回答说,晋国与鲁、卫是兄弟国家,齐国到鲁、卫的土地上来泄愤。因此晋景公派军队来应战。于是,齐军与晋军在鞌地摆开阵势,齐顷公马不披甲,飞驰而出。郤克被箭射伤,晋国大夫解张劝郤克忍耐,称旌旗和鼓声是军队的耳目,战车必须要有人镇守,遂驾驶战车勇往直前,军队也跟着冲上去,齐军大败。晋军追赶齐军,绕华山跑了三圈。后又从丘舆进入齐国,攻打马陉。齐顷公想要赠送纪、玉磬、土地给战胜国以求和。晋国人却要求以萧桐叔子作为人质,并且把齐国境内的垄亩埂全都改成东西走向。齐国人不同意这样做,萧同叔子是齐顷公的母亲,用她来做人质是不孝,不符合道德规范。更改齐国田地的走向,虽然方便晋国的兵车通行,却不利于耕种生产,违反了周天子的命令。晋国如果坚持这些要求,就没有资格做诸侯的盟主,齐国只能决一死战。鲁、卫两国也劝晋国,如果晋国不答应求和,齐国会痛恨鲁、卫两国。现在晋国得到宝器,鲁、卫两国得到土地,又解除了祸患,已经很好了。于是晋国同意了讲和。晋国与齐国在爰娄结盟。并让齐国归还了鲁国大汶河以北的田地。

晋国的三位主将郤克、士燮栾书班师回朝时,正遇上卫穆公去世,于是前去吊唁,在大门外哭吊。晋军回到晋国,郤克觐见,晋景公赞扬郤克功劳很大。郤克谦虚道,这是因为晋景公的教导,各位臣子的功劳。士觐见,晋景公同样赞扬他。士燮回答,这是因为上军元帅荀庚的命令,郤克的隐忍。栾书觐见,晋景公也同样赞扬他。栾书回答,这是因为士燮的指挥,将士们的拼命战斗。晋景公派卿大夫巩朔去周朝进献齐国的俘虏,周定王不肯接见他,让单襄公辞谢,说攻打四夷,可以进献俘虏。对于兄弟之国,天子命令讨伐他,报告战争胜利就可以了,不用进献俘虏。

频繁外交

晋景公十二年(公元前588年),诸侯联军攻打郑国,讨伐邲之战中郑国欺骗晋国之罪。郑公子偃率军抵御,在丘舆打败了诸侯联军。晋国人把楚国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的尸体送还给楚国,要求交换智罃。楚国人答应了。将知罃放回晋国。为了讨伐残余的赤狄人,郤克和卫国卿大夫孙良夫攻打廧咎如。廧咎如的部落首领不得民心,因而溃败。 不久后,晋国组建六军。为了犒赏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在鞌之战中的功劳,将他们都封为卿。齐顷公到晋国朝见,想尊奉晋景公为王。晋景公退让不肯接受,设宴款待齐顷公。冬季,晋景公派卿大夫荀庚去鲁国,重温过去的盟约。第二年,晋景公在晋国会见鲁成公,态度很不恭敬。鲁国卿大夫季文子认为,晋景公的命运由各位诸侯决定,他这样的态度,一定会引来祸患。鲁成公回到鲁国后,想要与晋国解除盟约,归顺于楚国。季文子认为不可行,他说,晋国虽然无道,却不能背叛晋国。楚国人跟鲁国人不同族,不会保护鲁国。鲁成公打消了这个念头。冬季,郑国攻打许国。晋国救援许国,攻打郑国,夺取氾地、祭地。

晋景公十四年(公元前586年),郑国与晋国在垂棘结盟。不久后,郑悼公去晋国拜谢晋景公,感谢他允许郑国与晋国结盟。因为郑国归顺了晋国,诸侯们又在虫牢召开盟会,宋国拒绝参加。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85年),晋国大夫伯宗、夏阳说,卫国孙良夫、宁相,郑国人,伊、洛的戎人、陆浑的蛮氏一起攻打宋国。诸侯联军驻扎在针地。卫国人没有防备,夏阳说想袭击卫国,他认为,虽然未必能够攻入都城,但是只要多抓些俘虏回晋国,晋景公即使怪罪也不至于问死罪。伯宗不同意,卫国因为相信晋国,所以军队不设防。如果晋军袭击卫国,就是背信弃义。于是晋军没有行动。

迁都新田

晋国人计划将都城迁出城。大夫们建议选择郇地、瑕地,因为那里肥沃富饶,靠近盐池,对国家有利。晋景公对众人施礼后退朝,进入内宫,韩厥紧跟在他后面。晋景公站在寝宫外的庭院里,问韩厥对迁都有什么看法。韩厥不建议迁到郇地、瑕地,因为那里土薄水浅,容易积聚污秽的东西,百姓因此会感到愁苦,身体就会羸弱,这样就会生风湿脚肿的疾病,不如迁到新田去,新田土厚水深,住在那里不会生病。汾河浍水会带走污秽物,而且百姓愿意听从教导,子孙十代可安享其利。高山、水泽、森林、盐池都是国家的宝藏。国家富饶,百姓就容易骄傲放荡。靠近宝藏,大家都争夺利益,国家财富就少。晋景公听了很满意,采纳了他的建议,晋国国都迁到了新田。

援郑联吴

郑国归顺于晋国,因此楚国讨伐郑国。东晋栾书率兵救援郑国,与楚军在绕角相遇。湘军撤退,晋军便入侵蔡国。楚国公子申、公子成率军救援蔡国,在桑隧抵御晋军。赵同、赵括向栾书请求出战,栾书准备答应他们。荀首士燮、韩厥劝阻说,晋军来救援郑国,楚军撤军,不和晋军交战,晋军才进攻蔡国,这是将杀戮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头上。不停地杀戮,又激怒楚军,作战一定不会获胜,不如撤回晋国。于是晋军就回国了。

晋景公十六年(公元前584年),郑国子良跟随郑成公去晋国朝见,拜谢晋国出兵救郑。楚国熊婴齐攻打郑国,军队驻扎在氾地。诸侯联合救援郑国。郑军包围了楚军,擒获楚国县县尹钟仪,把他献给东晋。众诸侯在马陵结盟,重温虫牢盟约。晋国人把钟仪带回国,关押在军队仓库中。

晋国大夫巫臣请求出使吴国,晋景公同意了。巫臣带了晋国的三十辆战车去吴国,离开吴国时,留下了十五辆战车送给吴国。巫臣教吴国人乘车作战,教他们列阵战法,教他们背叛楚国。巫臣把儿子狐庸留在吴国,让他担任吴国的外交官。于是,吴国开始攻打楚国、巢国、徐国。卫定公厌恶卿大夫孙林父。孙林父离开卫国逃到晋国。卫定公去晋国,晋国把戚地还给卫国。

诸侯离心

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晋景公派新上军佐韩穿去通知鲁国,让他们把大汶河以北的田地归还给齐国。鲁国卿大夫季文子设宴为韩穿饯行,二人私下谈论起来。季文子认为,大国做事符合道义才能成为诸侯盟主。诸侯感恩戴德,又害怕受到惩罚,因而不会产生异心。晋国以前说汶水以北的田地属于鲁国,以此为借口进攻齐国。现在又让鲁国将田地还给齐国。出尔反尔,诸侯就会离心。七年时间里,这块田地的归属一直有变化。晋国前后不一,不能长久地得到诸侯的拥护。

晋国栾书先后进攻蔡国、楚国、沈国,俘获了楚国大夫申骊和沈国国君揖初。晋成公的姐姐赵庄姬在丈夫赵朔去世后,与赵朔的叔叔赵婴齐私通,因此,赵同赵括将赵婴齐流放到齐国。因为这个缘故,赵庄姬在晋景公面前诬陷赵同、赵括要作乱。于是,晋景公讨伐赵同、赵括,灭了赵姓,仅留下了赵庄姬的儿子赵武韩厥对晋景公建议说,赵氏祖先赵衰对晋国有功,赵盾非常忠诚,他们却没有后人继承爵位,大家都会寒心的。于是,晋景公立赵武为赵氏继承人,将赵氏的田地赐给赵武。

晋景公派遣巫臣吴国,向莒国借路。随后,因为郯国归顺了吴国,晋国通知鲁国出兵攻打郯国。晋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82年),由于晋国要求鲁国把汶水以北田地归还给齐国,诸侯对晋国生出叛离之心。晋国人害怕,在蒲地与诸侯相会,重温马陵盟约。这一次,晋景公本打算与吴国国君会面,吴国却没有参加。

楚共王送重礼给郑成公,要求郑国归顺于楚国,郑成公和楚国公子成在邓地相会。不久后,郑成公去晋国,晋国人认为他归顺了楚国,背叛了东晋,因此在铜鞮拘捕了他。随后,晋景公命栾书攻打郑国,郑国派使臣伯前来求和,晋景公把伯蠲杀了。为了救援郑国,楚国攻打了陈国。随后又攻打了莒国,莒国溃败。

晋景公视察军队仓库时,见到钟仪。得知钟仪是郑国人所献的楚国俘虏后,晋景公让人将钟仪放了出来,并召见了他。晋景公问钟仪的先人是做什么的,钟仪回答是乐官。于是晋景公让他弹琴,钟仪弹奏了楚乐。然后,晋景公向他打听楚共王的情况。钟仪不肯回答,晋景公多次询问后,钟仪回答说,楚共王做太子时,很贤明。晋景公将这件事告诉上军将士燮,范文子认为钟仪是个君子,不忘本,不忘故旧,没有私心,也尊重国君。应该放他回到楚国,让他促进晋、楚之间的和好。晋景公听从了范文子的话,对钟仪以礼相待,让他回到楚国去求和。

因为晋景公没有在楚国入侵陈国、莒国时进行救援,诸侯产生了叛离之心,秦国、白狄攻打晋国郑国大夫公孙申设下一个计策,让郑国假装出兵包围许国,再拖延派遣使者去晋国,做出并不急于让郑成公回郑国,准备改立国君的样子。他认为晋国看到这样的情况,一定会把郑成公送回郑国。钟仪回到楚国后不久,楚共王派公子辰到了晋国,同意两国恢复友好关系,签订和约。做为礼尚往来,晋景公派大夫籴茷去楚国。

病重离世

晋景公十九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病重,册立太子州蒲为君,即晋厉公。晋国会合诸侯进攻郑国。郑国把郑襄公庙中的钟献给晋国,公子子然与诸侯在修泽结盟,公子子驷作为人质留在晋国。不久后,郑成公回到郑国。

六月初六,晋景公要进食的时候,突然感觉肚子发胀,就去上厕所,跌进厕坑里死去了。有个宦官早晨梦见背着景公登天,到了中午,他把景公从厕坑里背出来,于是就让他给晋景公殉葬。秋,鲁成公去晋国。晋国人留住鲁成公给晋景公送葬。晋景公安葬时,除了鲁成公,没有其他诸侯到场送葬。

为政举措

对内

晋景公即位后不久,就遭遇了邲之战的失利。当时国内思想不统一,郑、许、宋、陈等中原小国都归顺于楚国,晋国呈现衰落之势。晋景公没有对内问罪,反而接受了大夫士贞子的劝谏,让主要责任人荀林父官复原职。这反映了晋景公从善如流,知人善用。晋景公信任士会郤克栾书韩厥等人,即使是从楚国逃到晋国的巫臣,晋景公也能够听从他的建议,让他联吴制楚。在晋景公的带领下,群臣能够暂时搁置矛盾,辅佐国君,形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局面。与此同时,晋景公也在清除国内的反对势力。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赵庄姬告诉晋景公,赵同赵括要作乱。于是,晋景公讨伐赵同、赵括,灭了赵姓,仅留下了赵庄姬的儿子赵武

对外

晋景公在位十九年,多次对外出征。并在晋景公十二年(公元前588年),组建六军。晋国参与的战役如下:

晋景公奉行以战促和的原则,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晋景公善于隐忍,以积蓄力量。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楚国攻打晋国盟友宋国,宋国数次向晋国求援。晋国认为鞭长莫及,未出兵援宋,对楚国采取了容忍和退让的态度。这样的策略并不仅仅只针对楚国。晋景公八年(公元前592年),齐国侮辱了晋国使者郤克,郤克多次要求攻伐齐国,晋景公认为时机不成熟,隐忍了下来。在攻伐与隐忍的同时,晋景公也经常派人出使各诸侯国,并与诸侯国结盟。

人物成就

 晋景公在邲之战后,任用贤能,从善如流。积蓄力量后,灭亡赤狄潞国、甲氏、留吁、铎辰、廧咎如,夺取了许国的氾地、祭地,扩大了晋国的疆域,增强了晋国的实力。晋景公统治末期,晋国进攻蔡国,接着进攻楚国、沈国,晋国启动了再次称霸的开端。

人物评价

晋景公在邲之战后,能够扭转晋国衰败的颓势,受到赞誉。晋国大夫羊舌职认为,晋景公因为信任士贞子,没有杀掉邲之战中失败的荀林父,从而取得了灭狄战争的胜利,这是明德。当代史学家方朝晖赞扬了晋景公的成就,认为晋景公之所以在邲之战后能够反败为胜,是因为他沉着冷静,既不自乱方寸、大肆对内问罪,也没有急于雪耻而盲目出兵。晋景公懂得知人善用,有容人之量。当代史学家黄朴民认为,晋景公是一位相当有作为的君主,他决不甘心晋文公艰辛开创的霸业断送在他的手中。面对内外交困的恶劣形势,晋景公发愤图强,夙兴夜寐,致力于重振晋国的雄风,再铸辉煌。在他的统治下, 晋国积极谋求大国的复兴,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重新崛起,再霸中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代史学家童书业认为,晋景公统治末期,晋国进攻蔡国,接着进攻楚国,又进攻沈国,晋国已经有了重新称霸的苗头。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晋成公、晋景公使晋国的政治越来越严苛,到了晋厉公就更加刻薄,大夫们害怕被诛杀,祸乱就兴起了。当代史学家方朝晖分析了晋景公的三个错误,其一,对鲁成公不敬;其二,为拉拢齐国,强迫鲁国归还大汶河以北的田地,令诸侯离心;其三,晚年以武力压服郑国,令郑国存有异心。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典故

知难而退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楚国进攻郑国,晋国出兵救郑。晋军来到黄河边,听说郑国已经归顺于楚国,中军元帅荀林父建议撤军回晋,上军元帅士会赞同撤军,他的理由是,楚国讨伐郑国是因为郑国怀有二心,郑国卑微地表示臣服后,楚国又饶恕了郑国。楚国这样做既惩罚了郑国,有了威慑力,又安抚了顺服者,有了宽容的德行。楚国攻打了陈国,又进攻郑国,楚国老百姓并不觉得疲累,也不怨恨国君,可见国君的政令是符合道义的。而在出兵打仗的时候,商贩、农民、工匠、店主都没有受影响,士兵之间也关系和睦,国家事务都处理得非常顺畅。军队出动时,右军、左军、前军、中军、后军都各司其职,各级官员都依据军令行动,可见楚国很好地运用了规则。而楚国国君在选拔人才时,能够任用贤能,赏赐功臣。楚国国内礼节完备,尊敬老人,用衣服颜色区分君子和小人,尊重贵人,让卑贱之人敬畏。总之,楚国有德行,有威慑力,政令符合道义,事务顺畅,规则合理,礼仪完备,晋国不应该与楚国作对。看到有机会就前进,发现有困难就后退,这是行军作战的上策。兼并弱小,攻打愚昧,才是用兵的原则。后用“知难而退”形容害怕困难而退缩不前。

筚路蓝缕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楚国进攻郑国,晋国出兵救郑,驻扎在敖山、鄗山之间。郑国卿大夫皇戌出使到晋军中,说楚国打了几次胜仗,很骄傲,而且楚军也很疲劳了,防备松懈。希望晋军能够尽快攻打楚国,郑国可以做为后应。晋国中军副将先縠认为晋军应该尽快进攻。下军副将栾书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楚庄王每天都教育民众要居安思危,不可懈怠。每天都在警诫军队,告诉他们胜利不能永远保持。楚庄王还用楚国祖先熊仪楚厉王乘坐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努力开创山林基业的事迹来教育民众。并说要过好日子只能靠勤劳,只要勤劳了就会富裕。从这些来看,楚国没有骄傲。先大夫子犯曾经说过,出兵作战,理直就气壮,理亏就气衰。晋国攻打楚国不合道义,却跟楚国结下仇怨,可见楚国并不气衰。楚庄王的卫队分为左右两队,每队有战车三十辆,这三十辆战车又分为左右两分队,按次序轮流值班,并不能说楚国不防备。楚国和郑国关系密切,郑国劝晋国出击的目的不过是想看看谁能胜利,郑国会归顺胜利者。郑国是想用晋、楚两国战争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后用“路蓝缕”来比喻创业艰难。

鞭长莫及

晋景公五年(公元前595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求援,晋景公本想去支援宋国。大夫伯宗说,古人说过,马鞭虽长,也打不到马腹。上天正让楚国强盛,晋国虽然强大,也不能违背天意,不可与楚国争锋。晋景公于是打消了支援宋国的念头。后用“鞭长莫及”比喻力不能及。

从善如流

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听从了荀首士燮韩厥的意见,先进攻蔡国,随后又进攻楚国,俘获了申骊。接着又进攻沈国,擒获沈国国君揖初。君子说,这就是从善如流。《诗经·大雅·旱麓》中说,平易随和的君子就应该起用人才。求取人才就会创造出功绩。“从善如流”用来形容善于接受好的意见,如同流水向下那样自然而快速。

病入膏肓

晋景公病重,向秦国请求良医,秦桓公派名医医缓晋国为他诊治。医缓还没到,晋景公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孩,一个说,医缓是良医,很怕受到他的伤害,逃走吧。另一个说,疾病待在肓之上,膏之下,医缓不能将它们怎样。医缓到达后,对晋景公说,病在肓之上,膏之下,艾灼不能治,针刺够不着,药力达不到,没法治了。晋景公赠送厚礼送医缓回国。“病入膏肓”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问题严重,无法挽救。

轶事

解扬守信

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楚国攻打宋国。晋国派大夫解扬去宋国,让宋国不要投降楚国。并欺骗宋国说,晋军倾国出动,就快要到了。解扬出发时路过郑国,郑国人把他抓起来献给楚国。楚庄王送给他很多礼物,让他说晋国放弃了宋国。解扬不答应,楚庄王再三强迫他,解扬假意应允了。楚庄王让解扬登上楼车,对宋国人喊话。解扬就趁机传达了晋景公的命令。楚庄王想要杀死他,解扬说,君主能制定正确命令就是“义”,臣子接受命令就是“信”,以臣子的“信”去贯彻君主的“义”,并加以推广就是“利”。谋划而不失去“利”,并以此来捍卫社稷,这才是百姓的领袖。贯彻“义”不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守信的臣子也无法接受两种相互矛盾的命令。楚庄王收买自己,说明楚庄王不懂得命令的含义。自己接受了命令而出使,宁死也不会放弃使命,不可能让人用财物收买。自己之所以答应楚庄王,正是为了完成使命。就算死了,也完成了使命,这是自己的福气。晋景公有守信的臣子,自己能完成命令而死,别无他求。楚庄王听后,就赦免了解扬,放他回晋国。

郤克受辱

晋景公八年(公元前592年),晋景公派郤克去齐国召请齐顷公参加盟会。鲁、卫、曹三国也都派了使者一同去齐国。鲁国使者季文子秃顶,晋国使者郤克只有一只眼,卫国使者孙良夫是个瘸子,曹国使者公孙手驼背。齐顷公觉得这四个人凑在一起很可笑。于是找来一个秃子给季文子引路,找来一个独眼者给郤克引路,找来一个跛脚者给孙良夫引路,找来一个驼背者给公孙手引路。齐顷公让母亲萧桐叔子躲在帷幕后,观看四位使者和四位引路者。萧同叔子忍不住笑出了声,各国使者都非常气愤。郤克大怒,发誓要报此侮辱。

梁山山崩

晋景公十四年(公元前586年),梁山发生山崩,晋景公用传车召见大夫伯宗。半路上,伯宗遇到装载货物的车,他让拉车者让路。拉车的人说,让自己让路还不如去走捷径更快。伯宗了解到他是绛人,问他绛都梁山发生了山崩,该如何处理。拉车人说,梁山因为有腐朽的土壤所以崩塌。山崩河流干涸,国君只能为此减膳撤乐,穿素衣,乘普通的车子,不住在寝宫里,太祝陈列供品,太史作文,祭山川之神。即使伯宗来了也只能做这些。伯宗邀请拉车人一起去见晋景公,拉车人不肯。伯宗就把他的话告诉了晋景公,晋景公按照拉车人的话做了。

晋景公恶梦

晋景公病重时,做梦梦见个大恶鬼,头发披到地上,捶胸跳跃,连称晋景公杀了他的子孙,这是不义。上天已经允许他来报仇了。恶鬼毁坏了大门走进来,晋景公害怕,逃进内室。恶鬼又毁坏了内室的门。晋景公醒过来时,召见桑田的巫人问吉凶。巫人叙述的情况与晋景公的梦境一样。并告诉晋景公,他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了。几天后,晋景公想吃麦饭,让甸人献上新麦,馈人烹煮。做好后召见桑田巫人,让他看了新麦饭,然后把他杀了。晋景公刚要进食,突然肚子发胀,于是就去上厕所,跌在厕坑中而死。

相关遗址与纪念

山西侯马晋国遗址

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又称新田遗址,是战国时期晋国晚期都城遗址。从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将晋国首都迁到新田开始,至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在此建都209年,历经十三代国君。该遗址分布面积约4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发现有11座古城址、13处祭祀遗址、7处墓地及铸铜、制陶、制骨、制圭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出土上万件精美文物。1961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合侯马城市规划,以山西侯马晋国遗址为基础。建设了庙寝遗址公园,铸铜遗址公园和晋国古都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庙寝遗址即晋国晚期都城新田的宗庙建筑群遗址,位于侯马市呈王路中段。2001年冬,侯马市在实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程时,将庙寝遗址建成为一处遗址公园。公园占地42亩。为了展现晋国的铸铜工艺流程,2003年在平阳机械厂生活区修建了铸铜遗址公园,复原了铸铜作坊遗址和铸铜工艺流程,通过八组人物塑像,展现了晋国人从选土、和泥、刻范、浇铸、打磨到器物成型等制作陶范和铸造铜器的全过程。2003年,建成了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该馆位于侯马市府西路晋博园内,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共分两大部分四个展厅,展出文物455件。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