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春 :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

更新时间:2024-09-20 17:36

杨再春(1943年8月-),字墨人,河北唐山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是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长,以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杨再春在出版社任职期间,编著并出版了40余本书法类书籍,总发行量超过1500万册。其中代表作《行草章法》多次再版和印刷,发行量达到300多万册。1980年至1981年,杨再春创建“中国书法家协会”。他还在1990年开始连续3年在中央电视台主讲《中国书法系列讲座》,并担任艺术总监,因此被誉为“拥有千万学生的书法家”。杨再春的个人书法展览曾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美国、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他的书法作品被赞誉为“凝重中有飞动,庄严中寓活泼”,以及“重笔如山石坠地,轻盈如燕子点水”。杨再春先后师承于郑诵先、黄高汉和启功,被誉为“中国书界章法研究第一人”。

人物经历

1943年8月8日生于唐山市

1959年至1966年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现北京体育大学)念预科,后进入体育教育专业学习,成为跳远与三级跳远专业运动员,训练的同时坚持练习书法。

1976年底与刘炳森苏士澍范曾等人共创“北京书学研究会”,策划和主持“北京市天安门诗抄书法展”,并负责百余件作品的装裱工作。

1976年至1985年担任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

1978年,参与并组织文革后第一届“孔子庙汉碑拓片展”。

1979年组织并参与“北京市群众书法展”。

1980至1981年在“北京书学研究会”的基础上创立“中国书法家协会”,起草《协会章程》等一系列申请文件。

1981年组织并参与“中国第一届全国书法展”。

1985年主持北京市民第一届“振兴中华书法大赛”;同年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第一届“杨再春个人书法展” ,展出作品100余件;同年首次出版《行草章法》,得到书界和社会广泛好评,凭借此书被誉为“中国书界章法研究第一人”。

1985年至2006年担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而后担任社长和总编辑。

1990年至1992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主讲《中国书法系列讲座》之《行书技法》《草书技法》和《书法病院》,并担任艺术总监制,被誉为“拥有千万学生的书法家”。

1992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特辑节目《墨人杨再春》。

1992年至2005年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北京、唐山、青岛市聊城市连云港市等地区讲学、举办个人书法展。

1996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评为正编审。

2004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2005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2008年任“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长。

2017年自制了书法文化类脱口秀《墨人说》节目。

2018年受邀在克罗地亚国立里耶卡城市博物馆进行为期5周的“易·象·理——杨再春书法摄影展”。

曾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

书法成就

创立中国书法家协会

1976年底杨再春与刘炳森范曾苏士澍、何伟等人共同创建“北京书学研究会”,1980年至1981年又在“北京书学研究会”基础上共同草创“中国书法家协会”,杨再春亲笔起草了《协会章程》等一系列申请文件。协会成立后,杨再春又组织并参与了在沈阳市举办的“中国第一届全国书法展”。

编写数十部书法专业著作

杨再春多年研究心得《行草章法》1985年首次出版发行后,便得到书界和社会广泛好评,凭借此书杨再春被誉为“中国书界章法研究第一人”。该书多年以来先后再版几十次,发行共计500多万册。之后,他陆续编著的《字的结构与章法》、《行书笔法与兰亭序贴》、《草书笔法与符号》、《中国书法工具手册》  等40多部专著、字帖和工具书,总发行量超过1500万册,其中《墨迹章法通览》、《杨再春书法》两部都由启功先生亲自审阅并题写书名。

中国中央电视台主讲致力于书法普及

杨再春多年以来致力于书法教育的普及和书法人才的培养工作,他先后收纳学生百余人,并通过各种软笔及硬笔书法书籍的出版,为各年龄阶段的书法爱好者提供学习帮助。作为中央电视台主讲老师,他1990年夏天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策划了中国书法系列讲座,在当时“创下了几个纪录:一是讲座播了3年,在中央电视台的历史上没有过。二是创下了当时文化节目一个最高收视率”。节目每天播出,同时配合出版四本教材,“杨再春主讲的这个书法讲座节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书法学习和普及热潮”。

2017年,杨再春自制了书法文化类脱口秀《墨人说》节目,在视频网站上播出,并在各社交平台同步推送,内容主要包含书法基础教学和碑帖鉴赏培养。

艺术理念

再春的书法风格

没有在“花开百朵、各表几枝”上留下痕迹。但这并不就意味着他忽视了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而恰恰相反,正是在既源远流长又一脉相承的中原地区书法的意境中,他集百朵花,独酿一家蜜。他的书法追求魏晋南北朝的神韵、力刻隋唐的法度、偏爱两宋金元的意态和明清的雅趣与朴拙。他尤其对宋朝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等人的书法抱有浓厚的兴趣。不是单纯地被他们的字体的风格所吸引,而更多的是借助千年前先人们的情感,滋润现 在的创作源泉,通过他们书法的风格,去寻找时代背景和意境。他多次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访古,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探真迹。前不久,他推掉了个人出差的机会,只为在北京的一次拍卖会上能亲眼目睹米芾的“研山铭”那难得一见的真迹风采。观后,他竟一夜难眠。正是在探索与发现的轮回之中,他的书法个性得到了张扬。每每创作,他把思绪、情感化为了书法艺术那纵放自如,浓淡相间、清润得体的线条,在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中表达了他的心灵艺术。

对书法艺术广泛性问题的认识

几十年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增加了再春对书法艺术具有广泛性问题的认识。从而,他的书法作品逐渐走向了社会的雅俗共赏。他认为,书法艺术既然能具有时代感,能体现出某种文化,其基础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如果一意地去追求生、涩、怪、癖,就会游离于社会之外。正因如此,他力求思想性与时代特征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完美。

静读再春的近 期创作,一幅幅作品虽是书法艺术却如图画 一样至美,字体无声却把作者的心声铮铮作响地表现了出来,不是音乐却流淌着音乐的和谐与灵动。他的作品,不光受到了书法界的赞许,更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爱。一段时间内,他应邀承担了中国中央电视台书法讲座的工作。由此,他把书法艺术广播天下。

正是在这种可沿循的线索中,再春书法艺术境界的冰山一角,透明般地展现出来。

说起来,对于长时期在北京北京体育大学供职的杨再春,书法其实是他的一种爱好,但人们正是通过他的这种爱好,窥见到了他那才思如墨、大笔如的风格,看到了他以笔墨构建起的宏伟的书法建筑。

相关人物

老师:黄高汉、郑诵先、启功

圈内好友:刘炳森、谢云、沈鹏、欧阳中石苏士澍、李铎、胡抗美、张海、张飙、田伯平华君武、王岳川、张辛

家庭信息

父亲杨文海年轻时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在一所中学任职国文老师。

个人作品

主要展览

主要出版物

参加节目

获得荣誉

2005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2013年被国家版权局授予“版权保护慈善家”。

参考资料

杨再春.雅昌艺术家网.2022-01-27

书苑体坛不解缘——访著名书法家杨再春.今日头条.2024-01-08

《大家》 20110612 杨再春·书怀壮志.中国网络电视台.2018-12-27

《墨人说》.爱奇艺.2018-12-27

国内首支版权保护公益基金在京成立.网易.2018-10-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