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 :明朝军事将领

更新时间:2023-10-05 10:20

杨洪(公元1381年-1451年),字宗道,原籍六合(今江苏六合县),明代将领,善骑射,以敢战著名。

杨洪出身于将门世家,其远祖是北宋名将杨业,祖父杨政,明初因军功担任汉中百户,父亲杨璟,继承杨政军职为百户,“靖难之役”为保护燕王朱棣战死安徽灵壁。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杨洪承袭百户,远戍开平府,追随明成祖朱棣北伐、阳武侯薛禄攻打大松岭,长年守备边关。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明英宗即位,升杨洪为游击将军、选精骑戍边,后晋都指挥事、都督佥事,率军屡败蒙古兀良哈部侵犯,先后晋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以功再晋左都督。正统十二年,充总兵官镇守宣府(今河北宣化),蒙古诸部皆畏惮,尊称其为“杨王”。史称杨洪“自百户至封侯,威名闻岭北,未尝专杀一人”。“土木之变”后,瓦剌首领也先挟英宗至宣府,假传英宗命开门,杨洪拒不迎驾,北京保卫战胜利后,杨洪进封昌平候。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英宗被瓦剌释放回京,明代宗赐号杨洪“奉天卫宣力武臣”,并赐世券。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病逝于京城,享年七十一岁,获赠颖国公,谥号“武襄”,先葬在北京西山泉宫,后迁葬河北赤城。

《明史·杨洪传》评价杨洪“治军严明,守边抚民,成为一时边将典范,然而未曾擅自杀人”。

人物生平

远戍开平卫

杨洪,字宗道,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生于瀛西城内(今天津河西务镇),其远祖是北宋名将杨业,祖父杨政,原籍江苏六合,元末随开平王常遇春起义,因军功获封汉中卫左所百户,父亲杨璟,继承杨政军职为百户,“靖难之役”为保护燕王朱棣战死于安徽灵壁,后被朱棣追封为“璟国公”。杨洪母亲施夫人出身姑苏名门,自幼教他读书识字,父亲杨璟则督促他勤练骑射之术,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22岁的杨洪袭祖职汉中市卫百户,奉调远赴开平卫(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以东,即元上都)驻防,临行前,家人都担心杨洪吃不了边塞之苦,而杨洪却说“大丈夫立功扬名,宁有在步之内”,遂谈笑而往。

杨洪到任开平卫后,镇守开平卫的成安候郭亮见其胸有韬略,又善长骑射,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特将杨洪留在府内,时常与其谈论军机,视杨洪为心腹干将。

随驾北征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明成祖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北征元蒙残余势力(主要为瓦剌、鞑、兀良哈三大部落),大军自北京经居庸关、宣府北上,道出开平卫,杨洪率部从征,一路之上,杨洪带头冲杀,直将鞑靼兵赶出数百里之远,到达斡难河(今蒙古国境内)后,杨洪率先冲入敌阵,缴获大批人马而回,成祖皇帝亲手斟酒犒赏他,称赞其“真将才也”,并让属官记下他的名字。

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冬,杨洪在泥河再败鞑靼军,次年(公元1420年)在巡哨时遭遇鞑靼军,转战至东凉亭,生擒其首领一人,获其马五匹,将鞑靼军击退。

威震边塞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杨洪随阳武侯薛禄攻打大松岭,击败敌众,升为正千户,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杨洪再随薛禄出征至红山,并与清平伯吴成作为前锋,在朵儿班、你儿兀等地接连破敌,生擒鞑靼首领“镇抚晃令帖木儿”等。

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杨洪领命以二百精骑专巡于塞上,次年(公元1430年)冬,敌再犯潮河川,当时开平卫已从塞外旧治迁入独石(今河北赤城独石口),杨洪随从都督方政追击敌寇,缴获其人马器械而还。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敌又犯大石门,杨洪列阵假意和敌军对峙,暗中派奇兵绕道从敌背后发起突袭,敌阵大乱,无一逃遁,纷纷解甲投降,其部下士卒欲杀降兵,杨洪制止说:“杀降非勇武者所为,不能滥杀。”并亲自救起平章脱脱等,敌军尽皆拜服,朝廷得捷报,对杨洪进行了褒奖。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 杨洪受命在宣府以西的一个战略要点西猫儿峪(今河北赤城县马营)筑城,城筑就之后又受命领兵镇守,此后杨洪又在红山(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击败入侵之敌。至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朱祁镇朱祁镇即位,朝廷以问守边之事召杨洪入京,升指挥使,充游击将军,统兵巡备北边,不久,杨洪至开平簸箕河大破敌兵,晋升都指挥佥事。尚书王骥奏报英宗:“守边部队都比较怯懦,唯独杨洪能干可用。”英宗采纳,下诏提升杨洪为副都督

英宗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七月,兀良哈犯边,杨洪大败敌军,擒其首领朵栾帖木儿,十二月,兀良哈至西凉亭(位于今河北沽源境内),被杨洪击败,随后,福余等卫酋长阿鲁歹等以五百余骑从葭州渡河肆掠,为明军所破,归至西凉亭,杨洪遣将迎击,斩六人,生擒百户乞里麻等人。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春,杨洪又于伯颜山击败敌寇,擒获他们的部长也陵台等四人,追到宝昌州,又擒获阿台答剌花等五人,贼寇大败,战后杨洪晋升为都指挥同知。宣大(宣府、大同市)总兵官谭广年老,朝廷命杨洪充任右参将辅佐,杨洪建议加筑开平城,拓宽龙门所,从独石到潮河川,增置瞭望台六十个,因建议有功,升都指挥使。

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秋,杨洪与兀良哈军队在三岔口作战,曾追击敌寇到亦把秃河(今承德境内的驿马吐河),以功晋都督佥事。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杨洪充左参将,移守独石,次年春,巡哨苦乞儿河,败敌于北只岭,再升迁为都督同知。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兀良哈再犯延绥(今榆林市),杨洪与内臣韩政等出兵大同市,到黑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地区)向北进军,在克列苏攻破敌军,晋升为左都督,随征军士被赏的有九千余人。

自明宣德年间以来,漠北蒙古未曾在北方大规模入侵过边境,然蒙古诸部的小股骑兵仍不时南下侵扰,但多不过数十骑或百骑,杨洪“每战必捷,未有小挫”,其“敢战、善战、能战”之名令蒙古各部惧怕,尊称其为"杨王"。

镇守宣府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六十六岁的杨洪挂镇朔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九边重镇宣化府(今河北宣化县),宣府军民知道后尽皆欢喜,相互祝贺说:“有杨将军镇宣府,从此可安矣。”瓦剌可汗脱脱不花太师绰罗斯·也先都曾致书给杨洪,并赠给他良马,杨洪上报给朝廷,皇帝敕令他接受并且以礼回报。此后多次赠送,皇帝也不责备他。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朱祁镇朱祁镇受司礼太监王振挑唆,率五十万精锐部队亲征,大军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原名统漠堡)时,遭到蒙古兵的袭击,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瓦剌军攻至宣化府时,蒙古太师也先假传英宗口谕,令驻守总兵官杨洪开门迎驾,杨洪识破阴谋,托辞闭门不纳,也先见诈不开城门,无奈掠英宗绕道而去。景帝监国,论前后功劳,封杨洪为昌平伯。之后绰罗斯·也先诡称奉英宗回京,率兵再至宣化府,又令英宗御笔亲书,写信给杨洪,杨洪接信后原封不动派人送往京师,此时景帝已即位,速派使者回复杨洪:“上皇的信是假的,此后即使真是上皇书信,也不要接受。”于是杨洪一意坚守宣府。

赴京勤王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也先挟朱祁镇取道西南,由紫荆纵师深入,企图一举攻下北京城。京师被围,朝廷急令各路大军赴京勤王,杨洪接信后,领兵两万急速赴京护卫,等赶到时,瓦剌大军已经撤退,兵部尚书于谦命杨洪与孙镗范广率部追剿残敌,于涿州市、紫荆关等处大败敌军,至霸州(今河北霸县)固安一带一举斩首 480 多级,生擒48人, 缴还所掠人口万计、牲畜弓刀无数。

瓦剌退出关外后,杨洪因功进封为昌平侯,暂留京师,负责操练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在内的京兵,兼掌左军都督府事,杨洪曾陈述抵御贼寇三个策略,又上奏请求精简淘汰三千各营将校,不能以贫弱的人充军,均被朝廷采纳。

逝世

景泰元年(1450年),于谦认为边境未稳,应当命令杨洪等上奏方略,杨洪提出四个建议,代宗命兵部商议执行。都督宫聚、王喜、张斌事先因罪下狱,杨洪与武清侯石亨推荐说他们三人熟悉战事,请求放了他们,命他们立功赎罪,代宗同意,但言官却弹劾他们结党扰政,代宗信任杨洪,而搁置不问。上皇(朱祁镇)迎回后,杨洪被加授勋阶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赐券,允许其子孙世袭昌平区侯爵。

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夏,杨洪被授镇朔大将军印,重回宣化府镇守,他的侄子杨能、杨信分别被升为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充任他的左右参将,杨洪庶长子杨俊,则任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留京师总领三千营,杨洪自己认为一门父子官居高品,手握重兵,担心被人猜忌,请求退职,皇帝不准许。八月,杨洪病重,被召回京,一个月后逝世,诏赠国公,谥号武襄,他的妾葛氏自杀以殉节,皇帝下诏赠为淑人。杨洪初葬于北京西山泉宫,后迁葬赤城县,与母亲施夫人葬在一起。

杨洪久居宣府,治军严明,守边抚民,成为一时边将典范,然而未曾擅自杀人,杨洪喜好文学,曾在宣化府建立学府,教授将士子弟。

主要作品

拒不救驾争议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朱祁镇被俘,《明史纪事本末》载"时杨洪总兵在宣府,或劝洪急以兵冲敌围,驾可突出,竟闭城不出。"随后绰罗斯·也先挟持英宗至宣府,当晚前往叫门,宣府“城上放短枪不得近”,英宗又派侍从袁彬代传口谕:“命杨洪开城门迎驾”,也被拒绝,瓦剌军于是携英宗北去。杨洪坐视不救皇驾,被认为是他坐镇宣府期间与瓦剌关系素睦,故仍欲“苟且相安”。杨洪因此被逮捕入狱,这时于谦请求赦免,命杨洪仍守宣府。

学者秦博按天顺朝阁臣李贤在《天顺日录》中的分析认为,杨洪之所以未能及时率兵救驾,主要是由于宣府将士没有与瓦剌军队大规模正面对阵的经验,故“惊惶”不敢迎战, 所评比较中肯。另据杨洪神道碑记载,英宗亲征之时,杨洪曾随军出征充先锋及殿后,其中有较多的宣府军士死伤于土木堡,由于宣府是拱卫北京的战略要地,若宣府失陷,京师无援,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杨洪采取闭门防守的策略,实属明智之举,《明英宗实录》记载于谦在北京保卫战后就指出, “幸存宣府一城,有洪以守之,虽不救土木之危以解君父之难,然足以为京师及居庸之应援”, 一定程度上认可杨洪的策略。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朱祁镇复辟,他把杨洪“土木堡之变”后以国家社稷为重而未能开门迎纳他的旧账算在杨洪儿子头上,杨俊被加上“土木之变” 坐视英宗被俘不救,及党附于谦等罪名,被夺爵问斩,弃尸于北京西市刑场。

主要影响

抗击蒙古

在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杨洪参与了抵御蒙古瓦剌的入侵。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协助石亨于谦等将领坚守北京,组织防御,使得北京城得以保全,稳定了京师的局势。

防御建设

杨洪在镇守边疆时,积极修筑城墙和防御工事,增强了明朝北部边防的防御能力。他主持修建的长城和关隘设施,有效遏制了蒙古部落的南侵,为明朝的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政治决策

杨洪不仅是一位军事将领,也参与了朝廷的政治决策。他多次为皇帝献策,特别是在军事和边防事务上,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影响了明朝的政策制定。

培养后继人才

杨洪注重将领的选拔和培养,他提拔和训练了许多有才干的将领,为明朝的军事体系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将领在杨洪的指导下,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军事人才。

推行军事改革

杨洪在军队中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旨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他整顿军纪,加强训练,并引入了新的战术和武器装备。这些改革措施大大提高了明军的作战能力,增强了对敌作战的胜算。

促进文化交流

杨洪在镇守边疆期间,不仅注重军事防御,还积极促进文化交流。他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

加强中央集权

杨洪积极支持皇帝加强中央集权,减少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他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这些措施对巩固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维护国家安全

在杨洪的领导下,明朝成功抵御了多次外敌入侵,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使得明朝在面对强敌时能够从容应对,并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与稳定。

人物评价

朱棣评杨洪:“将才也。”

杨洪病逝后,朝廷依照为功臣画像的传统惯例,为杨洪作了画像。兵部尚书于谦题写 《颖国武襄公杨洪像赞》,赞曰:“神完气充,貌伟言扬。江湖宇量,铁石肝肠。胸盘韬略而神鬼莫测,手操剑戟而星斗垂芒。摧锋万里,轰雷迅电。号令三军,烈日秋霜。功在朝廷,威振边疆。一骑前驱,万夫莫当。旌旗所指,犬羊遁藏。知其内者以为孙吴管乐,识其外者以为卫霍关张。”

兵部尚书于谦书杨洪碑记中评:“公自统一方士马,以至天下之兵,不以所将者寡,而屈于人下;不以所帅者众,而旁若无人。敌强不以自怯,战胜不以自骄。有功不专诸己,有惠必分诸人,故其驭下虽严,而人乐为用焉。”

大学士陈循所撰杨洪神道碑中赞:“洪健在时,在边巡哨,潜藏在山谷间的敌人,只要窥见旌旗知为杨洪,便奔窜相告:‘杨王来也,不可出。’甚至急急而隐遁。”

《明史·杨洪传》评:“杨洪父子兄弟皆佩将印,一门三伯候,当时称名将者,首推杨氏。”“杨洪御兵严肃,士马精强,为一时边将冠,然未曾专杀,又颇好文学,尝请建学宣府等处,以教诸将子弟。”

水东日记》的作者、明人叶盛评:“杨武襄洪为人虽尚权谲,然有威严,将士知畏之,此其所长不可掩之者。亦赖朝廷主张以成其名耳。 盖自宣德正统以来,受知于上,阁中庐陵郡杨公辈皆爱重之。”

家族成员

相关轶事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朝廷计议在西猫儿峪(今赤城县马营乡)这一战略要地置兵马营,以加强边塞防御,鉴于杨洪在塞外永宁、赤城、独石一带征战、驻守已有二十余年,对该地的地形、备御形势十分熟悉,且朝廷对其战绩亦多有奏闻,于是下令杨洪在西猫儿峪筑城并驻守,杨洪领命后,率士卒约万人于荒山野岭之间,荆棘丛林之中修筑城堡,不足两月就已筑成,随后,杨洪又开始在马营城中兴建各种庙宇

当杨洪正在督工修庙、但还未立圣像时,其部下杜衡、李全之辈诬告杨洪意在马营城中修筑宫殿楼台,想拥兵自立称王称帝,英宗帝半信半疑,立即派人调査此事,消息由京师传到塞外,杨洪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下有人建议,用荞麦面捏圣像可速干而不裂,且马上就能彩绘,杨洪采纳此言,令所有彩塑工匠一夜之间用荞面塑好了各庙宇中的所有圣像,等京师来人时,见城中庙宇林立,殿堂圣像法相庄严,决无构筑宫殿、分庭抗礼之兆。 皇帝知情后,贬杜衡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拘捕李全交由杨洪处置。待钦差走后,庙内看护松懈,城中猎狗嗅到荞面香味,诸多圣像有的被啃坏,有的被吃掉,这就是民间流传的 "马营的佛爷-狗吃了" 。

杨洪墓冢

杨洪病逝后,先葬于北京西山,后于景泰年中迁回赤城杨洪母墓地,其位于县城南8公里杨家坟村西,面积达2万平方米,自东向西排列着五座坟丘,分别为杨洪母墓、杨洪墓及三位夫人墓,杨洪墓为圆形顶,直径6米,墓壁用条石砌成,檐下砖雕斗拱,南设拱券门,进门向下可入墓室。墓地中碑刻林立,字迹可辨,记载着墓主人一生的显赫功绩。杨洪墓神道最南端有石吼两尊,神道依次向北为石望柱、石牌坊、石狮、石猪、石羊、石马及武将、文臣等石雕像,杨洪墓碑碑文由生前好友大同巡抚王越和宣府督察院督御史叶盛撰书,1993年7月,杨洪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书目

《国朝献徵录》

《明史》

《罪惟录》

《续藏书》

《今献备遗》

明实录

《国琛集·上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