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焘 :林世焘

更新时间:2024-09-20 15:32

林世焘(1865-1942),字黄秋耘,号次煌,广西贺县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末科进士殿试高居第二甲第二名,选庶吉士,未散馆,以办学务授编修。民国初年,他曾任北洋政府临时参议会议员。林世焘是张之洞的侄婿,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其作品被收录在朱汝珍的《词林辑略》中。

个人简介

林世焘,是一位被当地人民所纪念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平和事迹在一些隶书中有详细的记载。他擅长书法,其作品在朱汝珍的《词林辑略》中有详细的介绍和赞誉。林世焘在安逸中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个人生平

林世焘,出生于同治四年乙丑十月二十日,他的童年主要在贵州省度过,随父亲在乱兵横行的贵州,后父亲升道员,陆续升贵州按察使、布政使,最后官居贵州巡抚。光绪十年,父亲被罢官,他跟随父亲回到长沙市居住。光绪十一年,他跟随父亲回贺县老家省亲。

光绪十二年(1886)正月,父亲突然病逝,时林世焘21岁。光绪十三年,林家在长沙的房子突遭大火,林世焘带着家人搬迁到北京城居住。父亲去世三年后,林世焘因父亲的官职得朝廷赏赐正三品荫生,特用知县。光绪十五年,林世焘在京城参加顺天府乙丑恩科乡试,考中副榜光绪十七年顺天府乡试,林世焘中式举人,由举人内阁,候补中书,花二品顶戴,指分江苏省试用道。

光绪三十年(1904)5月甲辰恩科会试,他以候补道、湖南省考生的身份考中贡士第272名,当年会试录取274名贡士,会元是谭延闿,他等于倒数第三名贡士。因为排名比较靠后,林世焘本无心参加殿试,欲“请归原班”。湖广总督张之洞(林世焘娶的第一房夫人是张之洞的侄女)闻信,乃一日内连发五封电报严责林世焘,命其一定要考取“馆选”(即入翰林院)。后来他参加殿试,大胆发挥,在试卷中敢言“人之不敢言”,洋洋洒洒书写了自己在政治、军事、理财、教育方面的见解。

在试卷中,他提出“在察吏安民方面,强调‘欲治天下,必自择贤守令始’;在军事方面,强调‘寓兵于农,其法至善’;理财方面,强调‘理财要在节流,而未开其源,则流无可节’;试卷最后陈述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惟有‘慎择官师,申明教法,使之渐仁摩义,咸识乎尊亲’之理……。”结果,当时光绪帝钦点的八大阅卷官武英殿大学士王文韶礼部尚书鹿传霖刑部尚书葛宝华、都察院左都御史陆润庠、商部左侍郎陈璧、吏部左侍郎李殿林、吏部右侍郎张英麟、礼部右侍郎绵文均给他的试卷画圈(即列入前十名行列),后来把他录为二甲第二名,成为贺州科举史上成绩最好的进士,后选庶吉士翰林院,末散馆即以办学务授编修,后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廷瓦解。

北洋政府时期,林世焘任临时参议会议员;民国时期,谭延闿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院长,他邀请林世焘任行政院顾问。民国时期,林世焘曾回过一次老家省亲,并与李孝先等贺县名人游览家乡的名胜。游览莲塘镇炭冲三王庙时,他在庙宇题写的对联“恶念未除何必鞠躬三叩首,善心如在不妨素手一枝香”今尚存。

民国期间,林世焘以“遗老”身份留任国民党政府中央文史馆,他经常流连于北京琉璃厂古玩字画摊店等处。抗日战争期间,林世焘一家避难于湘潭市乡下。1942年冬天,林世焘因伤寒病逝于湖南湘潭。

林姓起源

林姓的起源有多个版本。一种说法是,林姓出自子姓,血缘始祖相传源自国神比干,他因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帝辛挖心。他的夫人氏逃难到今天卫辉市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姬发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并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一带),此人就是林坚。林姓由他最早发源,后人尊他为受姓始祖。林坚的子孙后来形成了著名的西河郡、济南堂、睢宁县、晋安林氏、九牧林等郡望,还有问礼、九龙、忠孝等堂号,成为林姓最大派系。

另一种说法是,林姓的另一个起源出自姬姓,是东周姬宜臼姬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的小儿子姬开,他的子孙以他的字“林”为姓。因起源于今洛阳市一带,林姓家谱中就称为河南林。

此外,拓跋宏迁都洛阳市时,将鲜卑族等原先丘林姓氏的都改成林姓,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其他少数民族中有满族的林佳氏和布萨氏也都有改姓林。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