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干 :微波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更新时间:2024-09-21 01:55

林为干(1919年10月20日—2015年1月23),男,汉族,出生于台山市微波理论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

林为干1939年7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45年9月到1948年7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微波理论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48年9月到1951年3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微波理论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1979年9月担任电子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1981年2月9日起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2015年1月23日逝世,享年96岁。

林为干对中原地区电磁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电磁理论科学和微波技术的开拓和奠基人之一。出版了《电磁场工程》《微波理论与技术》等著作。培养出50名博士和5名博士后。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奖、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荣誉。研究成果先后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奖2项,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林为干1919年10月20日出生于台山市的律师之家,小名福佑。1926年在大纲村林氏祠堂读私塾。1928年进入台山县城达人小学就读,期间与二哥林基路一起租住在台山县城金铺商人家中。1931年9月进入广东台山任远中学读初中。1932年2月到1932年9月在广州市私立八桂中学学习。1931年到1933年在广东台山任远中学学习。1932年2月转入广州市私立八桂中学就读;同9月转入广州市私立知用中学就读。1933年到1935年在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学习。在高二时悄悄地去考大学,顺利考上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三所名校,林为干决定前往清华大学。1937年10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先后迁至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设文、法、理、工4个学院;同年10月25日开学;11月林为干从广州市回到清华大学湖南临时联合大学工学院,在炮火中继续学业。

1938年1月19日国民政府批准临时大学迁往云南昆明;5月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始上课,林为干继续完成大学学业。1939年7月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获工学学士;11月进入昆明清华研究院电子工程学部电讯组师从任之恭攻读研究生,研究的课题是《无线电定向》。1940年7月被迫中断学业,开始工作,进入四川璧山国民政府交通部技术人员教训所接受培训。1941年2月担任昆明国民政府电政管理局长话电话工务处技术员,后兼任昆明机务段段长及昆明机务段站长。1941年9月至1942年2月,在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任兼职教员。

1945年9月到1948年7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微波理论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温纳里。1948年9月到1951年3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微波理论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其博士论文《单腔多模微波滤波器》,发现了一个谐振腔存在5个同频率的模可资利用,奠定了一腔五模的基础。

工作经历

林为干1951年4月谢绝了导师温纳里的挽留,决定回到中国;8月从旧金山登船回到中国。1951年起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教员。1952年被任命为华南工学院电讯系系主任。1956年获评广州市先进工作者。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担任电子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院长助理。1958年2月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同年举家西迁到成都市安家落户。

1963年与助手钟祥礼合作学术论文《传输线特性阻抗的一个新计算方法》,其计算方法准确度很高,被英国《马可尼》丛书第二卷采用,该方法被称为“林-钟方法”。1971年6月1日被安排到四川米易县湾丘参加“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五七干校”劳动,业余时间阅读学术书籍和期刊。1972年2月,从干校回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继续科研教学工作。1973年3月,到北京市学院路5号768厂继续劳动改造。1979年9月担任电子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2月9日起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3月31日获“成都市1980年先进生产工作者”奖;4月到6月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进行了3个月的科学研究。1988年10月1日获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1989年获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奖。

1990年12月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奖。1991年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1995年12月《The Electronic images of a dielectric sphere》发表于《Journalof Electrostatics》,该文解开了关于点电荷在介质球中能够形成多大的镜像的电磁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3年5月获美国伊利诺里理工学院文学科学名誉博士学位。2012年4月获中国电子学会五十周年荣誉奖;同年6月获四川省电子学会五十年荣誉奖。

人物逝世

2015年1月23日林为干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林为干遗体告别仪式于2015年1月29日在成都举行。

主要成果

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

林为干主要科技成就为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在闭合场理论方面,他发表了“一腔多模拟微波滤波器”的观点,奠定了一腔多模的作用,在开放场方面他提出了“传输线阻抗计算方法”和“三角波导股份理论”等观点,对静电场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发现了有介质平面上双像的现象,对介质球的镜像理论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微波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林为干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微波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博士论文《单腔多模微波滤波器》发表于美国权威刊物《应用物理学报》(1951年8月号)首页上。首次揭示了在一个圆柱谐振腔中存在5个兼并模的现象,受到当时微波界的高度评价。该理论的最大意义是使用一个谐振腔就能代替多个谐振腔从而有利于极大地减小体积和重量。这一理论和技术在60年代末卫星通信大发展以后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传输线理论

林为干对传输线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拓宽和发展了保角变换在电磁场中的应用。连续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该方面的论文,其理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他和助手钟祥礼副教授发表在《物理学报》1963年第4期的论文《传输线特性阻抗的一个新计算方法》被国外学者称为“林、钟方法”。《椭圆直波导理论》《扇形、椭圆、半椭圆波导的研究》论文,纠正了某些结论,成功地为中国制定椭圆直波导标准尺寸提供了依据。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林为干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其中《毫米波技术的回顾、现状》论文(成电学报1986年4期)获电子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优秀论文”奖,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林为干出版著作多部,其中《电磁场工程》获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者协会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微波理论与技术》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教学获奖

林为干研究成果先后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奖2项,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

人才培养

林为干先后多次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九州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大学讲学。曾为学生讲授无线电工程等课程,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用上中文的教科书,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并亲自译校了多种苏联的高校教材。1978年国家学位制度实施以来,林为干领衔建立的电子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被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在当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点,1981年又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博士点。林为干曾获四川省教育委员会“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培养了120多名硕士、80多名博士、10多名博士后。指导的第一个博士是曾令儒,代表性学生有东南大学教授窦文斌广西科技大学教授任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葛俊祥。

影响与后世纪念

《做一辈子研究生 林为干传》

《做一辈子研究生 林为干传》由田永秀,王安平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3年5月出版,介绍了林为干的学术成长经历、学术思想、学术成就。

林为干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林为干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于2019年5月22日在广州市举行。

人物评价

香港中文大学在1993年邀请林为干做学术报告时,称他为“中国微波之父”。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政府表示:“林为干学术造诣精深,科研与教学贡献卓著,深受学术界、教育界和电子工业界的尊敬并屡获奖励和荣誉。”

林为干的儿子林诒玉表示:“他(林为干)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一位热爱青年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更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好父亲。”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林为干.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4-05

林为干:见“微”知著.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05

灯塔传承|林为干:“中国微波之父”.北京科协.2023-04-05

林为干 中文主页 电子科技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电子科技大学教师主页.2023-04-05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2023-04-05

学部简介.中国科学院.2023-04-05

林为干(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波理论学家).台山市人民政府.2023-04-05

林为干.中国知网.2023-04-05

历届科协主席.成都科协.2023-04-05

“中国微波之父”逝世 76岁攻克世界难题.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05

成电先驱-小记“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4-05

林为干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广州举行.电子科技大学新闻.2023-04-06

——“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辞世.央广网新闻.2023-04-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