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板村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辖村

更新时间:2023-09-26 14:03

池板村,村处地形似匙,又坐落于石板上以谐音得名,是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幸福上游,距市政府驻地张店区55公里,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

池板村属鲁中低山丘陵区,三面环山,东高西低,村落建造在山谷的中央,以古河道和进村路作为轴线,建造房屋。池板村内有鹿角山齐长城遗址等文物古迹。村内流传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

历史沿革

明洪武初年,刘氏从冀州枣强迁来,定居池板村,隶属于青州府青州市怀德乡。清雍正十二年改属青州府博山区东北路。

新中国成立前后,池板村归属博山县。

1949年,池板村改属口头区。

1958年,成立口头人民公社后,改称池板大队,划归淄川区

1984年社改乡,由池板大队改为池板村,隶属淄川区口头乡。

1998年撤口头乡设立淄河镇,隶属淄河镇。

2010年,淄河镇、太河乡、峨庄乡合并为太河镇,隶属太河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池板村位于淄博市淄川区东南部山区太河镇幸福嵧上游,距市政府驻地张店区55公里,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池板村属泰沂山北麓,构造上属古老的泰山群,在地貌上属鲁中南山区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属侵蚀低山,该区域两侧山脉东西走向。地质岩层由寒武纪石灰岩、紫色页岩构成

气候特征

池板村属暖温带气候季风区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旱,冬季天气干冷。年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集中在6~8月份。

土壤

池板村土壤山坡中上部是由石灰岩、紫色页岩、变质岩风化而成,为粗骨性褐土,土层浅薄,含有大量砾石,土层厚度多在30厘米以下。山坡中下部坡积层较厚,为淋溶褐土,有利于植物生长。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池板村地处北温带阔叶落叶林植物区系,植物群落主要以原始次生林、人工林为主。因地形复杂,山地小气候明显,野生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有天然灌木林,针阔叶混交林,有人工阔叶纯林、人工针叶纯林、人工针阔混交林,林内灌木丛生,杂草密布。森林覆盖率达80%。植被环境优越,为鸟兽及昆虫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初步调查,野生动物共20种,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6种,即狼、花面狸、獾、刺猬亚科、狐狸、黄鼬等;鸟类17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25种。主要有苍鹰、长耳鴞、红隼、杜鹃、戴胜、翠鸟、画眉黑卷尾鸮形目家燕、紧腰燕、野鸭、麻雀、沙地百灵、喜鹊灰喜鹊、斑鸠、黑枕黄鹂啄木鸟科云雀大山雀白头鹎等,时常出没栖息于林中。有林地面积5000多亩,有维管植物1000种、低等植物230种。有国家重点一、二级保护植物7种。

村落特色

选址理念

池板古村落选址三面环山,东高西低,地势形成“福星高照、吉祥如意”之意,村落建造在山谷的中央,呈环抱型。村落选址强调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风水思想,因山就势、保土治水、因材施工、珍惜土地、水脉等原则,保护自然生态格局与活力。

村落格局

池板村以古河道和进村路作为轴线,建造房屋。村内街道全用石板铺就,东西街为主道,与主道南北交叉又有数条幽深的小巷,有着清晰的街道格局,结构严整,由四合院院落建筑类型构成的村落肌理脉络依然可见。随着村落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城墙大部分都已塌,目前保留尚好的明清民国时期建筑院落只有88处,传统建筑仍占村庄建筑面积的60%左右。现今,池板村原围墙内的古村落不断向外扩展,形成了以古村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空间发展格局。

建村智慧

明代池板村因人力财力缺乏,发明了一种当地叫“干碴墙”的方法垒砌石墙,一直沿用至今。

“干碴墙”技术,即将一块块粗糙的石头,根据实际需要,不用任何粘合剂,垒砌成不同高度和形状的石墙,较为坚固。

人口民族

人口

据2020年4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池板村共有户籍人口688人,常住人口580人。

经济

农业

池板村主要产业为旅游业、种植业、农业。

池板村传统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等,林果有池梨、山楂、花椒柿子奇异莓等。

据2020年4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池板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村人均年收入5500元。

文化

民风民俗

每逢三月三、九月九及初一、十五,池板村里的善男信女都要到村里大庙(古庙群)进行“敬香”活动。活动内容是首先烧上香,再摆上供品,念经,最后磕头、烧纸。

文物古迹

鹿角山齐长城遗址

鹿角山战国时期为齐鲁两国交界线,当时修建的齐长城从岳阳山越淄河内蒙古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延伸到鹿角山上,有用石块砌成的石门、古水窖,古兵营等。城墙所用石块呈不规则型,墙体较宽,虽年久失修,但依稀可辨。 明清时期,当地百姓为躲避战火,也相继到该寨避乱。该山寨从整个布局、材质、建造工艺来看,它的防御体系十分严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个军事防御工程,从结构和石块的风化程度和建筑风格来看,其是战国时期的齐长城确定无疑。

2007年,齐长城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祖石碑

刘氏祖茔石碑位于池板村东北的刘氏祖茔内,共有2通石碑,均为阴刻。其为清光绪元年刘氏第十三代孙刘光辉等人所立。碑上刻有“吾始祖居直隶省冀州枣强县自大明洪武初年迁居山东省青州府青州市西南路怀德乡马陵社淄河东奥来峪匙板庄居住始祖讳贵配张氏之墓....。.由此可以看出,刘氏先祖是明代居于此的居民。又因至今池板村全为刘姓村民,可断定是刘氏先祖初立池板村无疑。碑体为当地青石,上面还记载着刘氏族人迁往西石门、大口头等村的姓名和年代等等,石碑现保存较为完好,可作为淄河一带的刘氏族谱,其翔实可靠,传承有序。

古井

池板村原有古水井一眼,深8米,直径0.5米,位于村中心位置,常年有水,夏秋泉水较旺。后随着村人口不断增长,为保证村里人畜用水,清中期又在人口较为稠密的村北坡打水井一眼。

古村落石板路

古村落的石板路面,主要在建村定居后逐步修建起来的,主街道6条,总长近3000米。是由大小不等的青石板人工铺设而成。由于年代久远,走的人比较多,这种青石板路的路面已经变得非常光滑。

排水沟

池板村排水沟,3条共约长约5000米左右,分别建于明、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孟姜女传说流传的范围极广,据顾颉刚20世纪20年代的研究统计,该传说流传的省区包括: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江苏省小行星2197、安徽、钱塘江、湖北、湖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甘肃。有孟姜女相关遗迹的地方也很多,如山海关区的姜女祠庙、姜女坟绥中县姜女祠,杞县姜女庙,陕西哭泉及孟姜女庙,上海万喜良石像,山东博山姜女泉(4处)等。

孟姜女的形象使人们认识到古代妇女的善良性格和战争带给人们的悲惨苦痛,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孟姜女的故事在博山世代流传,“孟姜女哭长城”的民俗音乐至今仍在博山民间传唱。西汉以前形成的“悲歌哀哭”这一与孟姜女传说有关的民俗,在博山民众中被一代代传承下来,至今博山中老年妇女仍是长歌代哭,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孟姜女式的哭腔在农村广泛流传,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哭文化。

2006年,孟姜女传说被选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产美食

刘氏蒸香鸭:刘氏蒸香鸭是在清朝中期,为池板村的刘太津所创制。其用八角、丁香等十六味名贵中药配制加陈年老汤泡制, 制作过程中,要不时运勺,张味看火。故而味道鲜美。

池板油酥烧饼:池板烧饼具有饼皮香脆、馅味鲜美之特点。主料是面粉,配料有猪肉、大葱、芝麻、酱油、盐等。池板烧饼是用发面制作,撮下馒头大小的一块包上肉馅,接着放到一个光滑的凸形瓷器上,用手沾着水压得更加薄一些,然后再沾粘上芝麻,贴到吊炉的顶部,用没有明火的锯末火堆进行烘烤。

淄博池梨:又称淄博酥梨,属鸭梨中的优良品种,在淄博市淄川区东南山区栽培历史悠久,是地方名产。淄博池梨因原产于太河镇池板村而得名,故名池板梨,简称池梨。淄川区太河镇白昼与夜间温差大,光照充足,且雨量充沛,年均降水720.3毫米,土壤属于淋溶裼土类,其保肥性强,微量元素含量高,为池梨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种植出来的淄博池梨品质优良,金黄色,外观美,果实呈椭圆形,果面光洁,无锈斑蟳,果肉洁白,内质细腻、渣少,香脆甜适口,果点小,果心小,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达到400克,耐贮存。含维生素c在3%以上、含糖量在10%以上、含酸量在2%以下、可溶性固形物在10%以上;每百克淄博池梨含锌大于0.5毫克、含钙大于6.0毫克、含铁大于3.0毫克。据史料记载,淄博池梨在清代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淄博池梨为池板村主要农产品,全村池梨产量达150万斤。

旅游

旅游观光

池板古庙群

池板古庙群坐落在池板村西小山岗上,依地而建。院落坐北朝南,建于明、清、民国各时期的七圣庙、观音堂、纯阳宫、顺天姑庙等10余座庙宇排列有序。每栋建筑都是青砖黑瓦、古朴庄严,室内各尊神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不论从外观布局还是思想内涵,都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行善积德的观念。

民居院落

池板村古民居位于村中部,建筑为明清及民国时期民俗建筑,大部分为北方四合院式,房屋结构为石垒砌,就地取材,局部砖结构,麦秸覆面。主要居住地带村东西大街两侧,东西长约500米,东西宽约300米。

房屋选址主要在北坡朝阳处,房屋依山势而建,全为一层,人字形房面,有挑檐、雀眼等,为防鼠患,基本留有猫道,部分墙体留有栓马石,窗台、门口铺有长条石块,木窗户,实木(大部分为榆木)门,正房一般为3间,地势较高,侧房及南屋也为三间,比正房略低。房屋檐下两侧,各安放青石一块,上刻“福禄祯祥”、“福寿”篆字或“梅兰竹菊”等图案。大门一般为东南门,人称朝阳门或“门”,也有西南门,人称洛阳门或“坤门”、“西四门”,少有乾门或艮门。

获得荣誉

2019年6月6日,池板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公布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