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胡菜 :菊科泥胡菜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3-08-15 17:21

泥胡菜(学名:Hemisteptia lyrata (Bunge) Fisch. \u0026 C. A. Mey.),为菊科(Asteraceae)泥胡菜属(Hemisteptia)草本植物,别名猪兜菜、艾草,为单种属植物。泥胡菜具有食用性,可以凉拌、炒食或者做馅食用,是清明节食物青团的重要材料;还具有饲用性,可作为猪、牛、家禽、兔的饲草。但同时泥胡菜能够对麦类和油菜等夏收作物产生危害,被认为是发生量大,危害严重的恶性禾本科杂草。主要分布于越南老挝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除新疆、西藏自治区外的其他地区。通常生长于山坡、荒地、田间、路旁等处。

泥胡菜为一年生(在江苏省等地能够越冬)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茎单生,通常纤细,上部长分枝;叶片呈倒披针状椭圆形、长椭圆形;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小花呈红色或紫色;果为瘦果,呈楔状或偏斜楔形,深褐色,花果期3—8月。泥胡菜喜欢冷凉湿润的环境,也喜欢半阴的环境,具有耐微碱的抗逆性等特点,耐寒和耐旱能力强。适合于海拔50—3280米。

泥胡菜最早记载于明代《救荒本草》,据《贵州草药》等书记载,泥胡菜具有“清热解毒,祛生肌”的功效,可以治疗外伤出血、骨折疔疮乳房炎疮疡慢性淋巴结炎等病症。在杨官寨遗址中,泥胡菜遗存以“妇科学草药”配方的形式出现,表明其药用价值已被古人所发现。当代诗人敬丹樱、胡亮分别作诗歌《布谷》《四月》,通过描绘泥胡菜花盛开的景象来抒发感怀之情。

历史记载

泥胡菜最早记载于明代朱橚撰《救荒本草》,该书记述了泥胡菜的形状和食用方法:“生田野中。苗高一二尺,茎梗繁多,叶似水芥菜,叶颇大,花叉甚深,又似风花菜叶,却比短小,叶中撺葶,分生茎叉,梢间开淡紫花,似刺花。苗叶味辣。采嫩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明代《农政全书》《野菜博录》都沿袭了《救荒本草》的说法。清代吴继志著《质问本草》记载了泥胡菜的药性和药用:“性寒。”“煎汤,洗大肠痔漏。”

形态特征

泥胡菜为一年生(在中国江苏等地能够越冬)草本,高30-100厘米。

泥胡菜为直根系,入土深度为60-80厘米。主根发达,侧根稀少,主要分布于30厘米的土层中。根呈圆锥形,肉质。

泥胡菜茎直立,有纵沟纹,表面无毛或覆有白色稀疏蛛丝状毛。茎为单生,很少簇生,茎体纤细,向上至茎中部开始分枝,极少有不分枝的。在暖温带,泥胡菜4月上旬发育成莲座叶,4月下旬抽花茎。

泥胡菜的叶根据生长位置不同,在形状、颜色等方面都有差异。基生叶呈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枯萎于花期。中下部茎叶亦呈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4-15厘米或更长,宽1.5-5厘米或更宽。上部茎叶呈狭卵形椭圆形到线形,向上逐渐变小。

泥胡菜的全部茎叶均呈大头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2-6对,通常4-6对,也有极少为1对。侧裂片向基部渐小,呈倒卵形、匙形、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顶裂片稍大,呈长菱形、三角形或卵形。全部裂片边缘为重锯齿或三角形锯齿,侧裂片边缘通常锯齿稀疏,最下部侧裂片通常无锯齿。亦有全部茎叶不裂或下部茎叶不裂,边缘有锯齿或无锯齿的情况。

泥胡菜的全部茎叶质地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覆有厚或薄绒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有长叶柄,叶柄长达8厘米,柄基扩大抱茎,上部茎叶的叶柄渐短,最上部茎叶无柄。

泥胡菜的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仅有一个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为钟状或半球形,直径1.5-3厘米。总苞片4-10层,如覆瓦排列。最外层苞片呈长三角形,长2毫米,宽1.3毫米。外层苞片及中层苞片为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毫米,宽1.4-1.5毫米。中外层苞片外面上方近顶端有直立的鸡冠花状突起的紫红色附片。最内层苞片为线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0毫米,宽1.8毫米。内层苞片顶端长渐尖,上方为红色。

小花呈红色或紫色,花冠长1.4厘米,檐部长3毫米,花冠5深裂,裂片为线形,长2.5毫米,细管部长1.1厘米,呈细丝状。在暖温带,泥胡菜5月至6月开花,花期50余天。

泥胡菜的的果实为瘦果,形状为楔状或偏斜楔形,稍扁,长2.2毫米,表面为深褐色,表面突起有13-16条粗细不均的尖细肋。顶端为斜截形,有膜质果缘,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有二层白色冠毛,外层冠毛刚毛羽毛状,长1.3厘米,在基部连合成环,成熟时整体脱落;内层冠毛刚毛极短,呈鳞片状,有3-9个,着生一侧,宿存(不脱落)。

物种分布

泥胡菜普遍分布于越南老挝印度朝鲜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除新疆、西藏自治区外的其他地区。

生长习性

泥胡菜为中生植物,喜欢冷凉湿润的环境,也喜欢半阴的环境,具有耐微碱的抗逆性等特点,耐寒和耐旱能力强。泥胡菜适合于海拔50—3280米,适宜于疏松土壤,通常生长于路旁荒地或轻盐碱荒地、水塘边,丘陵、山谷、溪边、林缘、林下、草地、田间等处。在早春能快速生长。花果期为3-8月。

自然繁殖

泥胡菜是一种野生牧草,以种子繁殖。植株枯萎后,泥胡菜果实落入地表或随风传播,以自播繁衍。种子经夏季休眠后萌发。在暖温带,3月中旬出苗。

危害与清除

物种危害

泥胡菜能够对麦类和油菜等夏收作物产生危害,被认为是发生量大,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泥胡菜在长江流域对局部农田的危害较为严重。其危害发生具有危害重、远距离传播、抗逆性强等特点。其危害表现为:泥胡菜随小麦共同进入生长盛期,争夺了大量土壤养分,影响小麦穗粒数和干粒重;泥胡菜抽穗后,高度超过小麦,影响后者的光合作用,造成小麦的大幅减产。山东省济宁市在1986年—1987年作过调查,泥胡菜在稻茬麦区的出现频率为52.4~100%,草害指数为6.8~32.5,密度一般6~20株/平方米,最高达每平方米30株以上。受泥胡菜的影响,济宁滨湖的稻茬小麦损失率为8%—15%。

物种清除

针对泥胡菜对小麦的危害,中国山东济宁市郊区植保站和吁屯农技站积极应对,采取了试验示范和大面积防治等措施。最后得出除草结论,以72%2,4—D丁酯乳油30毫升+48%百草敌乳油15毫升混合,于2月中旬喷洒于稻茬麦田,可以显著的清除杂生于田中的泥胡菜。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泥胡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每100克泥胡菜中含蛋白质2.6克,脂肪1.0克、纤维素7.3克,钙400毫克,磷60毫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等。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泥胡菜的可食用性。在《救荒本草》记载了泥胡菜的食用方法:“采嫩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泥胡菜开花前的嫩叶被称为“糯米菜”,将嫩叶、茎或者幼苗焯水后,可以凉拌、炒食或者做馅食用。在江浙一带,人们常把泥胡菜、艾蒿等植物做成清明节食物青团。

药用价值

据《贵州草药》《质问本草》等书记载,泥胡菜性凉或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毒,祛瘀生肌”的功效。能全株或根入药,可以治疗外伤出血、骨折疔疮乳房炎疮疡慢性淋巴结炎、洗大肠痔漏。除中医外,壮医也将泥胡菜入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痔疮等病症。

饲用价值

泥胡菜是一种春季短期饲用牧草。在莲座期和开花期之前,泥胡菜具有叶片软,气味正,茎秆脆嫩,水分多,纤维少等特点,花蕾和幼苗为多数家畜所喜食。是猪、牛、家禽、兔的优质饲草,全株切碎煮熟喂猪,饲用价值更高。进入结籽期后,可以煮熟后喂猪。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由于泥胡菜具有治疗多种病症的功效,众多学者对其成分构成很有兴趣,纷纷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泥胡菜中含有黄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等。

黄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在泥胡菜中含有多种该类化合物,如金合欢素-7-O-β-D-芦丁糖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金合欢素-7-O-β-D-芦丁糖苷、山奈素3-O-β-D-葡糖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等。

多项试验

由于泥胡菜具有药用性和食用性,众多学者对其药用机理很有兴趣,对泥胡菜开展了多项研究。如广东中医学院学者龚梦鹃、邹忠杰通过试验验证了泥胡菜的抗炎药作用,其抗炎药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减少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有关。再如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陈学明等学者以试验证实了泥胡菜的抗菌作用,泥胡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对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又如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皮肤病研究所研究发现泥胡菜能够治疗因酪氨酸酶活性增高所致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还如韩山师范学院邱贺媛、曾宪锋对泥胡菜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泥胡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很低,确定泥胡菜属于一级食用野菜,可以安全食用。

植物遗存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美国际田野考古学校联合发掘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H85,在遗址发现有泥胡菜遗存。泥胡菜是与夏至草秃疮花组合出现,该组合具有“妇科学草药”的功效。学者唐丽雅等人认为,杨官寨遗址的泥胡菜遗存表明,泥胡菜的药用价值已被杨官寨先民发现并掌握。

延伸文化

泥胡菜盛开于春天,点缀在田野里。这样的景象为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当代诗人胡亮作诗歌《四月》,借助对泥胡菜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之情,诗中写道:“苦荬菜开出了黄色花朵,泥胡菜则开出了紫色花朵。我们漫步于荒郊,逐渐填平了泥胡菜和苦荬菜之间的深壑。“同样,当代诗人敬丹樱作诗歌《布谷》,该诗写道:“田埂上满是紫色绒球状花朵……当我终于学会从叶形上辨析,这些紫色绒球是七七芽、大蓟还是泥胡菜,田地已沉寂多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