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统一准噶尔之战 :1688年发生于新疆等地的战争

更新时间:2023-06-12 05:29

清统一准噶尔汗国[zhǔn gá ěr]之战,亦称平定准噶尔、清准战争、西北百年战争,是清代康熙帝雍正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与卫拉特(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进行的战争,时间跨度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开始,持续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结束。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勾连俄罗斯势力侵入蒙古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噶尔丹败亡,策妄阿拉布坦继任准噶尔部台吉。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准噶尔汗国部出兵占领拉萨市。清军由青海省出兵入藏,全军覆没。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代第二次出兵西藏自治区赶走准噶尔军。雍正九年(1731年)六月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新任准噶尔部台吉噶尔丹策零与清军两次作战,互有胜负。雍正十一年(1733年)冬,噶尔丹策零求和,次年八月准噶尔同清朝划清牧界,暂息兵戎。乾隆十年(1755年),准噶尔内乱,爱新觉罗·弘历趁机出兵进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击溃达瓦齐军,并于乾隆十二年(1757年)平定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俄罗斯遣使告知清政府阿睦尔撒纳已死。清政府派亲王巴克雅木丕勒和侍郎三泰前往恰克图验尸。确认阿睦尔撒纳身亡后,乾隆帝认为准噶尔汗国全局已定并宣谕中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张永山认为,准噶尔叛乱的平定消灭了准噶尔的分裂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西北地区的边防,打击了俄罗斯帝国的侵略阴谋,为西北和中原地区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战争背景

准噶尔方面

准噶尔部是西蒙古(厄鲁特蒙古)的一部分。“准噶尔”,蒙古语,“左翼”的意思。准噶尔部因居西蒙古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硕特汗国)之“左”而得名。明末清初,准噶尔汗国分布在巴尔喀什湖东南部的伊犁河流域和楚河、塔拉斯河流域。顺治九年(1652年),准噶尔部在首领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的领导下统辖了厄鲁特各部和一些突厥部落,清代因此也把厄鲁特各部统称为准噶尔。顺治十年(1653年),巴图尔珲台吉去世,第五子僧格继承台吉,僧格在平定叛乱不久后就被他的哥哥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暗杀。僧格的同母弟噶尔丹在老师阿旺罗桑嘉措的同意下还俗回部。噶尔丹擒杀了车臣,并将卓特巴巴图尔赶往青海省,随后噶尔丹自立为准噶尔汗国汗。噶尔丹首先统一了西蒙古诸部,然后发动战争攻击了叶尔羌汗国的黑山派和喀什噶尔的白山派康熙帝二十年(1681年),噶尔丹征服了吐鲁番市汗国的察合台汗。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扎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矛盾激化,喀尔喀右翼发生内乱,噶尔丹趁机出兵蒙古国

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执政时期,俄罗斯帝国17次向准噶尔部派遣使团,两地维持了表面的和平。顺治四年(1647年),准噶尔部停止向沙俄派遣使臣,两地边境时有摩擦,僧格执政后,交战更甚。17世纪70年代初,俄罗斯已在西伯利亚地区相继建立了托木斯克州叶尼塞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和乌丁斯克等前哨堡塞,随着俄国东扩步伐的加快,包括准噶尔汗国部在内的蒙古诸部原有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双方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清朝方面

顺治三年(1646年),噶尔部上表奉献,顺治赐予准噶尔部甲胄[zhòu]、弓箭,并命令其统辖各部,准噶尔部和清朝之间确定了主权关系。噶尔丹在执政初期依旧保持着与大清的臣属关系。康熙帝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对噶尔丹派出的贡使的资格和有关的具体事宜作了规定。清廷规定使臣必须以真厄鲁特为首,并且必须接受检验。康熙二十二年(1673年),噶尔丹贡使每次人数多至数百人以至数千人,进边后“任意牧放牲畜,践食田禾,捆缚平民,抢掠财物,妄行者甚多”。边民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清政府改变了原有规则,对准噶尔汗国部的上贡入关人数进行制约,此举引发了准噶尔部的不满。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月,噶尔丹进攻蒙古国,俘虏人口并掠夺牲畜。噶尔丹还公开提出了“皇帝君南方,我长北方”的要求,企图将中原地区北部置于他的统治之下。清廷为了保卫边疆的安宁,反抗俄罗斯帝国的侵略,坚决与噶尔丹进行斗争。

战争经过

清准开战

康熙帝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康熙皇帝得知噶尔丹准备借兵鄂罗斯(俄罗斯)。噶尔丹因内乱而陷入困境,又称要与沙俄一起侵略喀尔喀。康熙立即告知在北京的俄国使臣吉里古里和伊法尼齐,和噶尔丹一起入侵喀尔喀就是对两国盟约的背弃。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月,康熙确定七月初六为出征日期,并派出使者稳住噶尔丹。康熙派遣使者前往噶尔丹处谴责他入侵边境并肆意抢掠、扣留清政府使者的罪行,又委婉地安抚他,希望能够平息冲突,避免进一步激化。康熙帝还命令阿喇尼等人集结兵力,加强备战,但暂时不与噶尔丹交战,而是每晚展开严密巡逻,防止噶尔丹的夜间袭击。康熙帝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准备相结合,迫使噶尔丹放弃叛乱,实现边境的安定与和谐。噶尔丹仍然一意孤行,他率领两万人的军队以追击蒙古国为名,大举南下,深入内蒙古地区的乌珠穆沁地区。六月二十一日,阿喇尼与噶尔丹相会乌尔会河,阿喇尼指挥不当,轻敌只派出200多名蒙古勇士进攻噶尔丹军。阿喇尼还命令500名喀尔喀士兵夺取噶尔丹军掠夺的财物和牲畜。由于各个部落的蒙古士兵缺乏训练,纪律不佳,还未开始战斗,就出现了争夺噶尔丹子女和牲畜的混乱局面。噶尔丹军采取分两翼立阵的战术,利用鸟铳的火力击退了各个部落蒙古士兵的攻击。随后又从山上绕到阿喇尼部蒙古士兵的左右,击溃了清军。噶尔丹军队得以乘机渡过西拉木伦河,深入距离北京仅700里的乌兰布通之战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南境)。康熙将阿喇尼革职并加快了出征的准备。

三征噶尔丹

乌兰布通之战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初二,康熙帝发布动员令,制定了军纪和奖惩条款,并指派了出征的将领:皇长兄爱新觉罗·福全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允提担任副将,率领大军从古北口出发;常宁被任命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和信郡王爱新觉罗·鄂扎担任副将,率领大军从喜峰口(今河北宽城西南)出发。两路大军采取绕道北进的方式,与阿喇尼部、沙津部以及盛京将军、吉林将军的清军一起形成了对噶尔丹军的战略包围态势,康熙希望能够一举歼灭敌军。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中旬,康熙帝亲自前往博洛和屯(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南)指挥作战。他下令盛京将军和吉林将军率领各自的部队,向西辽河和洮儿河地区出发,与科尔沁蒙古兵会合,并与清军主力一起协同作战。右路军北进到乌珠穆沁地区与噶尔丹军发生遭遇战,不利交战后南撤。噶尔丹趁机长驱南进,渡过西拉木伦河,抵达乌兰布通(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南)。清左路军也前往乌兰布通南部地区,康熙帝紧急下令右路军停止南撤,并与左路军会合,共同攻击乌兰布通的噶尔丹军,同时派遣一部分军队驻扎在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以便从侧翼打击噶尔丹军的归途。

康熙帝二十九年(1690年)八月,清准两军在乌兰布通之战爆发战斗,噶尔丹大败,仓皇率撤往山上,随即遣使向清军乞和,乘机率残部夜渡西拉木伦河,狼狈逃窜,逃回科布多省(今蒙古吉尔噶朗图)时只剩下数千人。噶尔丹派遣使者达尔汉格隆等携带请罪誓书至清军大营,说噶尔丹对佛作誓,保证不再进犯喀尔喀。

昭莫多之战

康熙三十年(1691年),噶尔丹违背了不再侵犯喀尔喀和蒙古的承诺,再度侵略至克鲁伦河流域,同时煽动内蒙王公背叛清朝归顺于他。噶尔丹多次羞辱清廷使臣,康熙决定再次出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康熙帝亲自率领 9 万大军开始了对噶尔丹的第二次讨伐。康熙帝部署了三路军队: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沈阳市宁古塔、黑龙江及科尔沁区蒙古兵约 9000 余人,越兴安岭西进,堵截噶尔丹东进之路;西路以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为主将,由费扬古与振武将军孙思克等率京师八旗兵、山西左卫兵、大同绿营兵和陕甘兵共计 4.6 万余人,分别出归化、宁夏回族自治区,越沙漠会师于翁金,尔后北上,从西面切断噶尔丹军之归路,将噶尔丹引诱至昭莫多;中路康熙帝自率京师劲旅约 3.4 万余人出独石口北上,直指克鲁伦河上游。四月下旬,中、西两路大军会于土拉,夹击噶尔丹军于昭莫多,以期将噶尔丹一举歼灭于克鲁伦河一带。五月,噶尔丹大败,人心大失,率部西逃。

噶尔丹覆亡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六月,噶尔丹逃到塔米尔河(今蒙古国鄂尔坤河的支流)地区,精锐尽失。康熙帝密切关注噶尔丹的动态,出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意图孤立噶尔丹。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康熙帝进行了第三次平叛的军事行动。他派遣费扬古和马恩哈分别统率两路大军约6000人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发剿灭噶尔丹的残余势力。四月,康熙帝亲自前往宁夏指挥这次军事行动。就在清军进发之时,噶尔丹集团内部分崩离析,众叛亲离,军队只剩下五六百人,噶尔丹处境孤立无援。面对清军的围剿,噶尔丹无处可逃,最终选择了饮药自尽,噶尔丹分裂叛乱被清政府成功平定。噶尔丹战败身亡后,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任准噶尔汗国部的台吉。准噶尔部逐渐重新壮大,再度与清政府产生了冲突和矛盾。

入藏平乱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策妄阿拉布坦发兵攻打哈密市,准噶尔部台吉大策凌敦多布攻入拉萨市杀死拉藏鲁贝。清政府随即在喀尔喀、青海省、哈密等地集结军队以防准噶尔入侵。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yìn tí]为抚远大将军,指挥大军,驻扎在西宁市,负责指挥进军西藏自治区平定叛乱的清军。康熙帝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从青海和四川省两路同时发起进军西藏的行动,取得了重大胜利,击溃了准噶尔汗国军队。准噶尔的首领大策凌敦多布狼狈逃亡,率领残部逃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雍正五年(1727年),准噶尔部的领袖策妄阿拉布坦去世,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接任准噶尔的领导。噶尔丹策零延续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内外政策,并且仍然有向喀尔喀地区扩张的意图。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决定派兵征讨准噶尔,任命侍卫内大臣傅尔丹靖边县大将军,驻扎在阿尔奉,指挥北线进攻;同时任命川陕总督岳钟琪宁远县大将军,驻扎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指挥西线进攻,计划两路并进。噶尔丹策零得知消息后感到惊恐,急忙派使者请求清廷暂缓一年发兵。雍正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在暂缓战争期间,准噶尔汗国部派出2万人袭击了西线清军的大营,造成了严重损失,清政府与准噶尔贵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和通泊之战

雍正九年(1731年),大小策凌敦多布将主力2万余人埋伏于和通泊(今蒙古国科布多省以西约 200 公里)附近的谷地中,不断派出间谍向清军提供假情报,诱清军深入。靖边大将军博尔丹误入陷阱,致使清军损失惨重,万余人仅得两千人归还。

额尔德尼昭之战

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二十一日,副将军亲王丹津多尔济额驸博尔济吉特·策棱、将军博都哩·塔尔岱等率兵赴本博图山阻击小策凌敦多布。小策凌敦多布得知清军骚扰他的游牧地后非常愤怒,亲率满洲和蒙古兵两万人追击清军,但请求爱新觉罗·锡保派兵夹击的请求未能得到及时回应。在与敌军战斗两天后,由于援军未能到达,策凌敦多布只能让清军逃脱。策凌敦多布并未放弃,继续率部追击。八月初四日夜,策凌追至额尔德尼昭,这个地方在蒙古语中意为“宝寺”,因为该地有金银矿产和一座大喇嘛寺庙而得名,也被称为光显寺。清军秘密接近策凌敦多布,准噶尔汗国军队仓皇应战,陷入绝境。后因马尔塞拒绝出兵,策凌敦多布侥幸逃脱。

雍正十一年(1733 年)下半年起,准噶尔部自额尔德尼昭之战后损失惨重,已无力继续进行对清代的战争,噶尔丹策零以各种方式向清廷求和,承诺释放清军俘虏。雍正十二年(1734年)八月,雍正下旨希望噶尔丹与喀尔喀划清牧界,永息兵戎。乾隆初年(1735年)议和初告成功。

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对达瓦齐的征战

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逝世,为了争夺继承权,准噶尔汗国贵族内部展开了政治斗争。噶尔丹策零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喇嘛达尔札[zhá]、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幼子策妄达什,以及女儿乌兰巴雅尔(又称鄂图巴雅尔)。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凭借母亲的尊贵身份而出身显赫。根据噶尔丹策零的遗嘱,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初,他继承了父位,成为准噶尔部的珲台吉。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继位后不理政事,部属多有不满。

乾隆十五年(1750年)夏,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的兄长喇嘛达尔扎篡位。乾隆十七年(1752年),沙俄试图通过收买和硕特拉藏汗的孙子阿睦尔撒纳准噶尔汗国大策凌敦多布的孙子达瓦齐来推翻喇嘛达尔札建立一个傀儡政权,并取而代之。这个阴谋未能成功实施。之后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背叛了准噶尔部,逃至哈萨克地区。同年底,阿睦尔撒纳操纵达瓦齐秘密选拔一千五百名精兵,通过收买内奸和突袭,刺杀喇嘛达尔札,篡夺汗位。

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三征失败后,达瓦齐终于击败了阿睦尔撒纳,阿奎尔撒纳率领2万余人投降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认为统一西北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兵分两路进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消灭准噶尔汗国贵族的割据政权。据魏源的《圣武记》记载:准噶尔丹部民早已厌倦战争纷乱,对前来的清军夹道欢迎,“大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携酪,献羊马,络绎道左。行师数千里,无一人抗颜行者”。达瓦齐没有预料到清军会提前行动,他的部下纷纷投降,使得达瓦齐的军势大受影响。最终,他只能带着亲信逃往天山以南的乌什地区,并试图在那里寻求庇护。乌什城阿奇木伯克霍集斯将达瓦齐擒获送交清军。

阿奎尔撒纳的败亡

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意图分散准噶尔部的残余势力,将四卫拉特封为四汗:以车凌为杜尔伯特汗、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班珠尔为和硕特汗、噶尔藏多尔济为绰罗斯汗,分而治之。阿睦尔撒纳归附清朝,实为借用清廷的力量专制西域。进占伊犁后,阿睦尔撒纳自封厄鲁特四部总汗,扩张割据势力,伺机谋反。

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二十八日,早已悉知阿睦尔撒纳野心的乾隆决定先发制人,力促阿睦尔撒纳入觐[jìn]并伺机擒拿。八月,发现事情有变的阿睦尔撒纳决意叛逃,公开叛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九月,爱新觉罗·弘历重封卫拉特四部的汗王:噶勒藏多尔济为绰罗斯汗,车凌为杜尔伯特汗,沙克都尔曼济为和硕特汗,巴雅尔为辉特汗。此外,还有3位人被封为公,4位人被授予扎萨克一等台吉的荣衔,7位人被授予扎萨克的荣衔,2位人被封为内大臣,5位人被授予散秩大臣的荣衔。在解决后顾之忧后,乾隆任命钮祜禄·策楞[léng]为定西将军、达勒当阿为定边左副将军、扎拉丰阿为定边右副将军,第二次远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清军再度兵分两路:策楞、玉保率领西部军,哈达哈率领东部军,进发伊犁。阿奎尔撒纳两度散播自己被擒的虚假情报,清军都信以为真,此举延误了战机,阿奎尔撒纳趁机西逃进入哈萨克牧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清廷重新调整统帅,决心全歼阿睦尔撒纳。乾隆任命成衮扎布定边县将军,乌雅·兆惠为定边右副将军,车布登扎布为定边左副将军,并调集满洲、索伦镇、蒙古、察哈尔省吉林市等地的兵马。清军将士分成两路,再次展开对准噶尔汗国的征伐行动。六月,清军几乎兵不血刃顺利抵达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睦尔撒纳再次逃入哈萨克阿布汗处。阿布赉欲将阿睦尔撒纳交给清廷,阿睦尔撒纳有所察觉,携带妻子亲信连夜潜逃沙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九月,阿睦尔撒纳死于天花,直到此时沙俄才愿意将其尸体交给清代。确认阿睦尔撒纳死亡无误后,爱新觉罗·弘历才宣布准噶尔的叛乱自此宣告终结。

战争结果

乾隆二十三年 ( 1758年) ,清军平定准噶尔,天山北路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纳入清朝统治。在清军征讨准噶尔汗国过程中,阿尔泰山以北准噶尔所属乌梁海地区归附清朝。乾隆二十四年 ( 1759年) ,清军平定清平大小和卓之战,准噶尔所辖天山南路回疆纳入清朝统治。至此,准噶尔汗国疆土,东至哈密市吐鲁番市、西抵巴尔喀什湖、北到唐努乌梁海、南达喀喇昆仑山脉的广阔地域完全纳入清代版图,成为清朝西北疆域。乾隆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称为新疆。

战争影响

政治

清统一准噶尔之战胜利后,清朝在新疆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各级地方行政和军事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不仅加强了新疆与中原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巩固了我国西部边防,抵御了沙俄的扩张侵略,而且创造了有利于新疆经济文化恢复和发展的环境。同时,清政府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经济

清政府在统一准噶尔汗国后通过屯田的方式恢复了新疆的经济。清政府在天山南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人口迁移,这一措施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改变了天山北路地区原本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经济模式。大量汉族农民移居新疆进行农田开垦,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改变了新疆地区农业技术落后的现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促进了内地与新疆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杜荣坤认为这一举措在移民实边、共同开发和共同发展新疆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

文化

清统一准噶尔汗国部后,沿袭了内地的文化制度和科举制度,改变了新疆地区落后的文化面貌,促进了新疆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思想、文化交流。

相关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张永山认为,清平定准噶尔叛乱之战能够胜利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战争的正义性;第二、清代的强大国力;第三、将领高超的指挥技巧;第四、完全的战争准备。

历史学家白寿彝认为 ,乾隆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进行的军事活动削除了少数民族的割据政权,使得清朝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版图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皇朝。爱新觉罗·弘历制定的各项措施将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理提升到了新的水平。这些活动为促进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以及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清朝在当时的军事实力非常强盛。天山南北地区已经被清代纳入版图之中,而葱岭以西的诸国,包括敖汉、哈萨克、布鲁特、乾竺特、博罗尔、巴达克山、布哈尔、阿富汗等都向清朝朝贡,给人一种唐朝盛世的感觉。这说明清朝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并且在边疆地区树立了强大的统治地位。

相关研究

有关乾隆帝对准噶尔部实行的政策,相关学术论著有郑艳、王峰、高俊的《从达什达瓦蒙古部落内迁看清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袁森坡的《乾隆帝进军西北失误续议》,成崇德的《清朝边疆统一论》,金启孮[cóng]的《清朝前期卫拉特蒙古和中原的互市》,惠男的《十八世纪中期准噶尔汗国消亡后的厄鲁特人》等,集中侧重于乾隆帝对准部进行武力征服的过程,而对爱新觉罗·弘历在与准部和平时期到战争爆发时期的政策变化论及不够。李秀梅在《清朝统一准噶尔史实研究—以高层决策为中心》的论著中,侧重于清政府对准部用兵政策的研究,但对乾隆帝在热河通过一系列筵宴、封爵、赏赐、抚恤等“绥[suí]服”政策笼络准噶尔汗国投诚首领的论述不多。

相关争议

关于清朝在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中是否对准噶尔部落进行了屠杀,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俄国历史学家兹拉特金在《准噶尔汗国史》中将阿睦尔撒纳描述成以为反抗侵略的人民英雄。在阿睦尔撒纳死后,清军将准噶尔的平民、俘虏、牲畜屠杀殆尽,只有逃过俄国边境的人三四万人才得以幸存。顾炎武在圣武记中记载:“上以准部诸酋甫受封赏,归辙叛,知厄鲁特人皆不可怀德。”清军遂对准噶尔部进行了剿灭。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则是称仅杀掉了部分叛乱部落,对于投降的士兵“望大兵旗帜,投出宥死,安置乌鲁木齐”。

相关作品

书籍

影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