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部建立的一个汗国

更新时间:2023-10-12 14:29

准噶[gá]尔汗国是卫拉特分支准噶尔部在新疆地区建立的草原游牧政权,于1679年成立,定都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757年灭亡,历时78年。

1635年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去世后噶尔丹的哥哥僧格继位,但是引来了噶尔丹另外两个兄弟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的反对,双方围绕珲台吉之位展开了斗争,1670年卓特巴巴图尔和车臣台吉杀死了僧格,准噶尔部内部陷入混乱。此时在西藏自治区的噶尔丹回准噶尔并击败了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夺得准噶尔部的统治权,之后噶尔丹在1679年统一了卫拉特地区(瓦剌[là],斡[wò]亦剌惕,厄鲁特)地区以及甘州等地带(今张掖市)之后在天山北路地区建立了草原游牧君主制政权,定都伊犁,噶尔丹被达赖喇嘛梵封为博硕克图汗。1680年准噶尔汗国南下打败了叶儿羌汗国之后统治天山南路地区,1688年又进军蒙古国,打到乌珠穆沁地区之后被清军打败,回国途中得知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已经控制准噶尔的噶尔丹客死他乡。策妄阿拉布坦接过统治权后与清政府交好,1697年攻击西部哈萨克族部落,并且击败西部哈萨克草原地带,1718年进军西藏自治区灭掉和硕特汗国之后控制西藏,但是于1720年就被清军逐出。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离世,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他上位后准噶尔汗国迎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1745年噶尔丹策零病逝准噶尔汗国内部发生动乱,由此开始衰落,1755年清代派出两万五千名大军消灭了准噶尔汗国之后又被阿睦尔撒纳背叛,最终在1757年清军在击溃了阿睦尔撒纳的复国野心之后完全控制卫拉特地区,准噶尔汗国灭亡。

准噶尔汗国是由蒙古封建主建立的政权,政治上准噶尔汗国实行军政合一的政治体系,主要行政权力掌握在各级封建主的手上,社会基本组织如兀鲁斯、鄂托克、爱马克等,既是各级行政组织,又是军事、生产单位。经济上,准噶尔汗国以畜牧业为主,同时手工业和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农田,手工业产品销往周边青海省等地区。准噶尔汗国在外交上采用“近攻计”,经常对周边的游牧国家发动战争。准噶尔汗国夹在沙俄和清朝两个大国中间,与清朝一直维持着朝贡关系但是中间也有过因为贸易和领土纠纷上的冲突与战争,与沙俄虽然在噶尔丹时期曾有一段亲密期,但是随着噶尔丹死后这种亲密关系也不复存在了。军事上准噶尔基本沿袭了蒙古的十进制军政合一的组织策略,军队主要由骑兵、火枪手、炮兵组成,成为在中亚最先使用火枪与火炮的政权之一。准噶尔汗国时期的文学和音乐较为发达,涌现出了像《江格尔》《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等优秀文学作品。蒙古托忒文也在卫拉特蒙古地区得到了普及。准噶尔人民信奉藏传佛教清代成为黄教),日常生活习俗中婚丧嫁娶阶级烙印表现得特别突出,人死后行火葬。准噶尔人的服装主要有冠、袍和靴三大类,饰物主要有环和荷包两种,

国名

准噶尔汗国前身准噶尔部原属卫拉特四部之一,其方位在于卫拉特诸部左侧。“准噶尔”一词来源于蒙古语,其中“准”意为左,“噶尔”意为手。准噶尔即左手,左翼的意思。

建立背景

卫拉特蒙古时期

卫拉特(元代称为斡亦剌惕,明代称为瓦剌)部落早期分布在蒙古高原北部,贝加尔湖南端东西两侧的森林地带,过着半渔半牧的生活。于1207年被成吉思汗征服成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之后一直作为蒙古帝国的附庸国,随后又西迁至叶尼塞河上游地区。

1368年元朝覆灭,蒙古各部退回漠北蒙古高原地区建立北元王朝。明朝建立初期北元依然想要重新夺回中原,北元在云南、辽东以及甘肃等地依旧有数十万兵力从三个方位对明朝形成钳式压力,但是先后发起三次进攻都无济于事,1370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去世,爱猷识理达腊[ài yóu shí lǐ dá là]继位,在爱识理达腊时期明朝与北元维持了相对和平状态。1378年爱猷识理达腊卒,其弟脱古思帖木儿继承汗位,明朝与北元又陷入战争状态,到1387年蒙古数十万精锐皆被明朝大败,北元势力大减,1388年明廷遣50万大军在捕鱼儿海子大败北元,脱古思帖木儿逃至和林时被卫拉特支持的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杀害,也速迭儿称汗。至此北元可汗威信扫地,蒙古各地割据势力兴起,各个部落开始扶持自己的傀儡汗,以汗的名义号召全蒙,位于漠西的卫拉特部乘机崛起。

也速迭儿死后,其子恩克继位,但是在1393年就被忽必烈系的孛儿只斤·额勒伯克夺走汗位,汗位又回到了忽必烈系。此后额勒伯克汗又被卫拉特首领布里牙特·乌格齐杀害,猛可帖木儿掌握了蒙古实权,卫拉特部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上台。这种汗位更迭在这一时期十分频繁,在位最久的汗也只是在位13年。额勒伯克汗死后蒙古分为东西两大势力,一边是马哈木、太平、秃孛[bó]罗为首的卫拉特封建主们,另一边是东蒙古阿鲁台为首的封建主们,他们经常“携可汗以令诸侯”,实权掌握在封建主手里。此时的明朝为了牵制漠北东蒙古阿鲁台与本雅失里汗将马哈木封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秃孛罗为安乐王。1410年朱棣出征东蒙古在今鄂嫩河击败孛儿只斤·本雅失里,本雅失里逃亡时又被卫拉特马哈木杀害。本雅失里死后阿鲁台立阿岱为汗,1411年马哈木立答里巴为汗,蒙古东西部各有一位汗,实权则在阿鲁台和马哈木手上。

1412年马哈木从明廷请回血统更高贵的脱脱不花,翌年又跟明廷要求居住在甘肃省青海省一带的蒙古部众回卫拉特,此时为了牵制卫拉特,明朝又封阿鲁台为和宁王。1414年明成祖朱棣率50万大兵进攻卫拉特并将其打败。卫拉特内部发生内讧孛儿只斤·答里巴、马哈木、布里牙特·乌格齐先后去世,阿鲁台趁机联合兀良哈攻破卫拉特,明廷命马哈木之子脱懽袭顺宁王爵位以抗衡阿鲁台,脱欢上台后发动了对于阿鲁台的军事行动,1417年在兀古者河流域阿鲁台败走。1421年脱欢又攻破哈密市,向歪思汗发起攻击,在15世纪20-30年代脱欢联合脱脱不花在内击败太平和秃孛罗,在外攻破阿鲁台和阿岱汗统一了漠北。脱欢在击败了阿岱汗后于汗位问题上与脱脱不花发生矛盾,在蒙古史料中被认为是遭到了天谴。

脱欢死后,其子绰罗斯·也先继承太师位,也先上位后不着急称汗,仍然与脱脱不花维持君臣关系。也先执掌权力之初首先将目标放在了哈密卫和兀良哈地区,他致力于巩固周边地区,1448年控制了哈密卫,对于沙洲、罕东、赤斤蒙古诸卫与兀良哈,女真,朝鲜也加紧联结,瓦解了明廷为了防范卫拉特所建的防御带,在西他开始动手东察合台汗国,多次骚扰伊塞克湖地区,势力已逐渐向天山西路扩张。1450年与明朝交战并在土木之役俘虏了朱祁镇,但是准备以此威胁明廷时却得到“江山社稷为重,君为轻。”的答复,最终被迫与明景帝议和,这场战争后因为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利益绰罗斯·也先开始逐渐失去蒙古部众的支持,也先与脱脱不花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增大,直至兵戎相见。脱脱不花于1452年对也先发起了攻势,也先前期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后期逆转打败了脱脱不花,1453年自立为汗。也先称汗引起了蒙古内部的强烈不满,仅仅一年后就被阿剌打败。

也先死后蒙古再次陷入了分裂,东蒙古势力强盛,西南方向还有察合台汗国极力阻止卫拉特势力向其逼近,明朝政府也通过扶此抑彼的战略防止蒙古南扩,卫拉特陷入三个方向的合围,只得向西迁徙,最终退寄到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中游地区夹缝生存。

准噶尔崛起

十七世纪前半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大变动时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把延续三个世纪的明朝推翻了。一六四四年,清兵入关,在北京建立起以满族贵族为首,联合蒙、汉等族封建地主阶级的清王朝。

瓦刺各部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变化、迁移和战争,并融合和吸收了周围突厥语系区东蒙古诸族的成分,最后形成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部附之)、土尔扈特、和硕特汗国四大部。清代汉文史籍一般统称为厄鲁特(或卫拉特、额鲁特)。

这个时期卫拉特内部有个为了抵御外敌和商讨内部事务的会盟叫“丘尔干”,其盟主被称为“达尔加”,卫拉特各部通过丘尔干来决定内部诸如向外开战,争夺牧场等事宜,但是收效甚微,卫拉特各部还是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也先被杀后到十六世纪绰罗斯部的地位逐渐被和硕特部所取代。到了十七世纪初,卫拉特西侧受到哈萨克等部族的排挤,力图将准噶尔人驱逐出额尔齐斯河流域,东侧又被步步逼近的外喀尔喀骚扰,内部又因为争夺牧场、继承权和人口问题经常对彼此诉诸暴力,在这种情况下卫拉特急需一个强大的封建政权来稳住局势。

在这个内外交困时期准噶尔部在其首领的带领下慢慢壮大,准噶尔逐渐发展为卫拉特草原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准噶尔部东边的和托辉特部接壤,17世纪初和托辉特部首领硕垒乌巴什在沙皇俄国的挑拨下向西扩张,与准噶尔部发生了多次战争。1620年哈喇忽剌联合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进攻托辉特部在乌布萨湖一带的大本营,前期哈喇忽剌的联军取得了战争主动权,但是之后和托辉特部将战局扭转,哈喇忽剌不得不抛弃妻子逃至流球梅什河口。1623年巴图尔、楚琥尔乌巴仕和鄂尔勒克率领的西路军与哈喇忽剌的东路军汇合对和托辉特部予以反击,但是又被和托辉特部击败。和托辉特部硕垒乌巴什去世后其子俄木布额尔德尼继位,在这个时期卫拉特联军战胜了和托辉特部,但是又迁回了天山北部地区。

1625年哈喇忽剌的儿子秦台吉去世,另外两个儿子楚琥尔乌巴仕和拜巴珠台吉因为财产继承问题针锋相对,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哈喇忽剌出手调节才避免了准噶尔内部的纷争。除此之外,哈喇忽剌通过联姻,会盟等方式加强卫拉特内部团结。经过这一系列危机之后哈喇忽剌在卫拉特内部获得了极大的威望,准噶尔部力量逐渐强大,卫拉特实际权力由和硕特部向准噶尔部过渡。

1634年哈喇忽剌去世后巴图尔珲台吉继位,巴图尔珲台吉名为和多和沁,是哈喇忽剌的长子,早年与哈喇忽剌分居固守准噶尔西北部地区。1635年被达赖喇嘛授予巴图尔珲台吉称号,巴图尔珲台吉的时期是国内外陷入动荡的时代。国内后金努尔哈赤征服了内蒙古地区地区之后在沈阳市(今辽宁沈阳)称帝,国外俄罗斯帝国势力开始觊觎清朝北部和西北,经常挑拨东西蒙古关系,武装侵略边疆地区。当时的卫拉特地区可谓是夹缝中生存,他们内部为了争夺牧场和人口也经常兵戎相见,不堪其扰的卫拉特部众开始逃离天山北部地区。17世纪30年代土尔扈特部联合部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硕特汗国共计五万帐部众穿过哈萨克草原迁徙到黑海附近,这支迁徙队伍之后被称为卡尔梅克人,和硕特部图鲁拜琥也迁徙到了青海省地区。

内外交困之下东西蒙古放下了之前的矛盾,开始联合以寻求出路。他们先是向清朝派遣使者以示友好,随后1640年在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和札[zhá]萨克图汗的努力下举行了一次全蒙古地区的会盟,与会者包括三个呼图克图,和27位首领参加,即使是已经迁徙到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长和鄂尔勒克也前来参加此次会盟。这次全蒙古会盟通过了新的法律,即《蒙古卫拉特法典》,这个法典的颁布意味着卫拉特和喀尔喀地区结为了同盟,并且要求在外敌入侵时各部落应该同仇敌忾共同抗击侵略者等内容。会盟结束后巴图尔珲台吉致力于用实际纽带来维系和平,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并且给予鄂齐尔图汗与自己共同领导“丘尔干”的地位,和硕特部与准噶尔部成为了忠实的同盟。同时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迎娶了土尔扈特部和鄂尔勒克的女儿,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和鄂尔勒克的孙子孙朋楚克,1644年沙俄想让巴图尔珲台吉去攻打土尔扈特部时被其拒绝,表示台吉之间不会攻打自己的亲人。17世纪中叶土尔扈特部遭到了沙俄的侵略,巴图尔珲台吉劝说土尔扈特部回归准噶尔,此举证明当时的准噶尔地区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准噶尔的生存空间并不像之前那样拥挤。巴图尔珲台吉在这个时期注重蒙古内部的团结,缓和了蒙古地区内讧,造就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同盟关系,这为之后汗国建立奠定了基础。

历史沿革

汗国建立前夕

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去世前将自己的一半兀鲁斯分给了僧格,另一半分给了其他儿子。1653年巴图尔珲台吉离世,拥有一半兀鲁斯的僧格自然而然地接过了准噶尔部的统治权。但是僧格同父异母的兄弟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对此大为不满,因为僧格并不是长子,纷纷拉拢各方势力以争夺权利。最终兄弟俩在1657年获得了和硕特部阿巴赖台吉的支持,形成反对僧格的政治集团,僧格这边也得到了叔父楚琥尔乌巴仕与岳父也是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等一众前朝忠实同盟者的拥护。1657年夏双方在额敏河准备交战之时被鄂齐尔图汗和阿巴赖台吉的儿子噶勒达玛和察罕的调停,双方放下了武器缔结合约。合约中卓特巴巴图尔和车臣台吉的愿望并没有得到声张,僧格还是拥有“丘尔干”的实际领导权和继承得来的土地。这样的结果让卓特巴巴图尔和阿巴赖台吉大为失望,他们表面上承认了僧格的地位,但是暗地里仍然盘算着争夺权利,僧格的地位也并没有因此得到巩固,中央权利被削弱。

与兄弟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后僧格开始着手讨伐之前支持卓特巴巴图尔和车臣台吉的阿巴赖台吉。1660年,僧格和鄂齐尔图汗联合率三万兵马攻打阿巴赖台吉,1661年双方激战,阿巴赖台吉投降并推到了乌拉尔河流域。僧格连年征战排除异己,稳固地位在1664年终于将实际控制权掌控在手中。好景不长,1670年卓特巴巴图尔和车臣台吉再一次联合起来杀死了僧格,准噶尔内部又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

噶尔丹征服

噶尔丹回准噶尔

噶尔丹是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个儿子,生于1644年,早年间被巴图尔珲台吉派往达赖喇嘛那里修习佛法,但是噶尔丹从小对修习佛法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他更喜欢舞枪弄剑。即使削发为僧但是噶尔丹时常回准噶尔参与政治事务。阿旺罗桑嘉措对他十分器重,还授予他呼图克图尊号。1670年僧格被杀的消息传到了西藏自治区,五世达赖立即放噶尔丹回国平乱,他就这样打着达赖喇嘛的旗号回到了准噶尔。

噶尔丹自立为汗

到了准噶尔后噶尔丹受到了叔叔楚琥尔乌巴仕和鄂齐尔图汗的支持,开始了对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的讨伐。双方在阿尔泰山附近展开决战,车臣台吉被杀,卓特巴巴图尔举家逃往青海省。在彻底消除兄弟联军的威胁后噶尔丹忌惮楚琥尔乌巴仕功劳太大就把屠刀挥向了自己的叔叔,1673年噶尔丹发起了对楚琥尔乌巴仕的第一次进攻,但是楚琥尔乌巴仕打退了噶尔丹,噶尔丹在遭遇失败后躲到了鄂齐尔图汗这里。1676年恢复元气的噶尔丹又一次进攻楚琥尔乌巴仕,这次楚琥尔乌巴仕没有抵挡住噶尔丹的攻势最终被擒获,楚琥尔乌巴仕的儿子巴嘎班第也被噶尔丹杀害。消灭楚琥尔乌巴仕之后噶尔丹转头就对青海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发起攻势,1677年在青海擒获了鄂齐尔图汗,兼并了他的兀鲁斯。至此噶尔丹消灭了准噶尔土地上所有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物,把准噶尔的统治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1678年噶尔丹向清廷索要青海省地区被拒后收降了甘肃省地带的撒里畏兀尔人(今裕固族)之后汗国初见雏形。噶尔丹向达赖喇嘛索要汗位,达赖喇嘛破格给予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尊称,准噶尔汗国建立,定都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四处扩张

噶尔丹称汗后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1679年噶尔丹开始了他对天山南路行动,在征服了吐鲁番市哈密市之后他把目光放在了许久以来困扰卫拉特的土地上———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内部此时正处于白山派与黑山派斗争的混乱时期,叶尔羌汗王伊思玛业勒支持黑山派,将白山派首领和卓阿帕克和卓驱逐,和卓伊达雅图勒拉被驱逐后来到了西藏自治区地区与达赖喇嘛取得联系,并得到了他的支持,带着自己的部下投奔到噶尔丹处。1680年噶尔丹在和卓伊达雅图勒拉的带领下率12万大军消灭了叶尔羌汗国,将天山南部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并扶持了和卓伊达雅图勒拉来控制南疆地区,并给予他阿帕克和卓称号。征服了南疆地区之后噶尔丹开始了自己的西进之旅,1681年到1685年之间先后降服了中亚河中地区地区的哈萨克人、诺盖人、吉尔吉斯斯坦人和费尔干人。在这十几年的四处征服后噶尔丹彻底控制了西北,积极与沙俄串通,将矛头指向了东蒙古喀尔喀地区。

进犯喀尔喀蒙古

征服周边地区后噶尔丹为了集中军权进一步铲除异己,1688年准备将僧格的两个儿子索诺木阿拉布坦和策妄阿拉布坦杀死,但是策妄阿拉布坦得知此讯后立即带着5000兵马逃出生天,索诺木阿拉布坦被噶尔丹杀害。此时的噶尔丹正为了进军喀尔喀而准备,在沙俄的教唆下本就亲俄的噶尔丹于1688年打着调停喀尔喀地区内讧的幌子携三万大军进攻喀尔喀地区,康熙帝得知后立刻派出使者前去交涉,此时喀尔喀地区正在北方与沙俄侵略部队大战,噶尔丹的进攻让土谢图汗不得不前去应战,但是两线作战的土谢图汗很快败下阵来投奔到清政府,噶尔丹此时向康熙上书要求不要收留。噶尔丹在喀尔喀境内大肆掳掠,蒙古国许多封建主入边请降,此时噶尔丹甚至进犯已经被清代归顺的乌珠穆沁地区,迅速南下,离京师最近时只有300里。康熙下令对北京戒严并召集议政大臣以想对策,康熙帝听取了大将军费扬古剿灭噶尔丹以绝后患的建议出兵迎战。1690年康熙命和硕简亲王雅步、多罗信郡王组成右路军,左路军由硕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和皇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 tí]领军,康熙自阵中路。清军与噶尔丹激战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仓皇逃窜到科布多省,所领大军只剩下区区几千人。回到科布多后噶尔丹还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六万以再次侵犯清朝,康熙帝深知噶尔丹不会就此就范于1696年命十万大军分三路去彻底击败噶尔丹,最终在五月初在昭莫多全歼噶尔丹精锐这就是著名的昭莫多之战。噶尔丹兵败后想要逃回准噶尔,但是此时的准噶尔已经被自己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控制,噶尔丹在1697年求援西藏自治区和沙俄无果后在阿察阿穆塔台服毒自尽。

策妄阿拉布坦时期

1688年噶尔丹为了进军喀尔喀地区就放弃继续追击策妄阿拉布坦,后者一直潜伏在准噶尔西北部地区等待机会。1690年策妄阿拉布坦得知噶尔丹与清军交战失败后退回科布多地区的消息后立即与清朝联系,并承诺如果噶尔丹回准噶尔必定倾巢出击,清政府为了孤立噶尔丹就扶持策妄阿拉布坦上位,并将噶尔丹之前的游牧地赐给了策妄阿拉布坦。就此策妄阿拉布坦夺得了准噶尔汗国的统治权。

策妄阿拉布坦继位后调整了噶尔丹时期对清政府的策略,转为了友好通商和朝贡政策,他把目光放在了西边诸部。1697年到1718年策妄阿拉布坦与哈萨克汗国常年激战后打败了后者。噶尔丹时期叶尔羌汗国是用准噶尔扶持的傀儡汗来控制,但是策妄阿拉布坦时期叶尔羌汗国内部发生反对白山派的起义,策妄阿拉布坦决定取缔汗位,直接管辖天山南部地区。

统治西北后策妄阿拉布坦野心渐露,想要兼并青海省地区被清朝拒绝后转而南下进军西藏自治区地区。1716年策妄阿拉布坦派出大策凌郭多布穿过无人区直击拉萨市,1717年底准噶尔军与拉藏鲁贝的逃亡部队正面相遇,拉藏汗战死,和硕特汗国灭亡,西藏被纳入准噶尔版图,至此准噶尔汗国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得到西藏之后策妄阿拉布坦更加猖狂,令大策凌郭多布进攻喀木地区。藏传佛教(清朝时叫做黄教)是当时广大蒙古人民和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西藏落入准噶尔之手意味着准噶尔可以打着达赖喇嘛的旗号来号召蒙古地区,这对清朝来说是个巨大威胁。1720年康熙爱新觉罗·胤禔、皇侄爱新觉罗·延信噶尔弼富宁安傅尔丹等人率军分三路入藏平叛,同年四月延信带领的中路军击溃大策凌郭多布部队,歼敌3000余人,大策凌郭多布只得携几百名部下逃回伊犁。

噶尔丹策零时期

噶尔丹策零是策妄阿拉布坦的儿子,生于1695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被自己的儿子罗卜藏索诺以毒酒毒杀,其原因是罗卜藏索诺的母亲特尔扎卜是土尔扈特部阿玉奇汗之女,他想要自己的儿子继承汗位。噶尔丹策零为此感到震怒,先是讨伐了土尔扈特部之后杀死了特尔扎卜和罗卜藏索诺并继承父亲的汗位。

噶尔丹策零继位后继续延续父亲的政治策略,对内大举发展经济,设立特别军事单位“昂吉”,让准噶尔各方面都迎来了提升。噶尔丹策零保持了策妄阿拉布坦时期与清朝的隶属关系,上台后向清朝奏疏请求批准自己进藏为父亲“熬茶”,但是遭到了清朝的拒绝,并且要求噶尔丹策零将罗卜藏丹津押送至清朝,噶尔丹策零久久未回信让清朝以为噶尔丹策零有意刁难,于1729年命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率两万大军前去讨伐,噶尔丹策零得知后将罗卜藏丹津带回伊犁并向清朝说明自己并非有意刁难,清朝随即决定进兵之事暂缓一年,召回了岳钟琪和傅尔丹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留在了科舍图卡伦一带放牧。噶尔丹策零对于清政府无故兴兵十分不满,在岳钟琪和傅尔丹回京后派出宰桑杩[mà]木特率两万兵马进攻科舍图卡伦地区,并且掠夺了清军的马匹与骆驼,重创了清军留守部队。1731年准噶尔军队一边不断骚扰吐鲁番市以牵制西路军,一边在蒙古草原西部屯兵。1731年六月准噶尔三万军队在大、小策凌郭多布的带领下准备进攻傅尔丹领衔的清朝北路军,先是派人去清军阵地诈降,傅尔丹信以为真贸然出兵正中准噶尔军队下怀,早已埋伏在周围的准噶尔军队蜂拥而上大败清军,傅尔丹只得带领2000士兵逃回了科布多,清军遭到惨烈失败,这就是“和通淖[nào]尔之战”。和通淖尔之战的胜利使噶尔丹策零膨胀,随即进军蒙古国地区,但是遭到了喀尔喀地区各部的顽强抵抗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突破,转手开始策反喀尔喀各部首领以抵抗清代但是都被回绝。1732年6月噶尔丹策零进攻哈密市被打退之后转而进攻克鲁伦河一带,清朝派喀尔喀亲王额附策凌驻防本博图山,噶尔丹策零知道额附策凌不在其游牧地之后进攻额附策凌的大本营,掳走额附策凌的妻儿和牲畜,额附策凌得知后迅速出击追杀噶尔丹策零,最终在喀尔喀喇嘛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住地额尔德尼昭大胜准噶尔军,准噶尔精锐受到重创,噶尔丹策零面对严峻的形势提出了讲和,清朝此时连年出兵也需要休养生息就同意讲和,并且划分了蒙古国与准噶尔的游牧地边界,双方回到了以经济和政治交往的和平时代。

策妄阿拉布坦父子执政时期准噶尔汗国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农业成为了畜牧业之外的第二大产业,由于之前部落出走准噶尔大量的优质牧场空闲出来所以畜牧业的发展并未被加以限制,策妄阿拉布坦时期虽然也有与周边地区冲突乃至战争的时候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准噶尔汗国社会的发展。策妄阿拉布坦父子尤其是噶尔丹策零执政时准噶尔汗国进入了全盛时期。

汗国衰落

1745年十月噶尔丹策零病逝。准噶尔统治集团内部为了首领的继承权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噶尔丹策零有三儿一女:长子喇嘛达尔札;次子策安多尔济那木札勒;幼子策安达什,女儿乌兰巴雅尔(又称鄂图巴雅尔)。次子策安多尔济那木札勒因“母贵”,出身显赫,按照噶尔丹策零的遗嘱,于一七四六年(乾隆十一年)初继承父位,成为准噶尔部珲台吉。

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继位后仍与清代是隶属关系,继续与清政府进行经济和政治来往。但是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生性暴虐荒淫,不理政事这使得准噶尔内部对其不满。准噶尔高层有不少人希望噶尔丹策零另一个儿子喇嘛达尔扎取代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的位置,不料被台吉达什达瓦告密给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1750年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将反对集团的宰桑厄尔锥音擒获,宰桑衮[gǔn]布得知后立刻前去营救并大败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宰桑衮布击败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之后将他与台吉达什达瓦囚禁在了阿克苏地区。在此时台吉达什达瓦的部下萨剌尔无法忍受准噶尔内部的权利斗争的纷扰带领一千多户部众归附到清政府麾下,并告知了此时准噶尔内部发生的内讧。

由于喇嘛达尔扎是庶出,所以和硕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和准噶尔部的台吉达瓦齐准备另立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的幼弟蒙古什为珲台吉,被喇嘛达尔扎知道后便杀死了蒙古什,这加深了本就割据在塔尔巴合台的台吉达瓦齐的不满,1752年在和硕特部阿睦尔撒纳的帮助下达瓦齐杀死了喇嘛达尔扎登上了准噶尔部珲台吉的位置。但是达瓦齐昏庸无能加上准噶尔内部党羽林立,阿睦尔撒纳凭借自己的拥立之功在表面上对达瓦齐毕恭毕敬,背地里却暗自扩充实力。1753年阿睦尔撒纳向达瓦齐提出分辖准噶尔被拒后就出兵达瓦齐,1754年阿睦尔撒纳被打败之后带领自己超两万部众归顺了清朝。

乾隆以很高的规格迎接了阿睦尔撒纳,阿睦尔撒纳向乾隆详细解说了准噶尔部内乱的来龙去脉,乾隆知之后准备利用这个机会解决准噶尔问题。1755年清政府动用两万五千名清军士兵,分北、西两路军进攻准噶尔,阿睦尔撒纳被任命为北路军的副将军。清军进入准噶尔后一路并没有受到太多抵抗,甚至沿途受降了许多来自准噶尔的投降者。五月23日清军夜袭达瓦齐营地,达瓦齐只带领2000名士兵逃跑,此时的达瓦齐已经失去了民心,他跑到乌什县地带后被当地的维吾尔伯克便在乌什四处伏兵待,达瓦齐到来时便抓住并押送到清军手上。达瓦齐政权倒台后清军仅留了500名士兵在伊犁,并封了车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汗,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班珠尔为和硕特汗国汗,噶勒藏多尔济为绰罗斯汗,但是这个政策引起了阿睦尔撒纳的不满。清军大部队撤退后阿睦尔撒纳广结党羽准备一揽大权,1756年清朝派出两万大军前往平叛,阿睦尔撒纳接连败退逃至哈萨克族草原,1757年阿睦尔撒纳勾结沙俄势力潜逃回塔尔巴合台准备收集残部向清军反扑,但是此时阿睦尔撒纳已经是穷途末路,已经无法再组织力量便再次逃回了哈萨克地区,逃回去之后阿睦尔撒纳染上了天花,于1757年九月21日死于哈萨克地区。就这样历时78年,经历四代六个统治者,一度称霸中亚的准噶尔汗国灭亡。准噶尔汗国灭亡之后清代将作为人质关押在伊犁的叶尔羌汗国后裔大小和卓放了出来但是不久就遭到了他们的背叛,并且煽动了天山南路许多伯克去反清,1758年清朝前去平叛,大小和卓连连败退仅携300余人逃到了巴达克山,但是被巴达克山首领擒获并且杀死大小和卓将他们的首级送回了清朝。自此天山南路也得到统一,但是统一过程中清朝军中出现了民族压迫和屠杀,尤其在战争后期屠杀了许多被裹挟的无辜群众,甚至误杀了新封的和硕特汗国之沙克都尔曼济汗等。

疆域变迁

明末清初准噶尔部在汗国还未建立时最初活动在额尔齐斯河至霍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1616年,准噶尔部首领的儿子巴图尔驻牧在额尔齐斯河东岸的库隆达草原西侧雅梅什地区;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迁出卫拉特地区的时候准噶尔部兼并了他们的部众和原有牧地,联合其他突厥语族部落逐渐形成以准噶尔为中心的民族政权,统治着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地区;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时期于1634年、1635年、1643年多次出兵巴尔喀什湖以南以西地区(远属于明代亦力把里地区的哈萨克、乞儿吉思地区)辖地到达楚河、塔拉斯河一带;噶尔丹称汗后对叶尔羌汗国出兵统治了天山南路地区,势力曾远达塔什干、费尔干纳、撒马尔罕等地区;策妄阿拉布坦在1718年曾经短暂控制过西藏自治区地区但是很快被清政府逐出,其余时期与噶尔丹时期大致类似,噶尔丹策零时期也是;十八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对于清代西北伸出了魔爪,侵占了本属于准噶尔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地区,先后建立了托木斯克州、库兹涅[niè]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等要塞城市,准噶尔边境向东南方向移动。

人口

准噶尔汗国的人口主要由天山北部的蒙古族和天山南部的维吾尔族构成,但是其精确数量并没有很准确的统计,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70万到100万这个区间。在准噶尔部强盛时期天山北路就有二十万户,六十万口人。天山南路的南疆地区人口密度对比北疆更密集,在准噶尔汗国时期库车市的维吾尔族人口就有3-5万户,叶尔羌汗国地区有两万户左右,吐鲁番市人口也在两万人以上,和田地区人口为七万余人。准噶尔汗国期间人口出现了向北迁徙的趋势,其主要是为了开发天山北部地区,强迫许多维吾尔族迁到天山以北伊犁河谷地区,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园林相关的行业,这些维吾尔人被称为塔里亚沁,系突厥语塔兰奇(Tarynqy)的音变,意为种地人。

政治

阶级关系

卫拉特-准噶尔时期社会被分为两大阶级,诺颜和阿拉特。诺颜是指封建主阶级,阿拉特按照拥有的资产和生产资料分为若干阶层。诺颜阶层为汗:蒙古最大的统治者,最大的封建主,一般由拥有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脉的人来当,但是后期也有自称为汗的封建主,也有受达赖喇嘛梵封的汗位。珲台吉:由汉语“皇太子”演变而来,在元代之后皇太子才能被称为珲台吉,但是在卫拉特许多封建主都拥有珲台吉之称,他们也是受达赖喇嘛梵封得来此名号,比如: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台吉:由汉语“太子”演变而来,起初只有拥有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脉的人才能自称台吉,但是卫拉特许多封建主都自称台吉。宰桑:由汉语“宰相”演变而来,是封建主的陪臣,以后成为鄂托克和爱马克的首领称号。

阿拉特阶层被分为塞音坤:是阿拉特阶级的上等人,拥有大量的牲畜和仆人,对诺颜阶级有赋税和服役义务。塔布囊:意为驸马。达尔罕:因特殊功绩免除徭役和赋税之人,享有许多特权,有九次犯罪之后不被惩罚的机会,这种特权还会世袭传给下一代。郭达昆:普通民众,是诺颜征收实物的对象,战争时充当有战争工具的士兵跟随出战。哈喇昆、恩衮昆、阿达克:只有少量财产的下等人,是劳役的主要征收对象,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家仆、奴隶:生活在最底层,财产不受法律保护。沙比纳尔:诺颜阶级分给寺院的属民以及自身投奔到寺院的人,不承担赋税和徭役。

税收制度

准噶尔汗国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和统治集团,这所使用的开销很大,因此阿拉特阶层和南疆地区维吾尔人的赋税任务极其繁重。准噶尔税收来源分两种,一是向本族人民征收(即阿拉特),二是向南疆维吾尔人征收。封建主对于阿拉特阶层的征收分为实物征收和劳役征收,一般情况下阿拉特要为封建主劳动,帮他们放牧和管理牧场,在需要征收实物时封建主会根据财产来划分征收规模。对于南疆人民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定额的金银税、人头税、商贾税、牲口税、贸易税、草木税、水利税等多个税种。

社会组织结构

在明代时期卫拉特内部用“兀鲁斯”和“鄂托克旗”取代原先的万户和千户,其中还有一个军事单位被称为“土绵”,但是到后来因为军队数量的参差不齐“土绵”逐渐演变为“领地”之意。兀鲁斯被分为数个鄂托克,鄂托克由近亲关系的家族管辖,这种家族集团是大部族的大小宗支,称为为“爱马克”。

准噶尔时期构成兀鲁斯的社会集团主要有三个,分别为:鄂托克、昂吉、集赛。此时的鄂托克为汗所属的领地,噶尔丹时期有十二个,策妄阿拉布坦时期扩展到了二十四个,鄂托克下还有爱马克、二百户、四十户、二十户、阿寅勒等;昂吉是台吉所属的领地组织;集赛为掌管喇嘛事务的机构。

官制

中央官制

中央官制被分为图什墨尔、扎尔扈齐、德墨齐、阿尔巴齐宰桑、库图齐纳尔、扎哈沁、乌鲁特、阿尔塔沁、包齐那尔等官职。

图什墨尔是中央最高参政大臣,相当于宰相,主要掌管鄂托克旗和昂吉的重大事件,由四人组成;扎尔扈齐主要负责兀鲁斯内的司法事务,辅佐图什墨尔处理政事之余还要处理兀鲁斯内贼盗事务,由六人组成;德墨齐之位是主管王府事务官员,对内是台吉的管家,对外掌管牧场的税务,回部的徭役以及接待布鲁特使者,由两人组成;阿尔巴齐宰桑是主管鄂托克地方税务官员,宰桑下有约百名阿尔巴齐,阿尔巴齐下又有德木齐和收楞[léng]额来向属民征税;库图齐纳尔主要负责建造官邸或者城市的官员,主要负责汗和大台吉的住处建造;扎哈沁主要负责边界防御与巡查访查的官员。乌鲁特是主要管理铁匠和负责铸造兵器及各种器具的人;阿尔塔沁为管理准噶尔绘塑佛像事务的人。包齐那尔是管理军营和枪炮事务的官员。

地方官制

地方官制被分为达鲁噶、札萨古尔、德木齐、收楞额、和硕齐等职位。达鲁噶,其职责是管理军务民政,有时用来称呼构成鄂托克的单位头目,十户长和氏长者;辅佐达鲁噶管理事务的官职被叫做德木齐,有下达命令、征收租税、保护民生、介绍婚姻等责任;札萨古尔,相当于民政官,主要负责地方法令和政策的执行;收楞额为征税官,同时也处理地方民事纠纷;和硕齐是准噶尔军队长官,因为准噶尔是军政合一体系,所以有时也是部落首领。

外交

与清朝的关系演变

清朝对于准噶尔有封王封爵的地位,准噶尔对清政府朝贡,双方关系主要以贸易为主,但是在期间也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冲突。噶尔丹在他还尚在西藏自治区当僧侣时期就负责准噶尔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事务,并且在那时就表现出了亲俄立场,在他执政时期时期,准噶尔部表面上臣服于清政府,并在上位初期就对清政府提出“遣使纳贡”的请求,清政府在甘肃一带和太原甚至北京都对准噶尔开启了互市,但是噶尔丹背地里勾结沙俄势力对外喀尔喀和清代发动了侵略战争,妄图建立蒙古大帝国而觊觎中原地区,但是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彻底剿灭了噶尔丹势力。

策妄阿拉布坦在噶尔丹进犯喀尔喀地区时切断了噶尔丹回国的退路与补给,所以在策妄阿拉布坦上位之前他就与清政府建立了良好关系。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期准噶尔地区与内地的贸易活动十分频繁,上至台吉下至平民都对与内地的交易持开放态度。贸易商队沿着哈密-甘肃省一带沿路贸易直达北京。1714年准噶尔商队在哈密市遇到阻截,由此双方爆发了冲突。策妄阿拉布坦进攻西藏自治区时准噶尔与内地的联系曾短暂断绝,但是雍正上台后还是恢复了贸易往来。

噶尔丹策零时期虽然双方因为矛盾影响了互市贸易,但是在1735年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甚至更频繁。噶尔丹策零时期正值准噶尔经济发展时期,噶尔丹策零屡次向清帝上书想要改变互市年限以及线路,噶尔丹策零希望商队走喀尔喀地带抵京被乾隆否决后又上书想把在北京的互市改为酒泉市互市,乾隆允许并把年限从四年一次改为了两年一次。

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内部叛乱频发十分混乱,准噶尔地区对于清廷也持不服从态度,达瓦齐政权对于西北的统治引起清政府的不满,双方正式彻底站上了彼此的对立面,最终乾隆在1755年消灭了达瓦齐政权之后又在1756年平定阿睦尔撒纳的叛乱正式结束了准噶尔汗国在西北地区的统治。

与沙俄的关系演变

准噶尔汗国大部分时间是反对沙俄的,除了在噶尔丹时期联手进犯蒙古国之外,策妄阿拉布坦父子时期英勇抗击沙俄侵略势力,保护了清朝在西北地区的领土。

噶尔丹时期是准噶尔汗国与沙俄关系最为亲密的时期,噶尔丹在登上汗位之前就与沙俄势力关系亲近,在登上汗位之后更是如此。在沙俄进犯清朝东北地区时噶尔丹进攻喀尔喀地区,两线的进攻让喀尔喀无力抵挡,最终归附于清朝。与此同时沙俄进击东北地区被清军打退,沙俄方面提出议和,此时清政府拥有巨大的谈判主动权,但是噶尔丹此时在喀尔喀的行动让清政府瞬间陷入了被动,最终在《尼布楚条约》中作出了巨大的让步。但是沙俄从《尼布楚条约》中成功获利后之后并没有对噶尔丹伸出援手,最终让噶尔丹向沙俄借兵打清代的美梦破碎,客死他乡。

策妄阿拉布坦父子执政时期沙俄屡屡进犯准噶尔西北,两人在彼此执政期间数次出兵打退沙俄侵略分子,强硬回复沙俄的无理要求,让其无法越过额尔齐斯河流域。1710年沙俄势力在鄂毕河流域建立要塞被准噶尔人民捣毁,沙皇要求策妄阿拉布坦严惩这些人民,但是策妄阿拉布坦对沙皇回复说如果不拆除托木斯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库兹涅茨克等建立在他的领土的俄罗斯城市的话那么他就会派兵攻打这些城市。1714年沙俄声称叶尔羌汗国地区发现金矿就偷偷派人在准噶尔所统辖的雅梅什湖地区建造堡等防御工事,并且以此作为据点并把它当做侵略准噶尔和蒙古地区的桥头堡。1716年大策凌郭多布带领准噶尔人民抵达雅梅什湖地区,要求拆除碉堡,但是沙俄中校布赫格里茨仍然不从,大策凌郭多布决定围着碉堡切断了碉堡与外界的联系,并且前去打败了沙俄援军,最终在四月份打进碉堡,布赫格里茨不得不收拾残众炸毁碉堡撤退。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离世,噶尔丹策零继位。沙俄在噶尔丹策零执政初期用豁免关税和自由贸易为条件来拉拢噶尔丹策零,但是噶尔丹策零并没有被蛊惑反而对沙俄侵略分子重拳出击。1737年噶尔丹策零向俄罗斯宣示了自己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统治权,并且叫俄罗斯帝国将生活在准噶尔地区的民众收回俄罗斯本土。

与中亚诸国的关系

准噶尔汗国在成立初期就对中亚邻国采取毫无掩饰的侵略政策,噶尔丹时期就采用“近攻计”来侵略周边地区。1680年噶尔丹征服了天山南路的叶尔羌汗国,1681年进攻哈萨克族地区,占领哈萨克塔什干和赛里木地区,并且北上征伐诺盖人,哈萨克不得不臣服于准噶尔。1682年到1685年准噶尔连续出兵费尔干纳和布鲁特地区,让撒马尔罕、费尔干纳、布哈拉、乌尔根奇亚洲内陆广大地区向准噶尔交纳贡赋。策妄阿拉布坦继位后继续西征,重新征服了塔什干和赛里木地区,还入侵哈萨克草原南部卡尔卡帕克部,1723年大败哈萨克之后占领了大部分地区,并且驱逐了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族噶尔丹策零继位后继续向西进军,维持了锡尔河流域、巴达克山费尔干纳盆地地区的控制,并向他们实行“人质”制度,将统治者的血亲送到准噶尔寄养。

经济

畜牧业

准噶尔汗国时期畜牧业仍然是准噶尔的经济支柱,他们主要养殖羊、马、牛、骆驼等四种牲畜,其中羊最多,马次之,牛和骆驼大致相等。拥有牲畜的多少代表着一个人的地位高低,准噶尔在惩治犯罪时也以牲畜为罚款媒介。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迁走留下了许多优质牧场,这使得准噶尔汗国的畜牧业的生存空间更加宽敞。除了与内地直接交易之外,畜牧业副产品如毛皮和羚羊角等产品也是与内地交易的主要商品。

农业

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时代准噶尔人就开始在北疆地区种植农作物,但是规模不像准噶尔汗国时期那么大。南疆地区的维吾尔人是以农业为生活方式的民族,他们有固定的住处,会建造宫殿等等,准噶尔人征服了南疆地区之后就强迫许多维吾尔人迁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耕种和为蒙古上层建造宫殿。维吾尔人的到来让天山北路伊犁河流域的农业进一步发展,准噶尔人在北疆栽培了小麦、大麦、南瓜等粮食作物之外还种植了葡萄、杏、苹果等水果。统治南疆让许多准噶尔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游牧过渡到了半牧半耕的状态,北疆地区的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

手工业

农业发展的同时准噶尔的手工业也在维吾尔人迁入之后迎来了发展,在准噶尔地区先后建立了呢绒、布匹、皮革、造纸、印刷、兵器制作及矿冶等手工作坊。制革业的发展使准噶尔可以加工牲畜皮毛来制作如皮靴、皮帽等日用品,甚至所制的红香牛皮被卖到了青海省地区。

军事

军制

准噶尔时期的军制基本沿袭了蒙古的十进制军政合一组织,以十个人为一个单位,指挥者叫做十户,十个十户的指挥者为百户,百户之后是千户、万户。百户、千户、万户职位是世袭的,普通成年男子会被编入这种组织单位来服役。

军工业

准噶尔地区矿产丰富,再加上连年战争所以对于各类兵器的需求量大,促进了冶炼金属和兵器制作水平的发展。除了可以自己制造刀剑等铁兵器之外准噶尔人还善于制作枪支弹药以及他们利用被俘的西方军官来学习造大威力火炮。中亚地区的第一次挖堑壕使用火枪来进行的战争就是1643年哈萨克与准噶尔人之间在阿拉套山脚进行的奥尔布拉克战役。

军事活动

噶尔丹时期

1680年入侵天山南路叶尔羌汗国,并将其打败,将天山南路纳入版图;1688年入侵蒙古国地区,喀尔喀兵败之后投靠清代;1690年6月侵入乌尔会河,并且击败将军阿喇尼,7月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噶尔丹败退,8月清军打败准军于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潜回科布多省。;696年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配合策妄阿拉布坦阿玉奇在昭莫多大败噶尔丹;1697年康熙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亡于阿察阿木塔台。

策妄阿拉布坦时期

1698年策妄阿拉布坦和哈萨克族头克汗发生战争,击败了哈萨克军队;1700年出兵喀什噶尔,直接控制了天山南路地区;1716年11月大策凌郭多布率军离开准噶尔以入侵西藏自治区,1717年11月大策凌郭多布攻陷拉萨市拉藏鲁贝被杀;1718年准噶尔与哈萨克在阿亚古斯河畔击败哈萨克;1720年噶尔弼攻破拉萨,大策凌郭多布撤退;1723年准噶尔军队进攻哈萨克占领塔什干和赛里木;

噶尔丹策零时期

1729年,准噶尔军队在巴尔喀什湖南边遭遇哈萨克军队埋伏被击败;1731年大、小策凌郭多布率三万大军在和通淖尔大败清军;1732年小策凌郭多布侵入喀尔喀被额附策凌在额尔德尼昭击败;1741到1742年,噶尔丹策零命令喇嘛达尔扎和车布登率军一万余进攻哈萨克,占领了费尔干纳和塔什干等地。

宗教

十七世纪初卫拉特哈喇忽剌时期藏传佛教传入准噶尔地区,当时的卫拉特蒙古四面楚歌,于内于外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时喇嘛教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团结了卫拉特内部,并且在1640年的蒙古大会盟中《蒙古-卫拉特法典》中被蒙古上层规定为占支配地位的宗教,法典中也包括许多保护喇嘛教和僧侣的内容。喇嘛教的传入让卫拉特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喇嘛教的影响,并且推动了准噶尔地区的文学、天文、建筑艺术等方面的。

文化

文学

准噶尔汗国时期蒙古托忒文创制并普及,托忒文更符合卫拉特蒙古方言以及发音方式,因此文学创作也迎来了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蒙古文学著作。比如:关于杜尔伯特部祖先的古老神话《天女之惠》、蒙古著名史诗《江格尔》以及《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还有蒙藏民间创作的《格斯尔传》等。

音乐

准噶尔汗国时期的音乐呈现出一种多民族融合的特色,欢会宴饮时往往能用到筝,胡琴,冬不拉口琴等多民族乐器。主要是以民间史诗为歌词的歌谣,比如《江格尔》,这种历史以及故事题材的歌谣是准噶尔时期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之一。

社会

建筑

准噶尔人原先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没有神殿,寺院和僧侣的,藏传佛教传入之后逐渐建立起寺院,建筑艺术有了发展。在噶尔丹策零时期曾在伊犁河两畔建了固尔扎庙和海努克庙。

婚嫁

准噶尔汗国时期贵族与平民的婚礼差别是很大的。贵族富豪人家结婚的时候男方往往会分批送牛、羊、马、酒至女方家里,结婚当天,新郎到新娘家,女家诵喇嘛经,诵经完毕之后,新郎新娘共持一只羊的骨拜日月天地,之后就在女方布置的蒙古包成婚,不一样的是成婚之后女婿先回自己家,再挑另一个吉日来迎娶新娘回去。平民的婚礼有的甚至只以一只羊作礼,并且省去了男方去女方家里成婚的环节。除此之外准噶尔汗国盛行兄终弟及,父死子娶其后妈,子死翁收等风俗

丧葬

准噶尔人死去时行火葬,富人死后裹白布,运至高原平奠,诵喇嘛经后用火焚之。除了火葬以外,也有按照金、木、水、火、土等按照五行的丧葬法。自死者亡日起,诵经四十九天,其家里不再杀生,其子不理发,妻子剪发,卸下耳环,脱去外褂,并在四十九日内不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

衣食住行

准噶尔人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由毡摊配合木材搭置,拆卸方便,便于游牧生活,后来藏传佛教的传入让准噶尔地区出现了许多寺庙,建筑艺术得到了发展,一些少数生活在城市里的达官显贵拥有自己的官邸。像其他蒙古族一样,准噶尔人喜食肉类,并且配以较为常见和耕种方便的蔬菜为食,喜欢饮酒。准噶尔人的服饰主要有冠、靴和袍三大类,冠,蒙古语叫“哈尔邦”,用动物皮毛制成,无明显冬夏之分,但夏季冠稍薄一些。袍被叫做“拉布锡克”,富人的袍面料精致,大多用丝绸和锦缎为布料,平民多用绿色和杂色。饰物主要有环和荷包,男女都有佩戴金银耳环的习惯,荷包与内地类似,结穗精美,除此之外准噶尔人酷爱各类珠宝和宝石、珊瑚念珠等。

世系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