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乡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下辖乡

更新时间:2024-09-20 13:36

白米镇,隶属于四川省合江县,位于长江北岸,东、南、西三面临江,分别与榕山镇合江镇隔江相望,北与望龙镇接壤,幅员面积74.08平方千米,辖碾子村、龙聚村、黄金山村、桥上村、转龙湾村、向阳村、史坝村、斗笠村、陈湾村、桂花树村、金宝山村、梨湾村等12个村及白米社区。

小镇介绍

区位

白米镇位于合江县城长江北岸,东、南、西三面临江,分别与榕山、合江、佛荫、大桥隔江相望,北与望龙镇接壤,幅员面积74平方公里,幅12个村、1个社区,截至2009年,全乡总户数12778户,人口40991人(其中城镇人口976人,农业人口40015人)。乡政府所在地白米场距县城 7.5公里,距泸州 38公里、成都 310公里、重庆160公里。

交通

县道合(江)——万(定)公路纵贯南北,建设中的宜泸渝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在境内两跨长江、设置互通,建成后到重庆主城都市区外环高速60公里。白米镇是“长江出川第一乡”,长江“黄金水道”过境流长42公里,有客(货)轮码头15座,其中铜湾、史坝沱、灯影石、大岩等天然深水良港河面宽、岸线长,可常年停靠3000吨级船舶。境内天然气和建筑用页岩、河沙、卵石资源十分丰富,已建成天然气井9口。

自然资源

地形

白米镇系川南盆周坝区丘陵地貌,坝中高、临江低,最高海拔258米,最低海拔191米。

气候

属南亚次热带温湿气候,水源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气温20℃;临江河滩地广,坝中田畴开阔,全乡有耕地面积33450亩、园地面积3875亩,以粮食、蔬菜、水果、生猪、渔业为主导产业。

农业

全镇常年粮食总产22679吨,其中优质稻谷15591吨,是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年产蔬菜13400万吨,建有2000亩沿江无公害蔬菜基地绿色走廊;年产荔枝、青果蜜柚等名优水果970吨,其中柚子产量达360吨,建有集中成片3500亩、辐射带动5000亩的真龙柚基地;年出栏生猪20239头、出栏小家禽103900只,有规模养殖场12座;年起水成鱼1562吨,其中名优河鱼20吨,有库塘堰280余口、渔业养殖面积650多亩,还有长江上游最大的钢质船体网箱养鱼基地、养殖面积达 1200平方米。

产业结构

白米镇境内还有库容10万吨的白塔坝国家粮食储备库和长江上游规模最大的白塔坝造船工业园区。2008年,白米镇有工业企业10家,物流企业3家,其中规模以上4家,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996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709万元、第二产业12426万元、第三产业7832万元),三次产业比为32.4﹕41.5﹕26.1,招商引资5091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850.7万元,完成税收27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50元。

区划沿革

沿革

白米镇于1941年建乡制,属一区;1950年设白米镇人民政府,属望龙区;1958年为望龙公社管理区,1960年改白米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撤区并乡,辖原白米、白塔、印子、白果四个小乡,2013年10月,经上级部门批准,正式撤乡设镇。白米镇场镇面积达1.7平方公里,场镇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宝洞街、建设路、鱼塘街、惠民路、白榕路等五条街。供水、供电稳定,排污设施齐备,市场繁荣,两校一园规范。白米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县主干道合得公路横穿境内,与重庆市永川区成都市相连;另有白米-白果仁、白米--史坝、白米--印子、白米--榕山等公路贯穿全乡;有42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上游船运的必经之道,有出川“第一乡”之誉。

行政

1997年,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4万,辖四宝山、黄金山、转龙湾、河桥、桥上、史坝、碾子旁、董坝、铜鼓、青庄、龙聚、板桥、向阳、陈屋基、宝子、斗笠、陈家坝、桂花树、金宝山、郑山、徐石坝、陈湾、芦石坝、梨湾24个行政村和白米场居委会。 2002年,面积74平方千米,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918人,其中农业人口 39047人,非农业人口871人。 2004年,面积74平方千米,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39362人,其中,农业人口38461人,非农业人口901人。

辖境变更

2007年11月5日,合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白米乡适度调整村级规模的批复》(合府发[2007]291号):撤销四宝山村,并入黄金山村;撤销河桥村,并入转龙湾村;撤销宝子村,并入史坝村;撤销陈屋基村,并入斗笠村;撤销板桥村,并入向阳村;撤销董坝村、铜锣村,并入碾子塝村;撤销青庄村,并入龙聚村;撤销陈家坝村,并入梨湾村;撤销芦石坝村,并入陈湾村;撤销徐石坝村,并入桂花树村;撤销郑山村,并入金宝山村;保留桥上村。

特色经济

经济概况

白米镇是典型的粮猪型大镇,是全国瘦肉型猪基地乡和四川省商品粮、蔬菜生产基地镇,第二批省级小城镇试点镇。白米镇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境内有黄金山村生态项目林区,有青庄村、龙聚村、板桥村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走廊;有5千万吨重点粮食储备库落户所在地的董坝村;有峰岩洞、老虎山、白米洞等旅游景点,有保持完好48米高的清代古白塔,有浓郁农家风味的省级保护文物转龙坝土地庄园。

长江岸线资源和码头资源丰富,是县城蔬菜供应的“后花园”,有民营企业18个(年产值上千万元的有2个)。

白米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走上了“菜”、“果”、“猪”、“鱼”发展之路。

白米镇三面临江,河滩地多,沿江村社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引导沿江村社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现已建成一个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已进入成都市重庆市、贵阳等市场。

水果

全镇有10亩以上果园8个,2004年新栽青果3000亩、12万株,荔枝高换300株,青果高换2000株,真龙柚高换2000株,成片定植真龙柚、沙田袖高压苗500亩,水果正在成为白米乡助农增收的新亮点。

生猪

白米镇是一个生猪产销大乡,2004年出栏生猪4.5万头,人均1.2头。当年生猪价格每公斤8-10元,与上年相比,每公斤平均涨了2.5元,一头生猪按80公斤计算,白米镇当年人均增加纯收入约100元。

水产

“鱼”包括塘库养鱼和长江河船体网箱养鱼。白米镇共有塘、库200多口,已经全部承包到户进行养鱼,全镇塘、库养鱼产量大,收入可观。长江河船体网箱养鱼是白米镇一大特色,是政府扶持资助的一个助农增收项目,所养鱼均为高价值的河鱼,生产的河鱼肉质好,价格却相对便宜,已销往宜宾、重庆市等地。白米镇现有网箱渔船巧艘,养鱼面积1800平方米,每艘船平均产值达35万元。白米镇党委、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力实施“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建设三大特色基地”战略,成效明显。2008年,碾子村被评为县级柚子基地村,共种植有柚子11万多株、面积3500亩、产量200多万公斤、产值400多万元。种植大户中,柚子树500株以上的5户,1000株以上的1户,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12户,5万元以上的2户。碾子村发展柚子产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年以来,碾子村就先后迎送了视察、指导、参观的客人6批100多人(次)。

发展机遇

国家实施发展战略的机遇

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在当前应对国际危机背景下,在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中,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阶段,面临加快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实施拉动内需“四万亿投资项目”重点向西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深入推动“西部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加大。这一宏观政策投资取向除了有效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外,更深远的意义是实现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西部地区投资发展环境,推进东、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大背景下,作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我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区域经济协调融合的机遇

西部各省(市)在拓展经济空间、实施发展战略过程中,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经济运行规律,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区域协调,成渝经济区、长江上游经济带、川渝经济合作区、西三角经济区(西部城市成都市重庆市西安市构成的三角形经济区)等区域经济体概念相继提出,已经形成广泛共识,正在积极规划实施。目前,成渝经济区是西部惟一成片发展、城镇最为密集、产业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川渝两省(市)已经在西南率先崛起,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和引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召集川渝两地对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进行了评估,并将于年底正式提交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即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合力打造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实力最强的发展地区,打造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四川省重点打造“一极一轴一区块”,其中“一轴”包括长江上游沿江经济带和沿高速公路经济带,“一区块”指四川环重庆市毗邻地区。在“一轴一区块”中,合江县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合江临港工业园区也被列入全省超百亿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之一。白米位于这一区域经济合作的结合部、处在最前沿。周边一些跨县(区)的区域世界经济体也正在重新布局、加快调整,在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格局中,该乡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县经济布局调整的机遇

泸州市大力实施“四个四”发展战略,即重点培育酒业、化工、能源、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中开发酒业集中发展区、纳溪化工园区、长江机械工业园区、川渝合作泸州临港示范区“四大园区”,加快建设川黔高速公路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四大通道”,着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旅游组织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四大中心”。市委把合江临港工业园区作为市上主抓的5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列入全市产业园区“5+5”战略,县委十一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进一步融入成渝经济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对县域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重新进行了调整,在我乡境内规划了县城区长江大桥、江北县城新区、江北工业园区、江北物流园区,我乡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

交通基础建设加快的机遇

根据未来发展需要,省、市委分别提出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发展战略,县委也提出扎实推进川黔铁路渝结合部重要交通节点建设的目标。合江县要围绕省、市打造交通枢纽的契机,以宜泸渝、成自泸赤高速公路为主干,以县城为中心,建设“三横三纵、一港五桥、一环一网”交通网络体系;要加快港口码头开发,重点推进李子坝站10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等一批码头建设;要加快航道整治,提高通航能力,将长江合江段航道由三级提升到一级,赤水河按五级航道整治;要全力争取建设集装箱码头专用进港铁路、泸州市经合江至习水河的货运铁路,并争取渝昆高速铁路在合江设立二级站点。宜泸渝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成自泸赤公路也即将动工兴建。这两条高速公路建设成后,合江县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合江即将融入“重庆市半小时经济圈”。其中宜泸渝高速公路在我乡境内两跨长江、设置互通,白米突破了长江天堑的千年阻隔,区位、交通优势凸显,我乡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交通区位优势提升的机遇

从省际区域范围来看,合江位于川南、渝西、黔北、滇东交界处,位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结合部,拥有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港口码头。文中上述贯通各省(市)的高速公路、铁路建成后,合江更是发展临港经济、口岸经济、通道经济、区域经济最理想的地方。白米则处于融入成渝经济圈、对接川渝经济合作的最前沿,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天然深水港码头岸线,宜泸渝高速公路在境内两跨长江、设置互通,区位、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从县域经济布局来看,大桥镇佛荫镇合江镇榕山镇沿长江岸线分布的城镇和工业区,如同一张“弓”,宜泸渝高速公路如同一根“弦”,构成了合江县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弓弦经济圈”。这个“弓弦经济圈”凭借川渝经济合作产生拉动力、依靠自身发展释放扩张力、依托黔北资源市场延伸辐射力,必将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白米乡正好处于这根“弦”的中部位置,以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商贸物流为主攻方向,迅速发展壮大白米世界经济体,让这根“弦”变得更加坚韧,打造强劲有力的“弓弦经济圈”,是实现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决策。

统筹协调区域竞争的挑战

在当前社会经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参与大市场竞争、大区域博弈,就必须与时俱进地统筹协调全县的城乡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分区布局,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和局面都面临很多复杂性、艰巨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县内区域功能划分不明晰、乡镇发展定位不明确、工业区布点“多、散、乱”、工业化进程慢、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都亟待统筹协调、研究解决。同时,我们还要应对周边地区率先发展而我们发展不足、发展滞后的挑战。紧邻重庆市的广安邻水县,工业园区入驻企业60%来自重庆或为重庆企业配套。江阳区轻工业集中区不到两年时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亿多元,平均每天投入资金160万元、推进基础设施1.5亩。江津德感、双福新区和永川朱沱工业园区已经非常成熟。泸县隆昌市等与重庆毗邻地区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合江县已经陷入周边县(市区)新一轮经济布局的重重包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空前激烈的竞争环境,必须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树立“早就是先机、快就是优势”的竞争意识,切实加强宏观决策的前瞻性、预见性,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精诚团结、负重自强,才能在新一轮区域经济格局中发挥区域功能优势、占领战略主导地位、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战略分析

机遇战略构想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该乡要牢牢把握周边省、市、县重大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宜泸渝高速公路在境内两跨长江并设置互通和江北县城新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列入规划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立足交通、区位优势,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大局的观念、战略的眼光,重新审视白米的现实机遇和发展前景,缜密分析论证,调整发展方向,描绘白米发展宏伟蓝图,展示白米未来壮美画卷,开创白米美好广阔前景。

(一)发展定位。

融入成渝铁路的新兴工业基地、交通畅达的商贸物流中心、山环水抱的梦幻滨江城镇、商机无限的投资创业园区。

(二)发展思路。

借势一江一路,发展通道经济;依托江北组团,打造宜居白米;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建设开发;主动融入成渝,实现自我提升

(三)发展战略。

工业强镇、招商兴镇、物流富镇、城建靓镇。

战略对策思考

(一)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坚持首当其冲的发展要务。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白米乡是传统农业大乡、农业人口大乡,过去工作思路和重点一直是发展农村经济,以农为本、以粮为纲的思想观念长期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因而经济发展缓慢。近几年,虽然引进和发展了一些工业企业,但我乡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加快发展工业、推进城镇建设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特别是宜泸渝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县域经济布局调整后,我们决不能局限于过去的思维定势,对突如其来的机遇没有思想准备、缺乏缜密思考、不作战略调整。从长远发展来看,白米一定会建设成为合江县县城的新城区、主城区,并培育一个新兴的工业基地、物流园区,作为新城区的产业支撑。我们要以发展工业的前瞻意识、振兴物流的坚定信心、经营城市的战略思维招商引资的创新理念,调整发展思路,转移工作重心,坚持“工业强乡、招商兴乡、物流富乡、城建靓乡”发展战略,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建设,搭建商贸物流平台,开创白米美好未来。

2、转变职能,引领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既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又是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当新一轮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浪潮,要将白米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镇、农业人口大镇推向兴办工业、兴建城市的彼岸时,当务之急的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我们要以“敢立潮头唱大风”的气概,理顺政府与企业、与市场、与社会和自身内部职能部门的关系,切实转变工作职能,不断调整工作方式,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灵活的方法、更加高效的举措,激发全镇干部群众发展的热情,鼓舞全镇干部群众发展的干劲,增强全镇干部群众发展的信心,引领白米经济社会发展驶上快车道、奔向大市场、开辟新天地。要摒弃“守业”思维,要树立“创业”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拿出“干、拼、闯”的行动,从主要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习惯中解放出来,到重点谋求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里挥洒开去。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综合目标要求,切实履行好编制发展规划、投资项目策划、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环境监督、招商信息收集、招商项目包装、招商引资洽谈、促进企业发展、公共服务管理、征地拆迁安置、农民就业培训、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财政税收监管等事关发展大计的重要职能。

(二)完善规划,加快实施,把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抓紧完善布局规划。建议县上将白米纳入川渝经济合作临港示范园区集中开发范围,确立县城新区、轻工业园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遵循文明、现代、生态、和谐的原则,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要求,抓紧组织专家学者、专业人员,对白米发展城镇、工业、物流进行评估论证、分析策划、勘测设计,富于前瞻性、预见性地对白米发展城镇、工业、物流的功能定位、结构规模、空间布局、实施方案等进行科学规划。抓紧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并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节能环保规划设计等,确定规划建设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和使用强度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规划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加快建设,把白米打造成为县域新兴世界经济体和重要增长极。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道路交通设施。交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先行产业,发挥流通、集散、辐射功能,拉动、承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要抓紧完成县城 40米 大街至大耳朵码头县城区长江大桥立项、审批手续和招标、投标程序,迅速开工建设。我们经过初步分析论证,可在白米境内率先建设“两横一纵半环线”(两横:化肥厂对岸通路口码头至大耳朵码头,榕山对岸董坟码头至立石子码头;一纵:拓宽、拉直县道过境公路白米段;半环线:建设沿江半岛环线公路)作为今后城镇、工业布局的主干线。尽快完成铜钎湾、史坝沱等港口码头论证、立项、审批、建设,新建或改建各码头连接白米场或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规划、建设江北客运中心、物流中心等。通过交通物流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交通区位优势,高效融入成渝经济圈,形成支撑发展城镇、工业、物流的架构和载体。二是水、电、油、气供给设施。可按照城镇、工业、物流阶段性发展需求,分步实施自来水、电力、石油、天然气供给设施。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空间,做到超前规划、前瞻布局,避免改造、升级造成投资浪费。三是环境保护设施。要抓紧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根据发展需要,按照循环经济原理,投资建设江北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站。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原则,走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开创美好广阔的发展前景。

1、培育新兴工业基地。一是以白塔坝造船工业园区为基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发展壮大铸造业,着力培育铸造业基地。二是沿宜泸渝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轻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滚动开发,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要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将经济总量做大,把经济实力做强。要创新发展方式,把工业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带动物流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为县城新区拓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2、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商贸通则人气旺,人气旺则城市兴。

商贸是城市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城市竞争力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江北县城新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的建设应协调同步、整体推进,要在城市规划、开发中突出商贸功能,工业园区项目建设中突出发展依赖大宗物资运输的产业。实现物流业园区流通功能与县城新区商贸功能、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均衡协调、互动共赢,发挥应有的综合效益。要依托黔北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依靠自身沿江临港优势,以铜钎湾坝、史坝沱等码头为重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物流资源整合,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实现川渝黔物流无缝链接。以港口水运物流为重点,拓展水陆联运、江海联运。大力发展周边地区大宗物资中转集散物流、工业物流及农副产品物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信息化技术,拓展物流市场。加快物流企业整合、重组步伐,推动物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要加快市场建设,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市场体系,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仓储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商检通关等完备的物流业态。要通过规划引导,促使各类经营业态向专业市场集中,重点培育建材、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市场,规划、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等重大项目。

3、打造美丽滨江城镇。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化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有经济专家曾经预言,拉动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分别是发达国家高科技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当前,我国正在掀起新一轮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浪潮。合江县县城适逢城市化发展之“天时”,坐拥三流交汇、依山傍水之“地利”,迎来区域经济合作之“人和”,建设成为一个长江上游跨江发展的中等城市毋庸置疑、势在必然。

合江县人口90万多人,城市化率约35%。按中等发达国家80%——90%以上的城市化率计算,合江城市化率还有45%——55%的发展空间,本地城乡转移人口在40万以上,保守估算吸纳外来常驻人口、流动人口10万。因此,展望未来,合江县完全可以建成一个40——50万人口的中等发达城市。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万人,但街道狭窄、建筑密集。按照建设现代、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今后新城区拓展面积应在50——60平方公里以上。所以,规划、建设江北县城新区是合江县加快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必然选择,江北县城新区规划面积应在30——40平方公里以上。

6月15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合江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合江可以建设成为一座漂亮的城市。”最近,县委书记李波对白米镇境内高速公路以南、沿长江一带进行了考察后认为,该区域开阔平坦,是适宜未来城市发展需要的最佳选择。要落实刘奇葆书记指示精神,适应未来长远发展需要,就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渝北区城新区建设成为最具吸引力、最具竞争力、最适宜居住的现代化新兴城市。纵观我国城市发展的三种方式——集中膨胀式(大量农村人口蜂拥进城务工、就业、落户,带动城市建设的方式)、分散扩张式(城区人口、产业过度密集后逐步向郊区拓展或向卫星城市迁移推动城市建设的方式)、新兴转化式(农村因交通改善、区位提升拉动人口、产业集聚,启动新兴城市建设的方式),江北县城新区属于第三种城市发展方式,无论建设用地空间、规划布局空间、市场开发空间、持续发展空间,都是最具备优势、最富有潜力、最拥有竞争力的一种方式。一张白纸正好描绘最美的图画。可以在沿江山地上建设高档别墅区,在开阔平坦的干线两旁建设商务住宅区,还可以建设保留田园风光的生态住宅区,可以用地方特色鲜明的花木进行绿化、美化,打造别具一格的旅游名城。一座梦幻滨江城市,令人遐想、值得期待。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突出我们的交通区位优势、港口码头优势、发展潜力优势、市场空间优势、城市建设优势,喊响“长江上游黄金半岛,投资创业商机如潮”——招商引资主题口号,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兴业。要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增添招商引资措施,激发招商引资动力。要完善招商引资网络体系,建立统筹协调的招商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发动全社会力量,营造全民招商的氛围。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定位、县城新区配套功能设计等,进行投资策划、项目包装。要广泛收集、了解成渝铁路两地、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项目信息资源,主动出击、跟踪服务,锲而不舍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招商引资项目顺利“着陆”。

5、突破土地金融瓶颈。要着力破解信贷瓶颈。调动县域金融机构向本地投放贷款积极性,发挥国有投资公司、担保公司作用,鼓励民间资金建立担保机构,利用BT、BOT等融资手段,重点解决工业园区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首要解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要着力破解土地瓶颈。用好扩权强县政策,采取土地规划调整、土地整理置换、土地使用权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双挂钩”等方式,超前谋划、预留空间,储备一批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

6、加强区域协调合作。一是对内统筹协调。全县工业项目要做到统一布点、集中开发,小城镇建设要做到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尽量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优先向临港工业园区和县城新区集聚。原临港工业园区形状狭长、体量偏小、不够大气。建议把江北工业园区纳入临港工业园区整体规划,并将县城新区建设重心前移、外向拓展。以大气魄、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挥大手笔,实现江北县新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早规划、快实施、猛推进、大发展,做到工业化、城市化两翼齐飞、双轮驱动。二是对外开放合作。建立高层互访、部门对接、民间交流的经常性互动机制,加强与毗邻地区的走访联系、交流沟通。定期召开毗邻地区领导合作会议、部门协调会议,商讨解决难点问题,促进共同发展。积极与毗邻地区签订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建立重大产业项目、交通运输、市场流通、环境保护、风险防范、资源共享、科技协作等一系列合作协商机制。加大外派人才到成渝铁路两地党政、园区、企业挂职锻炼,加强与成渝两地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为融入成渝经济区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7、实施综合配套改革。配合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用好扩权强县政策,建议拆并乡镇(如将白米乡、望龙镇合并成一个大镇十分必要),调整乡镇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科学设置岗位、明确职能职责、界定工作内容、细化工作规程,让每一个新上岗的人员都知道要干什么、该怎么干。乡镇拆并后,一方面,工作人员增多,可以健全完善机构设置,有效对接上级部门,避免现在一个人应付几个上级部门工作的不对称现象,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突出问题,两相比较还减少了一半的上传下达等日常行政事务,可以提高行政效能,能够节约行政成本;另一方面,乡镇辖区范围扩大,就有了谋划发展的空间、持续发展余地、长远发展的潜力,还可以避免乡镇发展定位不明确、区域经济不协调、工业布点“多、散、乱”等问题,可以集中力量、突出优势将乡域经济做实做大做强,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象腿”。要按照城乡综合统筹的要求,在户籍制度、土地使用权流转、社会保障等方面实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通道经济就是沿着交通线路、围绕交通枢纽来进行城市规划、产业调整、经济布局,让交通发挥最大限度的功能效应,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释放最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交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以城镇建设、工业布局、商贸物流为载体,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是白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抉择。

计生工作

白米镇是一个流动人口大镇。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使当地计生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针对这一情况,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采取积极措施、认真搞好服务,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四化”管理,竭力消除外出人员违法生育隐患。

管理制度化。该镇成立有计划生育协会,每个分会选聘能力强、肯负责的会长和秘书长,各计生协会分会按期召开“例会”,掌握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情”情况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并把信息及时返回到该镇计生办流管站。

信息微机化。对每月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返回的信息及村流动人口报告单,由镇计生办流管站电脑操作员输入微机进行管理,每月及时变更信息,如实上报县人口计生局,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微机化管理。

责任明确化。实行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对每一名流动人口镇里都实行严格的管理。由镇至村至组,责任细化,确保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不出现计划外生育现象。同时加强责任追究工作,对未及时参加孕检和寄回证明的,坚决追究担保人的责任。

档案规范化。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分年度、分类别,分重点人、一般人、放心人进行归档,档案做到系统化、规范化。

图片:

白米乡行政地图

柚子花开迎客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