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 :普通全日制教育获得的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历

更新时间:2023-11-15 17:34

第一学历,原本是指由各省市第一教育局颁发的学历,现在通常是指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或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进入普通本科高校、普通专科高校获得全日制的本科、专科的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历。

第一学历原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以分清阶级出身,在现在社会环境下,干部身份不再重要。1999年扩招前,拥有普通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学历的人变多,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针对“统招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该提问,回答称: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因应聘者供过于求,用人单位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与权力,学历成为限制,产生第一学历情结,该情结容易导致法不责众和违法不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扩宽进贤之路。可从国家,各单位部门到个人三方面做出相应措施。

历史

历史沿革

计划经济时期,“第一学历”作为计划经济产物是为了分清阶级出身(如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一定是有干部身份)。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上级是各省市第一教育局,第一学历则是由第一教育局毕业时颁发的学历。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干部身份越来越不重要,尤其是以岗定薪、企事业单位聘任制度改革的逐步开展以来。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两者体制背景不同,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强调毕业生的专业能力,部分国企事业单/位强调第一学历。

1999年扩招前,中国的大中专教育(本科、专科、中专)录取率低、选拔严格,之后1999年起大中专院校尤其是本科连年扩招,拥有普通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大众化甚至普及化)。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针对李明的提问“统招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进行答复。答复称: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中国青年报社社调中心发布的一项有1000人参与的调查中,仍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第一学历”的重要性被过度放大了。交互分析发现,“第一学历”是专科院校的受访者对此认同的比例更高,为88.6%,之后是二本院校的受访者,占比为83.4%。

据调查,截止到2017年,因教育体制、高等院校及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存在众多问题,“第一学历”情节依旧存在。

法律禁止歧视,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强调广开贤路的重要性,将人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提出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

第一学历情结

歧视

第一学历歧视指用人单位不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岗位需求,而根据应聘者多年前曾取得的第一学历,对应聘者进行的不科学评价和不合理筛选。 

产生

由于应聘者供过于求,用人单位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与权力,学历限制成为招聘单位的门槛。如部分用人单位以牺牲招聘成本为代价,放弃选拔合适人才的机会。

影响

历史作用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当时的“第一学历“可以分清区别于工人农民的干部出身。

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第一学历歧视’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层面的‘普遍违法’,容易导致法不责众和违法不究。求职者可能会私下抱怨,但却投诉无门,也缺乏有力证据支持劳动权益诉讼。‘第一学历歧视’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连求职者自身都可能默认和接受。”

“第一学历”歧视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中国高等教育自身发育不良,教育同质化问题突出,高等教育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趋同。学历歧视会成为考生择校的风向标,造成高校实力排位上的“马太效应”,既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扩宽进贤之路。

有专家认为,过度重视学历有可能形成某种“阶层固化”。

对应措施

国家层次,可由立法机关对就业促进法相关条款予以解释,或者在修订就业促进法时将学历歧视予以列举,为社会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提出,各级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派员检查、抽查等形式,对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进行监管;可以依职权或依申请,对招聘过程中确实存在“第一学历歧视”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程度的行政处罚,并将处罚情况作为典型案例予以公示,以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对于企业部门,综合评价人才,如美国科技公司苹果更看重能力而非学历。

对于个人,对于那些“暗箱操作”的“学历歧视”,鼓励求职者警惕并举报、投诉。而当“第一学历”不够显著的时候,也可通过在其它方面有足以证明适合某个岗位的资料给招聘者去看。

第一学历与其他学历的区别

第一学历

普通全日制获得的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历。

第二学历

成人高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等其它继续教育形式则由各省市第二教育局负责,颁发的学历称为第二学历,指的是这种非脱产学习形式获取的学历。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是同一层次的两种类型的学历。

最高学历

一个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后也即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为最高学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历教育、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最高学历是博士研究生学历。

对“最高学历”认识的误区

社会有许多人误认为:最高学历应该是“博士后”。但博士后不是一种学历。“博士后”是指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以取得科研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为目的、继续从事一定时间的科研活动的教学制度。严格讲,博士后是一种制度。在中国“博士后”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达到出站条件后,准予出站并颁发《博士后证书》,不是学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