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直奉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发生的军阀混战

更新时间:2023-08-15 15:49

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4月28日至5月5日),是北洋军阀直系和奉系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起因于直皖战争胜利果实分配不均和直系对亲日亲奉梁士诒内阁的不满,爆发于1922年4月29日,同年6月18日直奉两军代表签订停战协定,以榆关为界,奉军撤出关外。

战争背景

第一次直奉战争是指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进行的战争。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后为扩张势力,矛盾趋于激化,1922年4月上旬,奉军开入山海关与直军对峙,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以张作霖为总司令,率领4个师、9个旅,约12万人,分东、西两路沿津浦、京汉铁路向直军发起进攻,直军以吴佩孚为总司令,指挥7个师、5个旅约10万人迎战。两军在长辛店、琉璃河、固安、马厂等地展开激战。时仅一周,5月5日,张作霖败退出关。后经英、美传教士调停,双方停战。此后,奉系在日本援助下重整军备,伺机卷土重来。直系取胜后,完全控制了北京政府,继续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其首领曹锟于1923年10月以贿选手段当上总统,曹遭到国人反对,加之内部各派争权夺利,财政濒于破产,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

战争回顾

兵力分布

1922年4月,奉军以张作霖孙烈臣为镇威军正副司令,分兵三路入关讨直。

28日,张作霖抵达军粮城街道,自任“镇威军”总司令,任孙烈臣为副司令、杨宇霆为参谋长,沿京奉、津浦两线布置军队。29日,奉军发出总攻击令。至此,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将大本营设于天津市以东的军粮城,兵分东、西两路。东路为前锋部队,布防在京奉、津浦两线,总司令由张作霖兼;西路布防在京汉线,总司令为张作相。其兵力配备如下:

西路:张景惠梯队,辖张景惠第一师、邹芬第十六师、郑殿升第二混成旅、牛永辅第九混成旅;张作相梯队,辖张作相第二十七师、齐恩铭第五混成旅、鲍德山第六混成旅。

东路:张学良梯队,辖张学良第三混成旅、蔡平本第四混成旅、郭松龄第八混成旅;李景林梯队,辖李景林第七混成旅、阚朝玺第一混成旅,另外还有许兰洲黑龙江省骑兵。

直军以保定市为大本营,以东、中、西三路迎战奉军。西路总指挥为吴佩孚兼,中路总指挥为王承斌,东路总指挥为彭寿莘。兵力配备如下:

西路:董政国第十三混成旅、孙岳第十五混成旅之补充第三团、张锡元第四混成旅。

中路:第二十三师第四十五旅、第四十六旅、第十二混成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六旅。

东路:十四混成旅、第二十六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第十三旅之一团、第二十四师四十八旅。

另外,还有第三师第五旅和第八混成旅留守河南省,第三师第二十二旅北援长辛店。

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为1922年4月29日至5月4日,在东、中、西三路同时展开。

东路战场

东路战场主要在津浦铁路进行。

双方军队于4月21日就已开始接火。

29日,奉军张作相率卫队旅四营及第四混成旅一团向直军第二十六师发起进攻,直军退向任丘市

30日,奉军万余人进而向任丘进攻。任丘直系守军在王承斌援军的协助下,大败奉军,并趁机占领大城白洋桥。

5月1日,王承斌部迎战奉军,在姚马渡、白洋桥附近战胜奉军。次日,复克大城县。为夺回大城,奉军派张学良率步兵万余人、许兰洲骑兵一旅、炮兵一团配合,直军也调第三师之一部参战。

经激烈鏖战,奉军再败,向杨柳青方向退却,直军遂于5月3日发起对马厂的进攻,奉军幸得驻静海区、杨柳青奉军的支援,方改变不利局势。

之后,双方在姚马渡、白洋桥一线曾僵持状态。此时传来直军在中路获胜的消息,直军士气大振,发动反击,奉军向静海方向撤退,直军占领马厂、青县。败退于静海的奉军曾力图反攻,不料5月4日传来西路奉军大败的消息,奉军顿时溃不成军,7000余人缴械投降,残部且战且退,退至军粮城街道后,于5月7日全部投降。

西路战场

西路战场主要在京汉铁路沿线进行。

4月28日,直军张福来所部第二十四师和董政国所部第十三混成旅,向由奉军第一师和第十六师担负守备的西路奉军司令部所在地长辛店镇发起进攻。直军在孙岳指挥下突袭长辛店,致奉军死伤千余人,并一度突破奉军防御,幸而奉军汲金纯部增援,方使长辛店失而复得,并迫使直军退兵60余里。

29日,奉军乘势追击直军,双方在大石河附近交战,直军先败后胜,重新占领良乡镇,并于当晚由南岗洼向长辛店进逼。防守长辛店的奉军一面固守抵抗,一面调集第二十八师第九旅、第二旅及察哈尔省骑兵旅增援,并依靠炮火优势,向直军进行还击。双方激战一天一夜,伤亡都十分严重。

至30日,吴佩孚下令直军改攻为守,直军从长辛店镇退守良乡以南。是日拂晓,直军再次兵分三路对奉军发起猛攻,双方投入了近10万兵力,伤亡惨重,直军旅长董政国、奉军旅长梁朝栋战死。经连日激战,奉军炮弹消耗很大,一时又得不到及时补充。

吴佩孚在探知这一情况后,于5月3日亲自督战指挥进攻奉军。直军除派一部对奉军正面发动进攻,以吸引奉军的兵力外,另派精兵第二十一混成旅绕道潜行至奉军后方,从凤凰山、门头沟区一带对奉军实施迂回,并切断奉军的后援。

5月4日,直军发起对奉军的进攻。奉军在腹背受敌、炮药无法补给的情况下且战且退,邹芬所部十六师在门头沟向直军投降。至上午11时,奉军西路总司令张景惠乘专车赴天津市,奉军阵脚大乱,纷纷溃逃,直军攻克长辛店镇。至5日,直军在增援部队的支持下,又对丰台区发起冲击。奉军被迫向山海关区溃逃,约三万余奉军缴械,西路战事平息。

中路战场

中路战场在津浦、京汉路之间,直军由吴佩孚指挥,集中于固安县,奉军张作相部驻永清县城。由于中路事关全局,故吴佩孚亲上前线指挥作战,与张学良郭松龄所部精锐部队在奉军所据霸州市周围多次激战,直军攻克胜芳镇、固安等地。张作相亲率第二十七师、二十八师增援。5月4日,直军三面围攻永清,经一天激战,奉军终于坚持不住败走,张作相率残部逃往天津市。之后,直军一路追击,连克杨村、落垡,并逼至廊坊市。5日,直军攻克廊坊,奉军千余官兵缴械,中路战役乃告结束。

签订和约

之后,直军继续追击奉军,于6日进驻奉军大本营军粮城街道张作霖退至滦州。为一举全歼关内奉军,10日,直军任命翼长马廉溥为北方前敌总司令,标统米振标为北方后路总司令,专司收缴奉军遗兵。至5月中旬,大批开赴天津,奉军无法在天津驻足,分水、旱两路向山海关区方向退却。20日,奉军在关内的最后一个据点滦州亦被直军攻陷。张作霖见关内难以立足,便将司令部移驻榆关。26日,张作霖回到沈阳市,奉系军队随之退回山海关以外。由于东北地区是奉系苦心经营多年的地盘,又是日本势力范围,对此直系不能不有所顾忌,故没有出兵关外。同时,经过此战双方损失消耗都很大,为保存实力,直奉接受了英、美停战建议,于6月17日派代表在秦皇岛市海面的英国“克尔留”号军舰上谈判,并签订了停战和约和附约。其内容为:

1.直、奉两军为维持大局统一国家之目的,双方同意罢兵;

2.奉军之撤收,系撤去直境,直军亦不得入奉境一步;

3.于民国十一年六月十八日早九时至午后一时,南路有前进之处撤收之;

4.于民国十一年六月十九日早六时起,奉军撤收南路方面之部队,但直军须限于奉军撤收时之前一点钟,南路方面之部队集合于阵地后方相当之地点;

5.于民国十一年六月二十日早六时起,奉军撤收北路之部队,直军之动作亦与第四条相同;

6.奉军两路自撤收日起,在三日内撤收完了;

7.在奉军撤收未完之前,直军亦不得有军事上之行动;

8.双方自签字后,若某方部队有不从本规定而自由行动者,则此方之签字人员,须负完全责任。

附约两款:

1.直、奉两军所占之线,以二郎庙、里为中交线,此线以南为南路,此线以北为北路;

2.自签字后,双方均须严禁射击,尚有违犯者,即以该管官长是问,而处以严重之惩办,并一面由中央派王占元宋小濂两人赴山海关区监视两方撤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