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 :中国古代乐器

更新时间:2023-07-01 16:39

篌[hóu],又称“坎侯”或“空侯 ”,世界上最早的弦鸣乐器,古代中国重要的乐器之一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除了宫廷雅乐使用之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常用于独奏、重奏或是歌舞伴奏。在古代,依据箜篌形制结构不同,将箜篌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和凤首箜篌三种类型。卧箜篌是在我国本土出现的一种箜篌(也有学者认为卧箜篌是从西亚传入的外来乐器),形制与琴瑟相似,而竖箜篌则是在东汉之时,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的一种角形箜篌,最初只在西域流传,逐渐传播到中原地区,后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为避免将两者混同,从六朝末期就将二者分别造名,以卧、竖以示区别。凤首箜篌是在东晋初年由印度随天竺乐传入我国的一种箜篌,以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箜篌的声音清亮明丽、柔美神秘而飘渺、声韵动听而悠雅。

命名

关于箜篌之名,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坎侯/空侯/箜篌”应为汉语早期外来词。西汉中原地区西域各族多有交往,植物、动物、食物、乐器等,都有较多引入,从而形成了汉语外来词的第一个高峰期。从“箜篌”名称的使用来看,应是先音译成“坎侯”或“空侯”,之后又依据其制作材料,在原有汉字“空侯”之上加了一个表示意义类别的“竹”头而成为“箜篌”,从而完成了这一外来词的本土化。另一种观点则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该书记载了箜篌得名的缘由,《风俗通义·声音第六》曰: “谨按《汉书》,刘彻南越国,祷祠太一、後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或说空侯取其空中。琴瑟皆空,何独坎侯耶,斯论是也。《诗》云: ‘坎坎鼓我。’是其文也。”可以看出,应认为坎侯是本土乐器,是根据琴而制作的,因其坎坎之声而得名,侯为制作者之姓,又叫空侯,因其中空之形而得名。

历史流变

卧箜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初名曰“坎侯”或“空侯 ”,汉代刘向《世本·作篇》载:“空侯,空国侯所造”“空侯,师延所作,靡靡之音也。出于上,取空国之侯名也”。空侯为“师延所作”,师延是帝辛的乐官,且刘熙释名》所载也与《世本》相同,这就说明卧箜篌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的楚国也出现了和琴、瑟相像的卧箜篌。这是认为卧箜篌起源于本土的说法,另一种观点认为,早在公元前6世纪,卧箜篌从西亚传入我国。之后逐渐本土化,从音译的“坎侯”或“空侯”演变成在汉字“空侯”之上加了一个表示意义类别的“竹”头,成为“箜篌”。箜篌也在汉代被作为“中原地区正声”的代表性乐器而列入“清商乐”中,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木拨弹奏,流行范围很广,包括中原、南方和东北地区。在隋唐时期,东传高丽日本,用于隋唐高丽乐中。宋代之后,箜篌在中国日渐销声匿迹,被表现力更为丰富的琴、筝所代替。然而,卧箜篌在中国邻邦朝鲜韩国却得以传承,经过流传和历代的改进发展成为今日之玄琴。在日本,箜篌因从当时的百济国(高丽、百济都为朝鲜古称)传入,故称其为百济琴。

竖箜篌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亚述巴比伦以及埃及希腊等十分流行的竖琴。在东汉时,竖箜篌随着“丝绸之路”上的商贾往来,由波斯(今伊朗,波斯是亚述式竖琴的发源地)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中原一带,因其形制特点而命名为曲项琵琶、竖头箜篌等。竖箜篌在东晋至唐宋两代之间十分盛行。尤其在唐朝,竖箜篌的发展进入到历史性的黄金时期,在技艺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流传也极为广泛。箜篌在宋元两代继续流传,元时有二十四弦和十四弦两种竖箜篌,明末渐少使用,其后则更为罕见,甚至失传达。竖箜篌也曾东传日本,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至少还珍藏着唐代制作的一架漆箜篌和两架螺钿[diàn]槽箜篌残品。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原地区音乐界、乐器界的有识之士开始了古代箜篌的复兴工作。上海大同约会曾仿制出大箜篌、小箜篌和凤首箜篌,但由于历年战乱或其他原因,都未能流传下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陆续创制成功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全转调箜篌等现代箜篌,现代箜篌在形制上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沿袭了古代箜篌的结构和外貌。

弯琴是起源于古代缅甸的一种弹弦乐器,在公元4世纪的晋朝时期,凤首箜篌随着印度的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唐时期,凤首箜篌又从骠国(今缅甸)传入我国。在宋代陈旸的《乐书》中还载有凤首箜篌并附图。明代以后逐渐失传。清代史籍称“总稿机”,《大清会典图》有载:“总稿机,缅甸乐器,十三弦。”

2011年黄琦成功复原出两台可演奏的古箜篌,之后黄祎琦又制作出古竖箜篌、卧箜篌、凤首箜篌、出土箜篌,这些都是根据壁画和半实物制成。

形制与种类

古代箜篌

卧箜篌

卧箜篌,弹拨弦鸣乐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一说为本土乐器,一说为从西亚传入的外来乐器。盛行于汉唐之际。从形制看,卧箜篌归属齐特类乐器,卧箜篌的琴体为长方形,外貌形制与琴、瑟相似。其长形共鸣体音箱面板上装置有数弦通用的”通品”,有着古琴中“徵”的作用,标识出音位。

竖箜篌

竖箜篌形如半截弓背,有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琴弦,竖抱于怀中,从两侧用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在唐代称作“臂箜篌”。竖箜篌的形制多样,既有外形和西洋乐器竖琴相像的角形箜篌,也有琴头加饰的凤首箜篌和龙首箜篌,角形箜篌并有大箜篌、小箜篌之分。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以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或起轸的作用。正如《新唐书》“骠国乐”条载:“有凤首箜篌二,其一长二尺,腹广七寸。凤首及项长二尺五寸。面饰皮,弦一十有四,项有轸,凤首外项;其一有,轸有首。”清代史称凤首箜篌为“总稿机”,《大清会典图》载:“总稿机,缅甸乐器,十三弦。”20世纪30年代初,大同乐会根据《大清会典图》的记载和图像制作一件总稿机。在制作这件凤首箜篌时,做了一些改进,加粗弯曲的琴颈,并将琴颈下端掏空、与琴箱相同,如此,扩大了共鸣箱的有效容积,使音量得以增大。

小箜篌

小箜篌,又称角形箜篌,古代弹拨乐器。小箜篌起源于猎弓,是乐弓向竖箜篌发展的过渡形式。小箜篌经由南疆的丝绸之路东传,长期以来流行于历代宫廷和民间,在敦煌市北魏至唐宋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古代器乐演奏家们“竖抱于怀中”,用“双手齐奏”的角形箜篌,仍然保留有古代乐弓的痕迹,只是加粗了向上弯曲的共鸣槽,不仅拴弦的方法简便,琴弦数量也由少变多。小箜篌一直流传到明末,清代失传,只在典籍中有记载。在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四乐七》载有:“小箜篌,女子所弹,铜弦,缚其柄于腰间。随弹随行,首垂流苏状甚美观。高二尺八寸,共鸣箱长五寸六分,高二寸六分,厚一寸二分。按弦乐器可行走弹奏者,惟小箜篌一种而已。”

现代箜篌

双排弦箜篌

双排弦箜篌,是由我国乐器制作家韩其华先生研制的一种新型箜篌。这种箜篌通高1.75米,底长0.85米,琴柱立在低音弦一侧,为框架式竖箜篌。共鸣箱依照竖琴而制,琴头及弦轴板上方雕刻着一只凤鸟。该箜篌张有琴弦88条,分两排,每排44条弦,装于弦轴板与琴箱之间,每两条对应的琴弦音同,因此只有44音,音阶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D1—e4,共有六个八度。音域G—e2为压颤音区,这是一个全新的装置体系,采用了“杠杆传导两弦兼用”的设计原理,通过杠杆装置,使同音的两条弦张力相等,当弹奏左侧琴弦时,也可以按压右侧琴弦,使左侧琴弦的张力也随右侧弦相应增大,使其产生像古筝一样的颤音或滑音

雁柱箜篌

我国在1980年3月成功研制出第一架雁柱箜篌,与双排弦箜篌不同的是,雁柱箜篌只有72条弦,分两排,每排36条弦。相对应的两条弦音同,音域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为A1-a3,共五个八度。在1997年,普及型雁柱箜篌研制成功,这种箜篌结构简练,采用立式双面梯形共鸣箱,音板选用梧桐木制作,表面呈拱形,厚度分布科学合理。同样张双排弦,每排36条,共72弦,相对应的两弦同音。音列也是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为C-c4,共五个八度。

全转调雁柱箜篌

全转调雁柱箜篌是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设计转调机械机构的乐器。在1982年12月时,张琨等人首先制作出了八个调的雁柱转调箜篌。之后,1984年,张琨、孙海涛、杨品清、杨兰等人合作完成了雁柱转调箜篌的科研项目,制作出了全转调雁柱箜篌。这架箜篌通高2米、底长0.9米、宽0.2厘米,重42千克。琴柱呈不死鸟静立形,琴头雕刻“凤回首”装饰。底座设踏瓣和变音传动装置,上方曲木两侧镶嵌厚铜板和金属弦轴。下方是呈立体式双面琵琶形的共鸣箱,两侧是蒙以鱼鳞松或桐木面板,上面放置筝式活动琴码。张两排共88根尼龙弦或尼龙缠钢丝弦,相对应的两弦同音,每排44弦,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由于两派同音,所以为44音。音域宽度增至6个八度零2个音,从降B2至升C4。此外,通过踏瓣的控制,可转12个调,移调后各音阶、音程关系比较准确。

音域音色

双排弦箜篌的音域为D1—e4,共六个八度。雁柱箜篌的音域为C—c4,共五个八度,音质明亮、优美,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全转调雁柱箜篌音域为bB2—#c4,达六个八度另两个音,在中间的三个八度音域范围内为压颤音

大致来说,箜篌的声音清亮明丽、柔美神秘而飘渺、声韵动听而悠雅。但有《风俗通义》记载卧箜篌的音色为:“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以此判断,卧箜篌的音色大致是一种清脆、明亮略带粗糙的声音。然《乐书》中用“鹤鸣之嘹”“玉声”来描写卧箜篌的声音,“嘹”表示声音清脆悠扬;“唳”为鹤、雁等鸟高亢的鸣叫声。“鸟叫”、“玉声”虽与《风俗通》中的“坎坎”之声比喻不同,但都表示出卧箜篌声音清脆、明亮的特点。

演奏方法

卧箜篌的演奏方法比较独特,演奏时,通常采用坐姿,演奏者坐于地上,将箜篌的一端置于地上,另一端斜置于膝上,左手用五根手指的指肚按弦,右手用拇指和中指夹持一个木制拨片弹弦发音。

竖箜篌的演奏方法古今有别,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记载了宋代箜篌演奏技法为“一人跪而交手臂之”,今之箜篌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箜篌置于桌上或地上,双手抱弹。

凤首箜篌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箜篌置于特制 的琴架或木凳上,双手抱弹,左右手拇指、食指均可弹拨琴弦发音。

转调箜篌演奏技法主要是多种民族弹拨乐器的演奏技巧,同时也借鉴了竖琴的弹奏手法:在演奏时采取坐姿,将共鸣箱置于胸前,琴体微微靠于右肩,左右手分别置于两侧琴弦弹奏,肉指拨弦,箜篌声音圆润浑厚。由于双排弦左右同音,可以当作是两架竖琴,因此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非常方便;双排弦也让左右手可以同时奏出旋律与伴奏而不相互妨碍,和声拥有丰富色彩。在特殊技巧的演奏方面,通过琴底巧妙的天平轴和平衡杠杆的联系,左右双排弦张力永远相等,在中心音域通过左手弹拨,右手运用大幅度(小三度音程)揉、滑、压、颤技巧,可演奏泛音、摇指、轮指及各种音色变化的多种手法,并可在泛音旋律中使用揉、压技巧,如此转调箜篌便有古琴古筝的韵味,能够出色的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又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可以演奏一切竖琴曲。

应用场景

古代应用

民间音乐

两汉时期,宫廷音乐还未兴盛,此时卧箜篌在民间音乐中大量使用,是两汉时期的代表乐器之一。因其 “似瑟而小”的体形,便于携带,因此大多在女性之间流传,特别是女性官吏群体中,汉乐府有女性善弹箜篌的记录,《孔雀东南飞》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在汉魏六朝时江南地区的吴歌和杂曲中卧箜篌被大量应用,作为咏歌的伴奏乐器,《古今乐录》中就记载有箜篌在吴歌当中的使用:“吴歌声,旧器有、箜篌、琵琶,今有笙、筝。”

宫廷音乐

隋唐是宫廷音乐的兴盛时期,箜篌在隋唐的宫廷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隋唐的宫廷音乐分为 “雅乐”与 “燕乐”,雅乐是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乐队通常会使用卧箜篌,《隋书》中就记载了卧箜篌在宫廷雅乐队当中的使用:“高祖既受命,定令……歌、琴、瑟、箫、筑、筝、栩筝、卧箜篌、小琵琶,四面各十人,在编誉下”。燕乐是古代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歌舞音乐,隋唐燕乐当中的七部乐与九部乐多使用竖箜篌,《隋书》中记载七部乐里的 《龟兹伎》乐部,竖箜篌与琵琶、五弦构成弦乐组,再与笛、箫、竿桨、答腊鼓、腰鼓、揭鼓、鸡娄鼓组成一部。此外,弯琴常用于宫廷音乐的 《天竺乐》与 《高丽乐》乐部当中,常与琵琶、五弦琵琶三种乐器构成弦乐队,与揭鼓、毛员鼓、都昙鼓、竿案、横笛、铜拔、贝组成共十种乐器的乐队。

宗教音乐

隋唐文化交流繁荣,佛教文化东渐,箜篌作为佛教教义中的重要乐器,在佛事活动和各类教义传播场所中被广泛应用,箜篌就带有了鲜明的宗教性,凤首箜篌跟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我国音乐的发展中也成为了宗教音乐中的应用乐器。《十六国春秋》有载:“天竺国重译来贡,其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圆、都昙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

现代应用

现代箜篌除了独奏,还可以向乐团的重奏和合奏方向发展。传统的民俗音乐合奏常采用不同的乐器组合,这往往会造成高中低声部音色的难以统一,而箜篌合奏就不存在这种问题。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有沈阳音乐学院弘韵箜篌乐团、中国音乐学院箜篌乐团、台湾丁竹县国立箜篌乐团三家专业箜篌队伍;民族乐团中,也有箜篌的固定编制了。

名曲名家

李凭

乐师李凭大约生活在唐朝元和年间,因擅弹箜篌,名噪一时,《李供奉弹箜篌歌》就是顾况有感于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而作,此首长诗近五百字,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和箜篌本身的音乐美丽描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也表现了李凭在箜篌演绎方面的高超技艺。

李供奉弹箜篌歌         

【唐】顾况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dā]头。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là]。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罗绮屏,一弦一弦如撼铃。急弹好,迟亦好;宜远听,宜近听。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手头疾,腕头软,来来去去如风卷。声清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美女争窥玳瑁[dài mào]帘,圣人卷上真珠箔。大弦长,小弦短,小弦紧快大弦缓。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声,入深似太清仙鹤游秘馆。李供奉,仪容质,身才稍稍六尺一。在外不曾辄教人,内里声声不遣出。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胡曲汉曲声皆好,弹著曲髓曲肝脑。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随风落春草。草头只觉风吹入,风来草即随风立。草亦不知风到来,风亦不知声缓急。玉烛,点银灯;光照手,实可憎。只照箜篌弦上手,不照箜篌声里能。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此州好手非一国,一国东西尽南北。除却天上化下来,若向人间实难得。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原地区弹箜篌。

昆山市玉碎不死鸟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箜篌名曲

*数据来源:

演奏名家

*数据来源:,”/”表示数据暂时不存在

传承与发展

乐器新生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现代箜篌的试制与改革从未间断过。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直接领导组建了“箜篌改革试制小组”,李焕之赵沨[fēng]、吴祖强杨荫浏曹正吴景略、朱虎雄、张子锐等专家学者参与并支持帮助,吸收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如借鉴清末大同乐会研制的箜篌,以沈阳乐器厂韩其华试制的双排弦(利用杠杆支撑原理达到可演奏揉压颤滑音效果)的发明为基础,以崔君芝提出的“卧箜篌和竖箜篌相结合融为一体,创新制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箜篌”为指导理念,使箜篌试制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箜篌获得了新生。新型的中国现代箜篌制作采用了“梧桐木”制成双面立式共鸣箱,双排导音码用“色木”制成,琴弦用钢丝、蚕丝缠尼龙制成,琴柱和琴座用“硬杂木”制成,拉弦板用铜与木制的多层板做成,拉杆和手拨移调机械用牛角和钢条制成,拉杆和脚踏瓣转调机械用钢条和铜制成。

演奏艺术新生

中国现代箜篌演奏艺术创始人崔君芝借鉴、研究其它乐器的构造和演奏手法,并在竖箜篌与卧箜篌的表演艺术巧妙融合为一体理念的启发下,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箜篌演奏手法。她的理念是:在支撑点原理的指导下找到箜篌持琴的姿势和演奏手型以及手指触弦点;从地球吸引力的原理上找到放松的方法,包括手指运行的方向,大、小臂、腕子的挥动和弹性演奏的掌握;以琴弦的张力大小和乐曲所需要的情绪找到适当力度和内在力度控制演奏的方法;从共振原理上找对发音位置、挖掘音响、展示技巧以及如何避免杂音和使用移调机械的方法;从乐器造型结构上如双排弦、导音码等,去摸索指法运用的特殊性与规律性,按照中国音乐语言和多种其它语言的表达方式,使指法艺术妙趣横生;从各种戏曲、民歌、乐曲中学习韵味,找到正确的揉压颤滑音的手法和风格;从中国民族乐器的音响效果中找到特殊的演奏方法——散音、泛音、轮音、批音、拂音、挑音、抹音、勾音、鼓音、摘音、茶音、悬腕摇指、悬腕拨片摇指、八度轮音、二指轮音、四指同度轮音、正拨音、反拨音、闪音、拨片半元音、拍弦、扫弦、击弦、半音音阶滑指、琶音滚奏、正板音、反板音、揉音、锣音、半止音等一整套丰富的箜篌演奏技巧。

非遗传承

古代箜篌被视为一种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政府和文化团体重视箜篌非遗的抢救和保护,包含了传承人培养、历史基础资源整理和保护、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国民教育等多个方面。非遗箜篌传承人鲁璐在2015年开启“丝路箜篌寻根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新疆天边小城——且末(且末出土了距今 2700 年的古代竖箜篌实物,是中原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在且末,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和且末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且末开设全国第一个公益箜篌教学基地,和在疆学者们举办研讨会,带领成长起来的传承人举办世界首场沙漠箜篌音乐会,带领且末箜篌少儿传承人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录制箜篌追梦专题,举办沙漠箜篌星空音乐会等等。2018年,鲁璐新乡市经开区创建“久鼎箜篌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启动了“世界箜篌历史基础资源整理与保护工程”,并将工作成果集中展现在园区内的箜篌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久鼎箜篌博物馆”中。之后,“久鼎箜篌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及“久鼎箜篌博物馆”已被评选为河南省非遗研究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运河“三带建设”典型案例。到了2022年,箜篌复兴之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中国音乐学院箜篌考级已于今年在全国全面开启,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箜篌李禹贤甚至是成年人报考;同时,文旅部人才司、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等单位组织的面向全国的大型专业展演赛事纷纷将箜篌纳入科目,这些都使得箜篌艺术可以走近人民,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增强少年儿童们的文化自信,提高他们的美育素养。除了鲁璐,箜篌传承人还有黄祎琦、许碧兰夫妇、王蓉蓉吴茜等人。其中,黄祎琦、许碧兰夫妇2007年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到老家中山市定居,开始了箜篌的复原制造及演奏研究。经过四年反复试验和琢磨,黄祎琦终于在2011年成功制造出两台可演奏的古箜篌,他也被誉为重塑可演奏用(唐竖)箜篌中国第一人。其后又由许碧兰进行箜篌的复原演奏研究。截止到2021年8月,黄祎琦制作有古竖箜篌、卧箜篌、凤首箜篌、出土箜篌,都是根据壁画和半实物制成的。为了给箜篌觅得更多知音人,黄祎琦与许碧兰将多年心得编著成《古代竖箜篌析演》,该书对箜篌的种类及历史演变、在全世界的传承及现状、相关古诗词鉴赏、竖箜篌的乐理知识及演奏技法都作了详细介绍,并附有35首竖箜篌乐曲曲谱。

发展问题

箜篌艺术虽然复兴了,但它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专业队伍增长缓慢,虽然已经有一批专业的箜篌演奏家传播、教授箜篌文化,然而相对于庞大的民族音乐专业队伍,箜篌专业队伍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要进入主流音乐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非专业市场开展困难。由于专业队伍未成规模,无法大范围推广,非专业市场的开拓就更加缓慢。箜篌仍局限于小众团体交流中,显得曲高和寡,而缺乏大众的参与,箜篌艺术的推广举步维艰。

箜篌产品未能形成产业规模,自箜篌艺术复兴以来,专业人士已经制作成功了不少新型的、各具特色的箜篌乐器,但箜篌的形制大多仍然保留高大华丽、精致高贵的,手工制成,这些特点决定了箜篌的价格不菲,超出了一般民众经济所能承担的范围。

除了上述的几点客观原因,现代箜篌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现代箜篌沿用了韩其华“杠杆传导两弦兼用”原理,采用“滑音”演奏大小二度和小三度音程时平衡杆难以固定,音准无法保证,音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现代箜篌的演奏手法与发音原理矛盾,长久以来,我国所有带琴码的传统弹拨乐器都需佩戴义甲或使用拨片进行演奏,现代箜篌采用共鸣、琴码和琴弦的古筝发音原理,加入了古筝的揉、滑、颤等技巧,却违背了不带义甲的原则,采用竖琴的演奏方式,然而,在摇指时则需要使用古筝或琵琶演奏原理的拨片才能发生;现代箜篌的音乐层次单一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