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蒿 :菊科蒿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3:27

蒌蒿(拉丁学名:Artemisia selengensis),又名芦蒿、蒿、白蒿等,为菊科(Asteraceae)蒿属( Artemisia)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范围内,从西伯利亚地区南部到日本泰国均有分布;中原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河北省、贵州省等省区。

蒌蒿多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湖岸边与沼泽地带,在沼泽化草甸地区常形成小区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可葶立水中生长,也见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干旱。对光照要求严格,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规模化人工栽培蒌蒿,随后江苏省、湖北、江西省等省均有大面积人工种植,种植类型以白蒌蒿和青蒌蒿为主。

蒌蒿植株具清香气味。茎少数或单一,高达1.5米,无毛,上部分枝。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无毛或近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在分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瘦果卵形,略扁。花果期7-10月。

蒌蒿茎秆脆嫩,在中国湖北、江西和南京等地被作为一种野生蔬菜直接食用,具有良好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蒌蒿炒腊肉”是江西南昌的一道传统风味名菜,现已被人民大会堂列为国宴菜品。根据中国医药典籍记载,蒌蒿以全草入药,有破血行,下气通络的功效,用于黄,产后瘀积,小腹胀痛等症状。同时,蒌蒿的工业用途广泛,其加工产品形式多样化,如净菜、干制品、腌制品和系列速冻品、蒌蒿茶、蒌蒿饮料、饲料、有机肥等。此外,蒌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植物历史

历史记载

蒌蒿在中国古代本草书中有较多记载。《诗经》称之为“苇”,《尔雅》称“由胡”“”,汉朝《神农本草经》、唐朝千金食治》、明代《本草纲目》等史书中则称其为“白蒿”。至于“藜蒿”一名,传说是朱元璋所赐。食用蒌蒿记载可见于东汉说文解字》——“蒌草,可以烹鱼”。宋代《图经本草》则认为其“香美可食,生蒸皆宜”。关于蒌蒿的药用记载可见于《千金食治》,书中记载蒌蒿“养五脏,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不死,白兔食之仙”。东汉《神农本草经》中,蒌蒿被列为野蔬上品,描述其“甘,平,无毒,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也对蒌蒿的形态和价值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曰:“蔓蒿也,其叶似艾,白色,长数寸,高丈余,好生水边及泽中。正月根芽生蒡茎正白,生食之,食而脆美,其叶又可蒸为茹”,又描述其“按蔓蒿,古今皆食之,水陆俱生,俗传能解河豚毒”等。

栽培历史

蒌蒿起源于亚洲,各地农民早有采摘野蒌蒿嫩茎食用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进行蒌蒿人工驯化栽培。蒌蒿由野生状态到人工栽培历史不长,尚无种类品种的科学划分。蒌蒿长期处于野生状态,过去被列为野生蔬菜,经过十几年的人工栽培,蒌蒿的某些经济性状已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因此目前栽培的蒌蒿在农业生物学分类上应归为"绿叶菜类。根据其在低温条件下芽的萌发速度及生长情况、叶片的类型、茎杆的颜色变化等因素可进行以下分类(如下表)。

形态特征

蒌蒿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气味。

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

根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径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茎。茎少数或单,高60-150厘米,初时绿褐色,后为紫红色,无毛,有明显纵棱,下部通常半木质化,上部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枝长6-10(-12)厘米,稀更长,斜向上。

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无毛或近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茎下部叶宽卵形或卵形,长8-12厘米,宽6-10厘米,近成掌状或指状,5或3全裂或深裂,稀间有7裂或不分裂的叶,分裂叶的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7(-8)厘米,宽3-5毫米,不分裂的叶片为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5-20毫米,先端锐尖,边缘通常具细锯齿,偶有少数短裂齿白,叶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0.5-2(-5)厘米,无假托叶,花期下部叶通常凋谢;中部叶近成掌状,5深裂或为指状3深裂,稀间有不分裂之叶,分裂叶之裂片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2.5-4毫米,不分裂之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宽可达1.5厘米,先端通常锐尖,叶缘或裂片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上部叶与苞片叶指状3深裂,2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叶为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疏锯齿。

头状花序多数,长圆形或宽卵形,直径2-2.5毫米,近无梗,直立或稍倾斜,在分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略短,卵形或近圆形,背面初时疏被灰白色蛛丝状短绵毛,后渐脱落,边狭膜质,中、内层总苞片略长,长卵形或卵状匙形,黄褐色,背面初时微被蛛丝状绵毛,后脱落无毛,边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8-12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一浅裂,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长,2叉,叉端尖;两性花10-15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或微尖,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先端微叉开,叉端截形,有睫毛。

果实

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

地理分布

蒌蒿世界分布从西伯利亚地区南部到日本泰国。中国产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山东省江苏省、安徽、江西省河南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北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等省区。蒌蒿多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湖岸边与沼泽地带,在沼泽化草甸地区常形成小区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可葶立水中生长,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及长江流域的河滩均有生长,也见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等。

生长习性

蒌蒿喜湿润忌涝渍,耐湿、耐热、耐肥,但不耐旱,虽在各类土壤中均可生长,但以保水保肥性能好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其对极端环境有较强的容忍度,抵抗逆境的能力强。蒌蒿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0~32℃,最适温度为20~25℃。地上茎最适宜生长气温为日平均12~18℃,20℃以上茎秆迅速老化而不堪食用。地上部分能耐-5℃的低温,40℃高温时仍能旺盛生长。对光照要求严格,光照不足影响生长。。花果期7-10月。

湿地适应性状

蒌蒿根和茎屏障结构相似,根和茎内外皮层均具凯氏带且形成栓质层。根和根状茎中具多层细胞组成的皮下层,在次生生长阶段周皮化。蒌蒿具有明显的皮层扩裂性通气组织,地上茎具髓腔。蒌蒿具有的这些重要解剖学特征,给植物在水淹环境下提供了屏障保护,使其能够适应一些平原洪泛区的湿地环境。

繁殖

蒌蒿花粉为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极轴长26.88(25-27.8)微米,赤道轴长26.5(25一27.75)微米。三孔沟,孔大,圆形,边缘嚼烂状,沟宽3.6(3.4-3.8)微米,沟间区宽13.0(12.8-13.2)微米。外壁厚5.59(5-6.26)微米,近沟处逐渐变薄,外壁纹饰在光镜下表面颗粒-网状,轮廓线上较平滑;在电镜下为刺基外延的小刺。蒌蒿通过有性繁殖可产生种子,同时也能靠根状茎无性繁殖。

栽培技术

人工育苗

蒌蒿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茎秆压条繁殖、插繁殖及地下茎繁殖等繁殖方法,大棚种植蒌蒿常用的繁殖方式为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3月上中旬,将蒌蒿种子与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撒播、条播均可。条播播种,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

无性繁殖

①分株栽种:在留种田块将蒌蒿植株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按一定株行距栽种,栽后踏紧浇透水,经5~7天即可成活。②茎秆压条繁殖:将半木质化的茎秆齐地面砍下,截去顶端嫩梢,将蒌蒿茎秆横栽于沟中,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与发芽。③扦插繁殖:剪取生长健壮的蒌蒿茎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秆截成小段斜插土中,浇足水,经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④地下茎繁殖: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将每小段根茎平放在沟内,覆薄土,浇足水。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

蒌蒿定植后7天左右萌芽生根,梢长3厘米时通过喷灌系统追施提苗肥。植株封行前,追施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生长中期视植株长势,可追肥1-2次;以后每收割1茬进行追肥。蒌蒿生长期间视土壤湿度及天气情况浇水,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80%~90%,土壤过湿易发生病害,土壤过干蒌蒿茎秆易老化且转为紫色,影响品质。

温度管理

蒌蒿不耐高温,特别是夏季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或适当用黑网遮阳降温。冬季要覆盖小拱棚,以保证蒌蒿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每天中午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防止软腐病的发生。

病虫害防治

蒌蒿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葡萄孢、白绢病、病毒病等。主要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避免种植与蒌蒿有相近病害的作物。加强棚室管理,控制病害发生。科学浇水,科学施肥,清洁田园,随时掌握蒌蒿生长状况,发现病株及时拔除。②药剂防治:对白粉病可用粉锈宁(三唑)或武夷菌素喷雾。灰霉病用速克灵(腐霉利)或用多菌灵喷雾。消灭传毒蚜虫,可减轻病毒病为害,用吡虫啉或辛乳油防治蚜虫。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蛾类、麦茎谷峨等。玉米可用氰戊菊酯(杀灭菊),或吡虫啉喷雾防治,每10天防1次,连续防治2次。

收获

日光温室蒌蒿一般在10月中旬覆棚膜,覆膜后50~60天,自然状态下蒌蒿株高达20~30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需在嫩梢基部留1~2片叶,嫩茎产品一般长20~40厘米,除保留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摘除。蒌蒿采收后立即运至阴凉处,分级扎捆,用湿布盖好软化8~10小时,然后站立排放在纸箱或保鲜袋内低温贮藏或出售。

主要用途

食用

蒌蒿富含蛋白质糖类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主要以鲜嫩的竹秆和地下茎供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早在明朝,蒌蒿与笋同拌肉食之,味道鲜美,碧如玉针,嫩不须嚼。同时,蒌蒿可凉拌或炒食,是南方冬春市场供应的主要食用野菜品种之一。中国南方地区常将鲜嫩的蒌蒿叶与糯米粉花生仁等同制成一道有名的节气小吃“蒿子粑粑”。“蒌蒿炒腊肉”是江西南昌的一道传统风味名菜,现已被人民大会堂列为国宴菜品。

药用

蒌蒿全草可作中药材入药,据《中国药用植物志》等药用典籍记载,其有破血行瘀,下气通络的功效,用于黄疽,产后瘀积,小腹胀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内伤出血等症状。此外,本种还为2010年《四川中药材标准》中收载药材“奇蒿”的基源植物,药用其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辛,温。有研究发现蒌蒿用于治疗黄胆型或无黄胆型肝炎良好;民间还作“艾”(家艾)的代用品。

工业

蒌蒿除了食用和药用用途外,其加工产品形式也十分多样。如加工为净菜、干制品、腌制品和系列速冻品等。蒌蒿整株干制后可制成蒌蒿茶,富含无机盐、微量元素和植物多糖等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被誉为“江南神茶”。将蒌蒿榨汁后加水浸提,保留其营养成分和独特香气,辅以白砂糖、甜蜜素柠檬酸等调味还可开发成风味饮料。还可在普通冰淇淋上加入蒌蒿汁和赤藓糖醇以提升口味和营养价值。同时,蒌蒿的活性提取物还可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和某些保健品或药品的基料。其提取活性物后的废弃物为不可多得的优质原材料,可加工成饲料、有机肥、纤维板、一次性杯、一次性盒等环保产品。此外,除可食用部位外蒌蒿的其余部位还可经过处理进行堆肥发酵改良土壤或作为花卉的栽培基质、作为饲料进行走地鸡饲养等。

生态作用

蒌蒿具有耐湿、耐热、耐肥,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分布广等特点,在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蒌蒿对重金属镉、铅、汞、的富集能力较强,研究表明其在中国洞庭湖等湖泊中可作为土壤镉污染的理想修复材料。同时蒌蒿根系发达,生长繁殖能力极强,可有效防止河湖、滩涂、沼泽地带等区域的水土流失。如蒌蒿是鄱阳湖洲滩典型湿地植物之一,也是湖区牲畜以及部分候鸟的食物来源之一,对维护鄱阳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

化学活性成分

研究表明,蒌蒿的主要化学活性成分,如多酚黄酮芳香油多糖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药、抗菌和抗氧化药理学作用。同时叶片中的绿原酸在抗肿瘤和清除自由基的研究中也有一定发展前景。此外,还有学者通过研究蒌蒿中的挥发性物质,发现其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出的挥发油对其他物质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可以作为潜在的除草剂。

非生物胁迫

有学者研究了湿地植物蒌蒿的生长及其对干旱和补水恢复后的生理响应,发现其不仅可以通过提高根冠比和渗透物质来提高抗旱性,而且在复水过程中也采用了补偿机制。可以预见,蒌蒿可能受益于未来出现的湿地干旱化,并扩大种群分布。

内生真菌研究

有学者从蒌蒿内生真菌Paraconiothyrium sp. YLHJ0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得到7个化合物,丰富了蒌蒿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提供研究的模板分子,也为后续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关变种

蒌蒿在中国有1个变种,即无齿蒌蒿(A. selengensis var. shansiensis)。该变种与原种区别在于前者叶的裂片边缘全缘,稀间有少数小锯齿。主要分布于中国中北部, 中南部, 东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区域。

文化延伸

蒌蒿在中国文学作品、民俗和传说中屡有出现。春秋时期《诗经》中有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中出现的“苹”“蒿”“蒌”指蒿(白蒿),即蒌蒿。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对蒌蒿进行描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传说元末时期,朱元璋在争夺江山时,被围困在鄱阳湖区康山(今余干县境内)的草滩上,军队活动范围局限,物质匮乏。一日,伙夫就地取材采摘了一些嫩草茎,配合腊肉一起炒,朱元璋食饱,一鼓作气击败敌军,遂赐此野生草名为“藜蒿”。自此藜蒿价值一跃百倍,每年清明节前后,朱元璋就将藜蒿等食用野菜作为贡品来享受,“藜蒿炒腊肉”也成为中国南方的一道名菜。水乡民间有歌谣传唱: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作柴烧。歌谣说到的月份指的是农历,意思是蒌蒿的价值要看季节,在这个时节蒌蒿是宝贝的蔬菜,过了时节就只能是当柴烧的秸杆了。

产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开始试验蒌蒿大棚栽培,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千克,市场均价4~6元/千克,每667平方米产值2万~3万元。此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蒌蒿已在云南省、江苏、江西省、湖北等多地开始规模化种植,其中湖北省作为蒌蒿的主产地之一,2021年种植面积达0.415万公顷(6.224万亩),年产量逾13万吨,武汉市黄石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荆门市潜江市等地均有种植,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为黄石市阳新县(0.101万公顷),其次是蔡甸区(0.092万公顷)和孝感市云梦县(0.073万公顷)。云南省嵩明县蒌蒿年产量约每公顷45吨以上,利润达到每公顷18万元以上。2014年武汉市第一个通过农业部评审的具有地理标志性意义的农产品即是“蔡甸蒌蒿”。

参考资料

Artemisia selengensis.植物智.2023-12-26

蒌蒿.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12-26

蒿属.多识植物百科.2023-12-26

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ex Besser.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2023-12-26

Artemisia selengensis var. shansiensis.植物智.2023-12-26

Artemisia selengensis var. shansiensis Y.R.Ling.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 Kew Science.2023-12-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