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声 :袁家声

更新时间:2024-09-20 14:24

袁家声(1878—1960),安徽寿县人,经吴旸谷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袁家声在寿县举义。寿州光复后,成立淮上革命军,袁家声为副总司令,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袁家声为中国同盟会淮上支部长。1913 年夏,张汇滔上海市返回安徽省,组军讨伐袁世凯,袁家声任前敌指挥兼第二支队支队长。1922年,袁家声在安庆市参加废督裁兵运动,创办《新建设报》,宣传马克思主义。1926年,为响应北伐,策应北伐军,袁家声率部,经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到达罗田县,部队奉命扩编为第三十三军第一师,袁家声任师长,参加北伐战争。1933年春,辗转至安庆,心灰意冷,信奉佛教,打坐念经数年。1960年8月18日,因病在合肥市去世。

人物生平

袁家声(1878—1960),安徽寿县人。11岁入乡塾馆,读书4年,光绪三十年(1904 年),在乡间设塾馆教书,曾考中秀才。因清廷腐败,外侮频至,常与同乡柏文蔚、张汇滔等谈论时事,阅读新书,并与李兰斋、常藩侯等创办芍西学堂两年多。光绪三十四年,前往芜湖市考入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未久,投笔从戎,与常恒芳等结伴,到安庆市考入安徽炮兵弁目学校。同年,经吴旸谷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有人向督练公所总办宋芳宾告密,说袁家声与吴旸谷等“谋为不轨”,袁家声和吴旸谷等受到“即日驱逐出境,不准逗留”的处分。袁家声受逐后,回到寿县芍西避难。宣统元年(1909 年),经常藩侯介绍,到怀远县乐群学校任管理兼教员,宣统三年初返回芍西。

主要成就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袁家声潜入寿县城,农历九月十五日在寿县举义。寿州光复后,成立淮上革命军,王庆云被推为总司令,袁家声、张汇滔、张纶为副总司令,袁家声兼任第一路军统领。淮上军经扩充改编后,分3 路向皖北进军。袁家声率杨穗九、岳相如等沿淮而下。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袁家声为中国同盟会淮上支部长,支部设怀远。袁家声部被改编为第一军第四师第七旅,袁家声任旅长。1月11日,孙中山下令北伐,柏文蔚率第一军由浦口区沿津浦路向北攻击,打得张勋宿州市退到徐州市,袁家声也打到徐州。因南北议和,北伐军撤回,袁家声率第七旅回怀远驻防。12 月,国民革命军进行整编,袁家声离开军队,赴安庆市担任国民党安徽省支部总务股股长,并被推选为皖民公会会长。在安庆,袁家声创办了《民极报》,后与《安徽船》报合并,改名《均报》,任总经理。

1913年夏,张汇滔上海市返回安徽,组军讨伐袁世凯,袁家声任前敌指挥兼第二支队支队长。讨袁世凯战争失败,袁家声流亡日本。1917年返回上海,与陈独秀、冷遹钮永建等组织“江皖同志会”。1918年春,回寿县凤台县一带,集数县武装,组织“淮上人民讨倪自治军”,与常恒芳等34人,发出讨倪嗣冲通电。黎元洪上台后,袁家声随柏文蔚去北京市,曾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袁家声在安庆市参加废督裁兵运动,创办《新建设报》,宣传马克思主义。1924年,袁家声至皖北创立“淮上讨马自治军”,任总司令,反对曹锟爪牙、安徽省督军马联甲。后不为安徽第五旅所容,率军走河南省,部队由河南督办胡景翼改编为国民军第二军第十五混成旅,袁任旅长。国民军第二军军事失利,经靳云鹗安排,袁家声部开至京汉路北段及长城内外一带。1926年,为响应北伐,策应北伐军,袁家声率部,经河北省山西省、河南,到达湖北罗田,部队奉命扩编为第三十三军第一师,袁家声任师长,参加了北伐战争的诸多战役。1928年在山东滕县,蒋介石以“编遣”为名,将第三十三军遣撤,袁家声的第一师被缩编为新三旅。1929年春,新三旅移驻无锡,负责警戒沪宁路南京至苏州市一段。同年秋,调往扬州市,蒋介石派韩德勤接旅长职,委任袁家声一个空头的国民政府中将参议,袁家声终未到职,避居上海市

1930年春,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冯玉祥委任袁家声为第二十七军军长,未及正式参加作战,讨蒋军即告失败,袁家声逃至寿县家乡隐避两年。1933年春,辗转至安庆市,心灰意冷,信奉佛教,打坐念经数年。

解放后,袁家声在1952 年移居合肥市。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对袁家声的生活给予安排和照顾,后又介绍袁家声担任省文史馆馆员,省佛教学会会长。袁家声对佛学颇有研究。1957年,申请加入民革。 1960 年8月18日,袁家声因病在合肥去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