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 :河南省许昌市辖县

更新时间:2022-12-28 16:18

襄(xiāng)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许昌市下辖的县,地处许昌市西南部,境域位于东经113°22'42"~113°45'59",北纬33°41'14"~34°02'01"之间,:1853-1854总面积920平方千米。2021年末,襄城县常住人口67.5万人,下辖10个镇6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襄城县烟城路中段。

襄城县地处伏牛山脉东麓、黄淮平原西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1854襄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猎农耕。春秋时,襄城县名“氾”,属郑地。秦朝时期,设襄城县。1986年2月,襄城县划为平顶山市辖县。1997年8月,襄城县划归许昌市管辖。襄城县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襄城文庙、襄城城墙、襄城乾明寺。

襄城县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基本形成了以县道为支撑、乡道为骨架、通村公路为基础的农村公路路网系统。2021年,襄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5.0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01.1亿元,同比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1.1亿元,同比增长5.9%。三次产业的比重为8.8:41.5:49.7。2022年3月24日,襄城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

地名由来

东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居此,后筑城,始称“襄城”。

历史沿革

隋朝以前

襄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猎农耕。

春秋时,襄城县名“氾”,属郑地。

战国时期,襄城居秦、楚、韩、魏之间,隶属迭更。秦统一,设襄城县,并在城设颍阳县,属三川郡

西汉初,改属颍川郡。

王莽新政时,改襄城为“相城”。

东汉时期,恢复襄城原名。

三国时,属魏。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襄城郡,还并颍川

北魏,又置襄城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析襄城之首山,高阳山以南至滍水设高阳县,隶属汉广郡。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广州市治所迁襄城。

北周,改襄城郡为汝州。

隋至清朝

隋大业三年(607年),撤销汝州,襄城仍属颍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汝州于襄城,领汝坟、期城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汝州及汝坟、期城二县,汝坟原襄境归襄城县,属许州。唐开元四年(716年),属仙州(治今叶县)。唐开元十六年(738年),废仙州,还属许州,是年,又改属汝州(治今临汝)。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再属许州。唐天宝七年(748年),属临汝郡。唐乾元初,改属汝州。唐大历四年(769年),又以叶、襄置仙州,次年州废,仍隶汝州。

五代时,后梁属许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汝州。

北宋,仍属汝州,隶河南道。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属京西路。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属京西北路。

金初时期,属汝州,隶汴京路。金太和七年(1207年),改属许州昌武军,隶南京路。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属许州,隶汴梁路。

明朝时期,属许州,隶开封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许州为直隶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升为许州府。清乾隆六年(1741年),仍复许州为直隶州,县均属之。

民国时期

1914年,襄城县属河南开封道。

1925年,直属河南省人民政府

1932年,属河南省第五行政区(治许昌)。

1947年12月12日,襄城县解放,次年1月,隶属豫陕鄂边区,旋划归豫西第五行政区。

1949年2月,属许昌专区;:1854同年7月,隶属河南省许昌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6年2月,襄城县划为平顶山市辖县。

1997年8月,襄城县划归许昌市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襄城县下辖10个镇、6个乡,县人民政府驻襄城县烟城路中段。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襄城县地处许昌市西南部,位于东经113°22'42"~113°45'59",北纬33°41'14"~34°02'01"之间,东与建安区漯河市临颍县郾城区交界,南与漯河市舞阳县及平顶山市叶县、平顶山市区相邻,西与平顶山市郏县接壤,北与禹州市毗邻,:1853-1854总面积92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襄城县地处伏牛山脉东麓,黄淮平原西沿。地势西高东低,中部平坦。地形西南部为浅山区,西北部多岗丘。主要山脉有首山、紫云山、令武山、孟良山、焦赞山、龟山、尖山、白石山等。境内最高点位于西南部的紫云山马棚峰,海拔462.7米;最低点位于东南部姜庄乡河北王村,海拔64米。:1854

气候

襄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短雨少升温急,夏长雨多气温高,秋短晴和降温快,冬长寒冷雨雪少。多年平均气温14.7℃。1月平均气温0.8℃;7月平均气温27.3℃。平均气温年较差26.5℃,最大日较差25.4℃(2000年5月20日)。生长期年平均284天,无霜期年平均218.1天,最长达244天,最短为19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56.6小时,年总辐射121.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17天(一般为2月10日~12月23日)。年平均降水量744.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87天,最多达111 天(1989年),最少为70天(1986年和1997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243.6毫米(198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452.7毫米(199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1854襄城县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全年以西南风最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67

水文

襄城县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流域面积309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北汝河颍河。其中北汝河自十里铺镇鲁渡村入境,流经十里铺、紫云、城关、山头店、茨沟、丁营6乡,在崔庄注入沙河,流域面积241平方千米,境内长46.9千米,主要支流有马黄河、苇子河、柳河3条,总长32千米;颍河从颍阳镇洪村寺村入境,流经颍阳镇、颍桥回族镇、双庙乡,于双庙乡东部朱庄村出境,境内长23千米,流域面积68平方千米。另有新范河、高阳河、上纲河、柳叶江、南狸河、北狸河、马拉河、运粮河、小泥河、文化河等10条排涝河道。境内河流总长度299.5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4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1.5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3.6亿立方米。:1854-1855

自然资源

襄城县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疆石、红石、煤层气、地热、天然气、高岭土、石膏等16种。其他自然资源有浅层地下水,埋深1米~5米,分布在襄城县境中、东部地区。:1855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襄城县耕地59346.44公顷;园地1092.14公顷;林地7718.29公顷;草地478.61公顷;湿地46.3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512.7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521.3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79.71公顷。

自然灾害

襄城县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等。洪涝灾害年均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10年8月19日晚7点40分,境内遭受暴风雨袭击,20~25日又连续降雨,使部分乡镇出现内涝,其中范湖乡麦岭镇姜庄乡、山头店乡、紫云镇、双庙乡、丁营乡受灾严重,田地积水,玉米倒伏,部分居民的房屋倒塌。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6.6万亩,成灾面积2.5万亩,受灾人口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910万元。:1855

生态环境

2021年,襄城县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为253天。全年新植树木72万株,全县人工造林达439公顷,林木覆盖率达11.6%。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襄城县常住人口67.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7%。

民族构成

襄城县境内人口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满、蒙、瑶、壮等18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21年,襄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5.0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01.1亿元,同比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1.1亿元,同比增长5.9%。三次产业的比重为8.8:41.5:49.7。

襄城县培育壮大硅材料、碳材料、新能源3个新兴产业,发展煤基化工、装备制造、服装制鞋3个传统产业,打造千亿级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着力构建“133”工业体系。形成了年产300万吨冶金焦、7亿立方高纯氢、20万吨环己酮、30万吨焦油深加工、4万吨针状焦、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3600吨高纯硅烷、4800万平方米光伏玻璃和7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1GW光伏组件的生产能力。

2021年,襄城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7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5亿元,同比增长6.3%,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59.5%。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2.8亿元,同比增长3.6%。

第一产业

襄城县境内烟叶、蔬菜产量分别居河南省第一位和第五位,是“全国基地单元推进县”“全国蔬菜重点区域规划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蔬菜、棉花、油料作物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渔业以放养鱼和专业养鱼场为主。:1855

第二产业

襄城县是中部六省煤化工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以煤化工、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太阳能光伏材料、服装制鞋及卫生用品为主的工业体系,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重点规划了城南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城北产业集聚区。:1855

2021年,襄城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66.6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

第三产业

2021年,襄城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7.6亿元,同比增长9.7%。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3.6亿元,同比增长6.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8.4亿元,同比增长12.7%。

交通

综述

襄城县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南距煤城平顶山市20千米,北距古都许昌市40千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70千米,东距内陆特区漯河市45千米。基本形成了以县道为支撑、乡道为骨架、通村公路为基础的农村公路路网系统。

公路

襄城县东接京广铁路,西连焦枝线。G311、G344、G234三大干线公路交汇县城,许广、周平、焦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十三五”期间,襄城县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98.49千米,大中修养护221.96千米,安全防护工程166.32千米,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06.92公里。

2021年末,襄城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377.3千米。其中:二级公路187.2千米,四级公路1170.3千米,等外路19.8千米。沥青路面214千米,水泥路面1143.5千米,未铺装路面19.8千米。县道263.9千米,乡道388.3千米,村道725千米。

铁路

襄城县有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襄城县教职工人数12351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2714人、小学教职工4953人、中学教职工4362人、中职教职工312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0人。全县在校学生157342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283人、普通高中19094人、初中37080人、小学70787人、幼儿园26053人、特殊教育45人。襄城县境内重点高中有河南省襄城高中、襄城实验高中、许昌经济管理学校

科技

截至2021年末,襄城县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省级节能减排示范企业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5家,河南省硅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综合性众创空间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全县共授权专利35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2件。截止2021年末,全县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5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襄城县有县级文化馆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48个,文化广场448个;在县级文化馆注册的文化志愿者艺术表演团体32支,文化志愿者700余名;全县有效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7320户。其中,2021年11月,襄城县人民文化馆入选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一二三级文化馆名单。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襄城县共有卫生机构735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2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771人,实有床位数3879张,乡村医生739人。其中,襄城县人民医院是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襄城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59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39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01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424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乡居民医疗参保人数712596人,参保率96.4%。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73户454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59.8万元;农村低保8314户13096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318.2万元。全县廉租房补贴91户,补贴金额10.02万元。危房改造共132户,投入资金240.1万元。村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141户,投入资金137.4万元。天然气新增铺设管网54公里,新增城区天然气用户3658户,新增农村天然气用户8960户。

文化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9月,襄城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截至2022年3月,襄城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截至2022年6月,襄城县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襄城文庙建于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为中原创建最早的文庙之一。今存明万历年间重修的奎壁(琉璃影壁)和清康熙重修的大成殿,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城城墙长2297米、高6米,基部厚9米,上部厚6米,多为明代重修,城墙外部根基用长条形红石垒砌。整个城墙用黄土夯制而成,城墙里面部分地段用青砖覆面,但大部分是用黄土夯成。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城乾明寺,又名乾明寺,海拔190米,位于襄城县城南2千米首山之阴、山头店乡寺门村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10月,襄城县有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

特产

襄城烤烟是许昌市襄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襄城县是中原地区烤烟三大发源地之一,种烟历史悠久,是中国浓香型烟叶的典型代表。

首山红石以色红、无毒、细腻、坚韧等特点而著称。既是建筑材料,又可雕刻饰物。制成的杵磨石臼、石臻、门窗过梁、门墩等经久耐用。:1858

欧营响铜器主要品种为舞台铜器和表演铜器,共有锣、镲、铙等50余种产品。铜器以做工细腻、质地均匀、音质清脆、洪亮浑厚、发音一致、音律齐全而著称。:1858

王洛红烧猪蹄已有百年历史。红烧猪蹄经粘毛、温浴、蘸蜜、油炸、焖炖等十多道工序,加入多种药料及食物配料用卤汁煮制而成,主酱为红色,晶莹发亮,肥而不腻,烂而不散。:1858

景区

综述

截至2022年12月,襄城县境内有5个A级景区。

主要景点

紫云雷洞景区位于襄城县紫云镇南部雷洞村,距省道S329线500米。紫云镇雷洞景区是国家AAA旅游景区,景区主要景观点有雷洞游园、红石民宿、红石登山步道、红石渠,仿古木连廊等。

紫云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襄城县西南部的紫云镇,属伏牛山系东麓,由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条河组成,总面积约50平方千米,为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

襄城县毛主席视察纪念馆始建于1968年,1993年重修扩建,2008年进行了改造整修。纪念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220平方米,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许昌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城市荣誉

2020年1月22日,襄城县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7月29日,襄城县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2年3月24日,襄城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