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堂镇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18:59

观音堂镇,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处陕州区东部。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称观音堂镇。

1949年10月,后仍设观音堂镇。

1958年3月,改镇为公社。

1961年3月,改为观音堂区,辖贺村、糯米沟、大延洼、观音堂4个公社。

1965年3月,又合并为观音堂公社。

1975年10月,划出柴洼、大延洼两个公社。

1984年1月,改社为乡。

1985年3月,恢复观音堂镇。

2005年11月,撤销大延洼乡并入观音堂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观音堂镇地处陕州区东部,渑池、宜阳县洛宁县3县结合部,东与渑池县英豪镇相连,南与西李村乡分界,西依山与硖石乡相接,北与渑池县张村镇王家后乡接壤,镇人民政府距陕县县城56千米,总面积120.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观音堂镇地势南高北低,东峻西坦,地形地貌概况为四山五岭——分平”,分为山地、丘陵、注地3种类型,境内最高点位于马头山海拔881.5米。

气候

观音堂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干冷,雨雪稀少,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常出现干旱、炎热、雨涝3种天气,秋季气候凉爽,雨水减少。

水文

观音堂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境内有3条支流,马头山以南为兴隆河(属清水河系),由南向北流入黄河,马头山以东为润河,由西向东流入北洛河,火石山以南为永昌河,由西向东流入洛河。

自然灾害

观音堂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和洪涝,十年九旱,但每年汛期往往旱涝交加,灾害频繁,2011年9月阴雨连绵,造成严重水涝灾害。

自然资源

观音堂镇境内主要矿藏有煤炭、铝、铁等。观音堂煤矿、石壕煤矿、杜家沟铝矿均为较大型矿山企业,其他资源还有石英石、铝矾土

2011年,观音堂镇有耕地面积5.1万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观音堂镇下辖3个社区、25个行政村:观音堂街社区、观音堂煤矿社区、石壕煤矿社区、观音堂村、南寨村、石堆村、七里村、张村、韩岩村、石壕村、段家门村、段岩村、阮坪村、葛条沟村、界岩村、大延洼村、韩洼村、刘庄注村、下潮村、糯米沟村、君王、窑院、阳洼、尖嘴江树腰、陈营、韩庄、芦草。

截至2020年6月,观音堂镇下辖1个社区、25个行政村:观音堂煤矿社区、石壕煤矿社区、观音堂街社区、观音堂村、石堆村、南寨村、韩岩村、七里村、葛条沟村、张村、阮坪村、段岩村、石壕村、段家门村、江树腰村、界岩村、大延洼村、下潮村、铧尖嘴村、陈营村、糯米沟村、韩洼村、刘庄洼村、阳洼村、芦草村、韩庄村、窑院村、君王村;镇人民政府驻观音堂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观音堂镇辖区总人口375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500人,城镇化率68%,总人口中,男性19465人,占51.9%;女性18037人,占48.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7103人,占98.9%;有蒙古、回、满7个少数民族,共397人,占1.1%。

截至2017年,观音堂镇常住人口36366人。

截至2018年末,观音堂镇有户籍人口3545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观音堂镇财政总收入3280万元,比上年增长39.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80万元,增值税1000万元,企业所得税90万元,个人所得税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2%、2%、1.4%,农民人均纯收入5435元。

2018年,观音堂镇有工业企业45个,规模以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2011年,观音堂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1.4亩,农总产值12749万元,比上年增长15.43%,农业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30.79%,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12752吨,人均563.1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烟叶,烟种植面积10617亩,完成产量52.46万千克,投放资金842.7万元,实现税收185.4万元,畜牧业主要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生产类3600吨,畜牧业总产值0.6亿元,占农业总产的32.59%,大型农业机械2000台(辆)。

工业

2011年,观音堂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工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的69.46%,企业1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国家大型企业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1.3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

商贸

2011年末,观音堂镇有商业网点2600个,职工400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6%;有商业门市480余个,专业集贸市场1个,大型超市2家,是陕州区东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9%。

文化

在豫西的渑池县与陕县交界处,有个村镇叫“观音堂”。关于这个村名的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据说很早前,有个秀才上京赶考,他带眷书僮,乘坐一辆马车,路过崤岭的一个小村,见一位中年村妇,拉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怒冲冲地责打。那孩子一边挣扎,一边哭叫。

书生看了,心中不忍,便叫御者停车。他下了马车,上前施礼道,“敢问大嫂何以动怒,痛打孩子?他年纪太小,即使有错,也应宽恕一些!”那村妇道:“我每日悉心教他读诗习文,他却不知用心,竟对不上我出的一句普通诗联。若不严加管教,他是不会勤学苦读的。”书生一听,甚是惊异,这山村民妇竟能教子习读诗文,实在难能可贵!于是再次施礼问道:“不知大嫂出何上联? 请说出来,让学生我也见识见识。”村妇见这位秀才眉清目秀,举止文雅,便道:“我出的上联是 ‘风吹蓝衫喷香’”。

书生原想,一个山村农妇,能出何高深上联,谁知一听,苦思良久,也对答不出。这时书僮站在一旁看到主人尴尬为难。急忙上前解围道:“公子,现在我们赶路要紧,等回来时再对答吧!”书生听了,乘机转舵道:“大嫂所吟妙句,学生十年寒窗,尚且一时难于对答,何况年幼蒙童?你就饶恕他一次吧!”那村妇见公子讲情,才息了怒气。

书生平时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料竟被一位山村农妇难住了,心中好生不悦,便怏怏然乘车而去。

晓行夜宿,赶到京城,离考期尚有数日,他就在偏僻小巷寻了一家清静的客店住下,每日攻读诗文,但等开科之日一到,好去应试。

却说当今皇上有一公主,正值青春妙龄,他欲通过这次开科,挑选一位才貌双全之士为东床附马,并决计要亲自面试。

这日试期一到,考生们都怀着惶惶的心情聚集殿前,静等皇上前来御试。谁知皇上新得一宠妃,两人如胶似漆,整日在一起饮酒作乐,竟把此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待到监官前来催促,他才恍然想起。

此日东风轻吹,细雨斜飘,皇上从后宫出来,在御伞下边走边想,忽见雨丝洒湿了龙袍,触景生情,便油然吟出一句:“雨洒黄袍龙意醉”。他想,就以此句为上联,让举子们应对,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才思学识如何。

试联既出,皇上就高坐龙庭,俯视场内,只见满场举子,抓耳挠腮,心急如火,却都对答不出。那位秀才起初也紧锁眉头,搜索枯肠;后来猛然想起路过崤岭山村所遇一事,恍然大悟:那村妇出的诗联,不正好相对吗?于是喜出望外,笔走龙蛇,即刻写就,呈了上去。

皇上一看,龙颜大喜,再看那位书生,仪表堂堂,气宇不凡,又和公主年龄相当,随即就点他为头名状元,并招为附马。

那书生被皇上亲自选中,好生欢喜。奉命在京城夸官三日,便与公主完婚。刚度过新婚蜜月,便回乡拜师祭祖。他想,此番得中,全凭村妇佳句,礼当首先登门拜谢。不料到了崤岭一带,四处查寻,却再也找不见那座小村子。这时新科状元忽然想起,他幼年时随祖母到观音庙去烧香上供,庙里观世音塑像与那村妇的模样极为相似,莫非那是观音娘娘专为点化自己而来?于是就让人在崤岭修建了一座观音大堂,并派专人年年月月香火供奉。以后这儿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村镇,取名就叫“观音堂",千百年来,一直沿用。后来陇海铁路在这设了站,又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煤矿,于是“观音堂”便誉满豫西了

观音堂镇历史

上世纪初,陇海铁路往西只修到观音堂镇,这里便成了终点站。因此,大量的西运物资由火车运到这儿,或分载到船上经黄河水运,或用马车载着经崤函古道西行,抑或是过黄河会兴渡口(茅津渡)北运至山西省。同时,西部、北部各地的物资又船载汽车服装拉到观音堂等待装火车东运,这儿由此形成了一个经济中心,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与光绪逃至西安市避难,后返回北京时就在古观音禅寺住宿。据说,当时给她修造的行宫因坐南朝北而引起慈禧的不快。她看了一遍嫌不吉利,便弃之不住,到当地大户周员外家的豪宅过夜。1914年春,冯玉祥将军奉命到豫西剿匪,率部队分乘三列火车第一次到观音堂驻扎。7年后,他又率部西进,因观音堂以西不通火车,只好再次到观音堂停留,期间用炸药炸开了一个山头,将重暂存于此,留下专人看守。1924年7月,鲁迅先生到西安讲学,他7月7日起程,先乘火车到观音堂,然后改乘船走黄河水道,于7月14日到达西安,走了7天。

据说,他从观音堂到潼关县90公里的黄河水道上就走了4天,可谓路途艰难,代价不小。但这90公里的水路却给他带来了创作灵感,写出了两篇著名的杂文,一篇是《看镜有感》,另一篇是《说胡须》。

因为“断头路”而形成经济中心,只是观音堂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观音堂的地下,有丰富的煤炭资源,300多年前就开始开采了。到上世纪20年代,这里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煤业市场,矿工们开采出来的原煤经火车运往东南各地,因此各地商家或煤贩子都在大同观音堂设立“办事处”,以第一时间采购出产的原煤。由于经济活跃,陕州区的一些商家也看好这块地皮,纷纷到此做生意,使得当时的观音堂形成了比陕州城还要热闹的景象。

在当时的条件下,观音堂成为西部重镇,也留下了革命的种子。1921年11月,陇海铁路大罢工,观音堂附近的铁路两边工棚里住着数千名修路工人,是铁路工人中数量较多又较集中的区域。李大钊得知后,当即派罗章龙到此发动工人,指导、组织罢工运动,并取得了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逐步改善条件,打通了观音堂以西的铁路,东西物流才得以顺畅,观音堂这个物流瓶颈也随之消失了。往日热闹、活跃的市场气氛,渐渐恢复了平静。而且,这里的煤炭资源经过几百年的开采已逐渐枯竭,观音堂镇从此风光不再,回落到自身的农业乡镇队伍之中。

从19世纪中叶的煤业形成成熟的市场,到20世纪中叶开通陇海铁路西部延长线,观音堂镇经历了100多年的红火期,由此演绎了许多故事,并留在了各种记录里或几代人的记忆中。

文物古迹

千年七里古槐、古刹建筑钟鼓楼、冯玉祥将军纲领碑、《石壕吏》遗址等人文自然景观数不胜数。

交通

观堂镇镇有陇海铁路、郑西高速铁路310国道、318、314省道过境,连霍高速在观音堂设有上下出口,陕洛线、观西线、观宫线、观舜线等县乡公路纵横交错,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4条,公交车20余辆,年客运量达5万人次。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观音堂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600余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2所,在校生150余人,专任教师43人;初中1所,在校生269人,专任教师24人;高中1所,在校生600余人,专任教师60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34所,主要学校有3所小学、1所中学。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观音堂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大院25个,各类图书室26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8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观音堂镇有卫生院2所;病床4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1张,专业卫生人员76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1万人次,住院手术1000台次,出院病人5000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3/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2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2.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万人,参合率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0.2/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观音堂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2户,人数25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38户,人数1679人,支出154.6万元,比上年增长8.3%,月人均77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0人,支出8.96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3人,支出13.6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医疗救助2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822人次,共支出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临时救济150人次,支出2.2万元,比上年增长6%。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观音堂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0千米,投递点85个,乡村通邮率9%;业务收入3250万元,固定电话用户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1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900万元。

供电

2011年末,观音堂镇镇区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2座,主变压器2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89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75%,供电可靠率99.90%。

道路

2011年末,观音堂镇镇区有道路总长度37.5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5米;横跨陇海铁路高架桥1座,大约60米。

参考资料

观音堂镇.行政区划网.2016-01-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