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所作散文

更新时间:2023-06-02 15:00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于1926年4月1日创作的抒情性散文。发表于1926年4月12日《语丝》周刊第74期,后收入《华盖集续编》,由北京北新书局于1927年5月出版。

1926年3月18日,由于不满北洋政府对日本等八国的外交举措,北京各学校和团体约5000余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大会结束后,李大钊率领游行队伍到段祺瑞执政府前广场请愿,遭到当局武力压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人牺牲,是为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鲁迅连写檄文抨击当局,并于3月25日参加刘和珍、杨德群二人的追悼会,后在4月1日创作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文章首先讲述写作的缘起,进而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害经过,抒发作者心中的惊愕和义愤,最后探讨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深远意义。全文运用了比喻、讽刺、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警句迭出,哀悼了“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了“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表达了对反动当局的猛烈批判和对牺牲学生的钦敬和悼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群众请愿活动的理性思考。

本文启发了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文章的创作,是鲁迅抒情性散文的代表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被收入多种语文教材。目前,《记念刘和珍君》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6课课文。

创作背景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支持下进军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奉系失利后,日本公开援助奉军,3月12日,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恩联同八国公使,于13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抗议,并以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为借口,于16日发出最后通牒,提出解除大沽口防务等无理要求,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各国军舰云集大沽口,威胁北洋政府

1926年3月16、17日,国共两党在北京开会,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代表徐谦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领导人李大钊决定,组织各学校和群众团体在天安门集会。3月18日,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市党部、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市委、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与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广场北面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和他撰写的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台前横幅上写着“北京各界坚决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大会结束后,李大钊率领游行队伍,按照预定路线,来到段祺瑞执政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今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门前广场请愿。请愿群众派代表与卫士长交涉,要求开门放行,请段祺瑞出来。段祺瑞担心局势失控,命令执政府内的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

3月23日,北京各界人士、各社会团体、各学校齐聚北京大学大操场,为亡灵们举行“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追悼大会”。鲁迅题写挽联:“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做。”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祺瑞执政府制造舆论,污蔑群众为暴徒,通缉李大钊等“暴徒领袖”,鲁迅也上了“黑名单”。鲁迅为了躲避搜捕,不得不离家出走,但他仍然坚持抗争,就此惨案连续写了七篇檄文。3月25日,鲁迅参加了刘和珍、杨德群二人的追悼会,并于4月1日创作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刘和珍其人

刘和珍是江西省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下简称“女师大”)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参与革命活动,与江西最早的共产主义者袁玉冰频繁接触,受到其影响。1923年袁玉冰被捕,刘和珍积极组织营救并取得成功,在当时颇有影响。1923年秋,她进入女师大英语系学习,不到一年就被推举为学生自治会会长。

刘和珍刚进入女师大时,校长是鲁迅的老朋友许寿裳,学校许多老师,包括鲁迅在内,都是许寿裳从北京大学带来的。后来杨荫榆接替校长之位后,进步学生对其有较大不满,随着学生与校方矛盾激化,杨荫榆在段祺瑞执政府的幕后授意下,张贴布告开除学生会会长刘和珍、总干事许广平等6人。舆论大哗,鲁迅写了一篇《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支持革命学生运动,保护学生领袖。1925年8月,段祺瑞执政府下令解散女师大,经过学生斗争,学校最终在当年11月学校复课。但复课后,刘和珍曾表示“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说明她知道这只是一次暂时的胜利,日后还会有斗争。刘和珍在三一八中背部中弹,斜穿心肺,又被用木棍猛击头部,牺牲时年仅二十二岁。

出版过程

本文于1926年4月12日首次发表在《语丝》周刊第74期,后收录在鲁迅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于1927年5月在北京北新书局首次出版。

内容结构

本文共三千字左右,共七个部分22段,可划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二部分为第一个方面,讲述作品写作的缘起。第三至五部分为一个方面,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害经过,抒发作者心中的惊愕和义愤。第六、七部分为一个方面,探讨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深远意义。贯穿全篇的主线是对遇害学生及反动当局的爱憎之情,而叙述与刘和珍认识的过程,解散女师大后鲁迅义务授课与刘和珍逐渐熟络,闻知刘和珍遇害噩耗,记叙刘和珍等人遇害经过,反思这次请愿得失等内容,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

具体而言,第一个部分共3段,通过对死难烈士的追悼,阐明写作原因。首先是参加刘和珍追悼会的人要求鲁迅撰写纪念文章,进而鲁迅说明自己写文章的两大原因:刘和珍是一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的青年,反动当局屠杀青年后指派帮凶文人进行污蔑,有必要予以回应。第二个部分共2段,感慨庸人容易忘却革命者的牺牲,将庸人与真的猛士相对比,点明本文写作目的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场惨剧,呼唤人们觉醒并反抗。第三个部分共2段,以回忆为主,叙述自己与刘和珍的结识经过和交往经历,用看似平常的小事深刻展现刘和珍的精神品质,为下两部分叙述刘和珍被反动当局杀害做好铺垫。第四个部分共5段,写作者得知刘和珍遇害的震惊和愤怒,控诉反动当局的罪恶行径,号召人们反抗。第五个部分共4段,写刘和珍等人被杀害的具体情况,歌颂爱国青年的义举和若干崇高品质,进一步揭露反动当局的凶残无耻。第六个部分共2段,论述请愿活动和青年牺牲的意义,总结出“血的教训”。虽然鲁迅不赞成请愿,但他仍热情歌颂参与活动的青年。第七个部分共4段,总结全文,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得意义,鼓舞革命者继续战斗。

随着叙述的推进,鲁迅的情思也在不断转折递进,大体可分为八层。首先是情感的压抑无以言表;进而感觉自己在“苟活”“偷生”,用惭愧之情来代替对烈士的歌颂;接着,期待“忘却”成为“救主”,认为只有忘却此事才能消除苦痛;但是与此同时作者却又为文纪念,说明想忘而不能,这也是全文的核心思想,由此正面进入文章的主题;接下来,作者指出要正视现实,这既哀痛,更幸福;而后作者将叙事与抒情的手法结合,悲痛与赞颂之情交织;随后,再转入抒情和讽刺,把描述转化为象征;最后,再次回归抒情,但此时抒情的结果是充满哲理的格言,作者最终将情感与理性结合了起来。文章最后阶段的抒情与说理,颇具浪漫色彩,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抨击现实

本文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抨击黑暗的压抑的社会现实。青年学生发动爱国义举反遭当局的屠杀,并被当局污蔑为“暴徒”,这一惨剧却并没有在北京城内引起波澜,“街道依旧太平”“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几个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这种现实让鲁迅不得不提笔诅咒,宣泄不满。文章历数执政府的罪恶和惨案发生的过程,将刘和珍等人的个人悲剧升华为民族悲剧,以此来表达对旧世界社会现实的强烈否定。

反抗精神

鲁迅看到政府敢于杀害学生,内心受到很大刺激,这篇悼文中颇有复杂的矛盾心理。本文包含了写与不写的矛盾、猛士与苟活者的矛盾,是否正视令人悲哀的现实的矛盾。鲁迅在这些矛盾中表现出反抗精神。作者既为无辜青年喋血而悲痛,又为反动派的凶残和无耻文人的中伤而愤怒;既为“真的猛士”而讴歌,又为在“忘却的救世主”的庇护下苟活的庸人而悲哀。这些情感最终都落脚在对旧世界的反抗和对未来的憧憬上。

人物爱憎

文章深刻抨击了反动当局及其帮凶反动文人,由衷钦敬和沉痛悼念刘和珍等死难青年。鲁迅不仅推重刘和珍的爱国主义,更挖掘了她刻苦学习、温柔可亲、干练坚强等精神品质,塑造了一个立体的感人的学生形象,代表了热爱祖国、为国家英勇献身的学生群体。鲁迅将刘和珍视为自己的同志和战友,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理性斗争

鲁迅虽然赞赏刘和珍的爱国精神,但不赞同其斗争方式。他说:“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在《空谈》中他也曾说过:“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鲁迅一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认为对待反动派必须要进行韧性的斗争,徒手的请愿无法使其让步。

艺术特色

丰富的语言运用

鲁迅在描写刘和珍时,多处使用重复的语言手法。如“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反复强调其“和蔼微笑”,塑造了一个“好女子”的形象。写到刘和珍遇害的噩耗时,作者用了“不惮”“不信”“不料”等连续三个否定词,突出了当权者的凶残。

鲁迅在文中写出了不少或深沉或激昂的警句。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意义深刻,积极崇高。文中还有部分语句颇有古诗的韵律,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等句。文章还突出若干单句,力量充沛,内涵深刻。如“但段政府就有令,说他们是‘暴徒’!”

本文长短句结合。如开篇两段都以长句为始,包含了因果、转折等多个层次,逻辑严密,表明文章的郑重和情感的复杂。第三段长短结合,短句用来抒发极度的悲愤之情,长句则用来表现难以释怀的哀痛和与黑暗势力斗争的决心。

此外,文章第六段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挽歌(其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刘和珍等人牺牲的意义:他们的肉体与大自然同化,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但他们的精神将长存于仁人志士的心中。

融合的表达方式

在叙述和描写方面,文中叙述刘和珍等女学生遇害的详情时,带有新闻报道一般的客观姿态,但作者选取的细节准确,寥寥数语就揭示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如子弹从背部射入,说明射击不是为了保护政府衙门,用手枪射击,说明是近距离的暴行,对于没有死亡的人还要用木棍猛击,说明是故意杀害。这种“实录”颇有古代史学家春秋笔法的褒贬之意。

在抒情和议论方面,《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是杂文式抒情,他并不把感情做强化宣泄,而是尽可能地收敛。他将感情渗入叙事之中,以叙事的惨烈,隐含情感的强烈,在直接抒情的过程中,鲁迅将抒情变成哲理的语言,把情感和理性结合起来,抒发内心的悲愤。这种多层次的表达方式,让作者在感性和理性的交融中,展现出抒情的层次性和独特性。

警策的修辞手法

本文以抒情为主,修辞手法少而精。本文只用了一个明喻,即“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结果却只是一个小块”,但十分精策。本文讽刺虽少,不失冷峻的劲力。如“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本文开篇的落寞与尾声的激情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对比有赖于若干两极性词句的使用。如“淡红的血色”和“浓黑的悲凉”,“哀痛者”和“幸福者”,“沉默中爆发”和“沉默中灭亡”,“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在政府门前无端“喋血”等,都营造了强烈动人的氛围。

作品影响

本文以史实般的特写手法,集中书写了1926年3月18日发生的历史的悲剧、民族的不幸。作者指出刘和珍等学生的牺牲既是个人的惨剧,更是民族的悲哀,他猛烈批判以执政府及其御用文人为代表的旧世界,热情赞扬学生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表现出浓烈的悲剧色彩和现实关怀。他科学分析了三·一八惨案游行请愿活动的成败,既肯定了其揭露敌人、鼓舞人民的作用,又指出了徒手请愿的局限性,号召人们用武装斗争来代替它,这些都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革命斗争的水平。

本文提到的“忘却”,成为后来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的立意关键。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本文被多种语文教材收为课文。目前,此文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6课课文。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文学教育家、评论家孙绍振将《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视为鲁迅散文中抒情的双璧。他认为本文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既有战斗性也有抒情性。文章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为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带上了杂文的特点。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文学理论钱理群将《记念刘和珍君》与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一文相比较,认为周作人在文章中更像一个高高在上的智者,而鲁迅则是将自己全部投入,流泻着对青年人的慈爱,情感的热流与冷流交错,给读者以很大的震动。

河南商丘学院的学者杜永青认为《记念刘和珍君》是“悼念文章中的极品”。

学者马云认为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以死论生,既是对英雄的歌哭,也是战斗的檄文,作者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大义凛然,义正词严,追求真理,讨伐邪恶,因他深挚而又激越的情感宣泄,使死者的哀荣,足以炳铄千古。”

福建师范大学姚春树汪文顶认为《记念刘和珍君》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主流,是司马迁“发愤著书”以舒愤懑的情感基调的翻版。

负面评价

梁锡华对《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表达提出了不少批评,如认为文中部分西化的句子显得拗口、拖沓而生涩,部分用词不当,指向不明,文章最后一句是画蛇添足等。

相关作品

三一八惨案相关作品

刘和珍的朋友,作家、革命活动家石评梅在参加了女师大为刘和珍、杨德群举办的追悼会后,在《京报副刊》上发表了《痛哭和珍》一文,表现了刘和珍的温和、和蔼和勇毅,哀痛于刘和珍的牺牲,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时局和未来的失望。刘和珍的老师林语堂也写下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一文,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回忆以前的交往,表达了哀痛之情。这两篇文章与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描写对象相同,但因为作者身份的差异,其视角和观点有所区别。

刘半农于1926年3月22日作诗《呜呼三月一十八》,该诗署名范奴东女士,在1926年3月29日《语丝》周刊第72期增页上发表,后由赵元任谱曲。同一期的《语丝》上,还发表了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主旨也是哀悼和赞美罹难的学生,但其思想感情不如鲁迅本文那般深复杂。

朱自清写了《哀韦杰三君》悼念在三·一八惨案中罹难的清华大学学生韦杰三,此外,他还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来揭露惨案期间执政府的一系列恶行。

闻一多在惨案发生后不久,就于1926年3月25日在《国魂周刊》上发表了《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一诗。

创刊于1926年4月1日的自由诗刊物《晨报·诗镌》,其创刊号上除了徐志摩朱湘的两篇诗论性质的文章外,其他诗文均与“三一八”有关,包括闻一多的《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欺负着了》、杨世恩的《“回来啦”》、蹇先艾的《回去(遵义土白)》、徐志摩的《梅雪争春》、刘梦苇的《寄语死者》《写给玛丽雅》、于赓虞的《不要闪开你明媚的双眼》等,闻一多更是直言:“铁狮子胡同大流血之后《诗刊》就诞生了,本是碰巧的事,但是谁能说《诗刊》与流血——文艺与爱国运动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

《记念刘和珍君》衍生作品

蒋兆和国画作品《记念刘和珍君》创作于1956年,表现了鲁迅悼念遇害学生刘和珍的情景。

相关争议

《记念刘和珍君》曾长期作为高中语文教材课文,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7课等。但在2010年前后,《记念刘和珍君》曾被部分版本的语文教材剔除,并引发了争议。目前,《记念刘和珍君》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6课课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