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 :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14:46

《谢利》(Shirley)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以笔名柯勒·贝尔(Currer Bell)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夏洛蒂·勃朗特的重要作品之一。作品以19世纪初期欧洲拿破仑战争和1812年1812年战争为大背景,描述了战争和工业危机等多重因素造成的毛纺业工人和工厂主之间的矛盾,以及罗伯特和卡洛琳、路易斯和谢利之间的爱情故事。它以深刻的社会主题和独特的女性形象震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给作者带来了很高的声誉,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作品简介

作品围绕两位出生于截然不同背景的女性——谢利和卡罗琳——展开。卡罗琳和叔叔一起生活。她父亲去世了,母亲抛弃了她。她叔叔不允许她工作,并禁止她与纺织厂主罗伯特恋爱。谢利则是独生女,家境优越。父母去世后她继承了大笔财产,和女管家理查德·普赖尔太太一起生活。她用继承的财产进行投资做生意,而当时的女性很少有人能涉足这些事情。她主要的投资的产业之一就包括罗伯特的纺织厂。这个纺织厂在罗伯特的父亲去世之前就差不多被他搞破产了,在罗伯特接手后正陷入债务危机

卡罗琳很喜欢罗伯特,罗伯特也喜欢她。但是为了重整纺织厂的经济状况,他想要娶有钱的谢利,所以故意疏离卡罗琳。这使卡罗琳陷入绝望。为了拯救她,普赖尔太太向她解开了一个她的身世之谜:卡罗琳是普赖尔太太的女儿,但是由于她长得太像自己残暴的丈夫,所以在她小时候就把她遗弃了。找到生母这件事给了卡罗琳生存下去的勇气。

这时,谢利的姑父带着家人来拜访谢利,一起来的人还包括他儿子的家庭教师路易斯,而路易斯恰巧是罗伯特的弟弟,而谢利幼年时还曾经做过路易斯的学生。谢利对待路易斯的态度有些奇怪:有时候她对路易斯很客气,有时候则又愿意向他透露自己的秘密,比如有一次她被狗咬了,害怕得狂犬病死去。

在罗伯特最终向谢利求婚后,谢利知道了他求婚仅仅是为了她的财产,于是严词拒绝了他。

罗伯特离开家乡来到伦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然后又回到了家乡。此时以为因为纺织厂的破产而陷入生活危机的工人射伤了他。在养伤期间卡罗琳来看望他。罗伯特向她解释了他向谢利求婚的原因,以求得她的谅解。其实卡罗琳早就原谅了他。

谢利的姑父希望谢利嫁给另一位地位显赫的男爵,在别人都以为这次她不会拒绝这门门当户对的婚事时,她却还是拒绝了。伤心的姑父决定带家人离开这里,这促使路易斯决定向他深爱的人——谢利——进行了表白。谢利也爱着路易斯,并接受了他的表白。在处理好纺织厂的事情后,罗伯特决定向他一直深爱的威廉敏娜·卡罗琳求婚。故事以两对有情人结婚收尾。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在创作《谢利》的时期,作者的3个家人连续去世:弟弟布兰韦尔·勃朗特1848年9月病逝;妹妹艾米莉·勃朗特12月去世;妹妹安妮·勃朗特1849年病逝。

人们一般认为小说中卡罗琳·赫尔斯通的角色原型大致上是作者的妹妹安妮。作者起初打算去掉这个角色,但是在妹妹去世后,作者又决定保留了这个角色。而谢利则是大致以艾米莉为原型。普赖尔太太的闺名是艾格妮斯·格雷,这是安妮的第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名字。

作品描写的故事发在18111812年间,这个时期女王陛下政府面临着复杂的内外矛盾。这个时期,英国正进行着和法兰西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战争。长期的战争,给英国国内毛纺工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拿破仑·波拿巴下达米兰和柏林法令,封锁英吉利海峡。英国也宣布禁止中立国与法国进行贸易,激怒了美国,从而把约克郡毛纺业的主要市场切断了,使约克郡的毛纺工业濒于绝境。恰恰是在这个时期,北方的纺织业采用了新机器,机器排挤工人,使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19世纪初的工人运动由于没有正确的革命理论和统一的革命政党作领导,仍然处于自发斗争阶段。工人群众看不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反动性,只是从机器排挤工人的简单事实出发,认为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因此工人群众发动了捣毁资本家机器的卢德运动。这种斗争在约克郡、兰开郡等地达到了很大规模。《谢利》中毛纺工人砸毁机器的行动正式对卢德运动的体现。

角色介绍

主要形象

谢利·基达尔(Shirley Keeldar)

谢利是一个具有男子的气质和性格的女性。她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豁达豪放,泼辣洒脱,敢做敢为。“谢利”这个名宇本身就富有象征意义:她的父母原指望生个儿子,结果却生了个女儿,他们就把原来准备好的“男性家名”冠到了这个女孩头上。她从小受过较好的教育,陶冶了她的情操和性格。这使她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贵族资产阶级小姐的庸俗习气。她关心时政,观察社会,注意着国外战争的进展和商业竞争的局势。二十一岁时, 她就独自掌管白莱菲尔特府的大权,精明地料理着内外事务。在罗伯特身处逆境,面临破产之际,她慷慨大度,果断地借给他五千英镑帮他摆脱困境。她不幸被疯狗咬伤,面临死亡的威胁,冷静自若,用烙铁放在伤口,直到把伤口烧焦。

在爱情间题上,她大胆迫求理想幸福的爱情。她选亲的原则不是门当户对,而是真挚相爱。她拒绝了为了钱财而向她求婚的罗伯特,拒绝了有钱的男爵,而选择了自己深爱的穷教师路易斯。

罗伯特·杰勒德·摩尔(Robert Gérard Moore)

罗伯特·穆尔是新型的资本主义企业家的代表,他出身于一个半比利时、半约克郡血统的商人家庭。他们家族曾经是富裕的商人,后来碰上了时局动荡不定,生意不免受到牵连。最后,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完全垮台了。但是他决心重振家业,再展宏图。他的资力有限,就从小做起,在一个偏僻地区的偏僻角落租下一个小织布厂,把旁边一间小屋作为他的住所。他苦心经营了两年,小厂的面貌大有改观,他就决定用机器提高生产力。他把所有资产都用来购买新的毛纺设备。但是机器却被因失业而愤怒的工人破坏了。为了毛纺厂不破产,他决定向有钱的的谢利求婚,却被拒绝。后来罗伯特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决定帮助事业的工人,并最终和相爱的威廉敏娜·卡罗琳结婚。

卡罗琳·赫尔斯通(Caroline Helstone)

相对于谢利粗犷豪侠的个性,卡洛琳有着更多传统英国女子的个性特点。卡洛琳是一个心思相当缜密的姑娘,这个美好善良的姑娘,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与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的工业革命里,觉得自己的人生相当的苦闷。卡洛琳对罗伯特·穆尔一开始处于热恋之中,深知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之下,经营一家工厂的罗伯特不容易,很希望能够为自己心爱的人帮上忙。穆尔常常心事重重,总有想不完的事情,不时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为整个工厂的继续发展努力地奔波。而卡洛琳却只能够坐在小屋子里面,学着针线女红。卡洛琳有着丰富的才华,渴望去做一份正正经经的工作,或者是参与到社会当中,帮助自己的恋人穆尔走向致富成功的道路。不过,与此同时,她很清楚,当时的英国社会不可能会有妇女们的地位以及适合的职业,这也导致了她很苦闷的心情。在罗伯特和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她等来了自己渴望的爱情。

路易斯·杰勒德·摩尔(Louis Gérard Moore)

路易斯是罗伯特的弟弟,谢利姑父家的家庭教师,也曾是谢利的教师。他很关心谢利,并悉心地保留着谢利写过的作业,对谢利有着爱慕之心,但是因为二人之间地位的差异而不敢表白。最终在要离开谢利时,他还是勇敢表白,最终和谢利结婚。

其他形象

作品鉴赏

叙事手法

《谢利》在艺术上的特色是最大限度地缩小角色、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增强角色的真实感是《谢利》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

小说角色是沟通作者和读者思想感情的媒介,如何使读者更确切细致地体会角色的含义,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每个作家都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夏洛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谢利》中的作者潜藏在作品的深处,在客观上起了“导游”的作用。它用亲切的口吻向读者介绍人物,叙述事件,和读者一起对形象进行欣赏、评判。

小说一开头,作者就用亲切的话语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巧妙地交待了自己的创作意图:“读者,如果你以为这个开场白是要为你写爱情小说什么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要看到的是一种真实的、实在的、实际的事情。”然后作者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介绍将要登场的人物:“读者,你可以看到这三个人了。请跨进惠因伯利郊外这所带有花园的整洁的屋,朝那个小客厅走去,他们正在那儿吃饭。让我来把他们向你介绍一下。”在读者和角色相识后,整个情节才开始展开。这种用和读者亲切交谈的方法缩小角色、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的艺术手法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妙用。在塑造形象方面,它灵活方便,可以当面给人物画象:“趁他坐在那儿吃的时候,我必须尽力把他略为勾勒一番。”还可以追溯人物的过去,介绍人物的身世:“咱们就趁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在一旁聊聊吧。”在组织情节,安排结构方面,它既可以交待场景,烘托气氛:“我们承蒙特许走进前门,可以登堂入室了。”紧接着就介绍屋内的陈设,突出这个家庭的豪华和阔绰,又可以引起下文,推动情节发展:“读者既然有待下来的特权,那就尽可能来弄明白他们在谈些什么吧。”还可以略去不必要的叙述,让情节跳跃发展:“写小说的人可以不必记载这些人物的劣迹,省得沾污篇幅。”这种手法在《谢利》中的合理运用,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地方特色

夏洛蒂一直生活在约克郡地区,对那里的风俗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她生活在社会下层,对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地方语言尤其熟悉。这些都在作品中得到了表现。作品不但记述的是约克郡地区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而且作品中的大部分人物都可以在约克郡区找到原型。作品中的几个牧师形象就是作者周围的人物。开始他们为自己的丑恶形象而发火,后来他们也很乐意地进行自我欣赏。这种鲜明的地方色彩使约克郡地区人民感到熟悉和亲切,他们在一直把《谢利》作为约克郡的骄傲。

结构分析

总体而言,《谢利》仍不失为夏洛蒂创作中的一朵奇葩。但《谢利》在艺术上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简爱》相比,它的情节不够集中,结构显得相对松散。书名是《谢利》,但这位主人公在第十一章才正式出现,前边也缺乏必要的交代。同时小说没有来得及对谢利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腻描写就接近尾声,使形象显得粗糙。整个小说的线索不够分明,前半部以罗伯特和工人的斗争为主线,后半部以复杂的爱情纠葛取而代之,给人一种没有一气呵成之感。这些可能与作者在写作期间二妹一弟相继死去,写作时断时续有关。

女性意识

夏洛蒂的作品中的每一个女主人公都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体现出作家本人强烈的女性意识。夏洛蒂是一位独特的女性。由于终年生活在偏僻的荒原,她的视野并不像伊丽莎白·盖斯凯尔那样广阔;悲苦的生活又使她整天与孤独、痛苦相伴,所以她关注的仅仅是个人的生存问题,她的女性意识是她自己对生活的一种体悟。夏洛蒂独特的家庭背景、维多利亚时期对女性的要求以及她独特的生活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女性意识的形成。

《谢利》是夏洛蒂继《简爱》之后出版的第二部小说,是当时又一部极具创新意义的作品。谢利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一个突出的女主人公。夏洛蒂通过谢利和卡罗琳两位女主人公对爱情和婚姻的探讨,揭示了堆多利亚时代女性面临的困境和她们的矛盾心理。通过谢利这个形象,作者对当时的传统女性观念发起了挑战,对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发出了抗议。

作品评价

《谢利》在艺术性和完整性上遭到同时代批评家的质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乔治·亨利·刘易斯,他认为:“《谢莉》不能被作为艺术品来接受。它不是一幅图画,而是一组东拼西凑、随意挥就的速写,只能作为一幅或更多图画的基础。”这里“东拼西凑、随意挥就的速写”指的是小说中涉及的众多主题,例如,女人权利和社会地位问题的探讨,家庭教师地位问题的探讨,约克郡的风土人情、卢德派运动和政府的枢密令等。许多评论家也持有相似的观点,认为作者不应该涉足并不擅长的社会历史小说。

但是,后世批评家试图从“英国现状小说”的角度对《谢利》展开分析,从而肯定了小说的历史和社会学价值。玛格丽特·史密斯指出:“以与‘英国现状小说’的关系来考虑,《谢利》满可以被认为是一部内容更丰富、更令人满意的小说。”正如批评家所说,夏绿蒂·勃朗特是借那段历史对自身所处年代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她对卢德派运动时期英国社会的分析对自身所处的时代显然具有更多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作者简介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好在父亲是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译版本

参考资料

夏洛蒂·勃朗特简介.搜狐网.2020-01-0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