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夫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9

赵亚夫,教授,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曲江学者。日本三重大学、名古屋大学、东京学艺大学访问学者。

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文科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文科专家组成员;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曲江学者。

1983年1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3月,留校任教(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从事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83年至1984年,在北京161中学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一年。

1984年至今开设的课程有:“中学历史教学法”;“世界历史与文化”;“中学历史教育学”课程;“日本文化史”;“综合课程(社会科)概论”;“历史教育方法”;“比较历史教育”;“历史教育问题研讨”。

1993年至2004年,曾在日本三重大学教育学部、名古屋市大学大学院教育发达科学科做社会科研究,在首尔大学和教育开发院等教学研究单位系统考察韩国的社会科教育。

个人履历

1979年1月,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分院)历史系学习,修业4年,历史学士。

1983年3月,留本校任教(原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1984—1985年,进修历史学科教学论研究生课程。

1988年3—6月,在北京市科技学校进修日语,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取得出国人员资格。同年,获得日本外务省出国资助,时间一年半(因故未成行)。

1993年9月,取得美国UB(United Board基督教海外文化资金会)组织资助,赴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做访问学者。合作研究教授日本著名的中国史专家东晋次(1994年8月底回国)。

1999年5月,受韩国政府邀请,赴韩考察和交流基础教育中的社会科教育,主要交流对象教育部中教课、国家教育开发院和首尔大学师范学院。

1999年3月,考取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生;2002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

2002年3月,参加香港历史教育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2003年12月,应香港教育署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组邀请赴港做公民教育交流和主题报告。

2004年3—5月,赴名古屋市大学大学院教育发达科做访问学者。合作研究者日本著名的社会科研究专家的场正美。

2006年8月,受日本东亚文化教育交流协会邀请,赴早稻田大学参加“全国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2009年6—8月,赴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援助中心做访问学者。合作研究者大森植树。

讲授课程

1.1983年,讲授本科课程“中学历史教学法”。

2.1987年,协助于友西先生承担研究生课程“国外历史教育比较”中的“日本历史教育比较”部分。

3.1990年至今,讲授本科课程“历史教育学”。

4.1987—2001年,讲授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世界历史与文化”(学校精品课程)

5.1988—2004年,讲授本科选修课程“日本文化史讲座”。

6.2000年至今,讲授本科选修课程“综合(文科)课程概论”。

7.2000年至今,开设研究生课程“历史教育学”、“历史教学问题研讨”、“历史教育比较”和“社会科课程概论”。

获奖情况

1.1988年5月,被评为学校十佳青年教师。(校级)

2.1990年9月,获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市级)

3.1992年,所授课程“中学历史教育学”被评为市级优秀课程。(市级)

4.1991年,《中学历史教学法》(参编)一书,获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评比一等奖。(国家级:主编于友西

5.1992年,《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参编历史卷)一书,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市级:主编于友西)

6.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骨干教师。(市级)

7.1998年,《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参编历史卷)一书,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市级:主编于友西)

8.1999年,“中学历史教育学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验收,所授课程“中学历史教育学”被评为优秀课程。(校级;承担人,赵亚夫、杨朝晖)。

9.2004年,主编历史新课程系列图书,两册获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奖;四册为推荐的优质资源。(国家级;丛书主编赵亚夫)

10.2004年,《品德与社会教学培训光盘》(副主编,主讲人)获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奖。(国家级:主编)

11.2006年,《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主编之一)获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奖。(国家级:主编)

国际交流

1.1993年9月到1994年8月,在日本三重大学教育学部访学,研究和考察日本的社会科课程(侧重初、高中阶段),访问大阪教育大学、大阪府立大学横浜国立大学名古屋市国立大学、东京都市立大学、京都国立大学,以及歧阜、三重、福岛等地的六所初中、两所高中和四所小学。

2.1994年5月,在日本三重县津市参加“基础教育的国际视野国际研讨会”。

3.1999年5月,应韩国政府邀请考察韩国的社会课教育,访问了教育部中教课、首尔大学、国家教育开发院、国家电视制作中心历史教育专题组等,并进行广泛的座谈。

4.2002年8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两岸四地“历史教学改革研讨会” (主题发言:“中国大陆历史课程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5.2004年12月,应香港教育署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组邀请做公民教育交流。

6.2004年3-5月,赴名古屋市大学大学院教育发达科展开“中日社会科比较研究”项目,在附属中小学校听课、观摩,旁听“教育方法”(研究生)和“教育实习演习”(本科)课程,参加教学实习,撰写“关于中国的社会科课程的变迁与发展趋势”的报告书。

7.2006年8月,参加早稻田大学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主题发言:“中国大陆社会科教育课程的嬗变与发展”)。

8.2006年9月,北京市参加“中韩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 (主题发言:“历史 文化 理解——国际理解视野中的历史教育”)。

9.2009年6—8月,在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援助中心做访问学者,研究主题基础教育中的人权教育。

研究课题

1.1986年,参与“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建设”项目(主持人于友西先生)。校级。

2.1996年,主持“中学历史教育学课程内容及体系改革”项目,校级。获优秀奖。(3千元。验收合格,获优秀奖)。

3.1996年到1999年,主持校级“中学历史教育原理”项目。校级。(3千元)

4.1997年,参与教育部考试中心项目“历史学科考试试题的理论与编制技术研究”(主持人聂幼犁),负责“日本学校历史学科考试试题的理论与编制技术研究”的分课题。省部级。(2千元)

5.1998年,主持“校公共选修课程《世界历史与文化》资源建设”。校级。(5千元)

6.1998年,主持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社会课课程标准》的研制。市级。(8万)

7.1998年到1999年,参与教育部基础司“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分析研究项目”(主持人刘兼),负责综合文科研究项目。国家级。

8.2000年,任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社会课程标准》(3-6年级)课题组第二牵头人。(第一负责人高峡)国家级。(10万)

9.200年,任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7-9年级)课题组核心成员。(主持人袁贵仁)国家级。(2万)

10.2001年,任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题组核心成员。(主持人鲁洁)国家级。

11.2002年,任北京市《社会》教科书主编。市级。(60万)

12.200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副主编。负责教科书开发(与高峡合作)。国家级教科书。(10余万)

13.2002年,主持师范司与高教社联合项目“基础教育新课程学科教学研究”——“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项目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级。(6万元)

14.2003年,任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分课题“小学综合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二主持人。(aha010019—14),国家级。(第一负责人高峡)

15.2004年,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子课题《历史与社会》实验调研、对策分析及工作推进课题组” (专业支持组)组长。国家级。(20万)

16.2006年,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主持人戚万学),负责“实施建议”部分的修订。国家级。

17.2006年,参与北京市重大项目“首都市民防灾自救行动计划”(项目单位北京出版社),负责编撰《首都市民防灾应急手册》,担任执行主编。市级。(总经费900万)

18.2007年,主持教育部“国培计划”高中历史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省部级。(3万)

19.2007年,参与国家“十一”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深化研究”(主持人高峡),负责国外初中社会科、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国家级。(经费由中央教育科学所拨款)

20.2008年,主持教育部“国培计划”高中历史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省部级。(6万)

21.2008—2010年,主持山东省海南省高中历史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省部级。(每年8万)

22.2009—2010年,主持教育部“国培计划”高中历史新课程远程培训。(每年14万)

社会兼职

1.2011年3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2.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第一届评审委员。

3.2011年6月—,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第二届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4.2007—2010年,教育部国家级远程培训专家组成员,高中远程培训首席专家。

5.2008—2011年,鲁、琼两省远程培训高中历史首席专家。

6.2011年4月—,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培训专家,高中历史首席专家。

7.2004年6月—,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专业支持专家组”组长。

8.2009年9月—,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5.2006年5月—,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专家组成员。

6.2010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

7.2011年9月—,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文

已发表文章190余篇,其中在CSSCI杂志发表的文章(只记原发作品)如下:

1.《西周教育模式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2.《当今日本学校近现代史教育状况评介》,《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第4期。

3.《对中学生历史学习成就动机的初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4.《评日本高中新编历史教材的基本特征》,《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5期。

5.《【礼记·学记】教育论的现代意义》,日本《三重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纪要》第46卷,1995年3月版。

7.《日本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1995年第7期。

8.《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9.《中日历史教育学研究之我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10.《试论日本社会科(历史)教育学的理论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11.《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中学历史教育评价的体系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12.《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测定概念、种类和途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3.《日本小学社会科的学科概念与特性》,《北京教育》,1998年第11期。

14.《日本小学社会科的教育目标与课程内容》,《北京教育》,1998年第12期。

15.《日本小学社会科的学习形态与教材》,《北京教育》,1999年第1期。

16.《日本小学社会科的学习指导与方法》,《北京教育》,1999年第2期。

17.《日本中学社会科教育目标的设计理念与内容》,《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18.《日本小学社会科的教育目的》(译文),《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2期。

19.《美国学校社会科教育的诞生与发展(1916~1985)》,《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0.《论与新世纪相适应的社会课建设》,《上海师大学报》,1999年第7期。

21.《日本初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9、10期。

22.《日本高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6、7期。

25.《试析社会综合课的课程理念与内容设计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6.《关于综合文科中宗教问题的处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7.《小学社会课程的基础和理念》,《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3期。

28.《试论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知识整合原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

29.《制定历史学科人格培养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一般原则》,《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0.《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4期。

31.《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单元设计》,《学科教育》,2003年5期。

32.《韩国社会科中的国史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0期。

33.《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34.《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

35.《论我国社会课程的终结与再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6.《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本质是发展学生的行动能力》,《课程理论与实验》,2004年第2期。

37.《中国大陆社会科课程的变迁与发展趋势》,《名古屋大学研究纪要》,2004年10月号。

38.《特色鲜明的加拿大家政课程》,《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39.《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技能的策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9期。

40.《现代教学理论在社会科课程中的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1.《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

42.《历史教学的基本课题与方法》,《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4期。

43.《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44.《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反思》,《教育学报》,2006年第4期。

45.《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与行动指南》,《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2期。

46.《中国大陆社会科蕴含的现代意义》,早稻田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2006年版。

47.《历史与社会的内容精选与整合原则》,《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

48.《研究教学细节不等于讲究教学技巧》,《历史教学》,2007年第4期。

49.《历史教学目标议:如何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

50.《历史教学目标刍议:如何理解历史能力》,《历史教学》,2007年第6期。

51.《历史教学目标刍议: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历史教学》,2007年第7期。

52.《课堂讨论与交流技能》,《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

53.《谈谈学材是个什么样子》,《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54.《怎样帮助儿童了解历史》,《历史教学》,2008年第3期。

55.《从〈历史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看问题》,《历史教学》,2008年第4期。

56.《怎样铺陈史实》,《历史教学》,2008年5月上。

57.《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学习的价值》,《人民教育》,2008年第5期。

58.《历史与社会的整合与公民教育的效益》,《教育学报》,2008年第3期。

59.《历史–理解–文化:历史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缩写),《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9期。

60.《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8期。

61.《怎样理解活着的历史——口述史》,《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4期。

62.《我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再思考》,《历史教学》,2008年第12期。

63.《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4期。

64.《日本高中历史最新学习指导要领世界历史部分》(译文),《历史教学》,2009年第6期。

65.《日本新编世界通史的特色》,《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

66. 《日本高中地理最新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

67.《历史教育学的学术归位与研究的学术化》,《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1期。

68.《日本新订世界历史学习指导要领的基本特征》,《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9期。

被其他杂志全文转载(主要为人大复印资料)

1.《对中学生历史学习成就动机的初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教学》,1994年第4期。

2.《日本初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9、10期。/载入中外母语教材比较丛书,《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397-405页。

3.《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历史教育的前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1999年第6期。

4.《日本高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6、7期。/载入中外母语教材比较丛书,《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16-426页。

5.《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怎样的历史教学过程才是合理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2001年第5期。

6.《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历史教育的个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1年第5期。

7.《制定历史学科人格培养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一般原则》,《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3年第3期)

8.《关于新世纪历史课程与教材的若干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3年9月)

9.《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3年10月)

10.《知识教育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新课程》,2003年第10期。/(《福建教育》2004年2、3期转载)

11.《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7期)

12.《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8期。)

13.《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侵华战争内容的处理》,《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12期。)

14.《历史课堂教学实录分析的价值与操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5年第7期。

15.《历史教育与读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2005年第9期。

16.《日本教科书中的逆流》,《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5年第9期。

17.《历史教育理论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历史教学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1期。

18.《历史教育理论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历史教育为什么要有个全球视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2期。

19.《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6年第12期。

20.《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第6版。/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06期;《素质教育报》2007年23日第4版转载。

21.《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07、08期。

22.《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8年第12期。

23.《历史–理解–文化》,《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第2期。

24.《日本新编世界通史的特色》,《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9期。

25.《我对历史教育发展方向的一点看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9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2011年第1期。

主要著作

专著(执笔10万字以上的作品)

1.《中学历史教育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年4月。

2.《历史学科教育学》(与于友西叶小兵合著,撰写了3章),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3.《日本学校社会科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4.《历史教育价值论》(主编,撰写了3章),高教社,2003年9月。

5.《国外历史教育透视》(主编,撰写了4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6.《历史教学课例分析》(丛书主编/修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7.《新课程与新教学的探索——〈品德与社会〉66问》(与高峡共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8.《学会行动:社会科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9.《, 历史教育人格论初探》(文集),未来出版社,2005年8月。

10.《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11.《中小学教师教学智慧丛书: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丛书主编/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2.《国外历史教学文献选读》(与唐云波共同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高教社,2011年。

14.《新版课程标准教学指导:品德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5.《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学习参考书》(初中历史,与姬秉新共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6.《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学习参考书》(高中历史主编,与姬秉新共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主编与参编(执笔8万字以下的作品)

17.《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主编),撰写《中学历史教学的现代化手段》一章,高教社,1989年。

18.《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历史卷)》,(于友西主编),撰写《如何组织课外的历史教学活动》一章,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中学历史卷)》(于友西主编),撰写《历史教学方法》一章,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20.《走创新之路》(与张增强、贾美华合作撰写《社会课课程标准说明》),北京出版社,1999年6月。

21.《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学》(与于友西叶小兵合作),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历史教学新视野》(丛书主编/修编),高教社,2003年8月。

23.《历史学习方略》(丛书主编/修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24.《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丛书主编/修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5.《基础教育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历史与社会》(赵世瑜、刘北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撰写《国外社会科课程简介》和《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方法》两章)

26.《社会科课程与教学论》(沈晓敏主编),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撰写《社会科中的历史教育》和《社会科中的教学方法》两章)

27.《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与姬秉新李稚勇共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28.《首都市民应急防灾手册》(执行主编),北京出版社,2006年。

29.《品德与社会教学基本概念解读》(与高峡共同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教辅与教科书

1.《中学历史测试与能力训练》(主编),开明出版社,1989年。

2.《3+2历史试题解析 考试指导用书》(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年。

3.《中学历史同步复习手册》(主编),6册,开明出版社,1996年。

4.《国家义务教育审定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副主编),8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参考资料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1-04-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