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之侨 :清朝历史人物

更新时间:2023-11-09 17:16

郑之侨(1707―1784),字茂云,号东里镇,清·潮阳举练都金浦乡人,为郑氏金浦系十九世裔孙。

雍正13年举人乾隆2年(1737)进士,授江西铅山县令,兼弋阳县县令,历升饶州府同知,署广西柳州府知府,湖南宝庆(今邵阳市)知府,山东济东泰武道员,湖广安襄兵备道(今湖北之安陆、襄阳、郧阳三地区,当时各为府)。致仕后家居近20年。其府第今存。

人物评价

之侨在清代中叶,是一位多获当时舆论称道的地方官,每至一地,均以勤政爱民、造惠一方为己任。任铅山县令,“修六桥,筑三坝,条(条陈?)社仓事宜五则,民便之。”任饶州府同知,正确处治豪霸阻截地方粮市事件,保障粮源供应。摄柳州市知府,处理一宗县令与某县民纠纷案,依法依理,除惩处该县民,又弹劾县令,舆论大称恰当。任邵阳市知府,以朱熹《家礼》,转变当地迷信落后习俗,吸收苗民入“学”,使其有参与科考之机会,因而团结了新归附之苗族。在官重农桑,教民勤县耕织,戒游惰,著《农桑易知录》。振兴文教,在铅山县建鹅湖书院,在宝庆建濂溪书院,培育大批士子。三次担任江西省乡试(考试举人)考官,选拔了如蒋士铨等多位知名士。由于政绩显著,所任职之处,去后地方志书(如《铅山县志》《宝庆符志》)都为立专传。乾隆朝二位任过“相国大学士章佳·尹继善陈宏谋则称赞其为“治行第一”。

个人作品

《东里公文存》 (郑克堂编,1938年版,不分卷)今存。

《农桑易知录》 三卷,今存(成于宝庆知府任上。卷一“务农事宜”,卷二“桑务事宜”,卷三“农桑善后事宜”。)

六经图》 二十四卷,今存(该书以信州学宫石刻为蓝本,包含《易》四卷82图,《书》四卷66图,《诗》四卷37图,《春秋》四卷28图,《礼记》四卷66图,《周官》四卷64图。其篇目一仍石刻,石刻有缺漏者,则取先儒图考补正,各图注释亦时附以考证。)

《鹅湖讲学汇编》 十二卷。成于任铅山县县令时。

《濂溪书院劝学篇》 六卷。成于宝庆知府任上。

铅山县志》 十五卷,今存。

《宝庆府志》 八十四卷,今存。

轶事典故

五行风水术

在当地,几乎无人不知道”道爷“,但是却极少人知道他的名、字、号。传说郑之侨饱读诗书,深知五行风水之术,其墓地为”望天狮“。传说他在自家府第之中皆排有八卦阵法,外人子孙不可入住,正因此,除了之侨子孙外,没有人敢住进之侨府第。这亦有利于遗迹的保存。

掘墓传说

传说郑之侨的儿子们在其死后,觉得遗留财产太少,以为都被其父用于陪葬,遂挖其坟墓,谁知石碑之下仅有纸文一张,写着如果子孙挖他坟墓,便后世子孙不可为官。这件子挖父坟的传言在金浦当地流传甚广,据查实,目前之侨后人尚无行政人员。

后世纪念

遗迹

1、郑之侨在金浦当地被惯称为“道爷”(这是代代相传的叫法,与其曾称兵备道相关),郑之侨墓葬在金浦街道石龟山上,常有后人到此祭拜。

2、“道爷”祠,由于年久失修,近年来,由后代子孙共同出资赞助重修,主要供奉郑之侨系内子孙(金浦当地全为“郑”姓,并非全为郑之侨后人)。

3、今遗有”大夫第“、”进士第“等府第,并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圣旨一道。原有诸多藏书,皆在文化大革命中流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