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 :中国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

更新时间:2023-05-29 11:01

民勤县(Minqin County),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地区部,南依凉州区,西毗金昌市,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自治区左、右旗相接,全县总面积1.59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民勤县常住人口17.33万人,辖18个镇,政府驻地在民勤县东大街9号。

民勤县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接界的边缘,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属温带大陆性干早荒漠气候,常年干燥,冬冷夏热。主要河流仅有石羊河一条。秦汉之际,河西为大月氏所居。新朝时期,民勤属张掖郡辖制。三国曹魏时期,凉州武威市等七郡,州治武威姑臧。东晋太元元年,被前秦消灭,前凉境内置宣威市北魏境内在汉宣威县故地置武安郡,领宣威一县。唐置明威戍,北宋初和西夏均在武威郡置西凉府,清代置镇番县,隶属凉州府。2001年9月,属武威市

民勤县以农业为主导,发展农业现代化、果蔬畜禽等重点产业,打造生物能源、绿色装备、绿色化工、绿色矿产、绿色食药五大产业集群,创建民勤红沙岗碳中和综合创新试点先行区。2022年,民勤县地区生产总值107.8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1:20.2:33.7。民勤县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2022年县域农业优先型经济发展先进县。2022年民勤县前三季度,二产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武威市第1位。县境内有省道4条,县道15条,金阿铁路专线1条,基本形成内通乡镇村社、产业园区,外连武威市、金昌市阿拉善盟的交通网和1小时经济圈

民勤县在28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沙井文化”,是甘肃省有名的“文化之乡”“教育名县”,被誉为“中原地区肉羊之乡”“中国蜜瓜之乡”“中国茴香之乡”“中国香瓜茄之乡”。县内有瑞安堡、圣容寺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民勤河南曲剧、民勤皮活制作技艺、民勤驼队传说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0多处,有民勤县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民勤苏武沙漠大景区、沙生药材科技文化博览园等6处国家A级景区。

名称由来

1929年,取消带有歧视、诬蔑性质的旧县名“镇番”,以“人民勤劳”之意改用新县名“民勤”。寓意人民勤劳之意,故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

民勤史前时期是石羊河水系下游的一块冲积平原形成的绿洲。

公元前800-前600年间,民勤县沙井文化分布很广,除沙井之外,三角城及端字号柴湾等许多地方都有。有人说,沙井文化的居民就是古月氏族,这是有可考依据的境内最早的居民。

秦汉至南北朝

秦汉之际,河西为大月氏所居。汉时县境当属休屠王的牧地。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刘彻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祁连山之战,同年夏,霍去病率兵从陇西县出发征讨匈奴,打到了民勤境内,缴获了盘踞在民勤一带的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县境归入西汉版图。

元封三年(前108年)至太初三、四年(前102-前101年)间,汉在河西开始陆续建郡置县。

新朝时期,民勤属张掖郡辖制,郡治武威市,境内置武威、晏然、宣威市三县。东汉时期,民勤属凉州刺史部武威郡辖制,郡治于西汉末由武威市已迁至姑臧县,境内仍置休屠(复西汉故称)、武威、宣威三县。

三国曹魏时期,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姑臧,地域包括今兰州市以西,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新疆东部,河西走廊全部和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区。武威郡治姑臧,辖显美,姑臧,宣威,武威,等八县。武威县部署护羌校尉。宣威,武威二县在今民勤境内,西晋时期,民勤属于凉州武威郡辖制,州郡治均在姑臧;境内置宣威市

东晋太元元年(376年),被前秦消灭。前凉境内置宣威县;又有祖厉县,系张轨收祖厉县人在汉武威县侧近别置,均属凉州武威郡。太元元年至十一年(386年),前秦统治凉州,州治武威市。前秦境内仍置宣威、祖厉二县,属凉州武威郡,郡治武威市

东晋隆安元年(397年)春正月,鲜卑族秃发乌孤建立南凉,定都西平,南凉统治凉州时,境内仍有祖厉、宣威二县,属武威郡,州、郡治所都在姑臧县,隆安元年(397年)五月,后凉建康太守段业自称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是为北凉,臧。公元412~439年,境内仍有祖厉、宣威市二县,属北凉秦州武威郡。州、郡治所均在姑臧县。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九月,北魏北凉,统一了北中原地区,是为北朝

北魏境内在汉宣威县故地置武安郡,领宣威一县,有户373。武安郡属凉州西魏北周境内无建置,其疆域并入武威市

隋唐至宋元

隋于开皇元年(581年),在今武威市置凉州总管府。大业元年(605年),废凉州总管府,改置武威郡。总管府和郡治所均在姑臧县。

唐在今县城南约20余里处,置明威戍。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凉州都督郭元振为了拓宽州境,在“北境中置白亭军’’,后改为白亭守捉

唐广德二年(764年)冬十月,吐蕃占领凉州。历经晚唐五代十国北宋初、西夏及元,600多年间,境内设置情况史无明确记载。位于红沙堡东南的破城子遗址,其中有大量西夏瓷器残片,也有北宋货币;境内北境沙漠中出土有西夏瓷扁壶等。可见,西夏时境内有定居的居民和游牧民族。

北宋初和西夏均在武威郡置西凉府。元在武威市城北30里筑新城,赐名永昌府(今武威永昌镇所在地)。在永昌府城置永昌路,降西凉府为西凉州,属永昌路管辖。今县境在元永昌路版图内。

明清

明洪武五年(1372年),冯胜定河西。洪武中,在境内置临河卫,治所在元筑小河滩城。

洪武十二年(1379年)正月,在庄浪卫(今永登县)置陕西省行都指挥使司。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由庄浪县迁至张掖市。镇番卫隶属于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明代在境内实行军屯和民屯,人口增加很快,这是境内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开发。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临河卫为镇番卫,并修城垣。成化元年(1465年),都指挥马昭拓筑城垣北隅,城周六里二分二十三步,高三丈一尺,池深一丈五尺,东、西、南三门。

雍正二年(1724年),置镇番县,隶属凉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镇番县为民勤县,取人民勤劳之义。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又改置武威专员公署,县仍属。道、区、署机关驻地均在武威市

1949年9月23日,民勤县解放,属武威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10月,民勤县属张掖市专区。

1962年1月1日,民勤县属武威专区。

2001年9月,民勤县属武威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省河西走廊东北部,南依凉州区,西毗金昌市,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自治区左、右旗相接,东西长206千米,南北宽156千米,总面积1.59万平方千米。位于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

气候

民勤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夏季短而较热,冬季长而较冷,年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3.2毫米,蒸发量2675.6毫米,降水集中在6-9月。水汽压多年平均570帕斯卡,7月和8月最大,平均1330帕斯卡;1月最小,平均150帕斯卡。昼夜温差14.3℃,年均气温8.8℃,年平均日较差14.7℃,极端最大日较差33.8℃。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8.6℃;最热月6月,平均温度21.0℃。日照时数3142.2小时,无霜期152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西北偏西风,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无霜期为152天。

地质

地质构造

民勤县境一部分属于北祁连槽缘凹陷带内,称南(武威市)盆地;大部分地域位于阿拉善盟台隆东南缘,称北(民勤)盆地。总趋势南高北低,四周隆起,中部平缓,呈阶梯状地堑构造。阿拉善台隆二级构造单元内,分两个三级单元,北部北大山地区为北大山拱断束,南部平原地区民勤中新断陷,二者以下羊房隐伏断层为界。北大山横断束内还存在两个四级构造,即深井坑和青土湖新凹陷。民勤中新断陷(即民勤盆地)内,存在有新地壳运动时所形成的低山残陵,即莱菔山狼刨泉山、枪杆岭山、苏武山等。

下羊房一线近东西向隐伏断层,为北大山拱断束与民勤中部凹陷两大构造单元的分界。该断层由阿拉善右旗的黑山头进入县境内,经过抱疙瘩山、独青山、莱山、团山子、东平湖并向北东延伸,至关照山南麓,伸入阿拉善左旗境内。断层规模宏大,断距达100~300米,为县境内主要断层构造。红崖山一线深大断裂,为武威盆地和民勤盆地分界线。断层永昌县西山口子进入境内,经馒头山、红崖山东延至阿拉古山、青山,伸入阿拉善左旗境内二道山终止。

马莲泉山平推断层,近南北向延长,破碎带宽80~100米,断层面产状陡峻,转轴倾角大于70°。除此以外,南马鬃山并发育有一系列北东一南西向逆断层、冲断层以及褶皱和复式褶皱。而近南北方向则发育为平推断层,如山口子复式向斜;下八浪井,复式背斜苏武山狼刨泉山短轴背斜;枪杆岭山倾伏背斜等。断线沿走向多呈“S”形扭动,倾角一般在50°~80°之间。

地层

民勤县地层主要有南盆地(武威盆地)地层和北(民勤)盆地地层两个大类。

南盆地(武威盆地)地层主要包括下元古界龙首山群、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纪、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主要岩性石灰岩页岩砂岩板石泥岩等,厚度在200米—2万米左右。

北(民勤)盆地地层,第四系覆盖面积广,地层发育不全,以缺失上元古界至下古生界为本区域特点。其地层排列自老而新为:下元古界、寒武系、石炭系、二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主要岩性为麻岩、大理石石英岩砾岩、砂岩、混合岩等组成,厚度在1米—4500米左右。主要分布于九个井、红圈山、毛条山、唐家鄂博山、红崖山—阿拉古山一青山、红山及西南部青苔泉、唐家沟等地。

地形地貌

民勤县地貌分山地,丘陵,平原,沙漠4种类型,分别占比6%、4%、21.8%、51.8%。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倾,全县最低海拔1298米,平均海拔1400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交界的二道山,为武威市和民勤盆地分界线,诸山相对高差在100~200米之间,平均海拔为1500~1700米,西北部的最高山峰抱瘩山海拔1936米,此外,盆地中部孤立分布有苏武山狼刨泉山、枪杆岭山等,剥蚀低山丘陵海拔高度1400米左右,相对高差最大50~60米。

山地地貌分布于盆地南北边缘。北部如抱疙瘩山、马莲泉山、刘家黑山、独青山等,南部如馒头山红崖山、阿拉古山。平均海拔一般在1500~1700米之间,平均相对高差160米左右,沟谷切割在30~40米之间。山体圆浑,无尖锐山峰,多为岛状孤山。基岩表面被剥蚀破碎沙石覆盖。植被稀疏,多呈单株生长。

丘陵地貌,多分布于剥蚀山前和盆地中部。前者如北部红圈山、驴头山、杏树梁山等;后者如盆地中部的狼刨泉山、枪杆岭山、苏武山等。海拔高度均在1400~1500米之间,平均相对高差80米左右。山势平缓、坡度较小。冲沟深20余米,河床宽浅,表面基岩裸露,或有薄层残积。

平原地貌,依成因类型又分为湖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和洪积平原。

湖积平原分布于绿洲周围和沙漠腹地,如青土湖、麻茨杆湖、井泉河、梭梭井、苏武山北麓等地,是石羊河灌溉余水汇集区,地势低洼平坦,坡度在2%以内。湖积平原普遍受风蚀作用,形成1~5米风蚀残丘,地表盐碱化发育。

冲积一洪积平原分布在盆地西南部即环河区、昌宁区、坝区、泉山区。该区域已有2000年垦殖史,地势平坦,系由亚松软土、粉砂土构成。土质肥沃,渠道纵横,乃民勤农业生产区之精华。另有零星小片沙丘和湖沼分布于其中,俗有“沙漠绿洲”之誉,面积3485平方千米。

洪积平原多分布于南北山前与山后地带,如关照山、毛条山山前、深井坑盆地、苏武山南麓等地。地面为洪积坡积砾石层,形成假戈壁景观。其形态多为倾斜平原,坡度达2~2.7%。

沙漠地貌为县境内主要地貌特征,分布面广,总面积8148.14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西边缘,盆地中部亦有片状、带状零星分布。依其形态分为蜂窝状、网格状、新月形沙丘、复合式沙丘、风积覆盖沙丘、固定和丛草沙丘。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石羊河是民勤县境内唯一的一条河流。天然河道石羊河仅存红崖山水库以南一段,名洪水河,河床开阔而浅,沙质,纵坡约千分之一。

石羊河

石羊河是内陆河,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北麓,处于河西走廊东部,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8条河流及多条小沟小河组成,汇流形成石羊河干流。石羊河流经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等4市9县区,向北流向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的交接处,阻挡着两撒哈拉沙漠的合拢。石羊河红崖山以上的流域面积约1.34万平方千米,长约28千米,上游各支流出山口的多年平均年径流为14.61x1000立方米。

湖泊

在发源于祁连山脉内陆河—石羊河下游,有一片二十多平方千米的湖泊,这就是石羊河的尾闾湖——青土湖

青土湖,地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陆河石羊河的尾闾湖。1959年,青土湖干涸,只留下长达13千米的风沙线。2010年,曾干涸51年的青土湖得以复活。青土湖季节性水域面积达27.65平方千米。

地下水

民勤县76眼地下水位观测井观测数据显示,2011年地下水采补达到动态平衡,到2017年底全县地下水位累计回升了0.372米。

水利

民勤县有一座大(2)型水库——红崖山水库。2016年,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被列为“十三五”期间中国172项重大节水供水水利工程,同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2016年新开工建设的20项重大节水供水水利工程之一。1975年以后,民勤县渠道衬砌工程开始,相继建成总干渠1条87.37千米,干渠和总支渠13条159.10千米,支渠84条512.82千米。2006年以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完成骨干渠道改建460.396千米,完成田间节水面积60.19万亩;完成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渠延伸工程砼箱型暗渠20.923千米。截至2015年,累计完成渠道衬砌4558.9千米,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8提高到0.637。

红崖山水库

红崖山水库位于石羊河下游,北距民勤县城30千米。水库始建于1958年,经过多次扩建加固后,库容达到1.48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90万亩,最大蓄水面积25平方千米。红崖山水库以蓄水灌溉、保护和改善民勤生态为主,兼具防洪、旅游等综合利用效能,是亚洲最大的沙漠人工水库、民勤唯一的地表水调蓄工程,也是民勤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工程。

土壤

民勤县土壤分为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共有灌淤土、潮土、灰土、盐土、草甸土、风沙土、沼泽土7个土类,31个亚类,70个土种。自然土壤分为灰棕漠土、风沙土、盐土、草甸土、沼泽土5个类,共有面积2265.11万亩。灰棕漠土,面积801.7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3.64%,主要分布在农区外围海拔1500米左右的低山剥蚀残丘和山前倾斜洪积扇形地上。盐土,是民勤县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域性土壤,面积175.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民勤县有耕地119752.76公顷,种植园用地3526.23公顷,林地534814.40公顷,草地304485.97公顷,湿地13282.50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021.9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339.1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464.81公顷。

风能资源

截至2022年8月,民勤县风力资源属三类资源区,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在5.6-6.3米/秒之间,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24-286瓦/平方米之间,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年风能有效利用小时数在1800-2000小时之间。全县已测明并规划建设的风电场5个,占地2261平方千米,规划装机规模1020万千瓦,已建成125万千瓦,剩余可开发规模895万千瓦。

光热资源

截至2022年8月,民勤县太阳能资源属一类资源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000-3500小时之间,年总辐射量在5040-6300兆焦/平方米之间。全县可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面积474平方千米,规划装机规模1993万千瓦,已建成60万千瓦,剩余可开发规模1933万千瓦。

矿产资源

民勤县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8月已探明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钛,等,能源和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煤,油母页岩芒硝青盐石膏晶质石墨石灰岩硅石,磷,水晶等。特别是煤储量丰富,初步探明储量达5亿吨以上,钛铁矿探明储量1.2亿吨、石灰岩储量3800万吨、石墨矿储量668万吨、花岗石储量3200万立方米、芒硝储量810万吨。其中煤炭主要分布于西大窑矿区、红沙岗矿区;盐、石膏分布在狼刨泉山和阿拉古山;石墨矿石分布在唐家鄂博山一带;芒硝分布于西硝池、白土井、汤家海子、苏武山一带;铁矿分布于红崖山一带。

水资源

截至2022年末,民勤县蔡旗断面过站总径流33080万立方米。其中,凉州区调水11047万立方米,景电调水9932万立方米,正常来水12101万立方米。全年全县用水总量35882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109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480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21371万立方米,生态用水量12936万立方米。地下水可重复利用水资源量6400万方,外流域(黄河)调水量9000万方。2022年底,供水能力可达到3.59亿方。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业配置水量可达4525万方以上。2023年第三季度,民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取了10个生活饮用水末梢水监测点水样各1份进行了监测。检测指标共30项,其中:微生物指标3项;毒理指标10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项。经检测,10份水样检测结果均符合GB5749-2006卫生标准。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6月,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100.9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在408千米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千米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8.28%。截至2022年,以“三北”工程为依托,民勤县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灌草治理选用沙木蓼沙冬青、梭梭、黑沙蒿沙生植物,荒漠化土地占比下降到88.18%。

生物资源

民勤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稞麦糜子、谷子、高粱等;毛皮用动物主要有赤狐沙狐荒漠猫高原兔蒙古兔麝鼠等。肉用种类主要有中国林蛙赤麻鸭、绿头鸭、灰雁白骨顶黑水鸡环颈雉毛腿沙鸡岩鸽山斑鸠灰斑鸠鹅喉羚、高原兔、草兔等。药用的有花条蛇1种。观赏鸟类主要有角百灵金翅雀山鹛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截至2005年,民勤县境内共有种子植物64科227属474种,单种科6个,单种属64个,植物区系以中亚荒漠成分为主。植被的组成成分以被子植物门为主,且北温带种类分布多;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且均为旱生或强旱生植物松科油松云杉等,榆科白榆大叶垂榆等。民勤县有裸果木发菜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动物

民勤县境内有鸟兽约95种,隶属24目43科。其中,两栖纲1目1科2种,爬行纲2目3科5种,鸟类15目29科68种,哺乳纲6目10科16种,虫类共10目46科164种。其中,害虫29科140种,天敌17科2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占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的12.5%。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1种,二级保护动物有鸢、苍鹰雀鹰白头鹞纵纹腹小鸮长耳鸮荒漠猫鹅喉羚等11种。2015年3月,鸟类迁徙期的监测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灰鹤等。

自然保护地

民勤县有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湿地公园——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民勤县东湖生态湿地公园。

截至2022年末,民勤县有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是在1982年省级沙生植物保护区的基础上,经甘肃省省政府批准将面积扩大28倍后,于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民勤县境内,石羊河流域下游,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6.5~125千米不等,批复面积389882.5公顷,实际管理图示面积396493.29公顷,因区内有汉朝连城,古城遗址而得名。保护区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绵刺等13种。有游华、灰背华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

民勤县东湖生态湿地公园,位于东湖体育公园北侧,总占地面积855亩,总投资1.26亿元,是集生态涵养、休闲游憩、环保节水、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带,是以生态湿地为主、兼顾景观、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休闲公园。栽植臭椿云杉山杏等适生性强、耐干旱的绿化苗木,绿化面积44.7万平方米。公园里栽植有海棠杜梨、云杉、月季、玫瑰等10余种陆生品种和黄菖蒲水葱睡莲等6种水生植物

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民勤县县城以南30千米处,南起红水河桥,北至红崖山水库北缘,南北长31千米,东西间于0.6-3.5千米之间,总面积6174.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233公顷,湿地率52.4%。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湿地宣教展示区,湿地合理利用区等4个功能区,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自然湿地,维系着红崖山水库乃至民勤绿洲的生态安全。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中亚和东亚至澳大利亚两条鸟类迁徙线路上的重要栖息地大天鹅白鹭灰鹤白琵鹭雁等候鸟迁徙过程中,会在这里进行补给,有一部分也会选择就地过冬。

自然灾害

民勤县自然灾害主要有干热风、沙暴风、干旱、霜冻、冰雹、地震、盐碱、虫害等。

干热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采暖散热器团北抬以及从中亚移来的暖气团在青藏高原维持、发展,或者与青藏高原暖气团合并叠加,呈一强暖高压脊。由此产生高层大气强烈的下沉运动。干热风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只不过是有强、有弱。

2023年9月6日傍晚到夜间,民勤县出现了7-8级西北风、阵风最大达10~11级,同时伴有强沙尘暴,最小能见度133米,为民勤近40年来9月最强沙尘暴。2023年,沙尘暴日数达13天,仅次于2006年的14天。

2023年8月27日,民勤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1月,民勤县辖18个镇,政府驻地民勤县东大街9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民勤县常住人口17.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3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2.58%。男性人口8.81万人,占比50.84%;女性人口8.52万人,占比49.16。全年出生人口0.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5.76‰;死亡人口0.25万人,死亡率为1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64‰。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384人;拥有高中(含中等专业学校)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14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839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527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0-14岁人口为19506人,占10.93%;15-59岁人口为117359人,占65.76%;60岁及以上人口为41605人,占23.3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2179人,占18.03%。

民族

民勤县拥有汉、藏、回、土、满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681人、流动人口4000余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常住居民99%以上为汉民。

语言

民勤县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北方言区河西系,在县境之内,受地域环境影响,环河区与坝区、湖区语音又有差异。重兴、蔡旗二乡居民中间,有很重的武威方言,其余各乡均为民勤方言。民勤方言的特点是咬字轻平,速度快,声音混浊短促,音调低沉;语汇丰银行富而口语化严重,缺乏汉语的轻盈、委婉和抑扬顿挫。

宗教信仰

民勤县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民勤县有圣容寺、法幢寺、苏武庙等宗教活动场所。

民勤县佛教活动历史久远。战国后期到西汉前期,匈奴休屠部落居住在县境,从事牧业生产,信仰佛教。《镇番县志》载,明洪武初年,县人在县城东北隅捐货创筑圣容寺,进行佛事活动。民国30年(1941)前,县属诸寺观居士组织“佛教居士林”。民国31年,信徒达万人之多,僧尼30多人,居士100多人。1951年,住寺僧尼共11人,其中圣容寺4人,地藏寺2人、阎君庙1人、枪杆岭山寺2人、土山寺1人、狼刨泉山寺1人。

民勤县道教活动在明清两代便有。清光绪时较为兴盛,1938年,本县信奉道教者组成道教会。道士刘殿元为理事长,还有常务理事2人,理事2人,监事1人。下设6组,每组有组长1人。其会有命学6人,东人15人,会员74人。理事会订立简章,刊发“民勤道教会”图记。其生活来源完全靠给人家念经送葬、完愿、镇宅等活动,收取花红礼。参加道教的多为厌世主义者。以“修行练性”“修仙得道”为其信奉宗旨。其内部分为参俗道士、助道士(未修参传坐静)、帮助三等。规定不经过参传的道士不能应事。解放后,道教会停止活动。

经济

综述

民勤县以农业、工业、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打造生物能源、绿色装备、绿色化工、绿色矿产、绿色食药五大产业集群。蜜瓜、茴香、果蔬及肉羊农业已成为民勤农业产业的名片。工业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光热装备,统筹推进输出电网、装备制造、电能消纳和储能研发等配套产业建设,规模效应显著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绿色装备产业突破发展。民勤县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形成集观光游览、商务飞行、航空摄影、短途运输、通航接待、度假休闲、飞行体验等产品为一体的“低空旅游金三角地区格局”。

2022年,民勤县地区生产总值107.8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1:20.2:33.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126元。民勤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2元。民勤县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2022年县域农业优先型经济发展先进县。2023年前三季度,民勤县二产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武威市第1位。

第一产业

民勤县的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薯类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有民勤中天羊业有限公司、民勤县隆丰工贸有限公司、民勤腾盛贸易有限公司等。2020年,民勤县茴香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约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2020年,收成镇西渠镇共种植蜜瓜9.6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64%,其中收成镇15个村全部种植蜜瓜,西渠镇33个村有29村种植蜜瓜。其他辐射带动区域种植蜜瓜5.4万亩。2022年,民勤县共建成万亩产业基地8个、千亩基地17个,新建30座以上节能日光温室示范点2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3个。累计建成规模以上养殖场198个。前三季度,全县畜禽饲养量达613万头(只),其中肉羊饲养量达404万只。

2022年,民勤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65亿元,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增加值49.1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97.1%。第一产业增加值49.77亿元。全年粮食产量21.47万吨,果蔬产量59.50万吨,瓜类产量46.06万吨,茴香产量1.94万吨,油料产量3.1万吨,中药材产量1.42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17万吨,年末牛存栏2.59万头,羊存栏151.20万只,猪存栏7.96万头,鸡存栏213.95万只。

第二产业

民勤县第二产业以采矿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为主。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全县产业构建的重要牵引。其中,民勤县境内太阳能风能资源富集,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光 ”资源。绿色工业实现突破。甘肃远景公司,大力发展“绿色转型 ”目标,着力打造“绿色工厂”。远景武威民勤智能风机制造基地一期项目顺利投产,标志着民勤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零”的突破,在加快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聚力打造碳中和试验示范区,形成年产风电整机2000兆瓦以上、机舱罩500套的能力,实现年产值40亿元。

2022年,民勤县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129个,全县实施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42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71.6%,新开工入库项目77个。第二产业增加值21.73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0%,规上工业10个大类行业中,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50.0%。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倍、67.7%、65.1%。

第三产业

民勤县第三产业以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旅游业为主。民勤县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旅游新业态的具体举措,以航空为纽带,将石羊河大景区、苏武沙漠大景区、民勤县城文化景区串联成线,进一步增强旅游通达性,形成低空旅游金三角地区,培育壮大产业结构,全面打响“沙海绿洲·风光民勤”文化旅游品牌。民勤县,共有旅游接待和住宿单位52家,星级宾馆3家,发展旅行社(营业部)6家,建成苏武沙羊美食街1处、摊位48个,累计建成旅游厕所78座、停车场21个。截至2023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127.86万人次,同比增长77.53%,旅游综合收入7.66亿元。

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6.35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8.6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48亿元,。2022年,取得外贸进出口登记备案企业69户。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76%,其中进口0.0175亿元,出口3.9366亿元。

经济功能区

民勤县有红沙岗工业园区和城东工业集聚区两处工业园区。

民勤红沙岗工业园区位于民勤县红砂岗镇,东距县城73千米。园区始建于2005年,2008年9月被武威市政府批准为市级工业园区,2010年4月被甘肃省省工信委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规划面积65.15平方千米,规划布局七大产业区,即低碳新能源产业区、资源加工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现代物流产业区、建材产业区、能源转化产业区、综合服务配套区。截至2022年1月,园区共入驻企业4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从业人员3400多人。2020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2亿元,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5.1亿元,工业增加值8.01亿元,入库税收1.75亿元。

民勤县城东工业集聚区是民勤县委、县政府于2003年建设的首个县域工业园区,2006年设立民勤县城东沙产业集中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2008年武威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民勤城东工业集聚区。2008年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园区,2010年被省工信委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园区面积7.95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91平方千米,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截至2022年1月,集中区入驻企业达到137户,累计注册各类农副产品商标26个,其中获得甘肃省名牌农产品称号3个。

重要企业

民勤县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是民勤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北大街17号。主营业务为农作物、林果产品种植;农、林、牧良种引进及成品收购、贮藏、加工、运输、销售;农机具和农业生产资料采购、供应;土地流转、涉农项目及设施农业服务,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业等。2022年,公司通过股份合作方式流转红旗村农民土地600亩,种植花椰菜甘蓝箭干白等大田供港蔬菜150亩,种植“我家的菜园子”12亩,建成全钢架无立柱节能日光温室24座,钢架拱棚32座,与北京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山东寿光冠霖农业公司、辽宁明升农业公司合作,引进“夏美伦”盘木瓜、“金妃”樱桃西红柿、“帅果5号”甜瓜、“黄金蟠桃”黄桃、“高粒沙”大樱桃、“黑金妃”葡萄等新品种15个,全部完成定植,计划明年春天启动小拱棚定植,并种植大田蔬菜500亩,形成蔬菜周年供应格局。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50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独立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4所,中等职业中专1所,小学14所,幼儿园2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2022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035人,中等职业中专在校学生1679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3771人,小学在校学生676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009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50人。全县教职工人数3071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96.0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72%。

民勤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33年,位于三雷镇苏武路19号,2003年被评定为甘肃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是全国多所知名高校优秀生源基地,“中原地区好教育”西北联盟和“丝绸之路”中小学研学联盟成员。学校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拥有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天文观象台、教师电子备课室、校园网吧、学生食堂等。2019年,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3800人,教职工246人。

科技

截至2022年,民勤县共实施科技项目48项,其中省级8项,市级10项,县级30项。全年各类专利授权量272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40件,外观设计29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79件。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省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5家以上、省市科技创新平台8个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县GDP的比重力争达到0.8%。谋划储备各类科技项目40项以上,组织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以上,争取中央和省市各类项目资金450万元以上。截至2021年6月,民勤县建成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5个,科技人才队伍数量达到5000人。

文化

截至2022年末,民勤县有文艺团体14个。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影院各1个。图书总藏量25.828万册。镇综合文化站18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248个,农家书屋299个,村史文化陈列馆134个。年末全县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3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2023年11月,民勤县第六届民俗民间文艺大赛圆满落幕,此次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3等奖3名,优秀奖5名。2023年9月23日,民勤县在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举行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体育

截至2022年末,民勤县有体育场地820个,体育场地面积48.244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平方米。2021年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民勤县代表队荣获奖牌9枚,其中金牌2枚、铜牌7枚;在市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荣获奖牌32枚,其中金牌16枚、银牌16枚。

民勤县体育场位于民勤县三雷镇北内环路3号,由民勤县体育中心负责管理,上级主管部门为民勤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2010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570万元。体育场区域内占地面积28863.4平方米,体育场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用于提供体育及相关服务的面积20000平方米。体育场内建有固定看台20000个,400米的标准田径场,铺装塑胶跑道;场内设有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儿童乐园等场地场,铺设人造草坪;建有两个室外灯光篮球场,均用硅PU造面;周边设有健身路径、老年门球场、主席台、看台、管理用房、公厕等设施。

医疗

截至2022年,民勤县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33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镇卫生院(分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民营医院6个。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433张,其中县级医院拥有床位960张,镇卫生院拥有床位258张。卫生技术人员143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18人,注册护士750人。

民勤县人民医院创建于1936年,截至2023年,发展成为一所集预防,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在职职工3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4名,医院占地45678.12平方米,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设有临床,医技,药剂,职能等16多个科室,20个专业,开放床位300张。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末,民勤县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察机构1个,环境监测人员10人,环境监察人员14人。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4天,优良天数比率为77%,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人工造林3.2万亩,通道绿化100千米,义务植树225万株,草原植被盖度18.65%。城区集中供热面积340万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8.1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区新增绿地面积3.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61万平方米,绿地率32%。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民勤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3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0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2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人数14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4万人。全县共有3897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28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62人享受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全年救助医疗对象3.62万人次,救助城乡困难家庭4800户。共有公办养老机构5所,民办养老机构1所,设置床位610张,在院人数378人。日间照料中心153个,其中城市社区7个,农村社区22个,行政村124个。

交通

综述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临凉州区,西南与金昌市连接,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个撒哈拉沙漠包围。县城距武威铁路储运中心100千米,距金昌金川机场95千米,公路运输均可直达。县境内道路通畅、交通便捷,S307线民红一级公路与S235线民勤至红岘公路横贯东西,G569线、北线高速纵贯南北,X101、X177等县乡公路与通村公路相互连接,北仙高速连霍高速接通,G569、G570、S370连通武威市金昌市阿拉善盟,金阿铁路专线1条,形成了对外与高速公路网多向衔接,对内与农村公路顺畅连接的干线公路网络。

公路

截至2022年,民勤县有省道4条,县道15条,公路总里程达到494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25千米、普通国道125千米、省道537千米、县道914千米、乡道636千米、村道2604千米,公路网密度达31.07千米/百平方千米。主要公路干线有S307、S235、G569等,全年完成公路货运总量626.19万吨,货运周转量203848.805万吨千米。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100千米,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700多千米。文化旅游活动修建停车场28万平方米,砂砾道路16千米。G569线北仙高速公路民勤至武威段通车,里程91.41千米。民勤(县城)至红砂岗一级公路已建成。北山至仙米寺高速公路(北山蒙甘界——仙米寺甘青界)民勤县城至武威段已建成通车。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民勤县共有客运车辆675辆,出租车455辆,公交车36辆。共有4条公交线路,82个站点。2022年公路客运总量71.1万人,客运周转量4229.41万人千米。2023年3月16日,民勤县决定关闭民勤县汽车站(东站)、民勤县三雷汽车北站(北站)、武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民勤汽车站(南站),统一调整进入民勤县客运中心车站集中排班发车。

人文

综述

2800多年前,民勤县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沙井文化”,是河西走廊上的绿洲名城、陇上遗珠,素有“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兵收复河西,在此置郡设县,东汉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禁于北海(今民勤县境内)牧羊19年,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武文化”。民勤的特色饮食有民勤羊羔肉、骆驼蹄筋、葫芦杂碎等。境内瑞安堡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庄园建筑,圣容寺是国内稀有的“千佛顶”寺庙,共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民勤河南曲剧、民勤皮活制作技艺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0项。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民勤县文物古迹有国家级文物古迹2处,省级文物古迹6处。

瑞安堡俗称“王团堡子”,位于民勤县城西南3.5千米处的三雷镇三陶村,建成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是原中国国民党地方保安团长民勤县大富绅王庆云的私人庄园,占地5000多平方米,大小院落8个,高脊瓦房140多间。瑞安堡的大门居中,中轴线对称,三进院由位于中轴线上的三道大门迭次而入,呈前中后院式。第一道大门置于庄堡前外墙的中轴线上,呈拱券形,高约10.8米,宽9.2米,条石镶基,大城砖砌筑,门扇木制,外包铁面,密施铁铆钉。大门内外眉背各有砖雕横额一幅,外镌“瑞安堡”,内刻“瑞安堡落成赠言”。2006年5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西北保存最完整的堡寨式民居,也是河西走廊民居建筑的代表作。

圣容寺(大寺庙),位于民勤县城西南隅,始建立于明洪武初年,成化初年由县城东北隅移建今址。坐北向南由山门、大雄宝殿、中殿、藏经阁组成一条中轴线,分前、中、后、观音堂、圣母殿等五个院落,各院均有陪殿和斋房等,共计房屋163间,总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顶棚由船底式方格天花板构成,其斜面与平面上满绘佛像彩云,曰:“千佛顶”。2013年3月被定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容寺主体结构为大雄宝殿。

东镇大庙,位于民勤县东湖镇西北侧红英村北200米。坐北向南,南北长94米,东西宽76米。由关帝殿,大成殿,雷祖殿,土地祠,文昌阁,魁星楼,廊房等组成,其中中大殿关帝殿面阔三间11.5米,进深二间12.3米,歇山顶,前接卷棚,殿内有三国历史人物壁画;后殿大成殿面阔五间17.5米,进深二间10.9米,歇山顶,前接卷棚。魁星阁下发现一修庙碑,现埋藏于地基中,据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乾隆。建筑保存较好,较完整,对研究清代建筑制度,建筑技术和特征有重要价值。1993年3月29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分大庙双楼,位于民勤县双茨科镇二分村南350米。始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爱新觉罗·颙琰十二年(1807年)重修,现存山门和两侧钟鼓楼,建筑总面积480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9米,进深二间5.2米,五单檐歇山顶。钟鼓楼均高15米,俗称“姐妹楼”,为木制结构,平面呈方形,面阔7.1米,进深7.3米,二层,周围廊攒尖顶,檐下施斗拱。保存情况较好,对研究清代建筑制度和建筑技术有重要价值。1993年3月29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井柳湖墩遗址,位于民勤县薛百镇薛百村西南6千米。是发现最早的一处沙井文化遗址,也是沙井文化命名遗址。遗址以柳湖墩土堆为中心,向四周延伸2千米为其保护范围。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等发现并进行过试掘。遗址分布于沙丘间,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3米。大部分已被沙丘覆盖,在沙岭战役间平地上暴露有大量夹砂红陶片。陶器为手制夹砂粗红陶,青铜器有刀、黑三棱、镞,另采集有石斧、带孔石刀、石镞。沙井柳湖墩遗址在1963年和1981年曾两次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6月,民勤县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8项。有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人,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人。

曲子戏在甘肃有两个流派,其中一种是从敦煌市天水市的漫长丝绸之路上各地唱的曲子,这些曲子戏因各地方言不同,都分别冠以本地地名,如敦煌曲子,清水曲子等。清同治间,民勤小曲进入兴盛时期,职业性小曲戏班“容尤堂”,曾“游艺于口外(今新疆一带),凡历三年乃归。2008年6月,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0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勤皮活制作技艺,是民勤县流传久远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流传于河西走廊地区,清中期及民国时期,伴随民勤的大批移民,传播到新疆,内蒙等地区。民勤皮匠分为两类,一类是白皮匠,专门加工皮衣,皮袄,皮帽,皮褥等衣物;另一类是臭皮匠,又叫大皮匠,专门利用骆驼,牛,马等大牲畜皮料进行生产生活器具的制作。民勤皮活制作技艺2017年3月入录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驼夫号子,是骆驼客在走南闯北的旅途中自创自唱形成的民勤地方民俗音乐,民勤骆驼客是古丝绸之路沿线从事驮运商贸行业的人,骆驼客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传承。民勤骆驼客在途中传唱着自编的《拉骆驼》等驼夫号子。曲调雄壮高亢,唱腔粗犷,古朴沧桑,常与骆驼有规律的步伐和有韵律的驼铃声相和。2017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饮食

民勤县人正常日子每天吃三餐,早晚各一顿,中午两点左右吃馍馍,也叫吃“晌午”,小暑以后,杂田开始收割,农活重又忙,一天要吃四餐,早上八至九点吃“幺食”,中午两点左右吃“饭罢饭”,下午五至六年吃“晌午”,太阳落后吃“黑饭”。八月恢复三餐。男人们到深秋或冬季,攒土拽粪起五更,太阳出时要吃一个墩墩馍。客人来了要端茶,端茶必须端馍馍,没有馍馍不能端茶。民勤的特色饮食有民勤羊羔肉、骆驼蹄筋、葫芦杂碎等。2013年,民勤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肉羊之乡”称号。

民勤羊羔肉,因沙漠气候与饲喂天然盐碱水草造就了独特的醇香,具有无污染,味美鲜嫩,脂肪含量低,不油腻,无膻味等特点,做法上有黄焖羊肉、开锅羊肉、烧烤羊肉等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大水羊肉和锁阳羊肉。大水羊肉是将分割好的手掌大小的羊肉块,下入盛水颇多的大锅清水中,加水、姜和大香等调味,再加大蒜、红葱等提味,文火煮熟,食之。锁阳羊羔肉是根据中医理论,在传统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食品,具有滋补肾阴、轻身养颜、温中壮阳的独特功效。

葫芦羊杂碎又叫扬风搅雪或葫芦菜和,最早于民间本家会的成员聚餐,工艺明快简捷,营养丰富,是素荤混吃的一味民间小吃。取洗净切块的羊(猪)肝肺肾肚肠,入水汆制,去粪腥油法,与用血浆热凝而成的血块一起下锅,文火熨煮,待八九分熟时,加入以葫芦(现称甜美南瓜)为主的自产无污染绿色蔬菜,旺火烧沸,待青菜,南瓜熟透,部分组织混成汤汁后,加入宽叶韭青椒桑姜,调料,青盐等提味压腥,既成。

习俗

民勤县一直流传有大年初一清晨5时左右外出“燎天蓬”的习俗。燎天蓬,也叫“垒旺火”,是河西走廊民勤县一带的一种传统春节节庆习俗。所谓“燎天蓬”就是照亮或者燃烧苍穹,荡涤尘埃,让苦难和不幸灰飞烟灭。先由老年人到牛棚去看,牛头朝哪个方向,喜神就在哪个方向, “燎天蓬”的人,穿戴一新,端着年食,在院子外牛头朝向的地方去迎喜神。“燎天蓬”时,要燃烧起干柴,一家大小,在火堆上从不同方向跨越,年轻人跨越火堆时,老年人要念“东去东赢哩,西去西成哩”的吉祥祝辞。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又名重五节。端午节当天,民勤县人们穿上新衣,门上插艾条柳枝,吃粽子,以此来纪念屈原。除此以外,民勤还有几种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特有习俗,主要是蒸扇子、做油饼粽子、插柳枝等。端阳节蒸扇子、送扇子的风俗由来已久,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在端阳节当天,亲友们相互赠送,以寄托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艺术

社火是古代一种在社日祭祀土神的活动,后演化为秧歌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现代,成为春节元宵节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社火阵容较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或数百人。场面壮观,扮饰者有工、农、兵、士、商,扮演的戏剧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骨精包拯秀才、仕女、滑稽人物(丑婆子、瞎子、大肚子等)、神话人物(如八仙过海)等;形式多样,有锣鼓队、唢呐队、秧歌队、花束队、旱船队、高跷队、舞龙队、舞狮队;内容丰富,有扭秧歌、舞龙、耍狮、摇旱船、踩高跷、跑驴、大头舞等。闹社火从农历正月初二日开始,元宵节后次日结束,时达半月之久。

民勤小曲流行全县。有“十里亭”“绣荷包”“下四川”“小放牛”“小拜年”“小姑贤”“卖布”“观灯”等60多个曲目。各种曲调各地在不同年代都填有不同内容的瑞安鼓词,或抄写成册,或心记口传。解放后,县文化馆曾组织人力走访歌手,现场录音录词,广泛搜集,荟萃成集,刻印散发,供业余演唱队演唱。

民勤小曲也称“镇番小曲”,流行历史久远,民间普及较广。据文字记载,成立最早的小曲班社是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1813)二分沟胡兆家班,建班后,“领五徒游艺于湖坝”。其次是同治二年(1863),红柳园陈友生创办的“容优堂”戏班。民勤小曲源于当地民俗音乐俚曲,又吸收了山西省、陕西、江苏省浙江省移民带来的民间小调及眉户秦腔、二人台等戏曲音乐成份而形成。民勤小曲戏,现在民间流传的约有50多本,其中《麒麟送子》《马盆》《大保媒》《打懒婆》等为独擅剧目。《张廉卖布》《闹书馆》《小姑贤》《小放牛》《下四川》等剧目。

特产

民勤县的大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甜,肉质致密,多汁,具有安神健脾,和中益气等功效。民勤红枣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2克-3.3克,糖分24%以上,还含有脂肪,粗纤维,有机酸,黏液质和钙,磷,铁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又富含多种维生素,故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鲜枣维生素c含量一般为380毫克-600毫克。

民勤县种植蜜瓜历史悠久,素有“蜜瓜之乡”之美誉。民勤县现已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最大的厚皮甜瓜核心产区和全国优质蜜瓜核心产区。所产的蜜瓜肉嫩汁多、香甜脆爽、风味独特,含糖量高,享有“民勤蜜瓜甲天下”之美誉。  已形成金红宝、哈密瓜、银帝、黄河蜜、玉金香五大品系、108个品种。每个系列品种有早中晚熟、大中小果型、中高糖度、有无网纹多种类型,产量、糖度、风味、品相各具特色。

2019年,“民勤茴香”通过欧盟有机认证。2020年,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民勤县“中国茴香之乡”称号。民勤茴香籽中含有的芳香油达到3%至6%,苯甲醚达到50%至60%,小茴香达到18%至20%,较其他同类产品高三至五个百分点。民勤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茴香,茴香年产量3万吨以上,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产品远销德国、法国等国家。

风景名胜

综述

民勤县境内有人工红崖山水库红崖山水库、石羊河中国湿地公园青土湖等。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苏武沙漠大景区,沙漠天文科普特色小镇摘星小镇。截至2021年3月,民勤县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处,国家AA级旅游景区2处。

重要景点

民勤县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民勤县三雷镇新陶村(原三雷中学旧址),距离民勤县城约3.5千米,占地面积64.82亩,共有藏品5500余件,是目前甘肃省内建设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民俗公益景区。景区主要建有生活用品馆,农耕场景馆,陶瓷器皿馆等主题展馆10个,大队部,合作医疗站,家谱陈列室,电影队等单项陈列展室17个,配套建设乡村民宿院落,非遗体验区,文创产品商铺,风味小吃一条街,三陶园蒙古包,农耕体验区,儿童游乐区等基础服务设施,是一家集藏品展示,民俗体验,红色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苏武沙漠大景区位于民勤县民南路23千米,苏武山北麓,腾格里沙漠腹地,占地面积1.12万亩,距民勤县城约30千米,东南紧靠拟建的哈什哈连接线,中有民南公路穿越,西北通过“时光廊道”与国道G569互通。整个景区项目分为摘星小镇、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沙漠戈壁农业示范园区、苏武小镇、现代牧场和沙漠武汉欢乐谷六个部分,是集天文观测、沙雕创作、旅游观光、现代农业为一体的旅游综合项目。2021年,该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民勤县沙生药材科技文化博览园,位于民勤县民西公路勤锋滩11千米北侧,占地面积450亩,建有综合服务区、中药材示范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生态农业休闲区、农产品加工体验区等功能区。园内有仿欧式民宅、休闲娱乐园、鱼塘等设施,博览园以“沙”和“药材”为优势,通过沙生药材标本辨识、沙生药材种植采摘、农产品加工体验等活动,使游客寓教于游,是集生产、休闲、餐饮、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9年9月20日,民勤县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5月,民勤县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年7月,民勤县入选2020中国交通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11月,民勤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水利部于2023年11月取消)

2021年9月8日,民勤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4月,民勤县入选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市、区)名单。

2022年,民勤县获评甘肃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年10月,民勤县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