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元瓘 :吴越第二位国君

更新时间:2023-05-09 22:26

钱元(音guàn)(公元887年—公元941年),字明宝,原名钱传瓘,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第二位国君,其父为吴越开国国君钱镠,其母为陈氏。

钱元瓘早年曾担任盐铁发运巡官、尚书金部郎中等职,后在吴越与吴国宣城市节度使杨行密的战争中,主动前往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充当质子。其后,钱元瓘返回杭州市,在讨伐叛乱、对外征战中立有军功。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钱逝世,钱元瓘继承父位,先后被后唐和后晋封为吴越王。统治期间,钱元瓘设立择能院,并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寺庙和宫殿。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钱元瓘因宫殿着火受惊生病,并于同年八月逝世,时年五十五岁,谥号为文穆,葬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市郊的玉皇山下。

多数学者对钱元瓘的执政举措和性格人品给予了赞扬,如欧阳修薛居正都指出,钱元瓘善于安抚部下,虽然从少年时就投身军旅,但也喜好儒学,处理政事很有决断,深受吴越军民拥戴。但与此同时,学者欧阳修也对钱元瓘喜好大兴土木提出了批评,认为他建造宫室超过了自己的权限,才招来了火灾的祸端。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钱传瓘于唐光启三年十一月(公元887年)生于杭州市(今浙江省杭州市),其父为吴越开国国君钱镠(音liú),其母为陈氏。钱传瓘长大后,被后唐朝廷授予盐铁发运巡官,不久又改任尚书金部郎中。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钱镠的部下许再思、徐等人勾结吴王杨行密麾下的宣城市节度使田頵(音jūn)发动叛乱,共同围攻杭州。钱镠率军打败徐再思后,想与田頵讲和。田頵提出与吴越联姻,达成结盟之事,实则是向吴越索要人质。钱镠便将自己的儿子们都召来,询问他们谁自愿前往田家成亲,儿子们都露出为难的神色,而年仅十六岁的钱传瓘主动请旨,前去宣州区(今安徽省宣城市)成亲。钱传瓘之母陈氏得知后,向钱镠哭诉,认为此举是将自己的儿子置于合谷穴之中,而钱传瓘宽慰母亲,说自己为国家排忧解难,死而无憾。

钱传瓘前往宣城市后,田頵背叛了杨行密,吴王杨行密会同吴越军队一起攻打田頵。每当田頵战败而归,就想杀掉钱传瓘,田頵的母亲常常保护钱传瓘,使之免于一死。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吴越军队与杨行密攻势猛烈,田頵在出战前,对手下说,如果今日不能取胜,就必定杀死钱传瓘。此后,田頵被围困在宛水桥(今安徽省宣城市南门桥),被士兵杀死,手下部众溃逃,田頵之母带领钱传瓘前往吴越,钱传瓘得以返回家乡。

屡立军功

其后,钱传瓘升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多次率军讨伐叛乱、抗击贼寇,立下诸多军功。唐天二年(公元905年),处州刺史卢约之弟卢(音jí)领兵侵犯永嘉(今永嘉县),钱传瓘奉钱镠之命前去讨伐。卢佶派出四十艘巨型战船应战,而钱传瓘认为敌军的精锐尽在此处,应当避其锋芒,于是率军从其他水道登陆,以骑兵偷袭的方式大败敌军,斩杀了卢佶。后梁干化三年(公元913年),吉州区刺史李涛率兵来犯,钱传瓘奉命前去征讨。钱传瓘见山谷中树木密集,便下令将树木全部砍伐,断绝敌军的退路。当时,南唐国君李昪也在军中,钱传瓘与他作战,几乎要将他俘获,但徐知换了衣服,骑着骡子逃走,钱传瓘俘获了李涛及其部下共八千余人,率军返回。

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钱镠应后梁朝廷之命,举兵讨伐吴国,命钱传瓘担任水战各军都指挥使,率领战船自水路进攻。吴人派出水军应战,钱传瓘下令在船上装上生石灰、豆子、火油等物。交战时,钱元瓘见敌军势力强大,命令水军暂避锋芒,躲过敌军的攻击。南吴战船庞大,调头困难,钱元瓘乘机发动进攻,顺风而下,往空中抛洒石灰,石灰被风吹向南吴战船,吴军迷失方向,钱传瓘乘势纵火烧船,大败敌军,俘获了军使彭彦章等人,并获得战船四百艘。吴人知道无法与钱传瓘对抗,只得与钱镠讲和,钱镠因此事,上奏后唐朝廷,任钱传瓘为镇海军节度副使、检校司徒。其后,钱传瓘又被加封为检校太师中书令等。

继承父业

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钱镠年老,想确立自己的继承人,便将儿子们召来,让他们各自叙述自己的功绩,大家都认为钱传瓘功绩最大,理应继位。等到长兴三年(公元932年)钱镠病重时,他召来群臣,命他们从自己的儿子中择贤立帝,群臣都认为钱传瓘军功卓著,品行端正,可堪重任。于是,钱镠将自己的符节、钥匙等授予钱传瓘,将他立为继承人。长兴县三年三月,钱镠逝世,钱传瓘十分哀痛,以至于四天没有吃饭。其后,钱传瓘与兄弟们为钱镠守丧。长兴三年四月,钱传瓘开始执掌朝政大权。

治理吴越

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后唐朝廷派遣使者来到吴越,将钱传瓘封为官爵,并命他担任尚书令。其后,后唐和后晋朝廷又先后将他封为吴王、越王和吴越国王。

钱传瓘继位之初,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钱元瓘,其兄弟名字中的“传”字也都随之改为“元”字;此外,钱元瓘遵从父亲遗命,继续推行尊奉中原的政策,采用中原大国的年号,先后臣服于后唐、后晋两朝,并废除吴越国的典章制度,改用藩镇之制,以示臣服。在位期间,钱元瓘任命处州刺史曹仲达为知政事,辅佐朝政大事,还设置择能院,负责选拔人才、评定官员优劣,命浙西营田副使沈崧管理此事。

惩处兄弟

钱元瓘的兄弟钱元球、钱元珦(音xiàng)因在此前立有军功,钱镠曾赐予他们军队。钱元瓘继位后,钱元球等人倚仗权势,更加骄纵蛮横,增设军队,还随意用烙铁炙烤属吏,上书钱元瓘时也不守法度,以至有谋反之心。钱元瓘得知后,在宫中宴请钱元球、钱元,宴席开始前,侍从告诉钱元瓘,钱元球等人在袖中藏有兵器,意图谋反,钱元瓘便下令将两人杀死。其后,钱元瓘允许两人以公爵之礼下葬,对他们的下属予以赦免。

大兴土木

钱元瓘在位期间,多次兴修宫殿寺庙。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七月,为表示对父亲钱镠的怀念,钱元瓘重建了开元宫。此外,钱元瓘还在城外建了寺庙,请求后唐朝廷为之赐名,后唐朝廷将其赐名为千春。其后,钱元瓘又在城南修建了五座寺庙,在城北的山上修建了净空院,还修建了昭庆律寺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有僧人得到了奇异的木材,将其打造为观世音的塑像,钱元瓘下令建造天竺道场,又修建天长净心寺供奉佛像

受惊去世

天福六年(公元941年)七月,丽春院起火,殃及内城,宫室府库几乎全部被烧毁,钱元瓘只得迁至瑶台院居住,而由于火势猛烈,钱元瓘受惊生病,至八月时,已经难以起身。在临终前,钱元瓘向内都监章德安安排后事,命儿子钱弘佐继位,并希望章德安辅助儿子治理国事。八月二十四日,钱元瓘逝世,时年五十五岁,谥号为文穆。其后,钱元瓘被安葬于国城龙山的南原上。

主要作品

据《旧五代史》记载,钱元瓘曾著有诗词千余首,并将其中的优秀作品择出,编成诗集,名为《锦楼集》,但其作品多已散佚,仅在《全唐文》和《唐文拾遗》等诗集中有少量诗作留存。

历史评价

关于钱元瓘的人生经历,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评价。

多数学者对钱元瓘的执政举措和性格人品给予了赞扬,如史学家欧阳修和史学家薛居正都指出,钱元瓘善于安抚部下,虽然从少年时就投身军旅,但也喜好儒学,处理政事很有决断,深受吴越军民拥戴。此外,史学家吴任臣认为,钱元瓘在位期间,严格遵守钱镠留下的治国理念,谨慎小心,从而守住了父亲的基业。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则对钱元瓘的为人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他对待兄弟和善友爱,颇具仁慈之心。但与此同时,学者也对钱元瓘喜好大兴土木提出了批评,认为他建造宫室超过了自己的权限,才招来了火灾的祸端。

人物轶事

骑马逃脱

钱元瓘在一次作战中,手下的将领曹筠投奔敌军,导致吴越军队陷入劣势。钱元瓘骑马逃奔,后有敌军追击。走到一处高岸时,钱元瓘举起马鞭对天发誓,说如果上天帮助我,这匹马就能跃上岸边,否则我将被摔下马,战马奋力一跃,登上河岸,钱元瓘得以逃脱。

尽心侍父

钱镠在世时,钱元瓘对父亲十分孝顺,用心侍奉,不敢有所懈怠。钱镠性情严肃,且容易着急,每次召唤钱元瓘,都要求他立刻到。钱元瓘觉得系衣带等步骤过于繁琐,拖沓时间,便换成阔裤大袜,以便听候传唤。钱镠晚年时,将政事交给钱元瓘处理,钱元瓘对大小政事都亲自过目批阅,以至于手上起了胼胝。为了更好地回答父亲的询问,钱元瓘也学习父亲年轻时的做法,在枕头旁放置粉盘,夜里想到什么就记录在粉盘上,以备父亲过问。

墓葬

钱元瓘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市郊的玉皇山下,墓前有明嘉靖所立的“吴越国文穆王墓”碑。钱元瓘墓为石墓,分前、中、后三室。石椁用红色砂砾岩厚石板制作,封门和门框用大块石灰岩凿刻,连接处都作出榫卯。前室原施有彩绘,后室四壁雕刻图像,表面施有彩绘,上层为宽带状牡丹图案,中层为四神,下层为十二生肖神像。后室石椁顶部刻天文图,以北极星为中心,星象位置准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此外,墓葬中还出土了一批秘色瓷,制作工整,有的瓷器还有贴金装饰。钱元瓘墓的壁画布局严谨,是吴越陵墓制度的典型代表。

家族成员

相关作品

研究著作

影视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