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屿硐天 :位于浙江台州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

更新时间:2024-09-20 16:43

长屿硐天是一处历经千年开采而形成的硐窟景区,位于长三角地区南翼,浙江台州湾南隅温岭市东北。

景区总面积为16.18平方公里,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其中八仙岩、双门硐以硐群景观为主。核心景区3.3平方公里,由双门硐、观夕硐、水云硐、双门石窟等景点组成。长屿硐群是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景观,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共有28个硐群,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

1998年,长屿硐天被基尼斯记录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石硐”,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5年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十大最具特色的景区”,2010年获得国家矿山公园称号。

名称由来

《嘉庆太平县志 地舆三》载:“屿不甚大而最有名,并石苍、黄监或统称‘长屿’。”长屿因风峦蜿蜒起伏,犹如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长屿硐天风景区,位于长三角地区南翼,浙江台州湾南隅温岭市东北。距温岭市区6公里,距台州市市区18公里,距台州路桥机场15公里,距温岭站17公里,距甬台温沿海高速公路出口、甬台温高速公路出口分别为9公里、18公里。东濒东海,南连温州市,西邻义乌,北接宁波市,路网四通八达。

气候

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春长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全年有两个雨季,5~6月为梅雨期,7—9月为台风暴雨期。年平均降雨量1660毫米。年平均气温17.3℃,最热的七月气温在33℃~35℃之间;最冷的一月气温0℃一6.7℃,气温表现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再加上丘陵区森林植被的“林荫效应”,因此大部分山区气温比市区平均低3~4°C,具有避暑消夏功能,为开展生态度假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地形地貌

长屿硐天风景区,系老雁山余脉,山峦海拔在150米左右,属低山丘陵。长屿硐天地势西高东低,自西东逐渐倾斜伸入东海。有平原、低山、高丘、代丘、台地、海岸、岛屿、滩涂等地貌,以平原为主。

由于古气候的剧烈变化、海面的多次动荡、新地壳运动的升降等因素,造成山区与平原区的第四系在岩性、成因及厚度上有较大的差异。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二个一级构造复式隆起带南段东侧,构造形迹反映以断裂为主。

地质

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已知的矿种有天然气、泥炭、金、铅锌、黄铁矿、叶腊石、明矾石白陶土、陶粒黏土花岗石及建筑石材等18种,产地41处。长屿建筑饰面板材开采地(KD1),是温岭市四处开采地之一,位于新河镇娄村南一带,长屿是温岭市重要的建筑饰面板材(凝灰岩)产区,已有近千年开采加工历史。岩石种类较多,主要为晚侏罗纪喷出岩构成的山体,以火山碎屑岩为主,包括熔结凝灰岩、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其次是燕山晚期几次入侵的各种类型的花岗岩和少量的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辉绿岩等。

历史沿革

长屿地区的采石洞窟开凿的准确年代虽无史志文字记载,但通过古代采石的区域社会背景分析,史籍与遗迹考证,和地表测年等历史和科学的考证方法,可以将其历史大概分为五个时期:

一是南北朝——隋唐的条石开采初期

长屿地区石矿发展始于1600多年前的魏晋以后,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人口稀少,开采规模不大,只是零星的采石活动开始。至隋唐年间,有大量外来移民到新河一带,长屿地区的农业兴盛,石板石料的开采规模才有所扩大。在双门硐至登明硐一带则已成小规模采石,所采石材以条石为主,少量石板。留下的采石遗址为小型的露天阶坎式及直穴式采坑。

二是宋代的条石与石板开采高峰期。在距今1000年前后的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国家政权中心南移,水利交通、城镇建设的兴起,修筑海堤和水闸工程用石的大量需要,使长屿的石板石料生产终于发展成为统一行业,催生了长屿地区第一个采石高峰期的到来。据《嘉靖太平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有(堰坝)14座,闸12座,桥5座。他们所用的建筑石材都是长屿地区的角砾凝灰岩。双门硐——登明硐——道源硐一带采石规模较大,所采石料为条石和石板。留下的采石遗址为较大型的露天阶坎式,直穴式采坑和半露天覆钟式采坑。

三是元明时代的零星开采期。宋以后,长屿经济衰退,人丁减少,发展滞缓,在此期间仅有零星开采活动,所采石料主要用于道路和城镇建设。明初,倭寇扰乱沿海,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在沿海一带建造70多处城池,长屿石板石料又普遍使用。至明成化年间设置太平县先后稍为好转,境内桥梁已增至79座。

四是清代石板开采高峰期。清康熙以来200多年间,长屿采石活动在丘陵地带全面展开,所采石料为石板和条石,主要用于城镇、寺院、民居、水利、道路建设。留下的采石遗址在半露天覆钟式采坑为主。清代光绪年间,再次开展兴修水利工程。《光绪太平县志》记载,当时有闸27座,桥115座,同时,石雕技术也日臻精湛,留下了大量石窗、石臼、石盆、杵磨等石雕作品和生活用具,石材用途拓宽,用量增加。清道光19年(1839)8月,李裕泰创办长屿石矿,有矿工48人,年产石板9116丈。

五是近代和现代高速开采期。民国时期,矿场增加到70多家。民国26年(1937)李鸣涛等52人,以145股集资1450元,开办长屿石料远销使用合作社。民国28年(1939)发展至2000余人,年产石板14.4万块,长屿所产的石板,除本地需求外,还销往临海、黄岩区宁波市,更远销东南亚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间,由于大规模建设用石需求,现代采矿技术融入采石工艺,采掘和运输条件大为改善,开采速度和规模大幅提高,长屿采石活动高速发展,洞窟采坑迅速向山体内部延伸,形成了恢弘壮观,结构复杂的采坑洞窟群。所采石料以石板为主,留下的采石遗址为平洞连结成链状的井下直穴式,覆钟式采坑。1950年,开采矿山500多亩。1959年改称地方国营长屿石矿。1961年转为县集体企业。1983年,长屿石矿矿井发展到236个,设立温岭县长屿石矿联合公司,从业者达7000多人。80年代初,随着建筑、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建材的更新,石板销售开始滑坡,石料加工兴起,主要产品有条石、块石、石子、石粉花岗石板材装饰材料等。1987年,长屿石矿联合公司有矿井150口,年产石板87万丈,销售额达138万元。县石料厂仅加工路面就达148万块。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建筑用材的更新(大都采用砖、水泥制品),石板销售开始滑坡。90年代开始,石材淡出建筑市场,石矿开采规模也随之缩小。采石矿业风光不再,当地石矿工人都纷纷改业,而石矿只得招募外省民工开采。20世纪90年代后期,石料机械化加工企业逐渐兴起,主要产品有石条、块石、石子、石粉石雕坯石及板材装饰材料等。

景区布局

景区总面积为16.18平方公里,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其中八仙岩、双门硐以硐群景观为主。核心景区3.3平方公里,由双门硐、观夕洞水云硐双门石窟等景点组成。长屿硐群是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景观,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长屿人一一锤的凿击,取出了上亿立方的石材,现留下了28个硐群,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崇国寺和野山景区,则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崇国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约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的历史。“长屿硐天,世界罕见”,集雄、险、奇、巧、幽为一体,成为中国海滨独具魅力的风景旅游胜地。

重要景点

双门硐

明朝李有诗云“独秀峰边翠作堆,幽栖如入小蓬莱”,描述的就是双门硐景区,其面积达22000平方米,山脉重峦叠嶂,景色满目葱茏。景区由石园,盘龙潭、未然亭、石窗迷宫等景点组成,是集青山秀水、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石文化景观于一体的观光、休闲景区。

观夕硐

观夕硐位于长屿硐天凤凰山北麓,是干年采石留下的最大硐群,有348个硐体,硐内面积为5.38万平方米,容积为131.21万立方米。硐内凝灰岩削壁成廊,天窗顶空,石架悬桥,层叠有致,变幻莫测,更有硐积水成潭,犹如硐中长河,泛舟畅游,别有一番情趣。全硐由九曲含珠桥、岩硐音乐厅、弥勒大佛、坐井观天、硐天宝碗、赏月台、观音壁、观止亭等景点和游船娱乐项目串连成线。

水云硐

水云硐位于长屿硐天凤凰,山北麓,由52个硐体组成,其中透天硐6个,水硐8个,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可观丽日彩云,可观碧水沧波,众多硐体,气势磅礴,别具奇态。中国石文化博物馆系水云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最大的硐穴博物馆,硐体岩性为火山碎屑岩,色呈多彩,天然壁画形态万千。景点由序展区、采石遗址历史发展区、天然壁画、采石技术展区、用石文化展区、区域背景展区组成。

双门石窟

双门石窟位于凤凰山北麓,是一处以石窟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胜地。景区风光秀丽,云迷松径,石漏溪声,瘦峰幽谷,深洞明宫。景区内有着十分丰富的摩崖石刻,还有干姿百态的石窟凿像,以及精妙深玄的道家故事壁画。

熊猫馆

熊猫馆位于石船坑中游,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由三大主体组成:一内展馆,两个外展馆。四川卧龙大熊猫欢欢安家于此。

净明硐

净明硐位于石船坑中部南侧凤凰,山腰丛林中,是一处尼姑庵,始建于康熙初年,山门由125块巨石垒筑,门前有迎客樟一株。门旁有联曰“净则一尘不染,明来万法皆空。

八仙岩

八仙岩位于长屿硐天东园区凤凰山东侧,因山巅岩壁上有八块酷似八仙聚合的山岩而名。景区以八仙岩寺为中心,以硐群为主体框架,间以峭壁、岩、飞瀑、流泉、碧潭、幽谷、茂林,而寺观、摩崖、石桥、山径、村舍附丽其间,种类丰富,风貌各异,集宗教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人称“仙乡"。

凌霄硐

凌霄硐位于凤凰山东侧山麓,为长屿硐天28个硐群之一,由38个硐体与相关景点组成。硐馆开发总面积已达12400余平方米,这些硐馆全部隐蔽在山体内,不见日光。硐体高者达30余米,宏大宽敞;低窄处仅只2.5米,深幽莫测。

文圣硐

文圣硐位于凌霄硐西南,以摩崖石刻、石雕等艺术形式,建设硐前物语、文圣生平、孔子庙规制、儒学精髓、孝感动天等景观,全景式反映了孔子风范和儒家学说的内涵,被誉为“天下儒家第一硐”。

获得荣誉

(资料来源)

景区交通

温岭站位于温岭市大溪镇潘郎,火车站右边有城乡客运站,可乘坐滨海、箬横镇的车至长屿硐天下。

温岭新客站位于温岭市中心,客运站右边有温岭城乡客运站,可通往温岭市各乡镇,可乘坐滨海、新街、金清、永安至长屿硐天下。

台州路桥机场位于路桥区,自机场出来可乘坐松门、新河、新街至新河站下,再换乘温岭车至长屿硐天下。

参考资料

长屿硐天风景区.长屿硐天风景区.2024-01-11

长屿硐天的地理位置.长屿硐天.2024-01-11

长屿硐天风景区.长屿硐天风景区.2024-01-11

温岭长屿硐天风景区.温岭长屿硐天风景区.2024-01-11

采石历史.温岭长屿硐天风景区.2024-01-11

景点介绍.温岭长屿硐天风景区.2024-01-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