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风雨桥 :侗族的传统桥梁建筑形式

更新时间:2023-09-30 19:28

侗族风雨桥,又名凉桥、花桥、回龙桥,现存约有400多座,分布于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侗族居住区。

现存的大型风雨桥最早建于清乾隆(1736年-1795年),多数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1796年-1820年)。风雨桥大多选址在村寨的水口处,将亭与廊结合在一起,采用叠顶方式形成规整的塔状;桥墩以青石垒砌,桥梁、桥柱及桥面建筑全是杉木构成,只凭榫卯交叉错插结构将木料固定,整座桥不用一根钉子。对侗族人来说,风雨桥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承载了侗族人的宗教信仰,他们相信,风雨桥可以护佑村寨兴旺、村民健康,还可以招财进宝。

风雨桥是建筑与桥梁的完美结合,集桥、亭、塔、廊四者于一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桥梁的精髓。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侗族的风雨桥也是侗族的关键符号,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等领域均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名称由来

侗族的居住区主要在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处,侗寨大多修建在河溪两旁,临水而居。因此,凡是有侗族聚居的地方就必然有桥,许多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走马,又可遮风挡雨,所以被称作“风雨桥”;桥上设有扶手和长凳,可以让行人乘凉小憩,又被称为 “凉桥”;桥身漆彩雕画,也被称作“花桥”。

地理分布

湖南、贵州、广西地区侗族风雨桥有400多座,其中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有115座,龙胜各族自治县有36座,贵州黎平县100余座,从江县50余座,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42座。另外,贵州省榕江县锦屏县天柱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湖南省的会同、绥宁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区还有一些零星分布。湖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中一些贯穿侗族村寨的小型河流是风雨桥比较集中的地方。

历史沿革

由于缺乏史料记载,侗族地区桥梁的产生和发展的具体年代很难确定,只能从建筑所共有的规律以及民俗学生态学、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中,大体了解风雨桥的产生和发展脉络。

原始社会晚期,木构架建筑已经有了雏形,也产生了最简易的桥。侗族先民们在较浅的溪水中放置一些大石块或将一根根木头放在河上搭起了原生态的桥,以解决通行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在黄河流域普遍出现。唐、宋、元时期,特别是宋代,中国桥建筑发展到鼎盛时期,侗民们学习了汉族的木结构建筑技术,用托架简梁式结构建桥。侗乡盛产杉木王侗族人几乎都用杉木建桥。因为侗乡大多处于多雨潮湿地带,木桥在日晒雨淋下很容易破损、断裂。侗族人就想到了在桥上铺瓦、建造桥廊的方法,这样既可以保护木桥,又可以遮风挡雨方便路人,风雨桥的基本形式开始萌芽。

后来,侗族人结合了鼓楼与侗族民居的建筑艺术,将鼓楼的塔楼结合于桥亭造型中,形成多层飞檐塔式桥亭,与桥廊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可以满足行人休息、乘凉、眺望的需求,成为规模庞大的多功能实用建筑。侗族地区现存的大型风雨桥最早建于清乾隆(1736年-1795年),多数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1796年-1820年)。

建筑特征

选址

汉文化传入之前,多数侗族地区以村寨河湾鸭鹅常栖之地为风雨桥建造地址的首选。自清代以后,风雨桥的选址均要请地理先生来勘察定位。侗族的风雨桥多建造在村寨的水口处,对于依山傍水的村寨来说,水口是村寨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村寨地域常见的界定要素。水入口处往往就是村头,水出口处则是寨尾,侗家人把风雨桥建在村头寨尾,与他们的风水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水是财源的象征。风雨桥建在寨尾,可以拦截财源,积蓄财富。风雨桥建在村头,可以避免村寨与不利地形相冲,起到驱挡邪物、保护村寨的作用。

材料与工艺

风雨桥均系土木结构。桥墩以青石垒砌,桥梁、桥柱及桥面建筑全是杉木王构成,侗族工匠利用传承了七千多年的技艺,将凸出来的榫头和凹进去的卯眼扣在一起,两块木头便紧紧相扣。大小条木凿木相吻,卯榫衔接,柱、挂、 梁、枋横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牢固。未曾用一钉一铆,全是由木柱相互交织镶嵌而成,便可以屹立千百年。

建筑结构

风雨桥形式多样,根据桥梁结构,风雨桥可分为木梁型、石梁型、石拱型、木拱型,其中木梁型较多;根据桥顶的造型可以分为硬山顶型、悬山顶型、歇山顶型、混合顶型,其中混合顶型的风雨桥居多;根据廊桥的空间形式可以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敞式,封闭式的风雨桥相对比较少见。

风雨桥的建筑结构一般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是石筑墩台的桥基,分为桥台和桥墩。桥台是桥两端的基座,结合河道两边的自然地形,局部砌以青石护坡而成。桥墩是竖立在河道中的六棱柱体大石墩,外壳由青石砌成,内部以料石填芯,迎、背水两面制成锐角,有效减少水流冲击力和蚀损。

中部是桥跨,全部为木制结构。风雨桥是单向伸臂和双向伸臂相结合的多跨木制梁式桥,桥跨用粗长的大杉木条并行叠置在桥基上。桥台处以岸壁为基点,用若干层木梁逐层单向伸臂递出,向桥墩靠拢。在桥墩顶处,木梁往桥面平行方向两边平衡伸出桥墩外,以短木托梁,逐层向上,层层挑出承重主梁。风雨桥以层层出挑的密布式悬托架梁和简支复合体系结构,使台墩及梁柱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了宽大的桥面和稳固的结构。

上部是桥面廊亭,采用卯榫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桥廊宽敞,两侧木柱间设有坐凳栏杆,供人歇息。桥壁上雕画着雄狮、千年鹤、蝙蝠等吉祥物。栏杆外挑出一层檐,增强了桥的整体美感,也保护桥面和托架不受风雨吹刮。桥面上方建有各式各样的廊亭、塔楼。塔楼多是抬梁和穿斗混合构架,下方为正方形,上方是四边形六边形密檐式攒尖顶歇山顶

相关文化

灵魂崇拜

侗族的传统宗教仍处于原始宗教状态,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是因为有灵魂附体才有生命,在阴间游离的灵魂来到了阳间投胎,才会有新的生命产生。而灵魂从阴间来到阳间,必须通过一座桥。因此,侗族的村寨,自古就密布有大大小小的桥,有石板桥、木拱桥、石拱桥、铁索桥,更多的是风雨桥。传说人的灵魂从阴间来到阳间投胎,是随着风雨一起来的。他们到了一个村子,看见有桥,便往桥上走,然后从桥上走进某家去投胎。如果他们来到村子边,找不到桥,他们就会往别的村去。因此,侗族村寨世世代代都认为,桥建得越大越多,便越能吸引更多的灵魂通过,村子的人丁便越加兴旺。

护佑健康

侗族人还认为,桥对人一生的健康具有护佑作用。因此,侗族人家的小孩一出生,就要请巫师卜卦,以明确他的灵魂是从哪座桥过来投胎的。然后备办祭品(通常为鸡、猪肉、鱼、酒、糍粑、香纸)去祭桥,而且往后每年的除夕晚上都要去祭拜。侗族人还认为,桥如有损坏,就会影响人的健康,因此要及时维修或重新架设。侗族人一生到世上,就要永生永世记住这座“生命桥”。

龙脉风水

汉文化传入侗族地区以后,侗族地区的桥又附上了一层风水观念的神秘外衣。村寨建设大型的桥,一定要建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之上,而且要选择在溪河两岸两条山梁对接之处。山梁是“龙脉”,桥将“龙脉”对接起来,形成龙盘之地,不仅可以护卫村寨,而且可以把上游的财气福气一起拦住,从而使村寨成为聚宝、集福之地。这时候的桥,通称为“福桥”“风水桥”。

代表建筑

程阳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坐落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马安寨。始建于1912年,到1924年建成,桥长77.76米,桥道宽3.75 米,桥面高11.52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程阳风雨桥是中国木制建筑的艺术珍品,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与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桥并称世界四大历史名桥,有着“世界十大最壮观桥梁之一”的美誉,1982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岜团风雨桥

岜团桥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独洞乡团寨的苗江上,规模略小于程阳风雨桥。岜团风雨桥建成于1910年,桥长50.2米,为3墩2廊3亭式的木石结构。桥面分设人行道和畜行道,人行道宽3.9米,净高2.4米,畜行道宽1.4米,净高1.9米,畜行道桥面比人行道低2米。2001年,岜团风雨桥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翅龙风雨桥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侗族古村落群素有“百里侗文化长廊”之称。其中位于坪坦河流域,始建于清代中晚期的“八村九桥”是湘西侗族民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经典,于2006年5月被评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一座拱形翅龙风雨桥最具代表性。这座桥位于湘西通道县侗族坪坦乡坪坦村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原名龙皇桥,1931年复修后更名翅龙桥。翅龙桥全长63.01米,面宽3.86米,为四柱三间排架,共设22廊间。

建筑价值

风雨桥是华族的一笔伟大的物质财富和文化遗产,是各族文化不断交融的产物。风雨桥是建筑与桥梁的完美结合,集桥、亭、塔、廊四者于一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桥梁的精髓,被建筑学家们认定为“榫卯抵承梁柱体系之大观”,不仅在建筑造型、结构、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独具一格,其稳定性与抗震性更是现代桥梁的榜样,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等领域均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侗族的风雨桥是侗族的关键符号之一,既是侗族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也是侗族人互助精神的象征。对于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交流互动、民族认同和民族群体价值观意义重大,甚至被称为“侗族人的脊梁”。

开发与保护

困境

风雨桥大多数年代久远,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许多风雨桥遭到严重的破坏。有些风雨桥下的水质极度污染,河水严重萎缩甚至枯竭,风雨桥失去了其基本功能。也有些风雨桥年久失修,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基本需求。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对风雨桥现实需求的下降,风雨桥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风雨桥的技艺和其背后的文化正日益没落。

保护

自20世纪末以来,一些对历史古迹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风雨桥的保护主要是参照《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规章制度。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技艺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风雨桥是侗族木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很多地方的风雨桥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发

风雨桥是侗族特色民间文化,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实现产业文化发展提供了资源。然而,风雨桥只靠自身的力量未免会显得势单力薄,无法单独撑起侗寨产品产业文化的担子。为此,风雨桥要实现产业文化发展,就必须与侗寨其他特色文化融合在一起。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目前三江县初步形成了以程阳风雨桥景区为中心,集民族风情、山水风光、文物古迹、生态环境、宗教和奇石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格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保护了侗族文化资源

相关评价

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游览程阳风雨桥后,赋诗盛赞:“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当代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说:“总观侗族鼓楼、风雨桥,在我国木结构的科学技术上,具有高度的价值。”

广西民族大学教师马可靠认为,风雨桥是集桥、廊、亭符号于一身的建筑,集合了侗族干栏民居和鼓楼的木构工艺,是侗族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吴善诚说:“侗族认为风雨桥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村头寨尾修建风雨桥能保佑整个村寨。在风雨桥界定的范同内,人们可以放心地建房、植树、种田。 另外,在水入口处建风雨桥还起到装饰入口的作用。”

轶事与传说

保护风雨桥

2004年7月20日,贵州省黎平县地坪镇,一场百年未遇的洪水冲毁了地坪风雨桥。当地上百名侗族年轻村民自发地跃入洪水中,冒着暴雨,顶着巨浪,拼死打捞风雨桥的构件。随后,村民们沿着河继续寻找,告诉沿途村庄的人们,上游漂下来的木材是他们家乡风雨桥的构件,请这些村庄的人也帮他们搜集构件。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从贵州打捞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抢救回了73%的风雨桥构件,特别是桥上的28个大型构件无一遗漏地被运回了村庄,使风雨桥得以重建。当风雨桥复建开工时,全乡民众载歌载舞,场面感人。

回龙桥

很久以前,有一对恩爱的农家夫妇在路过风雨桥时,河底下的螃蟹精看上了农家妇人,于是便施法令狂风四作,将妇人卷走,想让这位妇人嫁给自己,但妇人誓死不从。丈夫看见妻子被风刮走,伤心不已。夫妻二人的故事感动了河底下的一条花龙,花龙不忍他们夫妻分离,便冲出水面与螃蟹精搏斗,最终将妇人救下,夫妻二人得以团聚。后人为了感谢花龙,便重新修缮了河道上的木桥,请工匠师傅在花桥的柱子上雕刻出花龙的形象。在花桥建好的那天,突然彩云满天,瑞气千条。众人一齐望去,才发现是花龙现身,此后风雨桥又被称为“回龙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