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鲁峰 :喜马拉雅中段的山峰,世界第五高峰

更新时间:2024-09-20 22:29

马卡鲁峰(尼泊尔语:मकालु,英语:Makalu),地处喜玛拉雅山脉中段,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南部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地理坐标东经87°05′20″,北纬27°53′23″,海拔高达8463米,为世界第五高峰。

马卡鲁峰及其所属的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由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亚洲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在地质构造上,马卡鲁峰属于大喜马拉雅序列,该地区的淡色花岗岩构成马卡鲁峰的大部分。马卡鲁峰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山峰,拥有5条主要山脊,其峰顶常年覆盖着冰雪,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马卡鲁峰是南部潮湿季风区与北部喜马拉雅高原和青藏高原半干旱地区之间的分水岭,冬半年干燥风大,夏半年呈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山峰附近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喜马拉雅塔尔羊、长尾叶猴、雪豹等。

1955年5月15日,法国登山队的2名登山者首次登上马卡鲁峰峰顶。马卡鲁峰地区的主要景点有嘎玛沟景区、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湿婆达拉(Shiva Dhara)等。

命名

马卡鲁峰在藏语中意为“黑色巨峰”。峰名源自梵语“Maha-Kala”,意为大恶,同时也是印度教中至高无上的湿婆的别称,其性情反复无常,时而邪恶残忍,时而温和善良。在当地方言中,马卡鲁峰还有另一个名字“Kumba karna”,意为巨人。

位置境域

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为世界第五高峰,地处喜玛拉雅山脉的中段,位于东经87°05′20″,北纬27°53′23″,西北方直线距离24千米处为珠穆朗玛峰。马卡鲁峰坐落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两国以其西北山脊和东南山脊为界,北侧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南部的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南侧在尼泊尔境内。

成因

马卡鲁峰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其地质成因经历了数千万年的地质演化和构造发展。约6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亚洲大陆板块之间存在一个广袤的海洋,名为新特提斯洋。在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洲大陆板块相撞,关闭了在两个板块之间存在了一亿年的新特提斯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在两个板块碰撞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推进,开始向亚洲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同时板块碰撞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促使喜马拉雅山脉开始形成。在大约1000万至2000万年前,随着两个大陆板块持续碰撞和地下深处岩石的回返,喜马拉雅山脉不断抬升。地下深处岩石的回返运动使喜马拉雅山脉顶部的熔体变得更为广泛,并凝聚成大型叶理平行片,形成了包括马卡鲁峰在内的喜马拉雅山脉高峰。

地理特征

气候

马卡鲁峰是南部潮湿季风区与北部喜马拉雅高原和青藏高原半干旱地区之间的分水岭。马卡鲁峰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冬半年干燥风大,为干季和风季;夏半年为雨季,呈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雨季通常从每年6月初持续到9月中旬,强烈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暴雨导致冰崩、雪崩频繁发生,同时也让山区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气候极为恶劣。从11月中旬到翌年的2月中旬,气温受到强烈的西北寒流控制,温度可降至-60℃,平均气温在-40℃到-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在4月底到5月末,或者9月到10月之间,是风季与雨季相互过渡的时期,通常会出现3至4次的好天气,持续2到5天。

地质

在地质构造上,马卡鲁峰属于大喜马拉雅序列,该序列是由菱锰矿级岩石、混合岩和淡色花岗石组成的25-30千米厚的地段。淡色花岗岩在大喜马拉雅序列的上部构造层中广泛分布,但在马卡鲁峰地区尤为厚重。马卡鲁地区的淡色花岗岩是一个大型侵入体,其横向范围也很广,构成马卡鲁峰的大部分。此外,早期的花岗岩已被后期阶段的含堇青石的淡色花岗岩横切和侵入,后者构成马卡鲁峰的上层金字塔结构。

渐新世晚期和中新世早期,喜马拉雅山脉上部的生物岩-闪长岩片麻岩被马卡鲁峰的电气石白花岗岩侵入。花岗岩的基岩地形在马卡鲁峰的岩面上尤为发达。黄白色的花岗石形成陡峭岩壁,经常受大风和雪崩的侵蚀,偶尔也会受到冰雪的作用,呈现出大面积的剥蚀面。在马卡鲁峰西南壁的前缘,黑色片麻岩形成了紧凑的基岩地形。马卡鲁峰的西北壁则由中新世白云母花岗岩体及其向副片麻岩的注入带组成。

地形地貌

马卡鲁峰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山峰,在构造上相对孤立。山峰的金字塔形状是碗状盘旋冰川从四面八方向山顶侵蚀的产物。侵蚀留下的细小山脊在山顶相交,形成从上方看为“X”的形状。马卡鲁峰有5条主要山脊,分别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上的卫峰名叫珠穆隆素峰(Chomolonzo),主峰平均海拔为7816米,共有三个顶峰,主峰位于南部,中峰和北峰海拔分别为7540米和7199米。西北山脊的卫峰为马卡鲁Ⅱ峰,又名“Kangchhungtse”,海拔高度为7640米。东南山脊的卫峰稍高,海拔8010米。所有卫峰上常年覆盖着冰雪,山峰之间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锯齿形的陡崖和裂缝,冰崩、雪崩频繁发生。坐落在马卡鲁峰山麓的河谷,名为巴伦河谷(Barun Valley),该河谷位于尼泊尔的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内。

水文

湖泊

尼泊尔马卡鲁地区有两个重要的冰蚀湖,分别为下巴伦湖、巴伦湖。其中巴伦湖位于马卡鲁峰的山脚下,下巴伦湖位于马卡鲁大本营的徒步路径旁,长2.7千米,宽600米。

下巴伦湖(Lower Barun lake)地处海拔4500米的巴伦河谷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27°47′51″,东经87°05′26″,是由巴伦冰川逐渐后退和融水在冰碛复合体前汇集形成的,过去的冰川活动沉积了大量的岩石、砾石和土壤,形成一个巨大的土丘,将湖泊拦腰截断。下巴伦湖是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水量最大、最深、增长速度最快的冰蚀湖,也是是尼泊尔最大的潜在危险冰蚀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下巴伦湖的面积迅速扩大,截至2019年,湖面面积达2.2平方千米。湖水的最大深度为205米,含水量为112300000立方米。

河流

巴伦河(Barun river)发源于马卡鲁峰山麓朝南山坡上的巴伦冰川,是科西河水系中的一条重要河流。巴伦河的上游河谷被冰川作用雕琢成“V”形,河道沿着“V”形河谷低流,形成不同层次的阶地,最终向南汇入科西河水系。

冰川

喜马拉雅山脉约有32000平方千米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约占喜马拉雅山脉总面积的17%。喜马拉雅山脉中冰川较集中的地区通常是拥有高峰的地区,其中包括马卡鲁峰地区。

巴伦冰川

巴伦冰川(Barun Glacier)位于马卡鲁峰南坡的悬谷中,被包括马卡鲁峰在内的高耸山峰从三面环绕。侧谷中的众多冰川在进入主干冰川河谷的地方形成冰瀑,为主干冰川提供补给。山谷中多处可见古老的冰川侧垄和冰川终碛垄沉积,移动的冰雪在积水处凿出了坑洞,在冰川的搬运作用下,有巨大的漂砾(石块)被移动到冰川末端。融化的水以多条辫状河道流动,汇合成巴伦河的主流。巴伦冰川是下巴伦湖的补给冰川,由于下巴伦湖在不断扩大,受其下切、冰川裂隙舌的动态变化以及波浪对冰川前沿的反复作用,巴伦冰川不断出现冰崩现象。

生物

植物

马卡鲁峰南麓位于尼泊尔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内,其植被由海拔高度分为四个类型,依次为海拔1000米以下的亚热带娑罗树林,海拔2000-3000米之间的温带橡树、枫树、木兰林,海拔3000-4000米之间的亚高山桦树、冷杉、杜鹃林,海拔4000-5000米之间的植被类型为高山牧场的草本植物、草和杜鹃、杜松灌木。该地区有3000多种开花植物,包括25种杜鹃花、48种报春花、47种兰花、19种竹子、15种橡树、86种饲料树种、67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

马卡鲁峰北麓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南部的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植被分属山地暖温带常缘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至高山亚寒带冰雪生态系统等6个山地垂直生态系统。境内植物资源丰富,有虫草、胡黄莲、雪莲花天麻等200多种名贵中草药,还有长叶松、叶云杉木本植物

动物

马卡鲁峰南麓所在的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拥有蝴蝶315种,爬行动物43种,两栖动物16种,鱼类78种。哺乳动物有88种,其中珍稀野生动物有小熊猫、雪豹、喜马拉雅麝、、云豹、喜马拉雅黑熊等。此外,该地区记录有348种鸟类,其中有7种珍稀或受保护鸟类,包括黄胸柳莺、宽嘴鹟莺、尼泊尔、棕喉鹛、刺鹛、纹头斑翅鹛、白项凤鹛。

马卡鲁峰北麓所在的定日县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喜马拉雅塔尔羊、长尾叶猴、雪豹、棕尾虹雉、黑鹇、藏雪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狼等。

人类活动

族群和文化

夏尔巴族

夏尔巴人(Sherpa)名称中的“夏尔”,意为东方,“夏尔巴”指东方来的人,为散居在中国、尼泊尔印度不丹等国边境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跨境民族,其主体部分居住在尼泊尔境内,约4万人。夏尔巴人在中国西藏境内约4600人,主要居住在聂拉木县樟木镇定结县陈塘镇等地。夏尔巴人属于中国未识别民族之一,拥有本民族的语言夏尔巴语,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常使用藏文作为书写文字。夏尔巴人的部分生活习俗与藏族相同,又因受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民族特色。大多数夏尔巴人信奉藏传佛教,多数教徒信奉萨迦派和噶举派,还有少部分信奉格鲁派宁玛派。夏尔巴人以佛教教规作为行动准则,喇嘛在夏尔巴人中享有特殊地位。

在马卡鲁大本营附近,有数处夏尔巴人的定居点,当地居民将下巴伦湖被视为守护神“Nhepu”的居所。他们相信守护神能保护他们免受疾病、饥荒和灾难的侵袭。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各社区都会举行祈福仪式,以祈求守护神的庇佑。在夏尔巴人的定居地,冰湖溃决等灾害事件通常被视为神灵对人类活动扰乱或玷污圣地的报应。

藏族

藏族是一个跨省、跨境民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和环喜马拉雅山脉的不同国境。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地带的农耕人和高原地带以放牧为主的古羌人等族群。藏族聚居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迭,地势高峻,主要以农牧业生产为生计。农区的主食是糌粑,由炒熟的青裸或豌豆磨制成面粉,用茶水拌食。牧区的主食为牛羊肉,藏族人通常使用随身携带的木碗和带鞘短柄尖刀来进食。藏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藏语支,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藏文的创制时间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前期,为拼音文字,字体主要为“有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为整个藏族地区的通用书写文字。藏族先民最初信仰“苯教”,在公元7世纪后开始信仰藏传佛教。大多数藏族人信奉藏传佛教中的黄教,也有一小部分信奉红教、花教、白教等分支。

在马卡鲁峰北侧的西藏自治区定日县,藏族是该县的主要民族,占当地总人口的96.8%。当地的藏族群众在进行游牧耕田、祭天等生产生活时,创造了一种集歌、舞、乐、弹唱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称为“洛谐”,藏语意为南部歌曲,“谐”泛指歌舞。在洛谐表演中,藏族男子使用扎念琴和三弦琴等乐器弹唱,藏族女子手拉手进行歌舞表演,呈现出鲜明的西藏地域特色。2008年,定日洛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在稞麦种植季节开始之前,当地藏族群众会举办“四秧节”,开展赛马、歌舞、聚餐等活动,以祈愿来年丰收。

登山活动

攀登马卡鲁峰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活动,由于其峰体上常年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且山麓冰川上多锯齿形的陡崖和裂缝,冰崩、雪崩活动频繁,致使攀登难度极大。滑坠、雪崩、滚石、严寒、缺氧、高山病等风险都是对登山者专业性、技术性的考验。在历史上的16次马卡鲁峰的攀登活动中,只有5次攀登获得成功,并且还未有登山队在冬季成功攀登马卡鲁峰。截至2017年6月1日,成功登上马卡鲁峰峰顶达499人次。

1955年5月15日,法国登山家让·库兹(Jean Couzy)和莱昂内尔·泰瑞(Lionel Terray)经西北山脊登顶马卡鲁峰,两天内,又有7名登山者到达峰顶。

1997年5月21日,俄罗斯登山队的5名登山者沿西侧山脊成功登顶马卡鲁峰,该线路被认为是攀登马卡鲁峰的最困难线路,在此次攀登成功之前已有6支队伍从西侧山脊攀登失败。

2003年5月14日,“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的5名登山者从尼泊尔一侧登顶马卡鲁峰,创造中国登山界的最新纪录。

交通运输

马卡鲁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的边境线上,受到地理条件限制,交通较为闭塞、往来有限,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

铁路

马卡鲁峰附近地区最近的火车站为西藏自治区的日喀则火车站,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是拉日铁路的终点站,为国家二等火车站。车站是拉日铁路沿线13个车站中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火车站,可容纳300人候车。

公路

马卡鲁峰附近地区的公路有中尼公路,该公路为连接拉萨市与日喀则市定日县协格尔镇的公路。

航空

马卡鲁峰地区附近有日喀则定日机场尼泊尔的图姆林塔机场。日喀则定日机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梅木村,为国内支线机场,距定日县城直线距离约33千米,紧邻318国道,主要作用于交通出行、服务旅游和抢险救灾,兼顾国防建设。图姆林塔机场位于尼泊尔图姆林塔以西,是前往马卡鲁峰的主要入境机场,可经徒步路线到达马卡鲁大本营。

进山路线

在中国境内前往马卡鲁峰地区的常见路线为珠峰东坡环线,该路线为徒步线路,起点在西藏定日县曲当乡的优帕村,途径小乌拉垭口、卓湘山谷,可抵达距离马卡鲁峰最近的汤湘营地,该营地被称为最佳观景平台。此外,也可从拉萨市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江孜县、日喀则至协格尔,行程670千米,需时两天。后往西转南经白巴、帕卓、卡达至尤帕乡,行程约120千米。此后可换乘轮牛南下,沿甘马藏布河(朋曲河支流)河谷到达沙基塘登山大本营,行程约60千米。沙基塘登山大本营位于马卡鲁山的东北山麓,海拔3600米,是一处较为开阔,水源充足的营地。

尼泊尔境内前往马卡鲁峰地区的常见路线为巴伦河谷徒步旅行路线,需从图姆林塔徒步出发,途径塞杜瓦、塔什贡等地,到达马卡鲁峰山麓的巴伦河谷。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冰川消退

气候变化导致21世纪冰川消退的速度比20世纪更快。随着融水量的增加,径流水会积聚在冰川表面凹陷处或者已经消退的冰川前沿,形成冰碛阻塞湖。这些湖泊通常会不断扩大,合并成更大的湖泊,而冰碛阻塞湖是冰湖溃决洪水最常见的来源。位于马卡鲁峰山麓的巴伦河谷至少发生过两起已知的冰湖溃决洪水事件。其中一次发生在2017年4月17日,事发地点位于下巴伦湖东侧约3千米处,由于落石引发了一场洪水,这场洪水在巴伦河河道上沉积了大量的泥石流,影响了下游的定居点,包括佛教寺庙和茶馆等。这次事件表明,由于冰川消退,巴伦河谷中一些岩石单元和山峰暴露出大量不稳定的岩石,对下游地区构成严重的威胁。

垃圾污染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前往喜马拉雅山脉的游客不断增加,导致垃圾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据统计,2018年前往喜马拉雅地区的游客达3300万人,全年仅游客产生的废弃饮料瓶就高达4342吨。这些饮料瓶无法自然降解,只能被运出山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由于收集和转运的成本居高不下,超过80%的饮料瓶最终只能在当地填埋,严重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冰川的消退。马卡鲁峰作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之一,吸引了众多登山团队,其中很多登山团队把垃圾丢弃在难以清理的高山营地上,这些垃圾会在风化、冰川融化、雨水冲刷的过程中逐渐移动,最终进入河流或海洋,造成天然水体污染。此外,登山者产生的大量固体垃圾和废水,包括药品、电池和卫生用品等,可能含有危险物质,会污染地下水、溪流、湖泊和土壤,对下游地区居民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环境保护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和尼泊尔政府都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工作小组以及环境保护基金会等。

2017年,西藏喜马拉雅高山环保基金会成立,基金用于表彰在喜马拉雅山峰所在地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团体和个人。此外,为解决垃圾污染问题,西藏自治区各地成立美丽公约志愿者服务队,并设立多个简易分类存储点,仅2019年志愿者队伍的行动就超过2000次。

尼泊尔政府在2014年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登山者在攀登之前交付一笔“垃圾押金”。攀登包括马卡鲁峰在内的高于8千米的山峰,登山者需要支付396300尼泊尔卢比(约合21283人民币)的押金。如果登山者遵守规定将垃圾带下山,押金将全额退还。2016年,一个名为“治愈喜马拉雅山脉”(Healing Himalayas)的组织成立,该组织旨在清理喜马拉雅山上的垃圾,保护喜马拉雅山的原始美景。该组织已从喜马拉雅山麓清理了约800000公斤的不可降解垃圾,并规划在旅游热点地区建立垃圾回收设施。

风景名胜

嘎玛沟景区

嘎玛沟景区位于日喀则市定日县定结县之间的嘎玛藏布河及其西侧谷地,是一处海拔跨度2000米至5000多米的河谷,素有“世界最美丽谷地”之称。河谷东西长约55千米、南北宽约8千米,总面积约440平方千米,属于徒步探险旅游景区,景区内保持了原始的自然风貌,可观赏珠穆朗玛峰、洛子峰、马卡鲁峰等高峰景观。

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

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Makalu Barun National Park)位于尼泊尔东部,西侧与世界遗产的萨加玛塔国家公园毗邻,东侧与阿伦河相接。该国家公园由尼泊尔政府与山地研究所于1992年共同合作创建,核心区占地约15万公顷,周边缓冲区占地8.3万公顷。马卡鲁峰以及其南部山麓的巴伦河谷坐落在该公园内。公园内包括大片的亚热带和温带森林以及高山地带,这些地区分别生存着许多中喜马拉雅亚热带森林、中喜马拉雅温带森林和欧亚高山生物群落的特有物种。

湿婆达拉

湿婆达拉(英语:Shiva Dhara,尼泊尔语:शिव धारा)位于尼泊尔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内的一个圆顶状洞穴旁边,高约152米,是国家公园内的朝圣圣地之一。在尼泊尔传说中,湿婆达拉曾是湿婆与其妻子帕尔瓦蒂的沐浴之地,被当地人视作湿婆神最神圣的水龙头之一。该地已成为一个宗教圣地,几乎终年被积雪覆盖,每逢满月之夜,无数朝圣者都会跋涉到这里沐浴。

参考资料

马卡鲁峰简介及攀登历史(图).央视网.2023-10-07

..2023-10-07

马卡鲁峰.西藏在线.2023-10-07

变质岩—破解喜马拉雅山形成奥秘的“黑匣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3-10-08

..2023-10-08

Makalu.NASA Earth Observatory.2023-10-07

定日县.广博地名网.2023-10-09

珠峰东坡——定日嘎玛沟景区.定日县人民政府.2023-10-08

Makalu Barun National Park.Birdlife International.2023-10-09

Barun Valley of Nepal.Altitude Himalaya.2023-10-09

马卡鲁峰.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0-08

..2023-10-08

..2023-10-08

..2023-10-22

Makalu II (Kangchug Tse) Overview.Nepal Himal Peak Profile.2023-10-22

Studying Lower Barun lake, the abode of Nhepu.ICIMOD.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定日县基本情况.定日县人民政府.2023-10-09

..2023-10-0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10-09

夏尔巴人生活习俗及其婚俗 .藏地阳光.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藏族-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0-09

藏族-风俗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0-09

定日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定日县人民政府.2023-10-22

定日洛谐.定日县人民政府.2023-10-22

定日洛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22

定日县藏族庆祝“四秧节”.中国西藏新闻网.2023-10-22

日喀则火车站 (RiKaZe Railway Station).火车票网.2023-10-09

定日机场建设项目.定日县人民政府.2023-10-09

Tumlingtar Airport.Nomad’s Land.2023-10-09

日喀则站候车大厅能容纳300人.日喀则新闻中心.2023-11-14

..2023-10-09

他们要为喜马拉雅建“帽子”,让1900万个塑料瓶消失.关注森林网.2023-10-09

喜马拉雅山已成巨型垃圾桶?!乱扔行为屡禁不止,清理者欲哭无泪…….山西晚报.2023-10-09

高原美景如此多娇——西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央广网.2023-10-10

致力推进高山环境保护 喜马拉雅高山环保基金会成立.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2023-10-10

About Us.Healing Himalayas.2023-10-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