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元恺 :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20:10

鲍元恺,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44年出生于北京市。曾在天津音乐学院任教,时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现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艺术研究所所长。

人物经历

鲍元恺,1944出生于北京,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57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196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3年到天津音乐学院任教。1991年就任天津音乐学院教授,2005年成为厦门大学特聘教授。现任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厦门爱乐乐团艺术顾问、厦门演艺协会艺术顾问。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音乐研究》编委、中国音乐金钟奖音乐作品评委。是首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05年获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2012年获厦门大学“南强奖”。其作品成为在海内外演出率最高的中国管弦乐作品,被收入到国内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各个年级的音乐课本作为欣赏教材。

主要经历:

1957年发表第一首歌曲作品《登山》,同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56级插班。

1958年参加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红领巾乐队”(现中国少年交响乐团)。

1959年从长笛专业转学作曲。

1961年至1963年跟随苏夏教授学习作曲。

1962年保送升学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从师苏夏、杨儒怀陈培勋、段平泰。

文革,中断学习,先后以“反革命”“五一六分子”罪名被关押五年。

1973年到天津音乐学院任教。

1979年至1982年跟随许勇三教授学习作曲理论,重点研究贝拉·巴托克作品。

1987年至2005年任《音乐研究》编委。

1991年《炎黄风情》首演,投入以西方音乐形式展现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风“系列创作。

1992年获颁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3年应美国新闻总署(USIA)邀请访问美国。

1993年至1995年转至江定仙教授门下学习作曲。

1988年(增补)、1992年、1996年任天津市政协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委员。

1994年至2005面先后九次到台湾访问、演出本人作品和从事专业教学。

2000年《台湾音画》在台北市首演,2006修订,重写第四乐章,列为第二交响曲。

2001年《华夏弦韵》在北京首演。

1998年任天津市政协第十届、2002年连任第十一届常委。并任天津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外事及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2002年至2007年任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任常务理事。

2002年至2005年任台湾南华大学教授其间两次会见该校董事长星云大师

2004年转入交响曲创作,第一交响曲《纪念》在成都首演并由雨果公司出版唱片。

2005年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

2006年第三交响曲《京剧》在北京首演并由EMI集团出版唱片。

2007年任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2008年第四交响曲《厦门》在厦门首演。

2009年第五交响曲《禹王》在北京首演。

2011年任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

2012年第六交响曲《燕赵》在北京首演。

2013年在天津图书馆举办从教40周年讲座。

2013年到2014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系列讲座《植根民族传统 身世界乐坛》。

主要成就

艺术风格

鲍元恺一方面保持从民俗音乐汲取养料与精华,同时又把西方音乐中的作曲技巧吸取进来,把中国民歌变成了一个艺术品。民歌是一个比较原色的艺术,真正的专业艺术作品,需要经过高层次的艺术处理,这点他做到了,而且成功了。

艺术主张

“作曲训练,对位比和声更重要。特别是二声部对位,简直是作曲的基础。”鲍元凯

音乐教学

鲍元恺教授从教四十年。在他的嫡传弟子中,有以电视剧音乐《空镜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次获得电视飞天奖音乐奖的王宪,有与著名导演张艺谋合作,创作出别开生面的新型音乐剧《印象刘三姐》的刘彤,有以韵味独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获得中国首届音乐创作《金钟奖》和多部交响曲的刘长远,有以雅俗共赏的歌曲《情系北大荒》《好大一棵树》蜚声乐坛的伍嘉冀,还有电视剧音乐《爱你没商量》的作者王小勇,歌曲《祥云飘绕的土地》的作者楚兴元,以及在中国古乐谱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的天津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孙光钧教授。在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还活跃着由他的弟子组成的作曲家群体。之后,鲍教授又在台湾培养了一批音乐学子,为海峡两岸共同振兴中华文化准备了生气勃勃的庚续力量。

2005年,鲍教授以在天津院音乐学院的作曲教学成果获得了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此后,他从本科教学转向研究生教学,并将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的重心转向了综合性大学。他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从师范类到专业类的学科转型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并制订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办学宗旨:“以综合大学为依托,以艺术创作为中心,以学兼中西为基础,以开发潜能为目标,培养既具有公民意识又具有独立人格,既继承优秀传统又富于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

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文化素养,务实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音乐教育思想。鲍元恺教授把他多年来艺术教育心得总结为十六个字——自以为是、求异存同、不求甚解以、得意忘形。其一,“自以为是”。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他常对说:“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好学生不是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至于“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讽刺社会上某些官员的话,转意为教育规律,说的正是心理学上“心想才能事成”的皮革玛丽翁效应和罗森塔尔。其二,“求异存同”。是说艺术艺术一定要避免“同”,追求“异”,这样才能出其类而拔其萃。其三,“不求甚解”。此言出自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的是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精到:“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求无涯,哉矣”。广泛地粗略浏览,才能开阔眼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浏览中发现和自己的个性、兴趣、追求相一致的地方,就要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地究其所以然。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真理,但事事求甚解,如何“破万卷”?其四,“得意忘形”。即得其“意”(意境、神韵)而忘其“形”(技术、形式),“形”的修炼最终是为了“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才是艺术的至高境界。鲍教授常说引述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批评某些以音乐为专业却把音乐技术化、理论化、物质化的专业音乐教师或学子。他说:“从感受的层面上说,这些人对音乐的理解不见得比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更丰富更深刻”。

鲍元恺教授一直在音乐创作和专业教学之间不断变换着角色。他说:作曲和教作曲其实是不同思维方式的两件事。前者是从共性中跳出来,找到和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而后者则是从前人不同风格的艺术中归纳出共性,而把规律性的东西告诉学生。

选自赵小也《老骥伏枥,再造辉煌》载《中国乐坛》 2012年第四期

主要作品

《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1991)、《华夏弦韵》室内乐集(2001)、六部交响曲:《纪念》(2004)、《台湾音画》(1996 / 2000 / 2006)、《京剧》(2006)、《厦门》(2008)、《禹王》(2009)、《燕赵》(2012)、童声合唱套曲《四季》(1980)、《景颇童谣》(1981)等。

相关作品

01 爱的珠穆朗玛

02敕勒歌

03 海河我故乡的河

04蓝色的梦

05 拾贝壳

06 伴着白鹭上青天

07 我和大海

08 奔向大海

09 清明节

10 我们的共和国

11 拥抱未来

12 天佑家园

13 创世纪的盘古就是我们

14 月亮的故乡

15 未来

16 绿色的明珠

17 彩虹

18雪花

19厦门大学学子之歌

20涂山

21冰凌花

22 爱情的传说

23 献给志新阿姨

24 开吧小红花

25 让生活充满翠绿

26 亚哈拉里

外界评价

万爱民:鲍元恺先生是当代中国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得到国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国外也受到热烈欢迎。

左云瑞: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以脍炙人口的中国汉族民歌旋律和绚丽多彩的西方管弦乐色彩,展示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汉族人民生活画卷。其中,充满动力而又富于色彩的和声,是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徐彩虹:以鲍元恺《太行春秋》的钢琴改版为论述对象,以其民俗音乐的运用和音乐风格特征,及其改编手法和特点的分析为切入点,重在剖析鲍元恺对山西省民间音乐如《走西口》《看秧歌》等5首民歌素材的创作思路及朱培宾的钢琴改编套路。从中,既可以看到中国管弦乐发展中民族化的缩影,也可看到钢琴中国民族化的点滴经验。

参考资料

线性思维下的动力与色彩——鲍元恺《炎黄风情》和声的深层结构.中国知网.2014-12-06

鲍元恺《太行春秋》(钢琴版)研究.中国知网.2014-12-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