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良村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大溪镇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0 15:42

东良村位于广东省揭西县大溪镇东面,创建于明朝末年。古称原名:东村在文化革命时期改称大东乡,文革之后经地名委员会同意更改为东良村,村里常住人口4000多人,这里风景秀丽迷人,民风善良淳朴。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幽雅背临金山前有溪流环抱,溪流为榕江县水系源头。村民饮水引自山泉的自来水,四乡六里闻名来伯公庙前取水饮用,水质优良清澈口感甘甜TDS值在6-8间,参考益力矿泉水TDS值为8,因此村民长寿者居多。

经济

村民人均收入为3000元左右,村里特产是橄榄、荔枝、龙眼杨梅余甘子果,主要经济作物为淮山药,村民收入部分来自此经济作物。

旅游

村里名胜古迹远近闻名,有建于明朝末年的村落,村落位置奇特四周有城池碧水环绕,村里有东西两道通路可进入古村,村内建筑保持古代风格有两大祖祠分别为3房4房祖祠,祠堂建设风格保留明清遗风,雕梁刻栋壁画栩栩如生,木雕鎏金金碧辉煌。民居虽旧尤存建筑风格保留潮汕民居之大成,对考古参考价值很高,对研究古代潮汕民居有很大的价值。古村外新建一庙宇曰:娘娘宫!村后山上有一古神庙曰:佰公庙,该庙由来已久历史悠久香火旺盛,每年有固定祭拜时间!

代表人物

李天生为大溪镇李姓创始人也是东良村民之宗族祖先。

社会

村里每年大学生辈出人才济济,他们在祖国各地政府机构、企业单位默默无闻的贡献着东良人的辛勤力量!

历史沿革

李姓起源

尧帝时,皋陶(约公元前2178~2078年)曾担任理官;舜帝时,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据记载,禹享年一百岁,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173~2073年;禹摄政十年,在位七年;夏启守孝三年,于公元前2070年即帝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皋陶在禹登上天子之位后两年(约公元前2078年)逝世;皋陶逝世,其子伯益继任理官。因此,皋陶应该是与禹年龄相仿的人。

据史籍记载,皋陶以善于治理刑狱著称于世,促进了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又皋陶为上古东夷族的首领,因曾担任尧、舜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之职(掌管刑狱的官职),其子孙历经禹、夏、商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皋陶因而被尊为血缘祖。

商朝末年,帝辛(公元前1075~1046年在位)暴虐无道,皋陶之后裔理徵出于忠心,屡进谏指出纣王的过失并劝其改正,为纣王所不容,终遭杀身之祸。理徵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李利贞逃跑。路上,母子饥饿不堪,发现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摘下来充饥,遂保存了母子性命。母子俩辗转到达了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定居下来。利贞畏于纣王追捕而不敢姓理,为了铭记“木子”保命之恩,将木与子组成李,作为自己的姓氏。因而李利贞被奉为得姓祖。

据史书记载,皋陶之后历经禹、夏、商六世至理徵。李氏受姓前世系如下:

少典黄帝昌意常羲)...颛顼大临...女修...大业女华...伯益大廉龙降...申容...叔达...孟戏1、皋陶→2、伯益→3、恩成→4、仁道→5、知周→6、羲集→7、忠卿→8、勇元→9、孝生→10、友儒→11、睦顺→12、任长→13、谦吉→14、让泉→15、中正→16、和丰→17、纯粹→18、李漼→19、恭怀→20、俭实→21、庄严→22、敬修→23、齐心→24、肃炳→25、平明→26、康强→27、理徵

从得姓祖李利贞李渊的世系如下:

1、李利贞(公元前1069~992年)→2、李昌祖→3、李彤→4、李庆→5、李宏隆,又名李承→6、李硕宗→7、李显→8、李爽→9、李环鼎,又名李重公→10、李爵→11、李寅龙→12、李熙宏→13、李尧性→14、李辉→15、李连顺→16李敬→17、老子(公元前571~?年)→18、李宗→19、李滋,原名李同→20、李悝,又名李兑→21、阳安君→22、李恪→23、李洪→24、李兴族→25、李昙→26、李崇(陇西郡始祖)→27、李瑶,又名李平瑶→28、李信→29、李超→30、李仲翔→31、李伯考→32、李尚→33、李广→34、李敢→35、李禹→36、李丞→37、李先→38、李长宗→39、李君况→40、李本→41、李次公→42、李轨,又名李归轨→43、李崇→44、李艾→45、李雍→46、李柔→47、李→48、李昶→49、李暠→50、李歆→51、李重耳→52、李熙→53、李天赐→54、李虎→55、李昞→56、李渊(公元566~635年)

李渊生有二十二子,其中第二子为一代明君李世民(公元598~650年)。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布《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曰:“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注:老子李耳曾任周守藏室柱下史之职,专管图书典籍)……尊祖之风,贻之万叶。”他尊认老子李耳为“圣祖”,称“太上老君”;诏令天下亲王天潢、公卿士庶,凡属陇西李氏宗支,当追而溯。

老子,字伯阳,号,楚苦县历仁乡曲仁里人,生于公元前571年(姬泄心元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据《鹿邑县志》记载),公元前544年(姬贵元年)28岁时官拜周守藏室柱下史,公元前516年(周敬王4年)56岁免职归隐于秦修道,乘青牛过函谷关时著《道德经》上下篇五千言。

老子的《道德经》(又称《道德五千言》)通过描述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创立了以“道”为核心的学说,阐明了厚德载物、尊道贵德、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的思想精华。“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亦是万物存在和发展所遵循的法则。“道”落实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成了人的社会行为方式和处世待人的准则。循其道之所得即是德;德,众人直心也,引申为以诚相待;社会上的人、家庭成员如果能够做到以诚相待,社会、家庭也就和谐了。老子“万物负阴而葆阳,冲气以为和”表达了尊道而贵德的思想。所谓“和”,就是和谐、平衡、有序、正常的状态。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全世界所有的人彼此相处达到“和”,就是太平盛世;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所有的人彼此相处达到“和”,就是幸福安康之家庭、精诚团结之家族。

唐朝建国后,陇西县宗支的李氏宗室诸王甚多,宗室子孙都被封到各地为王,并在各地居住繁衍,衍生出许多支派,促成唐朝宗室李姓人口的激增。唐朝宗室后裔南迁到福建省,及后迁徙到潮汕地区,繁衍发展,芬芳正茂。

陇西李氏宗支的子孙,不管走多远,都以“陇西”冠之。尤其在潮汕地区,只要你留意民居,凡陇西李氏宗支居住的地方,在大门的门匾上可见“陇西旧家”四字。

谓:陇西衍庆十八子,道德传家五千言。又谓:李起柱下道传远,家和由德世泽长。

虽为陇西县李氏子孙,但各地有各地的辈序,这对寻根认祖很不方便。民国年间,李氏知名人士李宗仁曾号召天下李氏统一辈序,并完成宗谱的编修,以实现一统族谱。

中国国民党将军李汉魂在1938-1945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期间,在李宗仁的安排下,会同当时的潮汕地区镇守使李扬敬,发起了李氏宗亲同排百字辈序的活动,并在当时的汕头市山尾李属地建有李氏大宗祠一座,定为“抱一堂”。该宗祠已被毁掉。

1942年春,李氏大宗祠建成,并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活动,这次活动称为会宗祠。百字辈序在入祠那天由李汉魂、李扬敬和各地代表共同通过生效。

李氏百字辈序如下:

陇西县开统绪,冠冕盛大唐。将相功勋伟,经书道德详。守成嗣续职,创业祖宗光。诗礼家声显,士师世泽长。学文兼习武,修纪并立纲。孝友充庭宇,臣邻重赞襄。平居讲仁让,报国效忠良。积善有余庆,承先自沧州雄狮足球俱乐部。箕裘欣克绍,兰桂喜腾芳。燕翼贻谋远,椒蕃万载香。

据统计,李姓是全国第一大姓,人口约一亿二百多万,占全国人口7.94%。潮汕地区有姓氏546个,李姓是潮汕第六大姓,人口约54万,占潮汕人口4%。

参考资料

揭西县-行政区划网(区划地名网) www.xzqh.org.行政区划网.2021-06-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