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鲟科鲟属下的一种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

更新时间:2022-07-30 16:39

中华鲟(拉丁学名:Acipenser sinensis),别名鲟鲨、鲟鱼,鲟科鲟属动物。中华鲟是地球上现存已知最古老的鱼类之一,被誉为“水中活化石”。

中华鲟属于底层鱼类,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主要生活于大江与近海中。历史上,在朝鲜日本、中国都有记载。中国是其模式产地,且分布范围甚广。由于捕捞、航运和污染等多重因素,截止2020年,仅在中国长江还有中华鲟。中华鲟一般体长1.7~3.3米,体重39~378千克。体形呈纺锤形,头尖吻长,体色以侧骨板为分界线,侧骨板以上为青灰、灰褐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步从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一般为乳白色;鳍部为浅灰色。

中华鲟在研究鱼类进化史有着重要地位。除此之外,它们对于古生物学、地质学、仿生学等多种学科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1981年1月葛洲坝截流后,长江里的中华鲟繁殖群体从1万余尾骤减至2176尾。2000年,长江仅有363尾中华鲟。从2013年到2021年。作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的中华鲟连续未发生自然繁殖,中华鲟正在失去自我维持能力,面临野外灭绝的危险。

中国正在通过人工繁殖来恢复中华鲟野外资源。自1982年起开始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2009年突破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三峡集团自1984年首次放流中华鲟至2022年4月,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近530万尾。然而,科学家通过对中华鲟繁殖地的底栖类食卵鱼进行解剖,并未发现中华鲟的鱼卵,中华鲟依旧面临着灭绝危险。

中华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等级为极危(CR);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版附录Ⅱ;为中原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物种学史

英国动物学约翰·爱德华·格雷于1834年正式在《伦敦动物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公布了Acipenser sinensis的科学发现。

中华鲟是地球上现存已知最古老的鱼类之一。根据古生代志留纪二叠纪地质年代中出现的古棘鱼类化石的形态结构特征,推断出古棘鱼类是现代鱼类的共同祖先,而鲟鱼类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所以中华鲟被人们称为古老的鱼类,在鱼类进化乃至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誉为“水中活化石”。

距今2489多年前的中原地区春秋时期,三峡地区存在有规较大的中华鲟渔业捕捞经济。并且当时在三峡沿岸。存在着有以中华鲟为经济交换物的经济文化交流圈。

形态特征

雄性中华鲟体长为2.4~3.3米,体重149~378千克雌性中华鲟体长为1.7~2.5米,体重39~189千克。中华鲟已知最长可达5米,已知最大可达500千克。

中华鲟体形呈纺锤形,两端尖,中间的背部窄,腹部平直。长吻尖使得中华鲟的头呈三角形,椭圆形眼睛位于头的后半部分且眼间距较宽。口前有四条呈弓形排列的吻须,口位于腹面,鳃裂大。体被有五行大且硬的骨磷,一行位于背部,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具备五种鳍,后位是凹形后缘的背鳍;臀鳍位于背鳍中下方;长方形的腹鳍位于体中央后下方,近于臀鳍;椭圆形的胸鳍更为发达;歪形尾鳍,上叶特别发达。体色以体侧骨板为分界线,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灰褐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步从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一般为乳白色;鳍部为浅灰色。

幼鱼体表光滑,成鱼体表粗糙,成鱼的鱼额与顶骨无衔接,有可看到软骨脑颅的间孔。雄性雌性中华鲟在尿殖管结构上有细微差别,雄性中华鲟体内的内输卵管末端封闭,不具内输卵管盲管。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历史分布

历史上,中原地区分布在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黄河等,在朝鲜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都有记载。但中国是模式产地,且分布范围甚广。

现今分布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闽江、珠江、钱塘江和黄河的中华鲟已经绝迹,仅在中国长江还有中华鲟。

栖息环境

中华鲟成鱼多生活于大的河流中,栖息于两江汇合、支流入口及急流的漩涡处,而中华鲟幼鱼多生活在河口淡水区等河流缓慢的区域。中华鲟是一种温水性鱼类,适应的水温范围相当广,为0~37摄氏度。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若低于4毫克/升,中华鲟就会食欲不振,甚至停止觅食,窒息死亡。中华鲟适宜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pH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中华鲟的生存造成威胁。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生活习性

中华鲟的食物来源以一些小型的以及行动缓慢的底栖类动物为主,如虾蟹、鱼类、软体动物门和水生昆虫等。中华鲟觅食方式是依靠其口膜的伸缩将底栖动物吸入口中。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能够在海河之间进行长距离移动。因此因生活环境的不同,食物种类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性成熟的中华鲟会从海洋溯江而上,从海洋进入江河的整个洄游和滞留期间,并不摄食。中华鲟进江后,必须在江里滞留一年,于次年秋季到达江河上游的产卵场所。产下的幼鱼主要以昆虫幼虫、蜉生物幼虫及有机碎屑等为食,到了河口淡水区的幼鱼以虾蟹、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幼鱼于第二年夏天7月份到达长江口,进入海洋生长发育,此时中华鲟摄食强度增大,以鱼和蟹为主,还有虾和头足纲等为食。

生长繁殖

发育

中华鲟在海中生长发育,从幼鱼发育为具有繁殖能力的初次性成熟的成鱼需要8~14年。170厘米,50千克以上的11~18岁雄鱼达到初次性成熟、240厘米,172千克以上的14~26岁雌鱼达到初次性成熟。初次性成熟的个体于7~8月间由海进入江河,开始一年的洄游生涯。在这一年里,中华鲟并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时游时停,且性腺逐渐发育。

产卵

经过一年的洄游生涯,中华鲟于次年秋季到达江河上游的产卵场所。中华鲟对于产卵环境的要求较高,产卵条件为:温度在18到20摄氏度之间、pH在8.0左右、水中溶氧量9克/升、水中的含沙量为0.8千克/立方米、水的流速在2.4米/秒左右。现如今,符合以上条件的代表性产卵地是金沙江的宜宾到屏山县地段。

中华鲟属于一次性排卵型。卵具有粘性,会黏附于江底的岩石与砾石上。成熟的卵为绿褐色,呈椭圆形,卵径约3.6毫米。于水温17~18摄氏度下,经历5~6个昼夜孵化。

产卵期间,雌性中华鲟基本停食。产卵后,雌性中华鲟便开始降河,到长江下游和河口处栖息。孵化后的幼鱼形似蝌蚪,顺水漂流,12~14天后开始摄食。幼鲟于第二年春夏到达长江口,进入海洋生长发育。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1981年1月葛洲坝截流后,长江里的中华鲟繁殖群体从1万余尾骤减至2176尾。2000年,长江仅有363尾中华鲟。2008年,野生中华鲟繁殖群体不足200尾。从2013年开始,到2021年。作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的中华鲟连续未发生自然繁殖,中华鲟正在失去自我维持能力,面临野外灭绝的危险。

现如今,中国正在通过人工繁殖来恢复中华鲟野外资源。中国自1982年起开始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2009年突破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中华鲟的大规模繁殖数量进一步得到保证。三峡集团自1984年首次放流中华鲟至2022年4月,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近530万尾。然而,科学家通过对中华鲟繁殖地的底栖类食卵鱼进行解剖,并未发现中华鲟的鱼卵,中华鲟依旧面临着灭绝危险。

保护级别

2009年中华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极危(CR)。

2019年中华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附录Ⅱ。

2021年2月5日中华鲟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致危因素

水污染是导致中华鲟数量减少的潜在因素。水中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会显著降低鱼卵的质量和数量以及鱼类的产卵频率,从而导致该物种的数量下降。

中华鲟生境的破碎化和生活水质条件的变化。1981年葛洲坝的修建阻断了该物种的迁徙路线,使其无法到达河流上游的产卵地点。目前,仅葛洲坝下游存在一个产卵地。

过度捕捞。中华鲟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被过度捕捞。由于其生活史的特点,该物种的种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中国长江流域的航运量的增加也对中华鲟的生存造成了影响。

保护措施

实行全江禁捕,将中华鲟的保护纳入法制轨道。1983年全面禁止对中华鲟的捕捞,并严格限制科研用鱼;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中华鲟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名录,严格执行了全江禁捕。并限制了长江口渔民作业网目以及作业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渔民误捕对中华鲟幼鱼的伤害。2005年4月中国实施的《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渔民由于保护、救治中华鲟而影响生产的,由保护区管理处给予适当的补偿。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该禁渔令的发布不仅保护了中华鲟的种群资源,而且可为长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法律保障作用。

防止工程建设活动破坏中华鲟的生存环境。2020年5月通过的中国《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实施开发利用活动或者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对中华鲟产生影响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专题论证报告,并将其纳入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立中华鲟保护区,划定中华鲟保护日。中国已经建立了3个中华鲟保护区,即江苏省东台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湖北省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相关保护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华鲟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长江口保护区自成立以来,累计救护中华鲟1801尾。2020年,中国中华鲟保护联盟年度工作会议决定将每年3月28日定为“中华鲟保护日”。保护中华鲟,从某种意义上说等同于保护整个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和其他的水生生物。

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增加中华鲟种群数量与种群规模。中国自1982年起开始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2009年突破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人工繁殖和全人工繁殖关键技术实现突破,确保了中华鲟物种不会灭绝理论上可行。据初步统计,从1981年至2022年初,中国已人工放流了超800万尾中华鲟,为补充中华鲟种群资源、实现中华鲟可持续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工繁殖

野外捕获的中华鲟在淡水环境下,通过人工调控周年养殖条件,包括水温、水流、营养、光照等使其性腺发育成熟后。因野生中华鲟雌鱼一般都明显比雄鱼个体大,可不用进行性别区分,可直接人工催产、人工取卵、人工取精后进行人工授精,等待受精卵发育成熟后获得子一代中华鲟。

子一代中华鲟在纯淡水条件下,通过人工调控周年养殖条件,包括水温、水流、营养、光照等使其性腺发育成熟。之后用B超来探测鲟鱼的性腺,鉴定中华鲟的性别和性腺发育程度(这样做不会对亲鱼鱼体造成损伤)。通过人工催产、人工取卵、人工取精后进行人工授精,等待受精卵发育成熟后获得子二代中华鲟。

子二代中华鲟的获得,意味着在全人工淡水条件下,中华鲟的连续多代繁育已经实现,也就是说,中华鲟在全人工条件下的保种已经得到保证。对中华鲟大规模增殖放流,物种进一步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要价值

1、中华鲟和恐龙生活在一个时期,其身上自带生物进化的痕迹,是研究鱼类进化与地球变迁的参照物。

2、作为鱼类活化石,中华鲟保留着许多原始生物的基因以及体态特征,生物学家们通过分析中华鲟的血液可能能够推测出过去的原始生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因此中华鲟对于古生物学、地质学、仿生学等多种学科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3、保护中华鲟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中华鲟作为中国长江中的关键物种,具有生态风向标的作用,也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一旦被破坏,会引发生态环境的蝴蝶效应。

相关知识

影视作品

《中华鲟之死》是一部由福建省科普声像中心创作的科技报道类电视片,作品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1998年3月间,在闽江中游的闽清县大目溪,渔民捕获了一尾特大中华鲟,用真实的镜头记录了抢救中华鲟的整个过程。最终获得了“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音像作品奖”三等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