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原理 :中国美学原理

更新时间:2024-09-20 20:24

《中国美学原理》作者:祁志祥,2005年7月1日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发行。

版权信息

书 名: 中国美学原理

作 者:祁志祥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7月1日)

平装: 31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44025276

条形码: 9787544025270

商品尺寸: 22.6 x 14.6 x 1.8 cm

商品重量: 381 g

ASIN: B0028ADNT0

作者简介

祁志祥,文学博士。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美学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学者,现在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任教。在文艺理论、美学、佛学、中国思想史等诸多领域广有建树,已出版《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学林出版社,1993年)、《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佛教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美学关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佛学与中国文化》(学林出版社,2000年)、《中国人历史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6部专著,发表论文约百篇,代表作有《论美是普遍快感的对象》、《论文艺是审美的精神形态》、《中国人学思想演进的总体把握》、《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等。

序言

我与志祥相识是在1987年。当时,他在徐中玉、陈谦豫先生那里攻读硕士学位,为送他师兄的硕士论文而到我家中来。我们小谈了一会儿,谈的是他正在从事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的文论部分的编选工作。他的投入与识见,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但他真正使我刮目相看的是,1993年学林出版社在“青年学者丛书”中出版了他的《中国古代文学原理》。或许我自己也早有一种横向梳理中国古代文论的念头,所以一看此书,即有一种“实获我心”的感觉。回首一个世纪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除了一个个作家、作品乃至作家群的具体性研究之外,作为综合性的研究,大致可分纵向与横向的两种。从陈中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到郭绍虞朱东润罗根泽方孝岳诸家的批评史著作,都用历时性的眼光来梳理与评析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理论,影响也大。1946年,傅庚生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论》则独创新格,用横向的眼光和“诠证古今,沟通中外”的思维来阐释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使人耳目一新。可惜的是,这样的探索中断了近半个世纪,继之而起的,就是志祥的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了。

《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之后,又陆续出版了诸如陈良运先生的《中国诗学体系论》及我也参与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等一些相类的著作。与此同时,对于相近学科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也正在走着相近的道路,逐渐从纵向的研究而注意横向的探索。富于开拓精神的志祥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又能因乎时,创以新,及时地完成了这部《中国美学原理》。从他个人而言,从《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到《中国美学原理》是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而言, 《中国美学原理》的出版也带来了一种新的格局、新的理路。

后记

本书依据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关学精神》改定而成。

2002年9月,我有幸考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在职师从所长黄霖教授攻读博士学位。黄先生长期从事古代文艺理论研究,是明清及近代文学、文论的专家和中国小说理论研究的名家。他因材施教,充分尊重我的学术个性,使我的材性得以尽情发挥,同时,他参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三卷本尤其是他本人撰写的《原人论》中的“心化说”对我认知中国美学的心学精神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果说本书有一得之见、一孔之明,与黄先生的指教是分不开的。复旦大学语文所刘明今教授、邬国平副教授作为学位论文指导小组成员,对论文的写作亦颇多关心。

在读期间,我还选修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朱立元教授的“西方关学”学位课程、哲学系王雷泉教授的“佛学原典”学位课程,并旁听了语文所蒋凡教授、杨明教授的博士课程,获益良多,眼界大开。

论文在撰写过程中,还曾得到过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齐森华教授的关心和指点。

目录

上编 关的共相

一、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界定

1.从中西古典美学的显著差异谈起

2.“味”“美”相通的文字学考释

3.“味美”说的历史发展

4.“味美”说的要义剖析

5.“味关”说的当代价值审视

二、以“心”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价值界定之

1.美的哲学观与价值观之甄别

2.以“心”为关价值观的考证

3.现实美和艺术美与心灵表现之联系

4.以“心”为关的民族特色及其文化成因

三、以“道”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价值界定之二

1.孔子:“善者,关之实也

2.孟子:“充实之谓关

3.荀子:“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

4.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庄子:“至乐无乐

6.管仲:自然美在道德

7.韩非子:“处其实不处其华

8.墨子:兼爱、利民为美

9.佛教:美在涅檠佛道

10.中国美学以“道”为美的文化透视

四、同构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心理界定

1.儒、道、佛论“同构为美

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3.西方美学论“异质同构”之美

4.“物类相同,本标相应

五、以“文”为美——中国古代关于形式美的认识

1.形式美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地位

2.以“文”为关的文字学考证

3.“文”之美是文饰形式之美

4.形式因错落有致而美

5.“文贵参差

6.中西美学形式美论之异同

中编 美的殊相

一、儒家美论

一、“比德”为美——儒家论自然美本质

1.孔子论“比德

2.孟子论“比德

3.荀子论“比德

4.董仲舒论“比德

5.刘向论“比德

6.许慎论“比德

7.李谔、王通白居易论“比德

8.宋儒论“比德”

9.道德化身的自然美意象

二、以“情”为美——儒家论情感美

1.儒家对“情欲”的基本态度

2.《乐论》、《乐记》:情感美之滥觞

3.魏晋六朝:情感美的正式提出

4.明末清初:情感关学的强音

5.明清情感美学的表现形态

6.晚清论情感美

7.情感美学的当代价值审视

三、以“和”为美——儒家论社会关系美

1.“礼之用,和为贵

2.“和”之美的现实表现形态

3.“和”之美的艺术表现形态

4.中西和谐美思想比较

四、“中的为工——儒家论“合目的”形式美

1.何为“合目的”形式关

2.孔子论“辞达而已

3.韩愈论“文无难易惟其是

4.苏轼论“随物赋形

5.合目的形式关的表现形态

二、道家美论

一、以“无”为美——道家论至美在无限

1.老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2.庄子:“大美不言”、“至乐无乐

3.《吕氏春秋》:“不见之见,不闻之闻”

4.《礼记》:“至乐无声”、“至敬无文

5.《淮南子》:“至乐不笑”、“无味足味

6.玄学:以无御有、以寡治众

7.“无”之美的表现形态

8.经验之美的有限性

二、以“妙”为美——道家论美在有限通向无限

1.“神而不知其迹日妙

2.释“玄

3.释“远”

4.释“逸”、“古”、“苍”、“老

5.释“神”、“微”、“幽”、“绝

三、以“淡”为美——道家论平淡美胜浓丽美

1.“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2.“大羹必有淡味

3.淡薄世务,淡漠情感

4.陶渊明:“开千古平淡之宗

5.田园诗与水墨山水

6.“寄至味于淡泊

7.“炫烂之极.归于平淡

8.“平淡”关的整体把握

四、以“柔”为美——道家论柔弱美胜刚强美

1.“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2.“柔”、“弱”、“雌

3.“下”、“贱”、“愚

4.“不争”、“恐先”、“忌骄

……

下编 美的感知

……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