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 :以儿童天性发展为依据的教育

更新时间:2023-07-06 21:15

儿童教育(英文名称:education of children),是指对儿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主要在思想、性格、智力、体魄等方面对儿童进行塑造。中国《民法典》规定6周岁以上不满14周岁为儿童。

先秦到隋唐,是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萌芽阶段。宋代到元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阶段。明代到清代前期,是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高原阶段。民国以前,基础教育处于前现代化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基础教育逐步向现代化教育转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初,儿童成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社会本位”儿童观出现;至20世纪末,儿童再次被“发现”,“儿童本位”儿童观重新出现;进入21世纪至今,开始追求“儿童本位”儿童观的现代化内涵,儿童本位是儿童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在西方儿童教育则直到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才受到关注,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大背景中萌生。20世纪后期,儿童和成人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教育受到冲击。21世纪儿童教育进入新阶段。

发展历史

中国儿童教育

明清时期及以前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奠基时期,该时期的儿童教育体系已初具雏形。秦汉儿童的文化教育经历基础文化教育和进阶文化教育2个阶段。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阶段。两宋时期的教育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唐朝开元天宝社会价值观开始以儿童不读书识字为耻,各种启蒙教育设施设立。

明代到清代前期,是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高原阶段。明清的义学多由官方承办,族塾通常利用本族聂氏宗祠作为施教场所,家学也称教官,因富贵人家聘请的塾师来家主教。

近现代时期

民国以前,基础教育处于前现代化阶段,尽管已有新式教育的出现,但主体仍是古代的童蒙教育, 当时的观点认为儿童是“工具”,是个人财产,体现“家庭本位”儿童观。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教育从古代的童蒙教育转型发展到现代的基础教育,西方文化思想为我国儿童观带来了新思潮,迎来了“儿童本位”儿童观。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初,儿童成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社会本位”儿童观出现;1949年,中国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内设有幼儿教育处,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设有幼儿教育科。

至20世纪末,儿童再次被“发现”,“儿童本位”儿童观重新出现;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宣布实施“希望工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实施了“春蕾计划”。1991-1994年间,中国多渠道筹措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经费共338亿元,使中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和校园设施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充实。1995年中国有幼儿园18万所,在园儿童2711.23万人,3-5周岁儿童入园率达42.2%;中国小学在校生1319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在校生辍学率为1.4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0.8%。

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追求“儿童本位”儿童观的现代化内涵,儿童本位是儿童教育现代化的基础。2022年,儿童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各学段重要文件和政策出台,完善全面育人培养体系,推进“双减”工作。202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西方儿童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前,儿童是被忽视的,其存在的价值和权利未被承认,并且受基督教影响,社会普遍认为儿童是有罪的,教育儿童意为帮助儿童赎罪。儿童若违反学校的规定,要受到惩罚。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学者们提倡儿童身心和谐发展,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

英国的启蒙运动中,儿童观主要在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中得到突出显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对“儿童”的发现实现了儿童观历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大多数学者认为,卢梭首次将“儿童”的概念从宽泛的“人”的概念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教育研究的关注对象,因而儿童期也作为具有与成人期不同的独特价值的时期被发现,正式“发现儿童”成为整个现代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19世纪

19世纪,西方学者开始强调儿童教育的和谐性、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等,以儿童教育为主体,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使儿童受到多方面教育。

1881年,法国出台《费里法》,确立国民教育“免费”“义务”“世俗化”的原则,将母育学校正式确定为国家免费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招收2-6岁儿童,实施保育和早期教育。

20世纪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以“儿童中心”为主的儿童教育新思潮,以尊重儿童的本能和兴趣的方式,将儿童置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在20世纪后期,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发现儿童区别于成人的显著特点正逐渐模糊,建立于儿童年龄与独特个性的基础上的儿童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1959年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和1979年起草《儿童权利公约》的法规中,儿童生存和发展权、受教育权、参与社会生活权等权利受到保障。

20世纪70年代,美国颁布《儿童保育法》《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0-5岁教育计划》,强调每位儿童的受教育权,保证0-5岁保育教育的实施。英国自1998年颁行《国家保育战略》《每个儿童都重要》《早期基础奠基阶段法定框架》等,明确保育对象为0-5岁婴幼儿,并明确保育的课程原则、目标、内容和评价等。

21世纪

进入21世纪,儿童教育进入新阶段,对儿童史进行研究,把儿童视为历史叙事的主体,注重儿童自身的经验描述、全球视野和口述史方法的采用。,美国“开端计划法”要求美国各州设立儿童早期咨询委员会,建立儿童办公室或其他监管部门。其中,7个州已建立新的儿童监管部门来监管部分儿童早期护理和教育项目。14个州以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已将几个机构或项目合并到一个现有的监管部门中。29个州设立相关机构,为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提供方案和服务。

美国联邦政府2003年颁布的《入学准备法》明确要求促进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使其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身体都能得到发展。

2007年11月14日,美国国会通过《2007为入学准备改善“提前开始”计划》的学龄前教育法案,为期五年。

目标

中原地区政府把儿童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儿童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让儿童的心理、生理健康成长,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华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儿童教育事业发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指出,中国关于儿童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以下9点:

教育理念

维果茨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解释了教学和儿童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皮亚杰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及形式运算4个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并且先后次序是固定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与儿童思维发展保持一致,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重视对儿童的引导,才能够加速儿童的思维发展。

陶行知

陶行知提出了三大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和科学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即将幼儿教学、幼儿自我学习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从而全面提高幼儿教育教学水平。教育与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人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幼儿教育应建立在幼儿原有生活的基础上,将生活经验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时,幼儿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范围应拓展到社会,让全社会成为幼儿教育的基地。

创造教育理论

陶行知认为儿童具有创造潜力,需要教育者保护和培养,同时针对旧的教育体制对儿童个性的束缚和摧残,提出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的“六大”解放。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施以创造性的工作,来培养具有高创造力的儿童,使其拥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此外还需要积极创设情景和条件,采取创造性的教育方法,予以适当的引导和培养,才能使其创造潜力得以更大程度发挥。具体措施有:教学做合一;手脑结合、并用、相长;实施因材施教;实行民主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另外,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还需要充分的物质营养做基础。

科学教育理论

陶行知指出幼儿教育应科学、全面,让幼儿教师与幼儿一起“玩”,玩科学把戏,促使幼儿以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在教育过程中,陶行知认为科学小实验是推动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幼儿教师应该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向大自然和社会获取知识,通过自制玩具与教学环境,为幼儿提供优良的科学氛围。

陈鹤琴

中国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活教育”的课程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基本的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教学过程分作4个步骤:一是实验,二是参考,三是发表,四是检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有以下17点:(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

内容实施

国家层面

中国政府把儿童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增加教育投入,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并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关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设立普及小学教育补助费和发展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民族教育补助费等。利用中央普及义务教育专款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改善贫困地区小学、初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

采取的措施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细化目标领域,围绕儿童友好的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和发展环境全面推动落实。

1994年颁布、201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是特殊教育领域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规,涉及家庭教育的仅有三条,其中一条为第十三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残疾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的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部发布制定《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提出 3-6 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 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地方层面

对于每年新发布的政策方针,省级和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做好幼教干部、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区县一级要组织全员培训,理解和把握政策的实质,切实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落实到学校保教工作的各个环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一批实验区,省一级抓好一个地(市),地市一级抓好1-2个县(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提前学习不是该阶段的教育内容,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严禁小学一年级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或加快课程进度;充分发挥学前教育教科研机构和幼儿园的专业优势,发挥各种大众传媒的作用,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地方政府应该认识儿童教育对于本地社会发展的公益价值。国际研究和社会改革试验,都证明了建立普及普惠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减少因家庭背景差异、特别是家境贫困造成下一代早期发展的缺失,对于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社会和谐和培养身心健康的未来地方建设者,为人力资源储备发挥重要作用。

采取的措施如:地方政府推进“双减”工作,压减校外培训机构数量,推动非学科类培训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地方的慈善组织积极链接资源,广泛募集款物,向当地特殊儿童捐赠物资,开展少年儿童关爱、慰问、帮扶等公益活动,营造共同关爱少年儿童生活、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学校层面

学校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校内设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定期邀请心理教育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让学生吸收并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杜绝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开展系列表彰大会、鼓励餐活动,赞扬好人好事等方式对儿童进行鼓励式教育。

中小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参加“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注册学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学习活动。

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对儿童教育来说非常重要。父母对于儿童的爱包括精神和物质层面,适当对孩子进行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给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提升自立精神和自信心,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遵循激励式教育,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分析和帮助。

家长同样是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可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也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存在问题

身心健康问题

儿童视屏时间过长是引起身心健康问题之一,《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建议儿童青少年的视屏时间限制在每天2小时内,研究表明,视屏时间过长与儿童近视、超重肥胖、睡眠问题、心理问题等有关,而对于儿童视屏时间的控制尚未形成相关政策,对于儿童视屏时间过长的不良生活方式须加以重视。中国儿童的心理问题逐渐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和精神疾病、情绪障碍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小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频发,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问题。

教育均衡问题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挑战。2016年中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首批“二孩潮”下的儿童于2022年陆续入学,中国基础教育学位总体供求平衡,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1786万人,当年中国小学毕业生约1744万人。但区域之间不均衡,尤其是人口流入集中的特大或超大型城市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位供给长期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数据,2021年全国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中,分别有84.4%和88.2%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读于公办学校。适龄儿童入学高峰和地方财政收入放缓,对地方新建、改扩建学校增加公办学校学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显著压力。

儿童个性化教育缺乏,“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普遍严格压减作业总量,不少地方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部分家长仍然存在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同时,一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需要额外辅导,如何发展素质教育,满足儿童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应引起重视。

基层福利问题

儿童福利机构需要转型提质。省、市两级儿童福利机构要优化提质,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在转型过程中,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缺少相关心理咨询、康复治疗、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储备和资源设备。

未成年人保护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基层数量庞大的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大部分为兼职,行政性事务负担重,缺乏经费保障,队伍不稳定。且普遍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性不强,加上缺乏可操作性考核和评价体系,难以充分满足儿童关爱服务、资源链接等需求,职责履行不充分。

友好环境问题

环境缺乏适合儿童的本土原创文化产品。2022年仅有3本国产图书入选“当当网”十大畅销童书。主题鲜明的儿童文化产品供给较少,尤其缺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儿童文化产品。短视频、动漫和网络游戏中一些恐怖、暴力、庸俗的内容对儿童成长不利,一些经典的优秀作品由于传播效果不好,被知晓率低,难以惠及更多的儿童和家庭。

中国城市专门针对儿童活动特点量身打造的公共活动空间和服务设施不多,大多数是儿童与成人共享空间,存在儿童安全风险。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较少考虑儿童关于城市功能区域、空间分配以及特定场所装饰的意见。

困境儿童问题

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无人抚养儿童等因家庭困难、自身残疾或家庭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等原因,在就学等方面面临困难;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十三五”末,中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43.6万人,如何对这些留守儿童做到控辍保学、安全守护是难题。

性教育问题

校园性侵等事件频有发生,青少年性教育普及是必须的。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家长认为涉及“性”是敏感词而避而不谈。分歧导致围绕性教材的“尺度”问题引发争议。预防性侵害儿童的措施还没完全完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查询和从业限制制度,但具体配套措施尚未出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制度的落地。

教育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久野教学法是久野先生依据儿童心理学,对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断与推理、儿童的空间概念、儿童的几何概念等进行研究和教学实践所得成果。该教学方法通过三大核心理念:实践教育、基础学科教育和语言表达,对孩子进行六大领域训练:自然测量、语言表达、数字概念、方位描述、图形认知、生活及其他。进行思维教育可抓住事物的特点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对事物进行相互比较;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对这个物体进行排序;了解全体和部分的关系如何去把握;改变观点来看事物等。

实践练习法

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儿童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增进儿童的相关知识,激发儿童的社会情感。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儿童练习、实践,以形成和巩固或改变儿童基本的社会行为。实践练习法是典型的做中学的方法,如值日生、自我服务、公益劳动、待人接物、解决矛盾和冲突等。

以言语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

鼓励教育法

对于孩子获得成绩时要表扬努力;尝试有挑战性的任务时表扬毅力;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提高时表扬细节;当孩子想象力丰富时表扬创意;用积极态度完成任务时表扬态度等。

讲解谈话法

向儿童说明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知识和道理,了解规则及其意义,知道基本的事实、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讲解有助于降低儿童理解的难度,使儿童真正掌握相关的内容。教师与儿童及儿童和儿童之间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相互提问、对答。有助于儿童表达对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经验,儿童和教师之间分享思想和情感,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引导儿童进入谈话的话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使谈话围绕教育活动的目标进行。有一个可讨论的论题,这个论题存在价值冲突或有潜在的众多可能性,进而围绕某个论题进行的思想碰撞或思想发散。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潜移默化法

参与儿童的讨论,同时表达个人见解,以此引发儿童表达个人见解,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较大,每个家庭成员自尊、自爱、自重,严格要求,互敬互爱,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办事,子女就能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爱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参观调查法

儿童进入一定的现实社会场景,指导儿童围绕参观目的进行观察感知,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社会现象,让儿童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使儿童教育活动与其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儿童调查社会的内容是浅显的、易于发现的、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蕴涵定的关系应该是较为明了的。另一方面是调查手段以视觉感性的手段为主,看、问、听等是调查的重要方式。通过直接调查,对社会生活有了感性的和较为具体的认识。

相关政策

中国青年网发布的学习解读《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系列评论中,提到对于儿童的培养教育要从切实举措有力行动、法律保护刚性作为、多元教育积极互动3方面落实。

切实举措有力行动

要让全社会就此产生全要素的积极参与,打破儿童教育是家长和学校责任博弈的传统观念,重视少年儿童成长的所需、所想。基础教育、扶贫帮助、托底意识、公益入驻,社会要尽到自己的应有之义,从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入手,包括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实施全程关怀和全面保障,形成少年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法律保护刚性作为

严厉打击侵犯儿童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学法懂法、遵纪守法。

多元教育积极互动

进行多元教育要摒弃长期的分数功利教育,从现阶段入手,让教育也有课本之外的思考,让孩子进行调查实践,参加户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