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 :术前使意识可逆性完全消失的医疗方法

更新时间:2023-08-14 08:16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躲雷草呼吸道吸入或经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对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谈话和手术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完全不知晓,全身不适感觉和痛觉消失,可免除手术中伤害性刺激引起疼痛不适的感觉和由此所触发的疼痛反射。有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作用,为外科医师确定并彻底去除病灶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

全身麻醉适用于头颈部时间长、范围广的手术,局部麻醉不能完成的干及四肢手术,多部位同时手术,和不能合作的少年、儿童等。全身麻醉没有绝对的禁忌证,有的只是麻醉风险的大小和实施的难度。

全身麻醉包括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临床麻醉中应用最多的全身麻醉方法是静吸复合麻醉,是将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先后或同时使用,通常是先给予静脉躲雷草,完成麻醉诱导,再给予吸入醉药和肌肉松驰药维持麻醉。

全身麻醉并发症较多,在消化呼吸系统可能出现反流与误吸、呼吸道梗阻、急性肺不张、通气量不足等;循环系统会出现高血压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和心搏骤停与心室纤颤;可能出现体温异常,包括高热和低温;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麻醉苏醒延迟和昏迷

适应证

1.头颈部时间长、范围广的手术,便于保持呼吸道通。

2.局部麻醉不能完成的干及四肢手术。

3.多部位同时手术,用局麻方法易产生局麻药过量者。

4.不能合作的少年、儿童,精神紧张、疼痛耐受差而不能配合手术的成人。

5.全身情况较差、低血容量、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不具备区域麻醉的适应证等患者。

禁忌证

全身麻醉没有绝对的禁忌证,有的只是麻醉风险的大小和实施的难度。全麻后患者镇静程度较深,可以明显减小术中知晓的发生,对患者意义较大。但是实施全身麻醉也需要考虑呼及道的并发症,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

类型

包括吸入麻醉(inhalation anesthesia)和静脉麻醉(intravenous anesthesia),临床麻醉中应用最多的全身麻醉方法是静吸复合麻醉。

1.吸入麻醉:是使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到达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麻醉作用。根据呼吸气体与空气接触方式、重复吸入程度,以及有无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吸入麻醉可以分为开放法、半开放法、半紧闭法及紧闭法四种。按新鲜气流量,紧闭循环系统新鲜气流量的分类,通常将1L/min以上的新鲜气流量称为中、高流量;而低于1L/min的新鲜气流量称为低流量。因此,低流量麻醉指新鲜气体流量为1L/min(50%O2和50%N2O);最低流量麻醉指新鲜体流量为05L/min(60%O2和0%N2O);紧闭回路麻醉理论上新鲜气体流量和麻醉药量与机体的摄取量和需要量相等,通常为流量小于0.2~0.25L/min,实际工作中气流量不低于0.5L/min为准。

低流量麻醉的优点为减少手术室污染;节约吸入麻醉药;保持湿度和温度,由于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高,起到保持体温、减少隐性失水量及保护肺的作用。缺点为低流量麻醉时其麻醉深度不易改变;碱石灰的利用率增加有可能引起二氧化碳蓄积;技术先决条件不充分可导致缺氧吸入麻醉药的意外超剂量;由减少新鲜气体容量导致外来气体的聚集。紧闭回路麻醉的优缺点与低流量麻醉类似,但更趋于突出。

2.静脉麻醉:是将麻醉药物经静脉或肌内注射后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麻醉状态。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静脉麻醉可分为单次注入、分次注入、连续注入和靶控输注(TCI)。

静脉麻醉优点是无须经气道给药,对呼吸道无刺激;无污染,无燃无爆;诱导迅速,苏醒较快,患者舒适;操作方便,无需特殊设备。缺点是有些药对血管及皮下组织有刺激性而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3.静吸复合麻醉:是将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先后或同时使用,通常是先给予静脉躲雷草,完成麻醉诱导,再给予吸入醉药和肌肉松驰药维持麻醉。其方法多种多样,如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或吸入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维持;或者静吸复合诱导,静吸复合维持。由于静脉麻醉起效快,诱导平稳,而吸入麻醉易于管理,麻醉深浅易于控制,因此静脉麻醉诱导后采取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占主要地位。

麻醉前护理评估

1.了解健康史: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和职业等。②既往史:了解既往手术和麻醉史;近期有无呼吸道或者肺部感染;有无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有无影响进行气管插管的因素如下颌畸形、颈椎病等。③生活史:有无烟和酒等嗜好及药物成瘾史。④用药史:了解目前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有无过敏史。其他:包括婚育史和家族史等。

2.身体状况:评估生命体征、意识和精神状态;有无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发热及脱水;有无皮肤和黏膜出血及水肿等;是否有义齿及有无牙齿松动。了解血尿粪三大常规、血生化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凝血机制障碍等。

美国麻醉学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l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将手术病人病情分为5级,对评估病情有重要参考价值。

1级:病人没有全身性疾病,仅有局部的病理改变;

2级:病人有轻度到中度脏器(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但其功能代偿良好;

3级:病人有严重脏器(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但其功能尚能代偿;

4级:人有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疾病;

5级:病人存活机会小,处于濒死状态,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措施,如腹主动脉破裂或严重颅脑创伤。

3.心理与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麻醉前准备、麻醉方式、麻醉中护理配合及麻醉后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否有焦虑、恐惧或担心等不良情绪;家庭对患者的支持程度等。

麻醉前准备

1.麻醉前评估与要求

择期手术,麻醉前评估通常在手术前一天进行;对日间手术,麻醉前评估可能在术前几分钟到几周进行;对急诊手术,麻醉前评估通常在术前几分钟到几小时进行。在麻醉实施前,麻醉医师要复习患者的现病史、既往病史、手术麻醉史和药物过敏史;生化和辅助检查、会诊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和用药情况。必须确保绝对禁食状态(NPO),择期手术的成人患者禁食固体食物时间应大于6小时,禁水大于4小时;对患儿术前禁食水的时间可适当放宽,如6-36个月大的患者可以规律进食液态或固体食物到诱导前6小时,清亮液体到诱导前2-3小时。实施麻醉前要获得患者或其委托人的性同意。施行麻醉者要对患者进行气道评估。

2.血容量

术前应估计血容量不足的程度,诱导前尽量充分地补液。成人禁食的液体缺乏量可以按照下式进行估计:[60mL/h+(体重-20)·1mL/h]×禁食时间(h)。缺乏的血容量般在诱导前至少补充一半,其余的在术中补充。

3.静脉通路

留置针的大小和数量取决于手术方法、预计的失血量和是否需连续静脉给药。如果需要快速的输液或输血,至少需要放置一个14G或16G静脉导管。如果在快速输液的同时需要续静脉给药,则需要再放置一个静脉导管。如果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并连续给予心血管活性药物,则需要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4.术前用药

焦虑,通常不需要给予术前药,但对大手术和术前极度焦虑的患者,手术前一天的晚上和手术当天可以口服苯二氮草类药,另外,手术当日可加或不加小剂量阿片类药。当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性增加时,如患者刚进食、外伤、病态性肥胖、怀孕、有胃部手术史,或者有反流病史等,要使用中和胃酸、减少胃内容量的药物。

5.术前监测

在麻醉诱导前,连接标准的监测仪,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对老年危重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大手术患者,在诱导前应置入动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连续监测有创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诱导后应监测体温。如果有创性监测为手术所需(如患者择期主动脉手术时所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则可在诱导后安置。外伤、心脏、胸部、主动脉、神经系统颈动脉的手术对患者有很大的危险,需延长严密监测和精心处理的时间,术前应确认ICU病床,急诊手术者应安排好患者的术后病床。

麻醉操作

体位

1.诱导时体位:麻醉诱导时患者通常取仰卧位,四肢以解剖中立位舒适地放于平坦的床面上,将头部稍抬高,安放在枕上固定,处于鼻孔朝天位置。

2.苏醒时的体位:患者在拔管前通常恢复仰卧位。如果麻醉医师能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并能保护气道,可以在侧卧或俯卧位拔管。必须保证可快速将患者恢复到仰卧。

基本技术

1.全身麻醉的诱导(induction of anesthesia):是指病人接受全麻药后,由清醒状态到神志消失,并进入全麻状态后进行气管插管,这一阶段称为全麻诱导期。诱导前应准备好麻醉机、气管插管用具及吸引器等,开放静脉和胃肠减压病管,测定血压和心率的基础值,并监测心电图和SpO2。

2.全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是指在静脉麻醉诱导后采用多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复合应用,以间断或连续静脉注射法维持麻醉。

3.呼吸道管理:无论采用何种麻醉方法,气道管理都是麻醉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在于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维持PaO2和PaCO2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误吸等原因引起的肺损伤,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4.气管插管术(endotracheal intubation):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是麻醉医师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也是临床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麻病人或面罩通气不足者,气管内插管是最常用的人工气道管理技术。此外,喉罩和喉管等声门上通气设备也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手段。常用插管方法有经口腔明视插管和经鼻腔插管。

5.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是一种特殊的人工气道管理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最主要的声门上人工气道方法。置入喉罩需要病人的张口度至少在2厘米以上,咽喉部结构不正常或存在感染者不能应用喉罩;有声门下气道梗阻者无法使用喉罩。

操作步骤

全身麻醉的诱导

全麻诱导方法有面罩吸入诱导法和静脉诱导法。静脉诱导法与吸入诱导法相比,静脉诱导较迅速,病人也较舒适,无环境污染;但麻醉深度的分期不明显,对循环的干扰较大。

1.面罩吸入诱导法:将麻醉面罩扣于病人的口鼻部,开启麻醉药蒸发器使病人吸入麻醉药物。待病人意识消失并进入麻醉状态时,静注肌松药后行气管插管

2.静脉诱导法:静脉诱导开始时先以面置吸入纯氧2~3分钟,增加储备并排出肺组织内的氮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麻醉药及剂量,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等,从静脉缓慢注入并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循环和呼吸的变化。病人神志消失后再注入肌松药,待全身骨骼肌及下领逐渐松驰,呼吸由浅到完全停止时,应用麻醉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气管内插管。插管成功后,立即与麻醉机相连接并行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

全身麻醉的维持

1.吸入麻醉药维持:经呼吸道吸入一定浓度的吸入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吸入的气体麻醉药为氧化亚氮,挥发性躲雷草为化类麻醉药,如异氟烷七氟烷等。由于氧化亚氮的麻醉性能弱,高浓度吸入时有发生缺氧的危险,因而难以单独用于维持麻醉。挥发性麻醉药的麻醉性能强,高浓度吸入可使病人意识、痛觉消失,能单独用于麻醉维持;但镇痛和肌松作用并不满意,而且吸入浓度越高,对生理的影响越严重。因此,临床上常将N2O-O2挥发性麻醉药合用来维持麻醉,必要时可加用镇痛和肌松药。使用氧化亚氮时,应监测吸入氧浓度及SpO2,吸入氧浓度不低于30%。挥发性麻醉药应采用专用蒸发器以控制其吸入浓度。有条件者可连续监测吸入和呼出的吸入麻醉药浓度,使麻醉深度更容易控制。

2.静脉麻醉药维:为全麻诱导后经静脉给药以维持适当麻醉深度的方法。静脉给药方法有单次、分次和连续输注法三种,应根据手术需要和不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来选择给药方法。所用的静脉麻醉药中除氯胺外,多数都属于催眠药,缺乏良好的镇痛作用。因此,使用全静脉麻醉过程中也需要按需给予镇痛和肌松药物。

3.复合全身麻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全麻药或(和)麻醉方法复合应用,彼此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临床麻醉效果。随着静脉和吸入全麻药品种的日益增多、麻醉技术的不断完善,应用单一麻醉药完成全麻手术的方法基本上不再应用,而复合麻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根据给药的途径不同,复合麻醉(combined aesthesia)可大致分为全静脉麻醉和静脉与吸麻醉药复合的静-吸复合麻醉。

(1)全静脉麻醉(total intrvenous anesthesia TIVA):是指在静脉醉诱导后采用多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复合应用,以间断或连续静脉注射法维持麻醉。常用静脉麻醉药的镇痛作用很弱,故在麻醉过程中需加用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以加强麻醉效果、抑制应激反应。为了达到肌肉松驰和便于施行机械通气的目的,必须给予肌松药。同时应严密监测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变化,仔细观察浅麻醉时应激反应的体征,有条件者应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用微机控制给药。

(2)静-吸复合麻醉:全静脉麻醉的深度缺乏明显的标志,给药时机较难掌握,有时麻醉可突然减浅,常吸入一定量的挥发性麻醉药以保持麻醉的稳定。一般在静脉麻醉的基础上,于麻醉减浅时间,断吸入挥发性麻醉药。这样既可维持麻醉深度的相对稳定,又可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用量,且有利于麻醉后迅速苏醒。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静脉诱导时予以充足剂量并包括适量镇痛药;积极处理插管后的应激反应;增大新鲜气流量和挥发性麻醉药的吸入浓度;诱导时选择作用时间稍长的静脉全麻药或应用低血气分配系数的吸入药;在静脉麻醉的基础上,于麻醉减浅时间段吸入挥发性麻醉药,这样既可维持麻醉深度的相对稳定,又可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用量,且有利于麻醉后迅速苏醒。

全身麻醉深度的判断

乙醚麻醉深度的分期标准是以对意识、痛觉、反射活动、肌肉松驰、呼吸及循环抑制的程度为标准,描述了典型的全身麻醉过程,即全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由于乙醚本身的特性,其麻醉深度变化较慢,麻醉深浅程度明确且层次分明,临床上也容易理解和掌握。尽管有新型麻醉药的开发和复合麻醉技术的临床应用,乙醚麻醉时判断麻醉深度的各种体征或标志并未因此而完全改变。乙醚麻醉分期的基本点,仍可作为临床麻醉中判断和掌握麻醉深度的参考。

全身麻醉的苏醒

当手术快结束时,随着手术刺激的减小,麻醉深度也应减浅,以利于术后迅速苏醒。对残余的肌松药作用进行拮抗,患者可恢复自主呼吸。在苏醒前给予麻醉性镇痛药要注意用量,以免影响呼吸和苏醒。在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使用面罩通气应吸入纯氧。在患者意识没有完全恢复前,患者处于浅麻醉状态,在保证呼吸道通畅和气体交换充分的情况下,应避免刺激。拔管是关键时刻。当患者呼吸衰竭、低体温、延迟清醒、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气道严重受损时(例如广泛的口腔手术),应当在手术后保留导管直至上述情况好转后再拔管。如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不能迅速清醒,必须继续辅助呼吸和保护气道,并同时查找引起延迟清醒或不清醒的原因。

呼吸道的管理

1.维持气道的通畅性:是气道管理的先决条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病人的气道通畅。舌后坠是全麻诱导、恢复期或应用镇静药的非全麻病人发生呼吸道梗阻的最常见原因。将病人的头后仰或托起下颌多能缓解舌后坠引起的梗阻;必要时可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使后坠的舌根和咽部软组织撑起,而解除梗阻。气道梗阻缓解后,可通过面罩提供适当的通气。

2.气管插管术:气管内插管术可以保证麻醉期间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便于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血液;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病人缺氧和 CO2蓄积;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药的应用。常用插管方法有经口腔明视插管和经鼻腔插管。

3.喉罩:插管型喉罩不仅本身即能建立气道,还有助于引导气管内插管,有利于困难通气和困难插管病例的处理。因为喉罩不接触声门和气管,对病人的刺激较小有利于在麻醉诱导和恢复期维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定,恢复期也能更好地耐受,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也较气管插管低。

术后处理

麻醉后恢复室使用

入室常规

手术后患者由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共同转运护送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搬运与护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防止躁动,防止各种导管脱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保暖等。

麻醉医生向麻醉恢复室医生、护士详细交班,并评估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立即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脉氧饱和度等。妥善固定患者,以免摔伤或擅自拔除各种导管。

离室指征

神志清楚,定向力恢复,能完成指令性动作。

呼吸道通畅,保护性反射恢复。

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呼吸道水肿、恶心呕吐、活动性出血等。

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保持平稳至少15~30分钟。

术后在恢复室使用静脉镇痛药的患者,用药后至少观察20~30分钟,确认没有呼吸抑制方可转出恢复室。

接受腰麻或硬膜外阻的患者应该在离开麻醉恢复室前有麻醉减退的表现。如果术后6小时阻滞未减退,应警惕是否有硬膜外血肿形成,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术后访视

麻醉医师应在术后24~48小时内完成术后访视工作,并且记录在病历上。包括重新回顾病史、检查并且进行围术期处理的经验的讨论。特殊的并发症,例如恶心、咽喉痛、牙齿损伤、神经损伤、眼损伤、肺炎或者精神状态的变化,都应查明。如需要进一步治疗和会诊(例如请神经科医师),应立即提出。

麻醉后护理评估

1.术中情况了解,麻醉方式、麻醉药种类及用量,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补液量;术中有无局麻药中毒反应或呼吸、心搏骤停等异常情况发生。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基本生理反射,感觉是否恢复及有无麻醉后并发症等。了解血常规和尿常规、重要脏器功能、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等检查结果有无异常。

3.心理与社会状况,了解患者对麻醉和手术后不适(如恶心和呕吐、切口疼痛等)的认识,术后是否存在不良情绪反应,社会支持程度如何等。

并发症与防治

消化呼吸系统

1.反流与误吸

全身麻醉时病人的意识丧失,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贲门松弛,胃内容物较多的病人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反流物一旦到达咽喉部,就可发生误吸,造成室息或吸入性肺炎。通常情况下反流和误吸最易发生在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前和麻醉苏醒期气管拔管后。病人一旦出现呕吐,应迅速将头偏向一侧,并取头低脚高位,避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同时用吸引器清除口鼻腔的反流物。必要时进行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检查,清除气管内异物。当误吸量较大,尤其是含有较多固体食物时,可导致呼吸道部分或完全性梗阻,病人可因室息缺氧导致心搏骤停。吸入酸性胃液可导致哮喘样发作,并引发吸入性肺炎,治疗上可应用氨茶碱和抗生素。对确诊胃液进入肺内的,可于气管插管后,用生理盐水注入气管内,边注边吸,反复冲洗直至吸出液变为清亮,并应用皮质激素2~3天。对于择期手术病人,麻醉前应禁食禁水,饱胃病人应延期手术。凡饱食后又必须进行手术者,可采用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并保持病人清醒。急诊饱胃病人必须行全身麻醉时,手术前可给予促进胃排空、升高胃液pH的药物。

2.呼吸道梗阻

声门为界,呼吸道梗阻可分为上呼吸道梗阻和下呼吸道梗阻。

上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机械性梗阻,如舌后坠腔内分泌物或血液及异物阻塞、喉头水肿及喉痉挛等。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处理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或立即人工呼吸。舌下坠所致之梗阻者,托起下领,头偏向一侧;喉痉挛或反流物所致者,注射肌松药同时行气管插管

下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包括支气管痉挛气管导管扭折、导管斜面堵塞、分泌物或误吸物堵塞气管及支气管等。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和良好的氧合是缓解支气管痉挛的重要措施。氯胺酮和吸入麻醉药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是哮喘病人的首选药物。支气管痉挛发生时可缓慢静脉注射氨茶碱250~500mg氢化可的松100mg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并增加吸氧浓度,保证良好的氧合指数,防止缺氧。

3.急性肺不张

早现弥漫性肺泡萎陷或肺段、肺叶甚至一侧肺完全萎陷,失去通气功能。呼吸道阻塞是肺不张最常见的原因。多痰的病人术前应充分准备,术中应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肺功能正常病人施行机械通气应采用较大潮气量和较低率,并定时吹开胸,病人关胸前应吸痰后彻底吹张所有肺泡,吸入的气体如果允许,应该避免仅是氧气,并保持吸入气体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术后应该经常变动病人的体位,施行完善的术后镇痛,鼓励病人咳嗽,早期离床活动。如咳嗽及吸痰仍不能缓解肺不张时,应行纤支气管镜吸痰,加强雾化吸入,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4.通气量不足

通气量不足(hypoventilation),麻醉期间和全麻后都可能发生通气不足,主要表现为CO2留,可伴有低氧血症。麻醉期间发生通气量不足,主要是由于麻醉药、麻醉镇痛药物和肌松药产生的中枢性和外周性呼吸抑制,同时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的分钟通气量不足所致,应增加潮气量或呼吸频率。全麻后的通气量不足主要是各种麻醉药物,尤其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肉松驰药的残留作用引起中枢性呼吸抑制和呼吸肌功能障碍的结果,应以辅助或控制呼吸直到呼吸功能完全恢复,必要时以拮抗药逆转。

循环系统

1.高血压

麻醉期间收缩压高于160mmHg或升高幅度超过基础值的30%,会增加失血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使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增加,应当及时处理。手术中出现高血压时,首先要去除诱因,并保证合适的麻醉深度。对于顽固性高血压者,可适当给予降压药物以维持循环稳定。

2.低血压

麻醉期间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30%或绝对值低于80mmHg者应及时处理。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恢复血管张力(应用血管收缩药)及病因治疗。术中牵拉内脏时常可引起反射性血压下降,同时发生心动过缓。应及时解除刺激,必要时给予阿托品治疗。

3.低氧血症

吸空气时,Sp02\u003c90%,PaO2\u003c60mmHg,或吸纯氧时PaO2\u003c90mmHg即可诊断为低氧血症。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发、躁动不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及血压升高等。常见原因和处理原则如下。麻醉机的故障、氧气供应不足可引起吸入氧浓度过低;气管内导管插入一侧支气管或脱出气管外以及呼吸道梗阻均可引起低氧血症,应及时发现和纠正。弥散性缺氧,可见于N2O吸入麻醉,停止吸入N2O后应继续吸氧至少5~10分钟。肺不张,可通过吸痰、增大通气量及肺复张等措施纠正。误吸,轻者应用氧治疗有效严重者应行机械通气治疗。肺水肿,可发生于急性左心衰竭或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应增加吸入氧浓度,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3.心律失常

麻醉深度不当、手术刺激过强、低血压高血压CO2潴留和低氧血症均可诱发心律失常。原有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心律失常的病人,麻醉过程中更易出现心律失常。所以发生心律失常时,首先要寻找并去除诱因,保证麻醉深度适宜,维持病人循环容量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及心肌供氧平衡。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同时出现时,常为麻醉过浅的表现,应适当加深麻醉。低血容量,贫血及缺氧均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当手术牵拉内脏(如胆囊,可引起胆心反射)或发生眼心反射时,可因迷走神经反射致心动过缓,严重者可致心搏骤停,应及时停止手术操作必要时静注阿托品。发生期前收缩时,应先明确其性质并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房性期前收缩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者无需特殊处理。因浅麻醉或CO2,留所致的室性期前收缩,适当加深麻醉或排出CO2后多可缓解。如室性期前收缩为多源性、频发或伴有R-on-T现象表明有心肌灌注不足,应积极治疗。

4.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与心室纤颤是最严重的意外事件。两者都使心脏失去其泵血功能,全身血液循环陷入停顿状态,各个器官失去血液供应。心搏骤停和心室纤颤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多发生在已有心肌缺血、休克、电解质紊乱、体温过低和严重缺氧的病人。麻醉深浅不当,呼吸道梗阻、强烈的手术刺激、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等,都可以成为触发因素。心搏骤停和心室纤题须及时诊断,并积极进行心肺脑复苏处理,才能使病人免于死亡。

体温异常

1.高热(hyperthemia)

机体中心温度超过38℃。麻醉中高热虽可见于各年龄段病人,但以感染病人中小儿,婴幼儿尤其多见。如高热不立即处理,可以引起抽搞甚至惊厥。当发现体温升高时,应积极控制体温。当抽搐既已发生,则需立即静脉注射咪达唑仓,提高吸入氧浓度,同时积极进行物理降温,特别是头部降温。若麻醉中发生不明原因的体温急剧升高,是现高代谢状态时,应警惕出现恶性高热(maignant hyperthermia),因其死亡率较高,须及时诊新,立即抢数。治疗恶性高热的特效药物是丹曲林(dantrolene)。

2.低温(hypothermia)

机体中心温度低于36℃。麻醉时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拘制,外周血管扩张后增加体表热量丢失,全麻气管插管后经呼吸道热量散失可能增加,体整开放后体热进一步丢失,静脉输入大量的室温液体和冷的库存血均可使机体温度明显降低。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的病人应该使用湿化器,以减少经呼吸道热量丢失;所有欲输入体内的液体须加温至40℃后再输注;须使用温盐水进行体腔冲洗;长时间手术病人、小儿和老年病人以及术中体液变化较大的病人,应该监测体温,并使用温毯机维持体温正常。

中枢神经系统

1.麻醉苏醒延迟

应用现代麻醉方法的病人,在手术结束不久即可清醒。若全身麻醉后超过2小时意识仍不恢复,在排除昏迷后可认为是醉苏醒延。麻醉苏醒延迟主要是麻醉药物过量或病人对麻醉药物极度敏感,也可能因循环或呼吸功能恶化,发生了严重低氧血症和严重CO2潴留以及体温过低,严重水电解质素乱或糖代谢异常所致。应查明原因进行相应处理促使病人意识恢复正常。

2.昏迷

全身醉使病人意识丧失是可逆的,全身麻醉药物在体内再分布、代谢成排出后,病人的意识即可恢复,记忆力和理解力等也不受影响。麻醉过程中各种原因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弥漫性缺氧或严重局灶性缺氧,排除了麻醉苏醒延迟后,可诊断病人的意识丧失为昏迷。处理原则为必须维持呼吸循环正常,查明并纠正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的原因,积极进行脑复苏,等待病人意识恢复。

常用设备

麻醉机

麻醉机(anesthetic machine),可以供给病人氧气、空气、麻醉气体和进行人工呼吸是进行临床麻醉及急救必不可少的设备。麻醉机的类型虽多,但基本组成部分是一样的。

1.气源(燃气 supply)

主要指储存有氧气、空气或氧化亚氮供给临床使用的设备,即装有压缩氧气、空气和液态氧化亚氮的钢瓶。经过压力调节器(减压阀)将压缩气体钢中高达140kg/cm2的气体压力降至3kg/cm2后,成为低压气流送入麻醉机,以供使用。进入麻醉机的氧气、空气或氧化亚氮气体统称为新鲜气体,这些气体通过它们各自的流量表调节后,以一定的流量供给病人。为使麻醉机的呼吸囊快速充满氧气,并能够有效地进行人工呼吸,麻醉机还设有快速充氧阀。

2.蒸发器(vaporizer)

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在室温下均呈液态。蒸发器能有效地将挥发性麻醉药液蒸发为气体,并能精确地调节麻醉药蒸汽输出的浓度。麻醉药的蒸发需要热量,蒸发器周围的温度是决定挥发性麻醉药蒸发速度的主要因素。当代的麻醉机广泛采用了温度流量补偿型蒸发器,即在温度或新鲜气流量发生变化时,能通过自动补偿机制来保持挥发性吸入麻醉药蒸发速度恒定。从而保证吸入麻醉药离开蒸发器的输出浓度稳定。由于不同挥发性吸入麻醉药的沸点和饱和蒸汽压等物理特性不同,蒸发器具有药物专用性,如异氟蒸发器或七氟烷蒸发器等,相互不能通用。麻醉机的蒸发器多放置在麻醉呼吸环路之外,有单独的氧气气流与之连接,蒸发出的吸入麻醉药蒸汽与主气流混合后再供病人吸入。

3.麻醉呼吸回路(anesthetic breathing circle)

将麻醉机的气体输出口与病人呼吸道相连,形成一个回路,称为麻醉呼吸回路。通过麻醉呼吸回路将新鲜气体和吸入麻醉药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并将病人呼出的气体排出到体外。

4.呼吸器(ventilator)

麻醉机内装有呼吸器,麻醉期间可用呼吸器来控制病人的呼吸。麻醉机中的呼吸器都是定容型呼吸器,可设置呼吸频率(f)、潮气量(VT)或每分钟通气量(MV)吸:呼时间比(I:E)等参数,以保证病人适气正常。有的呼吸器还可设置呼气末正压(PEEP),以提高病人的功能残气量(FRC),改善病人的氧合状态。呼吸器都能设置MV和气道压的报警界限以保证使用呼吸器期间病人通气功能正常。

监测仪

包括血压计(或自动测血压装置)、心电图示波仪、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呼气末CO2分析仪、测温仪、通气量计等的检查。其他还有创压力监测仪及其电容式压力变送器、脑功能监测仪、麻醉气体分析监测仪。

其他用具

包括喉镜、气管导管、吸引装置、湿化装置、通气道、神经刺激器、快速输液装置、血液加温装置、吸器、氧浓度分析仪、吸气及呼气导向活瓣等。

常用药品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inhalation anesthetics),是指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内并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可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

1.氧化亚氮(笑气nitrous 氧化物,N2O),为麻醉性能较弱的气体麻醉药。临床上常与其他全麻药复合应用于麻醉维持。

2.七氟烷(七氟醚sevoflurane),麻醉性能较强。临床上可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3.地氟烷(地氟醚desflurane),麻醉性能较弱,临床上可用于麻醉维持,可单独或与N2O合用维持麻醉。

静脉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intravenous anesthetics),是指经静脉注射进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与吸入麻醉药相比,其优点为诱导快,对呼吸道无刺激,无环境污染,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1.氯胺酮(ketamine),选择性抑制大脑联络径路和丘脑新皮质系统,兴奋边缘系统,而对脑干网状结构的影响较轻,镇痛作用显著。临床上可用于全麻诱导,常用于小儿基础麻醉。

2.依托咪酯(乙咪,etomidate),为短效催眠药,无镇痛作用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全麻诱导,适用于年老体弱和危重病人的麻醉。

3.丙泊酚(异丙酚,propofol),具有镇静眠用有轻微镇痛作用。临床用于全麻静脉诱导,可静脉持续输注与其他全麻药复合应用于麻醉维持。

4.咪达唑仑(midazolam),为苯二氮草类药物,具有短效麻醉镇静作用。临床应用于术前镇静麻醉诱导和维持,亦可作为局麻辅助用药和ICU病人镇静用药。

5.右旋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为经胃肠外给药的选择性α2盐酸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于术中镇静,全麻辅助用药,机械通气病人镇静。

肌肉松弛药

肌肉松弛药(muscle relaxants),能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而使骨骼肌松弛。无镇静、镇痛作用,是全麻时的辅助用药。

1.氯化琥珀胆碱(司可林suxamethonium,succinylcholine,scoline),为去极化肌松药,起效快,肌松作用完全且短暂。临床主要用于全麻时的气管插管

2.维库溴铵(万可罗宁vecuronium),为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作用强,但作用时间较短。临床可用于全麻气管内插管和术中维持肌肉松弛。

3.罗库溴(爱可松,rocuronium),为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作用较弱。临床上起效最快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临床应用于全麻气管内插管和术中维持肌肉松驰。

4.顺式阿曲铵(cisatracurium),为非去极化肌松药,临床应用于全麻气管内插管和术中维持肌肉松弛。

麻醉性镇痛药

1.Morphine(morphine),是从鸦片中提取出的阿片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常作为麻醉前用药和麻醉辅助药,并可与催眠药和肌松药配伍施行全身麻醉。

2.派替(度冷丁,pethidine),具有镇痛、安眠和解除平滑肌肌肉痉挛等作用。

3.芬太尼(fentanyl),对中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似,镇痛作用为吗啡的75~125倍。临床上可作为术中/术后镇痛,区域麻醉的辅助用药,或用以缓解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也常用于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4.瑞芬太尼(remifentanil),为超短效镇痛药。可用于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镇痛作用,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反应。

5.舒芬太尼(sufentanil),是芬太尼的衍生物,镇痛作用为后者的5-10倍。常用于术中和术后镇痛,区域麻醉期间的辅助用药,缓解气管内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发展历史

现代麻醉学的历史只有150余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学科。麻醉发展的历时了三个阶段。

1.古代麻醉发展阶段

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的《史记》中,记载中原地区名医扁韵曾以“毒酒”作麻药为患者做手术。公元2世纪,据《列子》记载,汉代名医华佗,以酒服“麻沸散”,为患者施行手术,记载中的“既醉无所觉”就有全身麻醉的含义。公元1337年,《后汉书》《世医得效方》记载了当时骨折、脱白的整复方法及所用的麻药。四大文明古国人将婴栗与食若合用作为麻醉药,此与现今仍作为麻醉前用药的配方极为相似。古代印度巴比伦欧洲等地也曾采用曼陀螺、阿片酒进行麻醉实施手术;也有用神经干压迫或放血至昏迷施行手术,均因风险极大而难以推广。以上为麻醉学发展的起始阶段。

2.近代麻醉发展阶段

1842年,美国医生克劳福德·朗在为一位患者切除颈部囊肿时,让患者吸入麻醉性气体乙醚。1844年,威尔斯使用一氧化二氮(笑气),为很多患者做拔牙手术。1846年C4H10O麻醉的成功,标志着麻醉学进入初级阶段。1847年,医生开始使用三氯甲烷,这种麻醉剂的危险性比乙醚高一些。真正意义的静脉麻醉是从1853年Alexander Wood发明针管和注射器后开始的。1853年,英国产科医生SimponJY首次成功地使用氯仿于无痛分娩。以后相继出现氯乙烷乙烯醚三氯乙烯环丙烷(过程稿)等吸入麻醉药,均因毒性太大或易发生爆炸而渐被淘汰。直到1868年,医生Andrew发表了N2O+O2的麻醉方法,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在现代复合麻醉中,N2O因能强化其他吸入麻醉药并降低其不良反应而继续发挥优势。

3.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50年代在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基础上,麻醉的工作范围与领域进一步扩展,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提高,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麻醉、电子检测仪及电气手术用具均要求禁用易燃、易爆麻醉药。1956年,含有卤族元素的强效吸入麻醉药氟烷开始用于临床麻醉,1959年甲氧氟烷问世,1972年恩氟烷问世,1981年恩氟烷的同分子异构体异氟烷问世。19世纪下半叶,人们尝试过水合氯醛三氯甲烷乙醚Morphine等作静脉麻醉。20世纪90年代中期,瑞芬太尼合成,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曲马多是非阿片类镇痛药,于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1935年,医生king从植物中分离出箭毒,1942年箭毒首先用于临床。

麻醉学已成为一门研究临床医学(麻醉侧重)、重症监测治疗、生命急救与复苏、疼痛机理与疼痛治疗的学科,尤其在抢救危重和处理疑难病人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专业特长的重要作用,麻醉学已成为具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发展方向

2019年12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提出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整合资源设置门诊儿童镇静中心、无痛诊疗中心,可以开设麻醉治疗门诊,利用麻醉学技术探索开展睡眠障碍、自体免疫性疾病、药物依赖等病症的治疗。疼痛门诊可以利用医联体、远程诊疗等将疼痛诊疗服务向基层延伸,探索开展居家疼痛管理新模式。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建立无痛诊疗中心,对手术室外麻醉患者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疼痛病房、麻醉治疗病房、日间手术中心(日间手术病房)、临终关怀病房等麻醉相关的专科住院服务。没有单独设置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机构,可以由麻醉科负责重症监护病床的集中管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