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 :小说《西游记》中角色

更新时间:2023-11-07 22:38

六耳猕猴是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其初登场于《西游记》第五十七回,为混世四猴之一,性情反复,狠辣。其能知千里外之事,凡有人说话,皆能听道,外形、神通与孙悟空无异,以随心铁杆兵为武器。

六耳猕猴乘孙悟空被唐三藏赶走之际,冒充孙悟空打晕唐僧,抢走行李,将猴精变化为唐僧师徒的模样,要自己上西天取经。沙和尚求助观音时遇见真悟空,二者前往花果山对质。孙悟空与六耳猕猴见面后便开打,期间请观音、天庭、唐僧、阎罗王鉴别,皆未曾分出真假。后在谛听的指引下,前往西天雷音寺,由如来点破六耳猕猴本相,孙悟空一怒之下将六耳猕猴打杀,自此天地绝此一种。

在《西游记》之前,就有“六耳不传道”之说,即“六耳”代指于“传道”有碍的外在客体。佛家也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之说,是修行路上首先应当去除的。因此《西游记》中的“六耳”也暗示着其由孙悟空起心动念时所成诸妄所化。也有认为六耳猕猴其实是孙悟空“二心”的具象化体现,二者本为一体。随着小说《西游记》的流行,孙悟空与六耳猕猴的故事情节也被改编成戏曲,如上党梆子传统剧目《双猴斗》;绍剧《真假悟空》京剧《真假美猴王》徽剧《双猩斗》等。

形象设定

六耳猕猴是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为混世四猴之一,其外表上看着很恭敬,但在内心里却很傲慢;情义疏远却表现的很亲近,对他若稍有冒犯,性命所关。其初登场于《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形象与齐天大圣孙悟空无异,以随心铁杆兵为武器。据原著描述“也是黄发金,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下也踏一双皮靴;也是这等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六耳猕猴神通广大,能知千里外之事,凡有人说话,皆能知道。如来称其"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孙悟空同象同音”

主要经历

袭击唐僧

六耳猕猴见孙悟空唐僧赶走,猪八戒沙和尚也离去化斋找水,仅留唐僧一人在路边等待。此时六耳猕猴捧着一杯水跪在唐三藏面前,企图蒙混进取经团队,取代悟空前往西天。但唐僧宁死不愿喝水,执意赶走“悟空”,六耳猕猴一怒之下将唐僧打晕,抢走行李,去往花果山。猪八戒、沙悟净归来后,误以为是孙悟空行凶。

六耳猕猴来到花果山,正在诵读通关文牒时,沙悟净前来讨要行李。六耳猕猴不认得沙悟净,沙悟净却以为“孙悟空”怀恨在心,不肯相认,只能好言相劝。六耳猕猴则将猴精变化为唐三藏师徒的模样,表示要自己上西天取经,万世传名。沙和尚见状,将假沙悟净打死,六耳猕猴大恼,将沙悟净打跑,之后回洞将被打死的猴精剥皮取肉,就酒分食。

真假猴王

沙悟净离了花果山,前去南海求助观世音菩萨,在珞珈山沙悟净遇到了真悟空。沙悟净以为行凶者是悟空,预先到此处,其他瞒骗菩萨,等不得说话,就掣降妖宝杖向其打去。在观音菩萨的建议下,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辨个真假。孙悟空看到六耳猕猴占了他的儿孙与洞府,提起金箍棒就打了起来。二者相貌、声音无一毫差别,难分真假,战斗多时,不分胜负。

孙悟空与六耳猕猴,且行且斗,径至落伽山,请观世音分辨真假,观音以紧箍咒测试,未能分辨;二者又打上天庭,玉皇大帝李靖以照妖镜鉴别,亦未能分辨;二者又找到唐三藏,唐僧亦无法分辨;二者再打入地府森罗宝殿,但孙悟空幼年得道时大闹阴司,勾销了猴属名号,十殿阎罗皆无法查验。地藏王菩萨让谛听俯伏察听,谛听虽认出六耳猕猴,但因其神通和孙悟空一般无二,而地府无法助力擒拿,反致阴府不安,只能假称不知,劝二者前往雷音寺如来佛祖处辨明真假。二者打上西天雷音寺,来到如来面前。如来佛道破六耳猕猴本相,六耳猕猴本欲逃脱,被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等拦住,即忙摇身变作蜜蜂属,往上逃去,被如来以金钵盂困住。揭起钵盂六耳猕猴露出本相,孙悟空忍不住,抡起铁棒,将其打死,至今绝此一种。

形象分析

二心说

六耳猕猴的真实身份被认为是孙悟空“二心”的具象化体现。从故事的情节暗示到神佛指点,再到最终的爆发,可以看出所谓的“六耳猕猴”实际上是孙悟空的虚妄之心的外化,是心魔。所有的情节都在暗示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代表了孙悟空人格的不同层面。如《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第五十六回题为“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此处“放心猿”有双重理解,明面是悟空遭唐三藏放逐,暗指悟空因神狂道昧而将自己的阴暗面六耳猕猴放出。五十八回题为“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二心”“一体”表现的更为直接。同时,六耳猕猴与孙悟空在功夫法术、形容、言语、对紧箍咒反应上的高度一致,佛祖在二人到来前对西天诸圣所言“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以及故事末尾的结语“中道分离乱五行,降妖聚会合元明。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等等,皆暗示了二猴本为一体。

真假猴王说

据原著描述,当二猴打上西天时,大日如来对众佛菩萨解释,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又有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假悟空便是六耳猕猴。其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与真悟空同象同音。

角色意义

六耳猕猴虽然神通广大,冒充的孙悟空在形体与表面行为上与本尊毫无差别,但最终还是落得个魂飞魄散的结局。小说渲染六耳猕猴与孙悟空外在的“同”,意在强调其内里的“异”,内心深处的一点真性,是美猴王真假与否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说,二猴的关键是在于“心”,形体到底是孙悟空还是六耳猕猴,完全无关紧要。如来在看到真假美猴王打斗而来是便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区别,就是“二心”而已。小说表面说的是真假美猴王,其根本,却无所谓真假,一心向佛,即是真;一念之差,即为假。此理念,也就是古人,尤其是佛教教义,对精神因素的一种强调。

形象起源

在《西游记》之前,便有“六耳不传道”之说,即有第三者在场不能传授宗教教义的真谛,后来延伸意思为关键的事不能让第三人知道。早期在南宋普济和尚所编的《五灯会元》中就提到了“六耳不同谋”;南宋刘子翚《屏山集》卷二十的《致中相拉游武夷,有“六耳不同谋”之语,原仲和章意似未平也,再次原韵》诗一篇,中有“底用趋风防六耳,须知对影已三人”之句;元代关汉卿杂剧《蝴蝶梦》也有“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元无名氏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提到“这的是六耳不通谋”;明代嘉靖间唐顺之《荆川集》中《喇嘛翠峰老僧挽诗三首》有“别来常似一臂失,话久宁容六耳闻”之句;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有“欲语囊中秘,其如六耳何”之句。明代小说中也常有“六耳不传道”之说,“六耳”逐渐变为了代指于“传道”有碍的外在客体。此外,佛家也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之说,由“六根”生“六识”,而“六识”是修行路上首先应当去除的。在《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情节结束后,书中点明“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除丹自成”,因此“六耳”也暗示着其由孙悟空起心动念时所成诸妄所化,是孙悟空首先应当战胜的。

相关评价

行事狠毒,胆大妄为是六耳猕猴的突出特点。他要成正果不靠修行,却想走捷径冒充孙悟空随唐三藏去取经。遭到训斥之后,竟然出手打昏唐僧,取走了装着通关文牒的包袱。为了能够顺利取来真经,他冒充悟空还不算,竟然还炮制出了假的唐僧、猪八戒和沙僧,想要凭着这些假冒身份欺骗西天佛祖,其胆大妄为可以说达到了极致。——《四大名著人物点评》李杰

邪恶尽管会伪装到真假难辨、颠倒黑白的境地,但终究逃不脱历史的考验,在自然规律面前所有险恶将露出破绽,现出原形。——《《西游记》当代解构评析》石恺

“猕猴一番出现,打唐僧,抢包袱,念关文,变四众,枉作恶事,究竟毫无益于己身,不过博得行者一场大闹,旋为钵盂下之游魂已耳,果何所苦而为此耶?”曰:“作者之意,不过借此以著二心之害耳。必欲求其人以实之,尚无行者,安得猴猴?”——清代残梦道人澹漪子

相关作品

戏曲作品

随着小说《西游记》的流行,孙悟空与六耳猕猴的故事情节也被改编成立戏曲。如上党梆子传统剧目《双猴斗》是武净重头戏;祁剧《双猴斗》作连台大本戏演出时唱高腔,单独演出时则唱弹腔;浙江绍剧团的《真假悟空》则获得了全国文华将。京剧《真假美猴王》又名《双心斗》,是京剧传统剧目,武生应功戏。1979年,福建省京剧团姚颖华、李幼斌的《真假美猴王》在杭州市上海市、北京等多地演出,受到欢迎。1982年,该剧被拍成彩色艺术片。徽剧则有《双猩斗》。

影视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