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角祖宫 :莆田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的建筑

更新时间:2024-09-21 13:16

兴角祖宫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上宫自然村,始建于唐、重修于明清,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文献记载

兴角祖宫的宫殿式建筑富丽堂皇,两旁庑廊宽阔典雅,前殿与后殿隔着天井,殿内画梁雕栋,前殿屋脊上塑有两龙对舞,生动活泼。而内殿的十八根瓜棱形石柱,均以颠覆莲花形为柱础,外殿的石香炉亦是莲花底座,还有俯伏于宫门前庑廊墙旁的唐朝石雕貅,憨态可掬,更是弥足珍贵。

据《仙溪志》载,兴角祖宫原设有九宫庙、九座大天井,俗称九座九天井。九座宫庙分东西南北四个朝向,依八卦太极方位建设,其气势之磅礴,为世人所惊叹,遗憾的是在明朝时遭火焚,仅留存一座大天井。此外,兴角祖宫还保存有唐代御封的匾额以及流传千年的两副楹联。

主祀神像

兴角祖宫主祀吴圣天妃,民间亦尊称吴妈、仙姑妈,又因她在吴家兄妹中排行第四,故又称吴四娘。吴四娘原名吴媛,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生于江苏浮海白鹤村吴家庄的一个中医世家。她从小跟父亲学医,上山采药,还同兄长一起延师教习。她20岁那年因抗婚南逃,途中遇云游真人传授,学得玄门奇术,之后流浪行医,且行且修炼,次年入闽,在仙游兴角山结庐而居。她悬壶救治百姓,并带来江南先进农桑、养殖等技术,惠及方圆百里。她还与兄长吴兴一起治水斩蛟龙。吴兴罹难后,她依然云游四方扶危救难。唐开元二年(714年)六月初一,她羽化于游洋兴角山峰顶。当地百姓为感念她的恩德,在兴角山修建吴妈祠奉祀她。李隆基爱妃江采萍启奏吴四娘在莆田市之功绩,于是朝廷御封她为“吴圣仙妃”。次年,四方百姓纷纷前来祭拜吴媛,与兴山民众共同捐资,把吴妈祠扩建为兴角宫,并尊称吴妈是福建省大地第一尊女神和医圣。

宋淳熙年间,朝廷赐额“昭惠夫人”,此后不少地方建起“昭惠庙”。(明)周华《游洋志》载:“昭惠庙在县西兴泰里之西音(属庄边)。神姓吴,巫家之女,来兴化市。宋熙宁、元丰间,兴角间村口山魈为祟,吴氏力为除,一境赖以平安。没后灵显,里人相率而立庙焉。绍兴市十六年,虔、汀草寇侵迫县治,民心惶怖,请命阴为兵卒以御之。贼遥顾四山草木皆兵,惊恐遁去。淳熙中,邑士郑耕叟俱述前后以闻,赐额‘昭惠夫人’。绍兴二年,都使者复以状上,诏封‘顺应夫人’。开禧元年春旱,种不入土。至首夏,权知兴化军者贺次章就夫人庙中请祷,期以三日内为应。越三日,甘霖沾化及一郡,郡邑上其事以闻,至开禧三年,加封为‘灵顺昭应夫人’。”又据载,宋淳二年(1242年),吴媛被加封为“妙应灵济夫人”,淳祐五年(1245年),晋升为“吴圣天妃”。

兴角宫在宋代又陆续请入新晋陆上女神临水夫人陈靖姑、海上女神妈祖娘娘林默,成为莆田市最早一座同时祀奉三尊大女神的宫庙,所以兴角宫便称为“兴角祖宫”,也称作“三女神庙”或“三妈宫”、“三妃宫”、“三后宫”等。《仙溪志》亦记载:“三妃庙”一是顺济庙,内奉天妃妈祖,本系湄洲林氏孝女,为巫,能知人祸福,殁而入祠之,航海者有祷必应;一是昭惠庙,内奉吴圣天妃吴媛,本系兴化市女巫,自尤溪县来,善禁咒术、医术、天文水利,殁而入祠之;一是陈靖姑,内奉仙妃陈氏靖姑,系汾阳市人,生为女巫,善解妇幼之苦痛,殁而入祠之。三女神灵迹各异,为邑人合而祠之。

主要景点

离兴角祖宫约二里的兴角山峰顶,还有一座在1300多年前吴媛修行与羽化的遗址上建起的天妃殿。天妃殿规模宏伟,面朝大海,四周层峦叠嶂。站在峰顶,可远望九华山。天妃殿建于2012年,由涵江区哆头信众乡民领衔捐资,并筹集民间资金共计600多万元,参与建设的志愿者就有上百人。天妃殿奉祀吴圣天妃以及义勇普济侯吴兴与马洋将军。同年10月12日,天妃殿举行开光典礼。近几年来,民间又自发集资上百万元,以天妃殿为中心先后建成了天妃路、观音阁、望海亭、观景台、仙梦洞、龙潭宫等一系列文化景点。2015年农历八月六日,吴妈铜像又在兴角山广场奠基。

兴角山风光秀丽,峰顶上至今还留存有吴媛当年修行的“练功石”、平日打扮的“梳妆台”及养殖海蛏的蛏池。“练功石”斑驳陆离,上面“指痕”繁杂深陷,足见其功力之深。“梳妆台”如一面铜镜,前有一石如椅供坐。蛏池永不干涸,哆头村民每年都要来此蛏池取水回去,洒在种蛏的滩涂上,因此哆头的蛏既甘美又丰收,闻名遐迩。此外,峰顶上还有奇石状如青蛙绿海龟等。可以相信,这得天独厚的兴角山定能建成融朝圣溯源、避暑疗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圣地。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